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躬耕南阳

诸葛亮耕种的地方

  • 中文名:躬耕南阳
  • 躬耕南阳介绍
    躬耕南阳出自诸葛亮的《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1]

    指的是南阳隆中—卧龙岗。

    背景介绍

    诸葛亮早年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荆州牧刘表,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南阳,隐居乡间耕种,维持生计。[2]

    文学记载

    三国蜀·诸葛亮《前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1]

    玄德曰:“元直临行,荐隆中诸葛亮,其人若何?”徽笑曰:“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来呕心血也?”…次日,玄德同关、张并从人等来隆中。…玄德谢之,策马前行。不数里,遥望隆中,果然清景异常…勒马回观隆中景物,果然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3]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4]

    卧龙岗史料

    1、元代《大元一统志》[5]记载:“卧龙岗,南阳县界内,诸葛孔明躬耕之地。又荆州记云:南阳县西七里,有独乐山,诸葛亮常登此山作梁父吟。”这是作为躬耕地的卧龙岗首次出现在历史记载中。

    2、元·安熙《默庵集》词《前调》:有“诸葛素手躬耕卧龙冈上”。

    3、元·程矩夫《雪楼集》有《南阳书院碑》“臣谨按:南阳城西五里,有冈阜隆然隠起曰卧龙冈,有井渊然渟深,曰诸葛井者,相传汉相忠武侯故宅。民岁祠之。”

    明代:

    1、《大明一统志》南阳府《山川》条中称:"卧龙岗在府西七里。起自嵩山之南,绵亘数百里,至此截然而往,回旋如巢,然草庐在其中。世人喻孔明为卧龙,因号其岗云。其下平如掌,即孔明躬耕处。”“诸葛井在卧龙冈上诸葛草庐前青石为床有汲绠渠百十道数不能真。”“该志书在卷30南阳流寓条又称:"诸葛亮,本琅琊人,汉末避乱,寓居南阳之西岗,躬耕陇亩。”

    2、明·王直《抑菴文集》有《诸葛武侯祠记》“南阳郡城西,有阜隆然而起,曰卧龙冈,汉诸葛武侯尝居于此,旧即其地建祠以祀焉。”

    3、明·程敏政《明文衡》收录王直《诸葛武侯祠记》“南阳郡城西,有阜隆然而起,曰卧龙冈,汉诸葛武侯尝居于此,旧即其地建祠以祀焉。”

    4、明·陆应阳《广舆记》记载“卧龙冈,府城西南,即诸葛亮躬耕处...诸葛草庐,卧龙冈上。”

    5、明·严嵩《南宫奏议》记载“南阳府诸草庐,在城西南七里卧龙冈上,即孔明所居,今立庙,有司毎岁春秋致祭,合遣官祭以脯醢。”

    6、明·严嵩《钤山堂集》记载“(卧龙冈)卧龙之故庐,地志:卧龙冈起自嵩山,绵亘数百里,至南阳而止回旋如巢然,诸葛亮草庐在焉。”

    7、明·王圻《续文献通考》记载“诸葛书院,在南阳府卧龙岗,汉诸葛孔明故地之东,元至大中建,程巨夫作记。”

    清代:

    1、《大清一统志》南阳府《古迹》条:“诸葛草庐,在南阳县西南七里卧龙冈。”“诸葛书院在南阳县西卧龙冈,元至大二年勅建。”“卧龙冈在南阳县西南七里,起自嵩山之南绵王数百里至此截然而止回旋盘绕,相传诸葛草庐在焉。”“忠武祠在府西南卧龙冈,即诸葛亮故庐,旧为祠以奉之春秋祭祀。”“诸葛井在南阳县西南卧龙冈。”

    2、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一《南阳府·南阳县》下载言:“卧龙冈在城西南七里…相传孔明草庐在其中。

    3、清·王士俊《(雍正)河南通志》记载“卧龙冈在府城西南七里,即汉诸葛亮躬耕处...诸葛井在府城西南七里卧龙冈上草庐前...诸葛草庐在府城西南七里卧龙岗上,旧为祠奉之...诸葛忠武侯庙在府城西卧龙岗,即孔明故庐。”

    4、清·彭而述《读史亭诗文集》记载“史称建安十二年,昭烈三顾诸葛亮于南阳。南阳西七里许,相传为卧龙冈,即公躬耕旧处。”

    隆中史料

    清代:

    1、《大清一统志》襄阳府《古迹》条:“诸葛亮宅,在襄阳县西隆中山东。水经注沔水历孔明旧宅北亮语刘禅曰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即此宅也”“隆中山,在襄阳县西二十里。诸葛亮家于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县志:山畔为草庐山,半为抱膝石,隆起如墩可坐十数人,下为躬耕田。”“诸葛井,在襄阳县西二十里隆中山东。《南雍州记》隆中诸葛亮旧宅有旧井一,齐建武中有人修井得一石枕,高一尺二寸长九寸,献晋安王。县志:隆中山畔孔明隐处有眢井,名六角井。”“诸葛武侯庙,在襄阳县西隆中山,即武侯故宅,本朝雍正八年修。”

