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鲁克沁镇

新疆吐鲁番市鄯善县下辖镇

  • 中文名:鲁克沁镇
  • 著名景点:郡王府
  • 面积:307.76 km²
  • 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气候
  • 地理位置:鄯善县县境西部
  • 所属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鄯善县
  • 行政类别:镇
  • 人口:36764人(2018年户籍人口)
  • 电话区号:0995
  • 车牌代码:新K
  • 邮政区码:838206
  • 所属国家:中国
  • 民族:维吾尔族、汉族、回族
  • 特色产业:葡萄、哈密瓜、石榴下辖地区
  • 政府驻地:巴扎村
  • 鲁克沁镇介绍
    小镇样貌鲁克沁镇,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鄯善县。2018年,区域面积307.76平方千米,户籍人口36764人。

    东汉永平十七年(74年),戊己校尉关宠屯柳中城。唐贞观十四年(640年),设柳中县。元朝,为柳中地面。明洪武六年(1373年),设柳中万户府。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试区内设南梁台,北梁台。1950年,为第三区。1964年,改称东方红公社。1978年,改为鲁克沁公社。1984年,改为镇。截至2019年10月,鲁克沁镇下辖2个社区和11个行政村。[1]

    2018年,鲁克沁镇有工业企业7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50个。

    历史沿革

    东汉永平十七年(74年),戊己校尉关宠屯柳中城。

    东汉安帝延光二年(123年),西域长史班勇屯驻柳中。

    东晋成帝咸和二年(327年),前凉张骏于高昌地置高昌郡,下设田地县,即在鲁克沁。

    北魏宣武帝景明二年(501年),麴氏高昌国建立,将田地县升格为郡,同时,设田地县。

    唐贞观十四年(640年),设柳中县。

    北宋时,为六种城。

    元朝,为柳中地面。

    明洪武六年(1373年),设柳中万户府。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额敏和卓晋封为吐鲁番郡王,王府坐落在鲁克沁。

    清咸丰元年(陆52年),设领队1名、驻满兵500名,汉兵330名。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试区内设南梁台,北梁台。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设第二区。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改设和平镇。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再改为柳中镇。

    1950年,为第三区。

    1958年,为卫星公社。

    1964年,改称东方红公社。

    1978年,改为鲁克沁公社。

    1984年,改为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鲁克沁镇,地处鄯善县县境西部,东与辟展乡、七克台镇相连,南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接壤,西南接达朗坎乡、迪坎乡,西北接吐峪沟乡,北与连木沁镇相接,区域面积307.7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鲁克沁镇地处火焰山东部南麓,地势东高西低,海拔100~500米。

    气候

    鲁克沁镇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春季升温迅速,秋季降温快,干旱少雨,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多大风天气且风力强;多年平由气温11.3℃~14.4℃,极端最高气温49.6℃(2011年8月15日),最低月均气温-11.2℃(2011年1月20日),最高月均气温33℃(2011年7月10日),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900~3100小时,平均降水量25.7毫米,蒸发量为2727毫米。

    水文

    鲁克沁镇境内属二唐沟河水系,发源于天山支脉的博格达山南坡,河长44.6千米,年平均径流总量0.9x108立方米。

    自然灾害

    鲁克沁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大风,沙尘暴和干热风;1992年5月12日,一场大风席卷全镇,风力8级以上,持续、小时左右,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

    自然资源

    鲁克沁镇境内主要为石油矿藏,预计稠油资源储量达2亿吨以上,其他自然资源主要为光热资源。

    鲁克沁镇属于火焰山以南气候区,该区(简称山南)由于三面环山,只有西部与吐鲁番市相接,海拔100——500米,地势低下闭塞,造成增温迅速,散热不易。春季升温快,春来早,但有回寒;夏季高温炎热,时间长达60天;秋季短,降温迅速;冬季寒冷期短,风小雪稀。该区热量极为丰富,日照充足,降水极少,气候异常燥热。是当地典型的火洲气候。唐代诗人岑参所说的“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清人肖雄说每年“自四底始,日光如火,风吹如炮烙”,“火风一过,毛发欲焦”描写的就是鲁克沁炎热的气候特点。由于这种典型的大陆干旱荒漠气候,使鲁克沁成为栽培葡萄、哈密瓜的最佳地区。

    行政区划

    2011年末,鲁克沁镇辖阔纳夏、英夏买里、迪汗苏、吐格曼博依、阿曼夏,赛尔克甫、二个桥、木卡姆、沙坎9个行政村;下设65个村民小组。

    截至2019年10月,鲁克沁镇下辖2个社区和11个行政村。人民政府驻巴扎村。[1]

