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银行电子化

银行电子化

  • 外文名:Electronic banking
  • 银行电子化介绍
    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的发明及广泛的应用前景为银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些大银行纷纷将这一新技术运用于银行业务的改革和银行业工作方式的更新,从此银行业迈出了电子化的步伐,使具有数百年历史的银行业发生了本质性的变革。

    概述

    银行也是商品经济的产物。自从1580年在意大利威尼斯诞生第一家银行起,随着商品交换、货币流通的迅速扩大,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银行业获得了空间飞速的发展,银行业的地位、作用日益加强,其工作效率和货币流通能力成为整个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科学技术是人类现代文明的基石,是深灰发展的推动力。

    产生与发展

    美国银行业金融电子化

    美国作为信息技术极为发达的国家,在银行业竞争加剧以及客户多元化需求的压力下,大力发展银行电子化事业,不断开拓新的服务领域,投入巨资建立了以计算机网络为支撑的全开放、全方位、全天候的现代化银行体系。

    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的后台电子化。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的前台电子化。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网络化发展。

    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银行业利用外部集成服务来曾加以前内容信息技术处理的价值,通过综合内外各方面的资源,从各种专业角度打破了银行缘由的常规进行创造性思考,更加注重创新,使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涌现。

    日本银行电子化

    比起美国银行,日本银行电子化稍有落后,但紧跟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金融工程发展步伐,为日本金融事业称雄亚洲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日本银行界一般把全国计算机系统划分为行内系统(Inner Bank system)和跨行系统(Inter Bank system)。

    我国银行电子化

    我国银行电子化的发展,相对发达工业国家而言起步较晚,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短短不到半个世纪的历程,但发展速度较快。我国银行电子化建设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初,以中国银行引进第一套RICOH-8型主机系统为标志,我国银行电子化建设进入试点。

    第二阶段:推广应用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商业银行以全面实现柜台业务处理计算机自动化为目标,开发了许多业务应用系统,这一阶段主要还是以计算机代替手工操作为主,进一步在大中城市推广应用各类柜台业务处理系统。

    第三阶段:发展创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是我国银行电子化建设发展的噶超,不仅体现在计算机数量规模的扩大上,而且还体现在网络框架建设的统一性和标准性上,更主要体现在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极大的拓展。

    银行电子化系统的分类

    国外传统分类

    零售银行业务系统

    批发银行业务系统

    信用卡业务系统

    我国的分类

    银行电子化管理系统:商业银行电子化管理系统、中央银行电子化管理系统

    银行电子化业务处理系统:商业银行电子化业务处理系统、中央银行电子化业务处理系统

    银行电子化自动处理系统:ATM系统、POS系统、Call Center 系统、自动银行系统、信用卡业务处理系统

    银行电子化系统特点

    及时有效

    准确可靠

    连续可扩

    开放多功能

    安全保密

    银行电子化的意义

    银行电子化系的发展策略,使其逐渐从单一的完成支付计算等传统业务的信用中介部门,发展成为多功能、全方位、全天候的金融服务体系,有力地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信息化进程。

    我国的发展现状

    柜面业务已实现电子化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我们现代化支付系统日趋完善

    资金清算系统稳步发展

    信贷管理信息系统规范创新

    办公自动化建设成效显著

    银行卡业务加速发展

    网络金融发展前景可观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3年11月30日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