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清昭陵

清朝皇帝陵寝

  • 中文名:清昭陵[1][2]英文名
  • 别名:北陵[1][3]所在地区
  • 占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4]墓主
  • 所属年代:清朝[1]保护级别
  • 清昭陵介绍
    清昭陵(Zhao Mausoleum (Qing Dynasty)),俗称北陵,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北郊皇姑区泰山路,清太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合葬陵,还葬有皇太极的另外十一位妃子。为清“关外三陵”中之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4][6]

    清昭陵始建于崇德八年(1643年),顺治八年(1651年)竣工,康熙及嘉庆时期又有增建。清昭陵占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陵园坐北朝南,四周缘墙围绕,其建筑规制和布局次序由南往北依次为:下马牌、华表、坐狮等。清昭陵的布局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陵寝的引导区、过渡区和中心区。清昭陵自公元1643年始建以来,乾隆、嘉庆、咸丰、同治、光绪年间曾多次对其进行修、改建以及扩建。战争期间,也曾有清昭陵的建筑被炸毁、植被被破坏的情况。1927年,清昭陵被划为北陵公园后,相关部门陆续对其进行了多次整修。清昭陵既吸收了大量中原帝王陵寝文化,同时也保持了自身的民族特点,是我国古代建筑精华,多民族文化交流的典型。与此同时,清昭陵的建筑文化记载了清初满族文化演变的历程,能够反映出许多历经时代的变迁而已削弱或消失的文化传统或文明的真实情况。[1][2][3][4][5][7][8][9]

    1927年,清昭陵被开辟为北陵公园。1963年9月,清昭陵被列为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清昭陵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清昭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北陵公园被评为国家重点公园,并于2009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10]

    命名由来

    昭陵的陵名是顺治元年(1644年)八月十一日命名的,寓意将皇太极的文德武功彰显于世,并使之显扬于后。昭陵的满文写法转写成拉丁文为“eldenggemunggan”,满语中叫“额尔登额蒙安”,意为“光耀之陵”。因清昭陵在沈阳市旧城之北,通常也称其为北陵。[1][2][3][5]

    历史沿革

    建造过程

    清昭陵的修建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始建阶段,大致在皇太极崩后的崇德末年;第二阶段是大规模兴建阶段,大致在顺治、康熙年间;第三阶段是完善阶段,大致在乾隆时期。[11]

    始建阶段

    据清修官书《清实录》等记载,昭陵选址是通过当时的堪舆家[a]杜如预、杨洪亮等人几番勘察之后才确定的。据近年地质学家的考察,昭陵的陵址正坐落在沈阳地区沙土与黄土分布带的分界线上,陵前为沙土,陵后却是黄土,与福陵的地质完全相同。这就是杜如预、杨洪亮等堪舆家认定的同在一条“龙脉”上。根据《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二的记载,清昭陵于清太宗皇太极死后即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开始修建,并于九月建成宝城宫殿,这里的宫殿便是指后来陵寝中的享殿。这次建造仅用了一个月时间,建筑颇为简单,建筑规模也较小,只有瓦房三间、围墙和大门等。[2][11][12][13]

    兴建阶段

    顺治初年,皇陵在崇德末年的基础上继续进行修建。顺治元年(1644)四月,山陵寝殿内宝座告成,有昭陵立象、卧骆驼、立马、坐狮子、坐兽、坐麒麟各一对,擎天柱四个,望柱两个。同年十一月,昭陵享殿建成,上昭陵寝殿额曰隆恩殿。顺治八年(1651年),新修的享堂寝殿渗漏,皇陵又开始大规模修建。顺治年间的十几年里,清昭陵的修建始终在进行中,且完成了主体建筑和陵寝建筑群的整体布局。至顺治末年,昭陵的享殿、配殿、如同城堡的方形内城,内城城门(隆恩门)及角楼已建成或基本建成,陵寝外门(正红门)及门内外的石雕,门内的石像生、神道已建成,风水红墙也已设立。[2][11][14][15][16][17]

    康熙年间以后,随着清朝政治的稳定,朝廷经济实力的增强,按制扩建祖陵的工程开始实施。康熙二年(1663),朝廷改建昭陵地宫,葬太宗等人宝宫于地宫内,在享殿内设宝座神牌。次年正月,在昭陵立太宗文皇帝谥号碑。而后,朝廷先后于康熙四年(1665)和康熙五年(1666)修建方城明楼。昭陵的这次改建工程从顺治八年(1651年)开始,直到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才基本告竣,其中昭陵地宫是康熙二年(1663年)九月初九日始建,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建成的。[2][11][18][19][20]

    完善阶段

    康熙年间,作为明清皇陵的主要标志性建筑、供后嗣皇帝进行礼制活动的主要建筑设施均已建成,乾隆八年绘制的《清昭陵全图》记载了这一时期皇陵建筑群的规模及周边环境。乾隆年间又进一步在昭陵风水红墙之外依次设红、白、青三色界桩,最后确定了昭陵的陵区范围。与保存至今的建筑群及周边环境相比较,清昭陵从建成之日起几无大的变化,可称为清代中期保留最完整的皇陵建筑群。[2][11]