    柳城社区

    迪汗苏村

    三个桥村

    赛尔克甫夏村

    阿凡提社区

    吐格曼博依村

    木卡姆村

    /

    阔纳夏村

    赛尔克甫村

    沙坎村

    /

    英夏买里村

    阿曼夏村

    其那尔巴格村

    /

    人口民族

    2010年,鲁克沁镇辖区常住人口33686人。

    2011年末,鲁克沁镇辖区户籍总人口34303人。

    2017年,鲁克沁镇常住人口32028人。

    2018年,鲁克沁镇户籍人口36764人。

    经济

    鲁克沁镇有农业耕地面积6.5万亩,人均1.9亩,林业面积5万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3亿元,比上年增长7.8%;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5万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葡萄、棉花、甜瓜、石榴、杏、香梨、红枣等;2011年,葡萄种植面积3.6万亩,产量6.5万吨;甜瓜、棉花种植面积0.9万亩,甜瓜产量9500吨,棉花产量11万吨;设施农业种植而积1.3万亩,(建温室大棚4100座),其中石榴、杏、香梨、红枣等种植面积398亩。

    鲁克沁镇畜牧业以饲养牛、羊为主;2011年,羊饲养量5.3万只;牛饲养量496头,年末存栏477头。

    截至2011年末,鲁克沁镇累计造林360万亩,其中防护林60万亩,经济林300万亩,林木覆盖率2%。

    鲁克沁镇工业以建筑建材为主;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873万元;有乡镇企业6家,职工352人。

    2011年末,鲁克沁镇有商业网点3个,职工41人;城乡集贸市场3个,主要产品有葡萄干、瓜果类等;工商个体经营户1600户。

    2011年,鲁克沁镇财政总收入900万元,比上年增长5%,财政支出800万元,比上年增长7%;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2家银行和金融机构设立了分行或办事处;各类存款余额2.4亿元,比上年增长12%;各项贷款余额1.17亿元,比上年增长7%。

    2018年,鲁克沁镇有工业企业7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50个。

    文化

    古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人文景观丰富多彩,民族风情浓郁。全镇现有16处历史文化古迹, 其中柳中城遗址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哈尼力克买的力斯清真寺为新疆第二大清真寺,再加上鳞次栉比的葡萄园、清水环绕的坎尔井,香甜甘美的哈密瓜,独具特色的经济林,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使鲁克沁镇成为吐鲁番旅游东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鲁克沁汉代为柳中城,唐为柳中县。公元前一世纪,西汉王朝在轮台城墙西域都护府时,曾一度在此屯田。公元123年,东汉西域长史府设置于此,西域长史班勇曾率五百兵士进驻柳中城屯垦戍边。柳中城在历史上所处地位相当重要。它是唐代西州(高昌)的东大门,是丝绸之路必经重镇,

    城墙周围还遗留有许多文物古迹。在内城南端,现存有汉城墙,长30米,高20余米;在内城正西,有清代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的郡王府遗迹,大约建于1758年,当地人称王爷台。台长五十七米,宽四十米,高二十米,全是用黄粘土夯筑而成。

    文物遗迹

    城周还遗留着许多文物古迹。在内城正西有清代乾隆年间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的郡王府遗址(当地都称王爷台),大约建于1775年(乾隆四十年)。台基长57米,宽40米,高12米;全系黄粘土夯筑起来的,土质非常坚硬,台上建有一座三层宏伟宫殿,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式样,大殿是飞檐立柱,雕梁画栋,粉宫画邸,珠帘绣幕,堪称金碧辉煌。上到最高一层眺望,近可以看到鲁克沁全景,远可以看到吐鲁番胜金口一带。在城东北隅沙坎儿戈壁滩上,有一块古墓群,墓茔还一堆堆清晰可辨。

    城东阿曼夏(南渠)南滩也有古墓地,挖掘出土的文物有马鞍、刀剑、木工用具、各种陶器、木器等。城附近的德杭苏(北渠)有郡王花园建筑遗址,当年曾是奇花异卉,清香四溢,山石草木,水塘亭榭,供郡王玩赏的风景胜地。城东北20华里的斯尔克甫山口,是古代佛教胜地,原来有—座高大的佛塔,呈四方形,高达十余米,四面方格内都塑有大小佛像,千姿百态,有鬼斧神工的奇观。—条溪水从山口流出,穿行在峰峦幽谷之中,曲折宛转流向农业灌区去。在十五世纪前,这里的佛教建筑才渐渐废弃。

