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

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

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介绍
提篮桥监狱曾有“远东第一监狱”之称。由公共租界工部局始建于1901年,1903年启用,后陆续不断扩建、改建。在不同历史时期,提篮桥监狱收押过众多知名人物。1945年-1948年间,这里是关押、审判、处决日本战犯的场所,上百名日本战犯关押于此。关键信息基本介绍参考资料基本介绍“方舟之路”以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为核心,连同周边景点构成了“5小时参观体验旅游圈”。参观者可用2小时领略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用30分钟重走“方舟之路”上其他7处景点,花1小时入座白马咖啡馆喝一杯咖啡,来一次“时空穿越”。最后,再看一场1个半小时的《苏州河北》情景剧驻场演出……如此多姿多彩,让我们赶紧出发吧!①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摩西会堂旧址)Add:长阳路62号摩西会堂又称华德路会堂,是上海现存的两座犹太会堂旧址之一。始建于1907年,1927年迁至现址,由俄罗斯犹太人修建,是一所正统的供俄罗斯和中欧犹太人使用的会堂,也是犹太人在沪历史的重要见证。二战期间,逃亡上海的欧洲犹太难民大多居住在虹口,摩西会堂成为当时犹太人举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上海最大的犹太人社团——上海犹太宗教公会长期设在堂内(1941年迁至拉都路会堂)。2004年,摩西会堂旧址公布为区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公布为市优秀历史建筑。2007年区政府对其进行了全面修缮。2014年,公布为第八批市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旧址现已恢复成1928年作为犹太会堂时的建筑风貌,是“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②白马咖啡馆(复建)Add:长阳路、舟山路—路口1939年,在上海避难的犹太人鲁道夫·莫斯伯格与亲友,盘下了长阳路临潼路口的一座小楼,开起咖啡店,并给自己的新店取了个浪漫名字——“白马咖啡馆”。而难民中不乏有点心、面包制作或调酒高手等,都被莫斯伯格聘请来帮忙,他还在围墙隔出的小院四周,架置起鲜花、雕塑和油画……温馨的氛围、周到的服务,使得这里成为了犹太难民们日常聚集的场所。从咖啡馆可看出当年犹太难民在上海过着平常生活,与本土市民形成了一种团结互助、彼此照应的和睦关系。如今,市民仍能来这里品尝美味咖啡,追忆昔日“小维也纳”的岁月痕迹。③提篮桥监狱(原上海工部局警务处监狱)Add:长阳路147号提篮桥监狱曾有“远东第一监狱”之称。其占地约4公顷,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以10余幢楼房组成建筑群。1994年公布为市优秀历史建筑,1997年公布为市抗日纪念地点,2013年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④犹太难民收容所旧址Add:长阳路138弄二战期间,犹太难民救济组织承租房屋设立收容所,安排难民入住,对他们的生活、安全予以庇护。当时,上海共有7个犹太难民收容所,长阳路138弄(原万国商团白俄营房)内是其中最大的一座,收容人数逾千。⑤美国前财务部长布鲁门赛尔旧居Add:舟山路59号美国前财政部长布鲁门塞尔十多岁时,随父母从欧洲逃亡至上海虹口避难,就居住于现舟山路59号,在这里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二战结束后返回美国,曾在凯特政府出任财政部长。布鲁门塞尔还曾数次携带家属访问旧居,他将虹口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几年前,年近九旬的布鲁门塞尔故地重游时,由衷地感慨到:“在上海,我看到了人性光辉的一面。”⑥远东反战大会旧址Add:霍山路85号该会旧址为砖木结构三层小楼,建筑面积250余平方米,弧形门窗,清水砖墙,红瓦屋顶。1932年成立“世界反战委员会”,1933年9月30日,宋庆龄在此主持举行远东反战大会。20世纪八十年代,由郑育之确认远东反战大会旧址——霍山路(汇山路)85号,其手迹保存在虹口史料馆。2003年公布为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005年公布为市优秀历史建筑。⑦罗伊屋顶花园旧址Add:霍山路57号罗伊屋顶花园也称麦司考脱屋顶花园,其旧址位于当时的百老汇大戏院顶层,是二战期间隔离区域内犹太难民最大的消夏处。百老汇大戏院由美商奥迪安大戏院公司投资,1928年建造,1930年9月开幕。战争期间,避难于虹口的犹太难民租下了戏院顶层改为社交场所,是那时远近闻名的犹太难民聚会地。犹太艺术家们经常在此举行音乐会。每逢节假日,众多犹太人便会换上最好的服装前去出席屋顶花园上各种聚会与活动,一起品茗、跳舞、听爵士乐,罗伊屋顶花园从而成为犹太难民交流思想、室外休闲的重要场所。⑧美犹联合救济委员会(JDC)旧址Add:霍山路119、121号美犹联合救济委员会于1914年在美国纽约成立,为国际上规模巨大、实力雄厚的救济组织。1938年欧洲犹太难民大批涌进上海时,在此设立驻沪分支机构,成为了支援欧洲犹太难民最重要的国际组织。上海援助欧洲来沪犹太难民的资金,多从该委员会获得。2004年,美犹联合救济委员会(JDC)旧址公布为区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公布为市优秀历史建筑。⑨霍山公园Add:霍山路118号霍山公园初称斯塔德公园,占地3687平方米,坐北朝南。1917年,由租界当局建造,也称舟山公园,1918年正式对外开放,1931年始对华人开放,1944年6月改名霍山公园。二战期间,居住在虹口的犹太难民常来此休息、聚会。1947年4月22日,8000名犹太人在这里集会,抗议英国当局将四名“伊尔贡”(犹太复国主义军事组织)组织成员处死,这是上海犹太人规模最大的一次政治活动。为了纪念犹太难民在上海这段特殊的历史,1994年4月,虹口区人民政府在园内立“二战期间犹太难民居住区”说明牌。2004年,霍山公园公布为区历史遗址纪念地。看过这么多地方,相信大家对当年那段艰苦卓绝但又充满人性温情的历史有了更多了解和感触,希望我们能牢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期待更美好的明天!70余年前曾是犹太难民聚会地之一的白马咖啡馆,“穿越时空”重返提篮桥。馆内外有着典型的维也纳风格,复建后启用了保留的老门窗、扶梯、吧台、椅子、壁炉等,并按原店主后裔所提供的照片复原咖啡馆内部装饰,展现了其70年前原貌。[1]

