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是最近主流社交网络上比较流行的网络流行语。来自于漫画作家喃东尼最开始创作的“友谊的小船”。寓意友谊经不起考验,说变就变,但关系超级好的一些损友即便是翻了也是舍不得让你落水的,就是想看一下你好气好气气到炸的样子,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说上一句“我们的小船已经翻了”。
寓意友谊经不起考验,说变就变。
“乘坐在友谊之船的两个好朋友,如果有一方变瘦,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喂,去校门口帮我拿个快递”“我不在学校啊”“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生活版:刚吃的晚饭说饿就饿了。
创业版:刚融的资金说没就没了。
亲情版:亲情的火苗说灭就灭了。
爱情版:爱情的巨轮说沉就沉了。
友情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了。
直男版:好好的直男说弯就弯了。
南京市心理干预中心主任张纯博士表示,有些容易出问题的朋友之间,由于没有共同的追求,只有共同的利益;没有共同的信仰,只有共同的目标,因此,尽管现代人对爱情、友情的渴望与日俱增,相互之间的关系却更为脆弱,所以闹掰如同“翻船”。
南师大心理学教授朱强表示,当下社会,大家工作压力都很大,留给维系“友谊”的时间、空间太少,再加上对行业的刻板印象,把自己对别人的希望转化为一种“冒犯”。“互联网传播表达本身就是内容传播,有时候跟形式并无关系,所以,不要太当真。用漫画这种善意吐槽的方式表现出来,能引人警醒。注意不要被无心之过带来的伤害影响彼此之间;也不用把主观判断取代客观事实,有时候可能并不是你想象得那样;更要放低身段,彼此理解。”
当社交网络给人天涯之远近如身边的便利之时,令人困扰的事情也随之而生。“刷屏奇葩”让不少网友直呼“不能忍”。
——群发助手检测删除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打开群发助手,群发此信息。弹出来好友验证就证明对方把你删了,别让删了你的人占用你的内存。”一年之内,上海市民陈嘉三次收到了同一个人发的这条微信消息。
“第一次觉得没啥,还挺理解的;第二次觉得有点烦;第三次就把他删了。”陈嘉说,本来不常见面的朋友发来信息还挺高兴的,但一看是群发助手验证就兴趣全无。
——微商面膜“三天变脸”,“三无产品”数不完
面膜使用前满脸痘痕,用后皮肤马上“吹弹可破”。在从事新媒体运营的高君说,自己的朋友圈之前有不少人在卖面膜、做微商,经常发这样的对比图。较之于一天发15条图文并茂的动态、“不肯给熟人赚钱,结果被陌生人坑”的道德绑架,高君觉得微商最让人难以接受的还是产品安全问题。“说什么喝花茶能减肥、能美容,仔细想想,三无产品你敢喝?”
——老人常年“迷路”,孩子经常“被拐”
不转发锦鲤本月必有灾、起底披着国货外衣的日货、转发此信息至微信群可获得红包……在广州某银行员工穆舒的朋友圈里,经常能看到各种各样的谣言。最具迷惑性的是“真假掺半”“旧闻新说”的谣言。穆舒说,“看起来时间地点人物确凿,但实际上不知道传播了多少遍,从QQ空间到微博,现在又到了朋友圈。”穆舒说,对这类谣言长辈最容易中招,“一翻我妈朋友圈,骗局揭秘、老人小孩走失等谣言不少。她也不一定都信,但总觉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提高个人媒介素养
针对朋友圈无效信息泛滥等情况,专家建议,公众可提高个人媒介素养,学会鉴别信息,趋利避害,实在不喜欢,可以考虑关闭该功能。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涛甫告诉记者,事事都有两面性,虽然说朋友圈存在很多无效信息,但也不可否认它还是有一些功能性信息的,要看公众如何用辩证的眼光去鉴别。
对于“北大博士退朋友圈保智商”的言论,张涛甫认为这属于个人的选择,“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确实存在眼睛带着大脑走的问题。公众要学会去糟粕、取精华地使用朋友圈。”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一位教授表示,使用微信朋友圈是个人喜好的问题,不喜欢可以关闭该功能。不能片面的说它影响智商,“毕竟如何使用微博微信等传播媒介,跟个人的媒介素养有关”。
“翻船”漩涡给喃东尼带来知名度和阅读量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面积的抄袭。他在自己的公众号发文称,“这几天崩溃了”。朋友、粉丝动不动就甩给他一个链接,打开一看,没有署名,没有出处,甚至侵权内容也有10万次以上的阅读量,“比我这儿都多”,喃东尼用了14个感叹号表达自己的愤怒。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