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同州

今渭南市大荔县的旧称

  • 中文名:同州
  • 别名:东府
  • 类型:古行政区划地名
  • 建立时间:公元554年
  • 方言:中原官话关中片及汾河片(秦语)
  • 今称:渭南市大荔县
  • 创立时间:554年
  • 同州介绍
    同州,即今渭南市大荔县,周初,为古同国。

    正文

    在漫长的封建王朝历史长河中,同州(今大荔)曾长期作为陕西东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连接上都长安与山东诸州的交通要冲以及东西南北商贸往来、物资汇集的绝对区域性中心枢纽。

    明清时作为府治,曾统辖着今渭南市的十个县市。

    据说大荔县城门上有一幅楹联,上写:“二华关渭水,三城朝郃阳”,因其工整、简洁而又包容丰富深为世人赞誉。因为是府治所在,所以当时大荔城的规模、格局都领导着“时代的潮流”,宽敞通达。澄城、白水山区的农民,穷一生的憧憬,也许只是走一趟同州府。又称左冯翊。

    现在很少有人知道,汉时将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称三辅,即把京师附近地区归三个地方官分别管理。

    同州也是大荔在国内外影响最久远的名称,在大荔县以外的渭南一些地方,素享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之誉,有大量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存为证,如丰图义仓、岱祠、大兴国寺、同州圣教序等。许多人依传统仍称自己是“府里人”、“同州人”。也难怪在众多民国前文献资料中常常看到的是同州西岳庙、同州杜康酒、同州椽头蒸馍、同州西瓜、同州花馍、同州带把肘子、同州枣模糊、同州鹣鹣馍、同州司马迁祠、同州大红袍花椒等。

    历史沿革

    同州的名称和设置从南北朝始,中经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直至中华民国初年,已有1300多年。

    同州 周初之同国 今渭南市 大荔县

    早在商周时期,大荔为古芮国及同国所在地,春秋时少数民族沿洛河进入此地建立大荔戎国。

    秦厉公二十六年(公元前451年)秦伐大荔,设临晋县。

    汉武帝改为左冯翊,魏文帝黄初元年(220),改左冯翊为冯翊郡。

    北魏置华州,西魏改曰同州,置武乡郡。

    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置冯翊郡。

    唐武德元年为同州,天宝三载(公元742年)以州为郡曰冯翊郡,乾元元年(公元760年)复以郡为州。

    宋为同州,定国军节度。

    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升直隶州。十三年(公元1735年)升府,置附郭大荔县。耀、白水还隶,又降华州暨所属之华阴、蒲城、潼关来隶。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潼关升厅。

    民国废府。

    同州命名

    同州的历史有3000年之久,命名则始于西魏恭帝元年(公元554年),得名说法有三:

    一是大荔古为国(约在公元前720年左右),西魏时省去“ ”的耳旁,改为同州;

    “大荔”一词追溯于先秦时期(远古人类产生时期至前221年)的游牧民族—大荔戎,周平王五十一年(前720年)建大荔戎国,族群之名派生为地名。西晋太熙元年(290年),大荔县名始。

    二是大荔城南九龙村有九龙泉(又名九龙池、鹅鸭池),史载“九穴同流,同州所繇得名也。”

    三是夏禹时期,得到治理的洛河流到此处注入渭河,州也因此得名。

    这三种说法是站在不同的历史层面,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的,怎样看都确切,都是一个真正的同州。

    文化背景

    古籍史册载同州虽命名于西魏恭帝元年(公元554年),但它的辖属历史实际从汉太初元年(前104年)到左冯翊时开始。

    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改左冯翊为冯翊郡,隶雍州。

    前秦建元六年(公元370年),省雍州入司隶。

    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废冯翊郡,道华州治。

    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武乡郡,道同州。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冯翊郡为同州。

    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同州改属陕西路。

    元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省冯翊县直辖同州。

    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改属陕西承宣布政使司。

    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升同州为府。

    1913年,废同州府制。

    经历几废几兴,至此同州的名字不复存在,但同州的衣钵却被大荔完整地承袭下来。

    纵观泱泱同州三千年岁月,这片多情的土地演绎了韩信黄河战魏王、高欢宇文泰沙苑大战、大庆关马超箭伤曹操、梁晋同州之战、蒙金角逐同州、李闯王克同州、黄河沿线抗日、朝邑“九三起义”、荔北战役……

    一幕幕悲壮、激烈、扣人心弦、可歌可泣的爱恨情仇。时代造英雄,英雄创历史,于是也就留下了结草衔环、万春打虎、子推卿避、神医赐药、寿昌寻母、白蛇飞刃扁担、黄姑惩治贪腐、八仙女挖井……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不朽传说。

    庙会文化、戏曲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年节文化、民俗文化等众多文化符号,让你随时都能闻得到同州文化的黄土清香,领略这片广漠广远的黄土地上源远流长的人文传统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同州犹如点缀在秦东大地上的耀眼明珠,她头枕铁镰山,脚蹬渭河,处于八百里秦川最开阔地段。绵延50多公里的铁镰山形似一条沉睡的蛟龙,更似一条长长的历史画卷和地域风情录。

    西起龙首泉,东至金水口,铁镰山上有过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有过大喜大悲的离合故事,有过魂牵梦绕的苦涩怀念,也有过人与自然的失衡,但那都是昔日的遗恨;今日的塬上结束了水比油贵的日子,阡陌纵横,沟渠交错,笔直的水泥大道,别具一格的楼房,“农家乐”里的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耍社火的龙灯、猴顶杆,震天价响的“地雷”、三眼铳,喊破子嗓的秦腔,甚至带有些许酸味的调侃,充满了改革开放的新气象、新面貌、新精神、新变化。