基本介绍

“方舟之路”以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为核心,连同周边景点构成了“5小时参观体验旅游圈”。

参观者可用2小时领略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用30分钟重走“方舟之路”上其他7处景点,花1小时入座白马咖啡馆喝一杯咖啡,来一次“时空穿越”。最后,再看一场1个半小时的《苏州河北》情景剧驻场演出……如此多姿多彩,让我们赶紧出发吧!

①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摩西会堂旧址)

Add:长阳路62号

摩西会堂又称华德路会堂,是上海现存的两座犹太会堂旧址之一。始建于1907年,1927年迁至现址,由俄罗斯犹太人修建,是一所正统的供俄罗斯和中欧犹太人使用的会堂,也是犹太人在沪历史的重要见证。二战期间,逃亡上海的欧洲犹太难民大多居住在虹口,摩西会堂成为当时犹太人举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上海最大的犹太人社团——上海犹太宗教公会长期设在堂内(1941年迁至拉都路会堂)。

2004年,摩西会堂旧址公布为区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公布为市优秀历史建筑。2007年区政府对其进行了全面修缮。2014年,公布为第八批市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旧址现已恢复成1928年作为犹太会堂时的建筑风貌,是“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白马咖啡馆(复建)

Add:长阳路、舟山路—路口

1939年,在上海避难的犹太人鲁道夫·莫斯伯格与亲友,盘下了长阳路临潼路口的一座小楼,开起咖啡店,并给自己的新店取了个浪漫名字——“白马咖啡馆”。而难民中不乏有点心、面包制作或调酒高手等,都被莫斯伯格聘请来帮忙,他还在围墙隔出的小院四周,架置起鲜花、雕塑和油画……温馨的氛围、周到的服务,使得这里成为了犹太难民们日常聚集的场所。

从咖啡馆可看出当年犹太难民在上海过着平常生活,与本土市民形成了一种团结互助、彼此照应的和睦关系。如今,市民仍能来这里品尝美味咖啡,追忆昔日“小维也纳”的岁月痕迹。