    修缮情况

    清昭陵自公元1643年始建以来,乾隆、嘉庆、咸丰、同治、光绪年间曾多次对其进行修、改建以及扩建。1927年,清昭陵被划为北陵公园后,相关部门陆续对其进行了多次整修。而在清昭陵被列为保护单位后,相关部门进行了系统的、大规模的修缮。[9]

    清昭陵大型修缮时间表

    近现代变迁

    1927年,清昭陵被开辟为北陵公园,位于盛京(沈阳)古城北约十华里,占地面积318.74万平方米,并对公众开放。1963年9月,清昭陵被列为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清昭陵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清昭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北陵公园被评为国家重点公园,并于2009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后成为沈阳颇具影响力的清文化旅游品牌。[1][10]

    历代祭祀

    祭陵大典,是清朝重要的礼制活动之一。隆恩殿就是举行祭陵大典——大飨礼的地方。上陵之礼始于春秋战国时的墓祭,以后相沿成习。清朝的祭陵礼仪始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当时努尔哈赤迫于辽东形势,由辽阳仓促迁都沈阳。昭陵祭祀大典,始于康熙皇帝。康熙皇帝为实现乃父世祖章皇帝的遗愿,率领王公大臣、八旗官兵到盛京拜祭永、福、昭三陵,实现了先皇的夙愿,开创了清帝东巡祭祖的先例。康熙皇帝曾先后三次到盛京祭祖行桥山大礼。之后,乾隆、嘉庆、道光三帝也循祖制到盛京祭祖。[21]

    地理环境

    清昭陵坐落的沈阳属于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夏冬两季分明,气温变化大,全年降水量为600~ 800mm。同时,清昭陵地处沈阳城北地势较为平缓的地带,虽然自西南至东北向有渐高的坡度,但并不具备清福陵那种“真山真水”的自然环境,但作为帝王陵寰又不得不讲究“风水”,于是承建者只得在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对环境加以人工改造,主要是将南侧的低注地势加以疏酸并扩展开挖为人工河道,再将挖出的土运至北部堆成陵山,后来命名为“隆业山”,这样便基本上具备了帝王陵寰应有的环境气势,与清代的其他陵寝比较,这种主要靠人工造“风水”的作法也是不多见的,其主要原因,应是沈阳城周围很难选到合适的陵址,而当时的满族皇帝受汉族传统风水理论的影响尚很有限,因此也未到更远的地方去选择安葬之地。[9][22]

    建筑特征

    布局特征

    清昭陵坐北朝南,以隆业山为靠山,陵前有一条被称为浑河的“玉水”。清昭陵的布局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从新开河北边的下马碑到正红门,是陵寝的引导区。陵区的最南端是下马碑,位于新开河北岸,碑上用汉、满、蒙、回、藏五种文字刻“亲王以下各等官员至此下马”。由此向北一千米处,在道路两旁依次设有下马碑、华表、石狮各一对。而在石狮的背面则建有三孔石桥,桥西原有涤品井一眼;过神桥往北为石牌坊,四柱三门,单檐歇山式,仿木构做法;石牌坊后、正红门前两侧各有一组跨院,东跨院是更衣亭和静房,供皇帝祭祀时更换衣冠及小憩之处,西跨院是省牲亭和馔造房,用以祭祀时宰杀性畜及家禽,制作祭品;石牌坊之北是陵寝的正门——正红门。[2][3][23]

    第二部分南起正红门,北至方城,是陵寝过渡区。正红门中有三道拱门,门两侧为环绕陵区的朱红围墙,称为“风水墙”;门内有一条南北笔直的“神道”,宽约四十米,为条石与方砖铺成;其两侧由南向北依次设有擎天柱、石狮子、石擀牙、石麒麟、石马、石骆驼、石象、华表各一对,其南北间距约为十三米;神道北面建有碑亭,内立大清昭陵神功圣德碑;碑亭东西两侧为茶膳房、仪仗房、涤器房等辅助性建筑,再往北即是进入方城的正门—隆恩门。[2][3][23]

    第三部分是由隆恩门开始向北,方城、月牙城和宝城相连,是陵寝中心区。在四周城墙上设有弯道的方城内以隆恩殿为中心,东西有配殿和配楼,城墙四角建角楼,隆恩殿后设二柱门和石祭台,再后是券门,券门顶端有明楼。方城北面是月牙城——由城墙围合成弯月形状进入宝城的预备空间,月牙城正面有琉璃影壁作对景,两侧有“蹬道”可上下方城;月牙城之后是宝城,宝城正中突起的半圆形土堆称宝顶,宝顶之内为陵寝的心脏——地宫。宝城之后是人工堆积起来的陵山——“隆业山”。[2][3][23]