    黄河、渭河、洛河在同州交汇绽出壮丽浪花。由此天设地造沃野千顷,平坦、肥沃,沿老崖一字摆开湿地种植、湿地养殖、湿地休闲和湿地旅游开发,百鸟朝阳,百草丛生,好一幅白鹤翔天,野鸭嬉水,渔歌对唱,“鞋儿船”漂流的原生态风光。渭河横穿中国内陆独有的沙苑地带,所经之处枣林遮天蔽日,黄花遍地缤纷,秦川牛、同羊、鸵鸟,或哞哞吹暖,或咩咩低吟,或展翅飞舞,还有那迷人的莲藕池、洋槐林、杂果园……沙堆底部自然涌流出潺潺清泉,浇灌和滋润的绿色果蔬往往使人流连忘返,为美食垂涎三尺。

    洛河西北东南走向渭河挺进,相传当年大禹治水遭遇困境,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大禹依此书所教之法治水成功,挽救了万千生灵。久远的历史就此一代代传承下来,后来在洛河流域发现了“大荔人”,魏长城,八鱼清代李氏望族石墓群等遗迹,那一桩那一件都称得上弥足珍贵。

    同州昔日的辉煌和今日的振兴,与同州人活泛的习性有着很大的关系。

    同州人实诚,你来大荔做客,无论老少都担心你吃不好、喝不好、睡不好,他们恨不得把自家身上的肉割给你吃。一进门,香烟、清茶、笑脸迎你上坐,一桌子凉的——水磨丝、油炸豆腐丝、乳瓜蘸酱,热的——睁眼辣子鱿鱼、带把肘子、酸辣肚丝、蜜汁轱辘,十三花大餐样样齐全,烤馄饨、老鸹sa、滋卷、凉皮,一道道小吃让你眼馋、嘴馋、胃更馋,非让你菜吃够、酒喝高。同州人豁达,自古汉、满、蒙、回、羌多民族聚居,生活习俗的相互渗透造就了豪迈豁达的个性。或相貌堂堂,气宇轩昂;或温文尔雅,文质彬彬。他们做人大气,曾经迁一家、保万家,移民到边远省份受尽艰难困苦而从不计较。人人虚怀若谷,他们一脸的虔诚,也一脸的自豪,从不得理不饶人,心如黄河般伟岸和流长。同州人憨快,君不见同州人肩扛手拉修水库、筑铁路、挖水渠,硬是凭着“憨”劲儿改造了大自然,同时也改造了自己。

    20世纪60年代平沙造田,挖壕平地,修梯田整渠道,硬是夺得了粮、棉、油样样高产,涌现出了马廷海、郏腊香、张有耀……一大批全国劳动模范,他们同中央领导吃过饭,照过相,个个都是憨快的实干家,个个都是致富带路人。同州人儒雅,饱蘸黄土文化养料的他们或写得一手好文章,或画得一副好画作,或拍得一幅好照片,或唱得一嗓子好秦腔,党永庵、张蒲生、马天宝、员安民……哪一位不是各自领域里的大家,哪一位不德艺双馨为事大雅,著文大彩。同州人敢咥大事,清东阁大学士阎敬铭直谏犯上,拒付慈禧太后修颐和园的银两,告老还乡建起了丰图义仓。张奚若在民国参政会上言辞犀利批驳孔祥熙,硬是惹火了蒋介石。改革开放初期,王继寿勇闯生命禁区,组织民营车队首赴西藏运输物资,受到中共陕西省委的高度评价。后来大荔人的胆量越来越大,大旗一举哗啦啦成百上千辆载重汽车把个渭南市、陕西省震得天摇地动,弄得新疆、青海、十堰、南京的人不知是西安大还是大荔大。脚沾黄土,身沾圣贤灵气的同州人,设施生产让果蔬反季节上市,心口速算让以秒为计算单位的电子计算机甘拜下风,就连一名残疾人教师也成长为“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这些咥大事的同州人,要一一叙来,怕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同州居晋、陕要冲,黄、洛、渭三水环流,依托土地肥沃,日照充足,灌溉条件好等优势,同州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耕耘,把坡梁梁、沟壑壑、土塬塬、旱疙瘩变成绿色宝库,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明,称著于世的“1008”(黄花菜、红枣、西瓜、花生)一直是畅销品,声名远扬欧美各国。短短十几年时光,黄河水抽上高原,洛河水引入平川,还绿于野,换绿于黄,“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已再不是他们的追求。广袤的原野上密布苹果园,冬枣林,葡萄园,桃树林,一排排一行行的塑料大棚既耀眼更撩心;黄河老崖下一畦一畦渔池熠熠闪光,夹在其间的农家乐或是色形兼备的红烧黄河鲤鱼,或是清香扑鼻的黄河鲶鱼汤,或是一老碗裤带宽窄的油泼面,或是一碟绿莹莹的野菜……让你尽赏田园风光,尽尝野味山珍。真的是:片片良田掀绿浪,漫漫黄沙笼绿云,千亩鱼塘濯绿水,十里长堤绕绿林。再要喝上几杯清酒,一时兴起吼段秦腔,那个爽快,那个惬意,那个淋漓尽致,不入其境是绝对品味不来的。

    话说同州,不是为了怀旧,不是由于伤逝,更不是迷恋于抒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为了从“说”中了解同州,从中获取智慧,汲取力量,以便张扬同州的个性风情,深刻了解同州的过去现在,正确从容地走向未来。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3年8月3日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