    2、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襄阳府·襄阳县》下云:“隆中山,府西北二十五里,诸葛武侯隐此。”“史略,先主初领徐州牧屡爲袁术吕布及曹操所败,后依刘表屯新野三顾孔明于隆中,今襄阳府城西二十三里有隆中山。”

    3、清·许鸣磐《方舆考证》记载“隆中山在襄阳县西二十里,忠武家于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水经注》:沔水又东过隆中历孔明旧宅。○《晋书.习凿齿传》:与桓秘书,未达襄阳触目悲感,西望隆中想卧龙之吟。○《名胜志》:在县西北二十里。孔明躬耕南阳乃襄阳之南阳,非今之南阳也。○《通志》:山畔为草庐山。半为抱膝石,隆起如墩可坐数十人,下为躬耕田。东坡隆中诗:“诸葛来西国,千年爱未衰。今朝游故里,蜀客不胜悲。谁意襄阳野,生此万乘师。山中有遗貌,矫矫龙之资。龙蟠山水秀,龙去渊潭移。空余蜿蜓迹,使我寒涕垂。”按隆中诗多矣,此为绝唱。

    4、清·朱轼《史传三编》记载“从父卒,家于南阳之邓县,号曰隆中。”“益夫,隆中一对先荆后益确有成算于胸中。”

    5、清·杨希闵《诸葛武侯年谱》记载“元卒,侯寓南阳襄邓间。”“侯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6、清·章陶《季汉书.诸葛亮列》记载“元卒,亮遂家于南阳邓县之隆中。”

    7、清·王复礼《季汉五志.诸葛忠武侯传》记载“元卒,侯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后家于南阳之邓县去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今湖广襄阳府)。”“徐庶荐诸葛亮于昭烈,昭烈三顾隆中与亮。”

    8、清·尹于皇《汉丞相录尚书事假节领司隶校尉益州牧赐金鈇钺曲盖羽葆武乡忠武侯诸葛亮传》记载“亮字孔明…家于襄阳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9、清·张江《历代名臣传》之《诸葛亮列传》记载“从父卒,家于南阳之邓县号曰隆中,躬耕陇亩。”

    10、清·汤成烈《季汉书》之《诸葛丞相列传》记载“元卒,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躬耕陇亩…”。

    11、清·沈宗敬等奉敕编辑《御定骈字类编》记载“隆中:蜀志诸葛亮传注汉晋春秋曰: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12、清·胡林翼《读史兵略》记载“初,琅邪诸葛亮寓居襄阳隆中,每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汉晋春秋曰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13、清·华希闵《广事类赋》记载“南阳卧龙:诸葛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隆中。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于军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14、清·孔继汾《阙里文献考》记载“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汉司隶校尉丰之后,太山郡丞珪之子也。亮早孤,遭汉末扰乱随从父元依刘表避难荆州。元卒,亮居襄阳隆中,躬耕陇亩,不求闻达。”

    15、清·梁章巨《文选旁证》记载“躬耕于南阳:林先生曰殷芸小说,南阳是襄阳墟名非今之南阳郡。全氏祖望曰汉晋春秋云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则非墟明矣。”

    16、清·牛天宿《百僚金鉴》记载:“亮字孔明,琅琊人,寓居襄阳隆中,毎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17、清·叶澐《纲鉴会编》记载“刘备见诸葛亮于隆中。山名在今襄阳府西北。初,琅琊诸葛亮寓居襄阳隆中,毎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18、清·易佩绅《通鉴触绪》记载“十二年,诸葛亮寓居襄阳隆中,每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徐庶崔州平谓为信然。”

    19、清·许绍锦《(嘉庆)莒州志》说“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亮早孤随从父玄往依刘表,居襄阳隆中,自比于管乐…”

    20、清·李惟丙《(光绪)衡山县志》(湖南)“先儒诸葛亮,琅邪阳都人,少孤,与弟均随其从父依刘表荆州。遂家南阳邓县号曰隆中,耕陇亩为梁父吟。” “方泌之在衡山,肃宗自灵武召之,仍以宾友自处。于是决策下井陉以破贼巢,此与诸葛隆中之对何异。”“李常庚号皓白青州人…天启甲子入武当至均阳沧浪亭遇道者…常庚既遇异人益潜心元学结茅隆中与诸葛草庐相对…”

    21、清·刘岱《(乾隆)独山州志》“诸葛子名亮,字孔明。处东汉之末,寓居襄阳隆中。尝以道自处,抱膝讴吟…”

    文学记载

    《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庶勒马谓玄德曰:“某因心绪如麻, 忘却一语:此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求之?”“此人乃琅琊阳都人,覆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乃汉司隶 校尉诸葛丰之后…”

    参考资料

    [1]前出师表.学习强国. [2022-08-22].

    [2]诸葛亮.临沂市人民政府. [2022-08-22].

    [3]《三顾茅庐》.人民教育出版社官方网站. [2022-08-22].

    [4]隆中对.学习强国. [2022-08-22].

    [5]大元一统志.中华典藏. [2022-08-22].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3年11月2日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