    清昭陵占地面积约为16万平方米,大小38座(组)建筑,以神路为中轴线对称排列,并在陵寝四周设有鹿角、红、白、青界桩及石界牌。因此,清昭陵及其风水保护范围则是一块占地南北、东西各20余里的庞大禁区。[2]在清昭陵建筑布局中,过白手法的应用非常普遍。清昭陵过白应用手法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一是框景,二是夹景。框景主要是利用陵寝建筑的门洞、拱券、窗口乃至假山石的孔洞部分,围合中景或者远景。夹景则是不完全闭合的框景,在清昭陵中,多以树木特别是高大的乔木、建筑墙壁、栏杆以及墙垛围合而形成。[24]

    清昭陵平面图

    清昭陵占地十八万平方米,是一座积累式建筑群,始建于清崇德八年(1643年),顺治八年(1651年)基本建成,后经多次改建和增修才达到现在的规模。现存的古建筑三十八座(组),主体建筑全部在南北中轴线上,两侧对称分布,平面布局规整,层次分明,是严格遵循以神道为中轴线及“前朝后寝”的陵寝规制建筑的,自南向北,分前、中、后三个部分,仿明朝皇陵特点而又具有满族陵寝的风格,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的设计理念和稳重、平衡、统一的美学效应。[2][25]

    建筑等级制度不完备

    早期满族人虽吸收了汉文化,但对于其建筑等级制度文化的全面考虑和形式上的体现却未了解到精华所在。清昭陵中反映出清初关外宫式建筑的单体建筑,其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没有建筑礼制,等级不规范,做法混乱,随意性较大。在中原建筑方面的等级制度上,不管是房屋的开间数还是对屋顶形式、建筑色彩、建筑构件的使用上,都透露着贵贱等级的划分。但清昭陵却不同,例如屋顶的使用上,建筑的主次关系没有与屋顶形式的尊卑进行严格地匹配,整个陵寝的最核心建筑隆恩殿,只有单檐歇山顶,比明楼和神功圣德碑亭的重檐歇山顶等级还要低。[7][26]

    歇山屋顶的应用

    传统建筑的屋顶形式,其尊卑等级按顺序是重檐庑殿、重檐歇山、单檐庑殿、单檐歇山、悬山、硬山。而清昭陵陵寝中的大部分建筑的屋顶形式是重檐歇山、单檐歇山,以及歇山十字脊,辅以少量的硬山。清昭陵中有关歇山屋顶有两种不同的构造做法:神功圣德碑亭与明楼皆为歇山宫式做法,有明显的收山。而隆恩殿、隆恩门、殿、方城外的朝房,是满族人在吸收汉文化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理解创造出的另一种歇山构造做法。[7][26]

    偏重楼阁式建筑

    清昭陵的建筑单体还有一个与关内明清诸皇陵较为不同的地方,就是使用了大量的楼阁式建筑,如隆恩门、四座角楼、两座配楼——晾果楼等,约占其建筑总数的25%。隆恩门的顶部是门楼,俗称“五凤楼”,楼高三层,歇山式建筑,大脊正中原有一只琉璃烧制的宝葫芦,并用四条金链加固,金链俗称“江山万代”。五凤楼是清昭陵的最高建筑。出现建筑单体偏重楼格式建筑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出于营建一个“城堡式”陵寝的需要,作为进入方城通道的隆恩门和用于守望的角楼,他们的防御性均举足轻重,建高既可以望远,又可以使观赏功能得到满足;而另一方面则反映出了满族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喜好楼阁的审美定式。[7][27]

    昭陵隆恩殿

    主要建筑

    下马牌

    下马牌,是警示人们进入陵寝要下马的标志。清朝时,凡是进入陵区的官员,均在下马牌处下马,落轿步行,以示尊崇之意。昭陵的下马牌共有三对六座,分布在四处:北陵公园门前有两座下马牌;神桥南面有两座下马牌;昭陵的东、西红门各有一座下马牌。其中,北陵公园门前的两座下马牌与其他的四座在规制和用料上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上面的文字,该下马牌上面由南往北依次用满文、蒙古文、回文、藏文、汉文五种文字刻写“诸王以下官员人等至此下马”12字。其他的四座下马牌则是用满文、蒙古文、汉文三种文字刻写“官员人等至此下马”8字。建陵之初,昭陵仅有下马木牌或以陵前石狮子和红椿作为下马标记。昭陵的下马牌是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五月二十五日开工建立的。[2][3][25]

    北陵公园门前路西下马牌

    华表

    华表,又称擎天柱、万云柱,是一座圆形或六角形柱体石雕组合体,其结构由护栏、底座、柱体、云板、天盘和柱头组成。昭陵的华表有三对,分布在三处:昭陵大红门外的神桥南面有一对;昭陵陵内的石像生南端有一对;昭陵陵内的神功圣德碑亭北面有一对。这三对华表组成结构均是:护栏、底座、柱体、云板、天盘和柱头,但样式却分为两种,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是这三对华表都是八角形须弥底座,须弥座的上下坊及束腰部位雕刻着云龙、仰俯莲等纹饰,底座四周有八角形护栏,护栏栏板上雕刻着两种图案,护栏望柱头上雕刻着八走兽,分别是獬豸一对、狮子一对、麒麟一对、犼一对,柱体上均横插一块雕刻云板。不同点在于这两者之间的柱体、天盘和柱头。陵外神桥南面的华表与石像生南端的华表是一样的,均为圆形柱体、圆形天盘和被称为“望天犼”的坐石兽柱头。而神功圣德碑亭之北的华表,柱体是八角形,天盘是八角形,柱头是被称为“海石榴”的桃形。华表的作用有两种,即装饰和告诫。[2][3][25]