    王府所在地

    9世纪中叶以后,属高昌回鹘王国。高昌回鹘王国灭亡以后,这里成了察合台后王的世袭领地。宋代《宋史·高昌传》王延德记行里,对此地名译写有六种、鲁克尘、柳城、鲁克察克、鲁克齐穆等十多个。明朝,公元1414年,员外郎陈诚、中官李达等出使西域到赤亭(今鄯善七克台),并在鲁陈(今鲁克沁)住四日,返回后在《使西域记》中赞鲁克沁“鲁陈……广植葡萄、桃杏……甜瓜、葫芦之履带”。《西域番国志》中赞鲁克沁“善酿葡萄酒”。清雍正年间,鲁克沁成为西域抗拒准葛尔分裂势力的桥头堡,鲁克沁维吾尔首领额敏和卓反对割剧分裂,维护中华版图统一有功,被清朝廷封授郡王,鲁克沁,这处花果飘香的美好乐园,一度就是额敏和卓王府所在地,成了当年吐鲁番绿洲上最主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额敏和卓被乾隆皇帝封为郡王后,鲁克沁成为传位9位王爷的王府所在地。

    王府台

    当地人将王府称为“王府台”,王府内城外邸占地20亩,砖石土木结构,黄黏土夯筑的台基高15米,台上建筑分三层,全高约45米,有大小房屋100余间。王府始建于明万历八年(1508),民国21年(1932)马世明作乱中被烧毁,现残存着黄黏土基址。清光绪28年(1902),鄯善建县时,鲁克沁有土城一座,周围约2里余,只开东西门,无南北门。城内有一条街,通街顶盖有凉棚,街两旁开设有旅店餐馆和小摊位,夏秋瓜果堆满街头。出了西门是郡王府的花园,花丛簇拥着王宫。那时鲁克沁居民约有2000户,6000多人。清光绪28年(1902),鄯善建县后,在鲁克沁设置南梁台、北梁台。民国22年(1933),改设第二区(包括达朗坎、吐峪沟、洋海等地)。民国33年(1944),改设和平镇。民国36年(1947),再改为柳中镇。共和国初期于1950年成立第三区,1958年成立政社合一的卫星人民公社,1964年改称为东方红人民公社,1978年以地名命名为鲁克沁人民公社,1984年成立鲁克沁镇,镇政府驻地巴扎村(鲁克沁镇——自然村)。

    随着历史发展的变化,虽然鲁克沁绿洲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的军事地位逐渐消失,但其经济地位不减当年,鲁克沁镇已成为鄯善城镇发展的次中心;火焰山南麓“三乡一镇”的经济发展中心,更值一提的是在村落内存在的高峻、森严的城垣遗迹,城垣中出土的文物带给人们的精神满足和文化享受是不可低估的。

    民间艺术

    鲁克沁镇是吐鲁番十二木卡姆艺术的发源地,吐鲁番木卡姆指的就是鲁克沁木卡姆,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高昌乐以远时期。鲁克沁木卡姆具有浓郁鲜明的地域特色,在乐律、乐调、结构形式等方面与已出版发行的《十二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均有差异。因此,1996年经专家对鲁克沁木卡姆的挖掘整理,出版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吐鲁番木卡姆》一书。鲁克沁木卡姆最显著的特点是“无鼓不歌,无鼓不舞,鼓变乐变,乐变舞变”。正因为如此,鲁克沁已成为新疆维吾尔族艺术家体验生活的首选之地。它的这一显著特点,对新疆舞台上的观代民族歌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克沁十二木卡姆,以丰富优美的旋律、深邃生动的唱词、载歌载舞的热烈气氛而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2000年,以表演鲁克沁木卡姆而闻名的吐尔逊?司马义等四位民间木卡姆大师,应邀赴英国皇家剧院演出,独特的乐器,流畅的音乐,受到伊丽沙白女王的高度好评。十二木卡姆已申报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疆第一个十二木卡姆艺术传承中心已建在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鲁克沁镇,古老的鲁克沁继续传承和演绎着她独具魅力的音符,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

    “木卡姆”一词来源于阿拉伯文,原意为“最高位置”,转义为“大型套曲”。鲁克沁木卡姆最显著的特征是“无鼓不歌、无鼓不舞、鼓变乐变、乐变舞变”。在清代,鲁克沁郡王府经常组织木卡姆演唱会。鲁克沁木卡姆共有11部,各部名称分别为:拉克木卡姆、且比亚特木卡姆、木夏吾莱克木卡姆、恰尔尕木卡姆、潘吉尕木卡姆、乌夏克木卡姆、纳瓦木卡姆、萨巴木卡姆、依拉克木卡姆、巴雅特木卡姆和多郎木卡姆。木卡姆的每个曲牌都可单独演唱。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交通

    鲁克沁镇已形成由公路运输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辖区内主干道与312国道相通,对外交通线路有3条,鲁克沁镇——吐峪沟乡——吐鲁番市;鲁克沁镇——兰干村——鄢善县城;鲁克沁镇——连木沁镇——312国道;通村道路等级均为四级。