③提篮桥监狱(原上海工部局警务处监狱)

Add:长阳路147号

提篮桥监狱曾有“远东第一监狱”之称。其占地约4公顷,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以10余幢楼房组成建筑群。1994年公布为市优秀历史建筑,1997年公布为市抗日纪念地点,2013年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④犹太难民收容所旧址

Add:长阳路138弄

二战期间,犹太难民救济组织承租房屋设立收容所,安排难民入住,对他们的生活、安全予以庇护。当时,上海共有7个犹太难民收容所,长阳路138弄(原万国商团白俄营房)内是其中最大的一座,收容人数逾千。

⑤美国前财务部长布鲁门赛尔旧居

Add:舟山路59号

美国前财政部长布鲁门塞尔十多岁时,随父母从欧洲逃亡至上海虹口避难,就居住于现舟山路59号,在这里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二战结束后返回美国,曾在凯特政府出任财政部长。布鲁门塞尔还曾数次携带家属访问旧居,他将虹口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几年前,年近九旬的布鲁门塞尔故地重游时,由衷地感慨到:“在上海,我看到了人性光辉的一面。”

⑥远东反战大会旧址

Add:霍山路85号

该会旧址为砖木结构三层小楼,建筑面积250余平方米,弧形门窗,清水砖墙,红瓦屋顶。1932年成立“世界反战委员会”,1933年9月30日,宋庆龄在此主持举行远东反战大会。20世纪八十年代,由郑育之确认远东反战大会旧址——霍山路(汇山路)85号,其手迹保存在虹口史料馆。2003年公布为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005年公布为市优秀历史建筑。

⑦罗伊屋顶花园旧址

Add:霍山路57号

罗伊屋顶花园也称麦司考脱屋顶花园,其旧址位于当时的百老汇大戏院顶层,是二战期间隔离区域内犹太难民最大的消夏处。百老汇大戏院由美商奥迪安大戏院公司投资,1928年建造,1930年9月开幕。

战争期间,避难于虹口的犹太难民租下了戏院顶层改为社交场所,是那时远近闻名的犹太难民聚会地。犹太艺术家们经常在此举行音乐会。每逢节假日,众多犹太人便会换上最好的服装前去出席屋顶花园上各种聚会与活动,一起品茗、跳舞、听爵士乐,罗伊屋顶花园从而成为犹太难民交流思想、室外休闲的重要场所。

⑧美犹联合救济委员会(JDC)旧址

Add:霍山路119、121号

美犹联合救济委员会于1914年在美国纽约成立,为国际上规模巨大、实力雄厚的救济组织。1938年欧洲犹太难民大批涌进上海时,在此设立驻沪分支机构,成为了支援欧洲犹太难民最重要的国际组织。上海援助欧洲来沪犹太难民的资金,多从该委员会获得。

2004年,美犹联合救济委员会(JDC)旧址公布为区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公布为市优秀历史建筑。

⑨霍山公园

Add:霍山路118号

霍山公园初称斯塔德公园,占地3687平方米,坐北朝南。1917年,由租界当局建造,也称舟山公园,1918年正式对外开放,1931年始对华人开放,1944年6月改名霍山公园。

二战期间,居住在虹口的犹太难民常来此休息、聚会。1947年4月22日,8000名犹太人在这里集会,抗议英国当局将四名“伊尔贡”(犹太复国主义军事组织)组织成员处死,这是上海犹太人规模最大的一次政治活动。

为了纪念犹太难民在上海这段特殊的历史,1994年4月,虹口区人民政府在园内立“二战期间犹太难民居住区”说明牌。2004年,霍山公园公布为区历史遗址纪念地。

看过这么多地方,相信大家对当年那段艰苦卓绝但又充满人性温情的历史有了更多了解和感触,希望我们能牢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期待更美好的明天!

70余年前曾是犹太难民聚会地之一的白马咖啡馆,“穿越时空”重返提篮桥。

馆内外有着典型的维也纳风格,复建后启用了保留的老门窗、扶梯、吧台、椅子、壁炉等,并按原店主后裔所提供的照片复原咖啡馆内部装饰,展现了其70年前原貌。[1]

参考资料

[1]方舟之路 带你走遍提篮桥历史文化风貌区.虹口报. [2016-08-26].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3年11月1日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