    位于昭陵大红门外神桥南面的华表

    神桥

    神桥,是一座三孔拱桥,长47米,宽12米,建于顺治八年(1651年)。原桥面为青砖,现为条石,桥两侧护栏为石雕栏板及石栏杆,栏板上雕刻着身披烈焰腾空飞翔的天马,以及番草、海水江崖、花卉、犀角等“杂宝”。护栏的柱头分为两种,即宝瓶云拱和俯莲式,桥的南端有镇桥石坐狮,桥下之河被称为玉带河。神桥具有装饰和保护陵寝的作用。[2]

    昭陵三孔神桥

    石牌坊

    石牌坊为四柱三楼单檐歇山式仿木青石结构,位于昭陵大红门正南面,为东西向单体建筑,高10.5米,东西长12.6米,建于顺治或康熙年间,嘉庆六年(1801年)维修过。牌坊的正脊及横枋、上枋和下枋都雕刻着花卉图案,如缠枝戏珠、佛教“八宝”图案、缠枝莲、番草等。牌坊的四根石柱的南北两侧各有一对相背夹柱坐狮,牌坊东西两侧则各有一对相背坐獬豸。石牌坊的作用有两个:一是装饰陵寝和增加陵寝肃穆气势;二是祭祀仪注在此开始。[2][3]

    昭陵石牌坊

    更衣厅(亭)

    更衣厅(亭)是帝、后谒陵时更换服饰及休息的场所。位于大红门东侧低矮的泊岸之上,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建于康熙年间。院门为单檐硬山式黄琉璃瓦覆顶,门房三间,内有更衣厅一座。更衣厅后面的东院墙上有一块砖雕麒麟影壁,影壁墙北侧有一座门,门内是一个小院落,院落内有一座亭式建筑——净房,即御用厕所,净房内地面中央有一个长约1米、宽约0.4米的石制花生状便池。[2]

    昭陵更衣厅门房

    省牲所

    省牲所,是宰杀猪、牛、羊,为陵寝祭祀做熟肉祭品的场所,位于大红门西侧低矮的泊岸之上,与更衣厅(亭)相对而建,两者之间隔有大红门前月台。省牲所占地约400平方米,建于康熙年间。院门为单檐硬山式黄琉璃瓦覆顶,门房三间。院内有两座建筑,坐北朝南的建筑为馔造房,是烹煮肉食之处;坐西朝东的建筑为宰牲亭,是宰杀猪、牛、羊之处。宰牲亭后面的西院墙上有一块砖雕麒麟影壁。[2]

    昭陵省牲所旧影

    蛇神庙

    蛇神庙,是一座硬山式青砖青瓦小庙,小庙有方形台基。位于大红门外的东侧、东跨院以东。原先庙的四周有一人高的花墙,正门有两个方形门柱,门的朝向为南,门前两侧各有一只坐狮。庙门为一拱式小石券门,门楣上有半圆形石额,上刻“蛇神庙”三字。现在的蛇神庙为民国期间复建。[2]

    昭陵蛇神庙

    大红门

    大红门,又称正红门,是陵寝的总门户,为单檐歇山式黄琉璃瓦覆顶建筑,屋脊正中有一宝瓶。大红门坐落在近一米高的须弥座台基上,须弥座由圭角、下枋、下枭、束腰、上枭、上枋六部分组成,无纹饰。须弥座前是月台,月台前后均设有三出踏跺,踏跺两侧是石护栏和抱鼓石,石护栏的栏板上雕刻着纹饰净瓶、荷叶和回纹,望柱头形状是宝瓶莲瓣,中路踏跺护栏的抱鼓石是一对侧头坐狮,以此凸显中门的尊崇地位。踏跺前是大红门南面的月台,月台南面前端左右侧各有一只两两相视、无底座的平卧小石狮子。大红门有三个拱券式门洞:中间门洞称为“神门”,是帝、后“神灵”出入的门户;左门(东)为君门,是帝、后谒陵时所走的门户;右门(西)为臣门,是妃嫔、诸王官员等出入的门户。[2][25]

    昭陵大红门前景

    琉璃袖壁

    大红门内外的东西两侧红墙上,各有一块长约7米的类似影壁的琉璃红墙,因为如同衣服上的袖子在门的两侧,故称之为“袖壁”。袖壁正中镶嵌一个如意形“盒子”,内镶嵌五彩琉璃升腾云龙,袖壁四角镶有琉璃岔角花纹饰,四周是有线枋子,壁帽为琉璃帽,整个袖壁坐落在圭角之上。昭陵的琉璃袖壁共有三处,即大红门、东红门和西红门内外两侧均有琉璃袖壁墙。[2]