    2011年末,鲁克沁镇镇区客运站年客运量14.6万人次,客运车辆32辆,出租车70余辆,停车场2处。

    社会

    文体事业

    2011年,鲁克沁镇有镇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9个,木卡姆传承中心1个,木卡姆专业艺人50余人。

    2011年末,鲁克沁镇有学校体育场2个,7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6%。

    2011年末,鲁克沁镇有广播站1个,村广播室10个,广播喇叭10只,通响率80%,广播综合覆盖率80%,卫星电视用户200户,有线电视用户12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30%。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鲁克沁镇有幼儿园6所,在园幼儿940人,专任教师50人;小学6所,在校生3060人,专任教师18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400人,高中1所,在校生620人。

    2011年,鲁克沁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2826万元,比上年增长11.6%。

    医疗卫生

    2011年,鲁克沁镇有卫生院1个,村卫生所8个;病床100余张,专业卫生人员220人。

    2011年,鲁克沁镇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7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4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7%;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寿命70岁,其中男性70岁,女性75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29.739‰、24.783‰、12.391‰。

    社会保障

    2011年,鲁克沁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8户,人数54人、支出8.3万元,月人均128元;农村最低社会保障户数449户,人数1048人,支出13.65万元,月人均90.37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036人次,共支出5.18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95人,支出16.83万元;

    2011年,鲁克沁镇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6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1.44万元;敬老院2家,床位4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23人,参加养老保险人数达12700人,每月发放养老保险金30.5万元。

    邮政电信

    2011年末,鲁克沁镇有邮政所1个,电信企业3家;固定电话交换机总容量7000门,用户4835户,移动电话用户2.6万户,宽带接入用户4000户。

    旅游

    鲁克沁镇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文物景点的保护、管理和开发,非常注重建筑与历史、文化、民俗以及自然的和谐统一,为突出文化发展的个性化和特色,充分发掘和利用十二木卡姆艺术文化这一优势,镇党委、政府通过多方筹资,于2006年9月建成面积1500平方米的全疆第一个木卡姆传承中心。整体建筑立足于鲁克沁郡王夏府的基本风格,在造型上,独出心裁,别有新意,尤其是44根高大的立柱,线条流畅,雕刻精细,色彩绚丽,图案秀美。前厅为600平方米的凉棚,由4排11根高8.5米的白色立柱构成;后厅为半地下室的上下两层,共900平方米,内精外拙,古朴自然,保留了吐鲁番民居黄黏土建筑的风貌和特点。中国第一个木卡姆传承中心——新疆吐鲁番木卡姆传承中心在鲁克沁镇落成,使鲁克沁镇的文化建设迅速驶入了快车道,进入了投入最多,建设最快的时期,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把鲁克沁镇的文化事业带入了一个新的高度,弘扬了独具特色的古镇文化,逐步形成十二木卡姆艺术文化品牌,为鲁克沁镇建设文化强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地方特产

    哈密瓜

    鲁克沁是新疆哈密瓜的真正故乡。鲁克沁的哈密瓜远销全国各地和港、澳、台及东南亚国家,成为无可代替的支柱产业,也使鲁克沁赢得了“中国哈密瓜之乡”的美誉。鲁克沁的葡萄同样久负盛名,种类繁多、品质优良,并因成熟快、糖度高、上市早而畅销各地,享誉全国,经久不衰。

    鲁克沁镇各族人民认真贯彻党的强国富民政策,紧紧把握西部大开发良好机遇,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充分依托市场,发挥资源优势,在政策、信息和技术等方面努力搞好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积极调动各族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全力加快全面建设小康乡镇的步伐,努力创建一座现代商贸旅游文明小康乡镇。

    石榴

    石榴pomegranate(Punicaceae)属石榴科、石榴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喜干燥、温暖和光照,要求年平均气温10℃以上,好栽易活,分蘖能力强,枝条易生根,石榴因不耐寒,冬季需土埋越冬。鲁克沁镇在鄯善县石榴种植面积较大,约在2500亩,结果面积1400亩,亩均产量350公斤,每公斤售价约在8-10元左右,由于鲁克沁镇特殊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使石榴果实品质优良,甘甜爽口,果实含糖量高,石榴个头大、汁多味美吸引了很多批发商上门来订购。每年石榴刚一成熟就被抢购一空。

    获得荣誉

    2016年12月7日,鲁克沁镇被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2]

    2021年2月25日,鲁克沁镇委员会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3]

    参考资料

    [1]2019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国家统计局. [2021-05-25].

    [2]第三批城镇化试点地区公布(名单)_凤凰财经.凤凰网. [2021-05-25].

    [3]全国脱贫攻坚1981名先进个人和1501个先进集体名单发布.澎湃. [2021-06-20].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3年10月24日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