    昭陵琉璃袖壁中心的如意形“盒子”

    东西红门

    东、西红门位于昭陵红墙的东、西两侧,被称为东红门和西红门,是平时陵官和夫役行走的通道,均是单檐歇山式黄琉璃瓦覆顶建筑,但只有一个券拱门洞。门洞券脸石上雕刻云纹,门垛的四角有角柱石,下碱上方有腰石线。门洞上方坐斗枋是由二龙戏珠图案的琉璃件组成。门为对开合扇实榻朱红木门,门钉为六路七行,门环为六角形兽面铺首。门下是低矮的台基,台基前有一路踏跺。门内外两侧各有一块琉璃袖壁墙。[2]

    昭陵西红门及两侧的琉璃影壁墙

    东西班房

    东、西班房位于昭陵东、西红门的北面。三面砌有一人高的花砖围墙,南向墙有一座门,内有一座坐北朝南的两间建筑,外间设有锅灶,内间设有暖炕,外侧房山设有一扇窗户,窗户北侧砌有一个平地起烟囱,是看守陵寝人员居住和休息的地方。[2]

    昭陵西红门外的西值班房旧影

    钟亭

    钟亭位于昭陵东红门外的南侧。钟亭内挂有一口铁钟,钟高1.24米,口径为1.08米,顺治十五年(1658年)铸造。兽面钮,肩部有六个圆孔,钟身铸有花卉、八卦图案及满、汉铭文。清朝末年,钟亭倒塌,1927年曾修复,目前只有遗址尚存。[2]

    石像生

    昭陵的石像生是位于大红门内神路两侧的石兽,这些石兽下面各有一个须弥座,东西长2.7米,南北宽为1.5米,高约1米。座上雕刻着纹样锦袱,四角各坠一枚古钱。座的四面分别雕刻着石榴、卷草、宝相花等图案。石像生的作用有两个:一是陵墓的仪仗,保护陵寝和衬托墓主人身份;二是装点和强化陵墓肃穆安静的气氛。因此,石像生是封建等级制度的标志。昭陵石像生共有六对,由南往北排列顺序是:坐狮、坐獬豸、坐麒麟、立马、卧骆驼、立象。[2]

    昭陵石像生之坐狮

    神功圣德碑亭

    神功圣德碑亭,又称碑亭,俗称大碑楼,九脊重檐歇山式黄琉璃瓦覆顶建筑。碑亭的东、南、西、北四面各有一座拱券门。碑亭下面为方形须弥座台基,台基四面设有出踏跺。亭内立有一统石碑,即“大清昭陵神功圣德碑”,碑通高6.67米,碑身高5.45米,宽1.76米,厚0.71米,碑头为六条蛟龙盘曲在一起组成的“蛟龙首”,碑头正面(南)正中开光部分为碑额,上面用满文、汉文两种篆文刻着“大清昭陵神功圣德碑”9字。碑座为龟趺,俗称赑屃,长4.67米,高1.11米,宽1.9米。龟趺之下为“水盘”,水盘上雕刻着海水江崖(又称寿山福海),水盘四角各雕有一个凹形海水旋涡,每个旋涡中分别雕刻着一只鱼、龟、虾、蟹。碑身正面(南)刻着满文、汉文两种文字的碑文,满文在右(西),汉文在左(东),两种文字内容相同,其中汉文有1810字,内容为歌颂皇太极一生的文治武功政绩。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立神功圣德碑,碑文由康熙帝撰写。[2][25]

    昭陵神功圣德碑亭正面旧影

    祭祀用房

    祭祀用房,位于神功圣德碑亭北面与隆恩门之间。在神路两侧各有两座三间单檐歇山式青砖瓦房,四面出廊。东侧由南往北是仪仗房、茶膳房;西侧由南往北是涤器房、果房。[2]

    名称

    备注

    图片

    仪仗房[2]

    是帝、后等谒陵时存放祭祀所用旗、伞等仪仗物品的地方

    昭陵仪仗房

    茶膳房[2]

    祭陵时烹茶煮奶及上茶官员休息的场所

    昭陵茶膳房

    涤器房[2]

    洗涤祭祀用具的处所

    昭陵涤器房

    果房[2][28]

    祭陵时准备果品鲜货及上果官员休息的地方

    果房(近)俯瞰图旧影

    晾果楼[2]

    果房的后面一座坐西朝东、单檐硬山式两层建筑

    昭陵晾果楼

    陵兵房[2]

    位于涤器房后面,是守陵官兵居住和休息的地方

    昭陵陵兵房旧影

    方城

    方城,又称团城,仿照盛京陪都城堡轮廓外形营建,坐北朝南。城高6.15米,南北长146米,东西宽120米,城上四角各有一凸出的平台,平台上建有角楼。角楼是城池重要的防御设施,因建在城墙的拐角而得名。又因角楼建筑在城墙的拐角处,所以为了适应城墙拐角的转折,角楼一般都建成曲尺形平面。方城城墙顶部为马道,马道外侧砌雉堞(垛口),内侧砌宇墙(女儿墙),南、北城墙正中各有一凸出的方台。方台上建有门楼,下面则为门洞,南面的门称为隆恩门,北面的门称为明楼门(俗称古洞门)。门洞北面两侧建有供上下方城的磴道。城上的马道青砖铺墁,宽5.4米,马道路面由外向内倾斜。城内建有东西两座配楼、东西两座配殿、焚帛炉、隆恩殿、二柱门、石五供等建筑。[2][29]

    名称

    备注

    图片

    角楼[2][29]

    位于方城的四角,为重檐歇山式十字脊黄琉璃瓦覆顶两层小楼,大脊正中有琉璃宝瓶,飞檐四角各垂有铁质惊雀风铃,四面出廊,正面(南)设有对开两扇木门,内有楼梯供上下用,二楼四面各有四扇隔扇门

    昭陵方城上的角楼

    隆恩门[2]

    方城的正南门,下为墩台,上为三层檐城楼。墩台为方台式砖石结构,墩台正中为拱券门洞。门洞的券脸石上雕刻着卷草图案,下碱部位刻着松石图案,门洞上方镶嵌着带有龙和凤图案的琉璃件,门楣正中是石门额,门额上用满文、蒙古文、汉文三种文字竖刻“隆恩门”三字

    隆恩门

    东、西配楼[2]

    分别位于隆恩门北面的东西两侧,规制相同,均为两层前后出廊的单檐硬山式黄琉璃瓦覆顶建筑,在明清帝陵中,只有昭陵独有东、西配楼

    昭陵东配楼

    东、西配殿[2]

    分别位于东、西配楼的北面,规制相同,均为单檐歇山黄琉璃瓦覆顶建筑,四面出廊,面阔三间。东配殿的功能有两个:一是存放祝板和制帛;二是维修隆恩殿时,临时供奉清太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的神牌

    昭陵东配殿

    焚帛炉[2]

    又称焚帛亭、燎炉,位于西配殿东北角,是一座用汉白石雕制的单檐歇山式小型亭子,焚帛炉的功能和作用是祭祀时焚烧祝板、祝帛、彩纸和金银锞子等祭品之处,仅有一座

    昭陵焚帛亭正面旧影

    隆恩殿[2][29]

    又称享殿、飨殿、献殿,俗称大殿,是供放清太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神牌及举行祭祀的场所。单檐歇山式黄琉璃瓦覆顶建筑,面阔三间,檐下四面出廊。殿内北部设有神龛一座,外披黄缎罩,神龛内有宝床(又称“神床”),床上有帷幔、黄云缎枕头及被褥等。宝床上还有小神龛一座,内供清太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的神牌

    昭陵隆恩殿

    二柱门[2]

    位于隆恩殿之后,为两柱夹一门悬山式琉璃瓦覆顶建筑

    20世纪30年代时昭陵二柱门及石五供旧影

    石五供[2]

    位于二柱门之北,石五供由两部分组成,即祭台和五供

    明楼[2][29][25]

    又称大明楼,坐落在方城北门之上,为重檐九脊黄琉璃瓦覆顶方形碑亭式建筑,四面各有一个拱式门洞,设有绦环板透空木门

    昭陵宝顶及明楼

    哑巴院

    哑巴院,位于方城北门之北的一个小院落,是方城与宝城之间的一个特殊空间。因其形状如同一弯新月,有人称其“月牙城”,这是不对的,月牙城实则是指镶嵌着琉璃影壁的那道墙。方城北门对面的北墙正中,镶嵌着一块琉璃影壁,影壁的正中为一块长方形红釉面砖,面砖上是“盒子”浮雕,浮雕图案为一只红宝瓶,宝瓶内又生出九朵缠枝牡丹花,影壁的四角也镶有缠枝牡丹花。影壁为琉璃须弥座、琉璃线枋子、琉璃垫板、琉璃挑檐、琉璃椽、飞和琉璃帽等琉璃件构成,正脊为当勾、串珠、脊筒、筒瓦、正吻等组成。影壁的下面为通往地宫的墓道。在哑巴院的南墙东西两侧,各有一条上下方城的磴道。[2]

    昭陵哑巴院

    宝城和宝顶

    明清帝王陵墓的坟头部分叫作“宝城”,又称“团城”,在方城北侧。宝城的建造过程,是在地宫之上先砌筑起高大的砖城,然后在砖城内填土,并将土堆成一个圆形顶,顶部一般高于四边的城墙。宝城,的外侧设有垛口,内侧设有女儿墙,垛口墙与女儿墙之间是马道及排水口等。宝顶,位于宝城中间的一座高大的圆形坟丘,为糯米汤与三合土(白灰、沙子和黏土)搅拌夯筑而成。宝顶顶部的正中有一棵榆树。宝顶下面为地宫。[2][29][25]

    昭陵宝顶

    地宫

    地宫是古代帝王陵的地下核心建筑,是存放墓主人清太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骨灰坛的地方,其规制不详。唐代称“玄宫”。宋代避违改称“皇堂”。明代多称“玄宫”、“皇堂”、“玄堂”等。清代因避诗,通称“地宫”。[2][30]

    开发与保护

    开发

    1926 年,学者苗文华提出了关于建立“昭陵公园”的建议。次年,时任奉天市长的李德新向奉天省长申请在北陵建立公园。后经奉天省长公署批准,清昭陵辟为了北陵公园。与此同时,奉天市政公所还公布了《北陵公园许可摊床、茶社暂行办法》,进行摊位招租,后又公布《北陵公园售票暂行办法》,规定售票范围限于陵内,如不入陵内仅在陵外游览者不需购票。为保护园内文物,市政公所还公布了《禁止损坏园物暂行办法》。至此,北陵公园作为一个开放公园已初具规模。1927年,清昭陵被开辟为北陵公园。1982年,清昭陵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清昭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北陵公园被评为国家重点公园,并于2009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10][31]

    保护

    清昭陵始建于清崇德8年(1643年),至顺治8年(1651年)初步完工,此后在康熙、乾隆及嘉庆各朝又对之进行了增建和改建,最终形成了今日的规模和格局,它是一座积累式建筑群。2021年,通过对清昭陵测绘调研,相关单位发现清陵内建筑暂无大型结构病害,原有建筑风貌,风格、外形与布局都很好地保留了下来。为保护游客安全也是保护文物不被进一步破坏,部分区域封闭无法进入。在国际上有许多已经生效的关于保护世界文 化遗产的公约,如《世界文化遗产公约》,规定只有在不改变文物原状的情况下,保护与修缮才能真正有效。故而,在对清昭陵的保护过程中,相关部门严格按照已经建立的统 一的法律法规与标准来进行管理。2009年,沈阳颁行实行了《沈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其中便有对清昭陵的保护措施。[9][32][33][34]

    价值与意义

    清昭陵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位于盛京古城沈阳西北,是“清初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占地最多的。作为帝王陵寝,清昭陵的总体布局与单体建筑、装饰装修均是完整而又有特色的,它既吸收了大量中原帝王陵寝文化,同时也保持了自身的民族特点,将汉、藏、蒙等建筑文化与满族建筑文化巧妙融为一体,形成了异于关内明、清各皇陵的独特风格,是我国古代建筑精华,多民族文化交流的典型。清昭陵的建筑文化生动地反映出了满族特定的历史发展片段,记载了清初满族文化演变的历程,能够反映出许多历经时代的变迁而已削弱或消失的文化传统或文明的真实情况。[7][8]

    昭陵是我国纪念建筑中在构思及艺术表现上的一处典型特例。明清两代皇陵,自明孝陵始,即改变以往唐宋皇陵格局与模式,不仅取消了“下宫”的建筑制度,还形成了由南向北、排列有序的相对集中的木结构建筑群,这也是明清陵寝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自此以后,关内明清诸陵虽在整体布局或建筑单体上稍有变化,但在大体模式上仍是极为相似的,唯有关外的昭陵与福陵、永陵,由于其营建于满族与明廷的长期战乱中,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出于对“防御”的极度重视,形成了遗留给后人所见到的特殊的封建城堡式陵寝布局。[7][8]

    墓葬主人

    清昭陵地宫内葬有清太宗皇太极和他的孝端文皇后。由于沿袭满族在关外的火化习俗,昭陵地宫中葬有两坛骨灰。[5]

    皇太极,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十月二十五日,出生地是费阿拉城,是努尔哈赤第八子,母亲为叶赫部酋长杨吉努之女,名孟古姐姐,即孝慈高皇后。[5]

    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生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父亲是蒙古科尔沁部大领主莽古思。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哲哲嫁与皇太极,这年她16岁。天聪元年,皇太极继承汗位,封哲哲为大福晋,主持家政。[5]

    昭陵亦有妃园寝,清代文献中称“懿靖太贵妃院寝”,葬有皇太极的另外十一位妃子,有关雎宫宸妃、麟趾宫贵妃、衍庆宫淑妃等。[6][35]

    皇太极画像

    研究书目

    清昭陵相关图书(不完全收录)

    出版时间

    书名

    作者

    出版社

    民国十八年 (1929)

    《北陵志略》[36]

    苗文华

    北陵公园管理处

    1982-12

    《清初三陵:永陵·福陵·昭陵》[37]

    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

    文物出版社

    2002-08.

    《盛京三陵》[38]

    陆海英,王艳春

    辽宁民族出版社

    2011-08

    《沈阳昭陵史话》[39]

    李凤民

    东北大学出版社

    2018-09

    《守墓笔记:皇太极陵卷》[40]

    徐鑫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所获荣誉

    1963年9月,清昭陵被列为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0]

    1982年,清昭陵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0]

    2004年,清昭陵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10]

    2007年,北陵公园(由清昭陵开辟而来)被评为国家重点公园。[1][10]

    2009年,北陵公园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10]

    注释

    [a]即今人所说的风水先生

    参考资料

    [1]清昭陵.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3-08-28].

    [2]徐鑫著. 守墓笔记:皇太极陵卷[M]. . 北京: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18-09: 177-227.

    [3]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编. 清初三陵-永陵·福陵·昭陵[M]. 文物出版社, 1982-12: 16-34.

    [4]王巍著. 中国考古学大辞典[M].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4-03: 575.

    [5]李寅著. 清代帝陵[M]. 沈阳: 辽宁民族出版社, 2011-02: 23-38.

    [6]袁闾琨. 辽宁地域文化丛书 沈阳地域文化通览[M]. 2013: 333—339.

    [7]闫宝林. 清昭陵建筑的文化特色浅析[J]. 安徽建筑, 2010, 17(1): 23-24.

    [8]阎宝林,陈伯超. 清昭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可行性初探[J].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4): 274-277.

    [9]牟虹霏,王肖宇. 沈阳清昭陵病害现状勘察与保护修缮[J]. 中外建筑, 2023, (5): 126-130.

    [10]陆海英. 关于清昭陵建筑等若干问题的研究[J]. 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0, (2): 81-89.

    [11]陆海英. 关于清昭陵建筑等若干问题的研究[J]. 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0, (2): 81-89.

    [12](清). 巴泰等修. 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 卷二.

    [13]王佩环编著. 盛京昭陵[M]. 沈阳出版社, 2004.08: 5、6.

    [14](清). 巴泰等修. 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 卷五.

    [15](清). 巴泰等修. 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 卷四十八.

    [16](清). 巴泰等修. 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 卷五十一.

    [17](清). 巴泰等修. 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 卷五十八.

    [18](清). 巴泰等修. 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 : 卷十.

    [19](清). 巴泰等修. 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 卷十四.

    [20](清). 巴泰等修. 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 卷一百三十八.

    [21]王佩环编著. 盛京昭陵,[M]. 沈阳出版社, 2004.08: 71—73.

    [22]辽宁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编,戴洪文等撰. 辽宁 满韵清风[M]. 外文出版社, 2006-01: 87-88.

    [23]陈伯超编. 沈阳都市中的历史建筑汇录[M].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0-09: 20-26.

    [24]程春雨,殷茵. 清昭陵建筑外部空间研究[J]. 江西建材, 2021, (7): 82-83.

    [25]张家太. 昭陵神韵[J]. 侨园, 2015, (4): 32-33.

    [26]杨帆. 天人合一--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在清昭陵中的体现[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 (第24期).

    [27]辽宁省旅游局. 辽宁导游词选编[M]. 旅游教育出版社, 2011.08: 11—17.

    [28]万依编. 故宫辞典[M]. 文汇出版社, 1996-02: 249.

    [29](加)王其钧编著. 中国建筑图解词典[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1-01: 325-381.

    [30]王巍著. 中国考古学大辞典[M].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4-03: 19-23.

    [31]赵鑫宇. 清朝兴衰与盛京昭陵的文化风貌变迁[J]. 满族研究, 2022, (1): 63-72.

    [32]沈阳市颁布实施《沈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2023-08-30].

    [33]房俞含,王肖宇,王佳宁等. 沈阳清昭陵隆恩殿病害勘察与修缮保护措施[J]. 建筑安全, 2022, 37(1): 72-75.

    [34]闫宝林. 清昭陵建筑的文化特色浅析[J]. 安徽建筑, 2010, (第1期).

    [35]李凤民,陆海英. 清昭陵[J]. 紫禁城, 1993, (第4期).

    [36](民国). 苗文华. 北陵志略: -.

    [37]清初三陵:永陵·福陵·昭陵.豆瓣读书. [2023-08-30].

    [38] 陆海英,王艳春著. 盛京三陵[M]. 沈阳: 辽宁民族出版社, 2002-08: -.

    [39]沈阳昭陵史话.豆瓣读书. [2023-08-30].

    [40]徐鑫著. 守墓笔记:皇太极陵卷[M]. 北京: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18-09: -.

    条目合集

    辽宁省沈阳市4A级旅游景区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中国辽宁沈阳的历史博物馆

    沈飞航空博览园

    大型专业性展馆

    沈阳三农博览园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查看全部 18 个条目

    清王朝的三大陵寝

    清昭陵北陵

    清朝皇帝陵寝

    清东陵东陵

    中国河北省唐山市的清朝帝王陵墓建筑群

    清西陵西陵

    中国河北省保定市的清朝皇陵

    查看全部 3 个条目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明清皇家陵寝

    明孝陵

    明太祖朱元璋陵寝,世界文化遗产

    明十三陵

    世界文化遗产

    明显陵

    世界文化遗产、湖北钟祥5A级创建期景区

    查看全部 8 个条目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3年11月3日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