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姬晋

东周时期周灵王太子

  • 中文名:姬晋
  • 别名:王子晋
  • 字号:吕子乔字子乔
  • 所处时代:东周末期
  • 出生日期:约公元前567年
  • 出生地: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
  • 去世日期:约公元前546年
  • 谥号:至道玉宸皇帝
  • 民族:华夏民族性别男
  • 身份:周灵王的太子
  • 主要成就:王姓始祖
  • 姬晋介绍
    太子晋(约前567年—约前546年),是周灵王的太子,姬姓,名晋,字子乔。他幼时聪颖博学,不慕富贵,喜爱音乐,奏乐声优美如凤凰鸣唱。15岁时,以太子身份辅政。晋平公曾前往朝见,询问治国之道,太子晋旁征博引,侃侃而谈,让晋平公十分钦佩。然而,太子晋因病去世,无缘继位。其子宗敬改为王姓,后世的前蜀后主王衍以他为王氏始祖,加封庙号圣祖,谥号至道玉宸皇帝,故人称玉宸大帝。太子晋也被道教传说为控鹤登仙,长生不老,与赤松子并列为长生的代表。后世记载太子晋事的先秦文献主要有《逸周书·太子晋解》和《国语·周语下》。

    人物经历

    姬晋因被奉为王氏始祖,所以后世又称他 为太子晋、王子乔或王乔。

    王子乔,本名姬晋,字子乔,是东周时周灵王的太子,人称太子晋。他天资聪颖。

    不久,因大雨连绵,谷、洛二水泛滥,危及王宫。情急之际,周灵王采取壅堵办法来治水,遭到了太子晋的强烈反对,他以“川不可壅”据理力争,提出用疏导的办法来治水,还引用历史上壅堵治水贻害天下的事例劝诫灵王,指出他的行为无疑于“亡王之为也”。

    太子晋的直谏触怒了灵王,他一怒之下,将太子晋废黜为庶人。此后,太子晋闷闷不乐,忧郁成疾,未及三年而薨。

    太子晋为民请命而死,死时仅17岁。百姓感其恩德,就将旧日王子称作王姓,又祈愿他善有善报,百世永生。

    家庭成员

    父亲

    周灵王:姬泄心

    弟弟

    周景王:姬贵

    文献记载

    先秦,《逸周书》太子晋解之章。孔子删诗书,至此曾投笔叹曰:“惜夫,杀吾君也。”

    西汉,《史记巻四·周本纪第四》载:(简王)十四年,简王崩,子灵王泄心立。二十七年,灵王崩,子景王贵立。

    西汉,《列仙传·王子乔》:“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上。三十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桓良,曰:‘告我家,七月七日,待我于缑氏山头’。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见,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亦立祠于缑氏山下,及嵩高首焉。妙哉王子,神游气爽。笙歌伊洛,拟音凤响。浮丘感应,接手俱上。挥策青崖,假翰独往。”

    姬晋[东周时期周灵王太子]

    春秋时期,《春秋左传集解》:第十八·襄公五·经,襄公二十八年,十有二月甲寅,天王崩(天王即灵王也)。又载:癸巳,天王崩,未来赴,亦未书,礼也。

    春秋时期,《国语·周语下》:太子晋谏灵王壅谷水。

    战国时期,《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45年),癸巳,天王崩,未来赴,亦未书,礼也。

    战国时期,屈原《楚辞·远游》篇:“春秋忽其不淹兮,奚久畄此故居?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歺六气而饮沆瀣兮,嫰正阳而吸朝霞。保神明之清兮,清气入而粗秽除。顺风而从游兮,至南巢而壹息。见王子而宿之兮,审壹气而和德”。

    梁代,《江文通文集》载:<王·太子>:子乔好轻举,不待炼银丹。控鹤去窈窕,学凤对巑岏。山无一春草,谷有千年兰。云衣不踯躅,龙驾何时还。

    晋代,陆机文集里记载:王子乔赞,遗形灵岳,顾景忘归。乘云倏忽,飘颻紫微。

    唐代,《新唐书》宰相世系二中记载:王氏出自姬姓。周灵王太子晋以直谏废为庶人,其子守敬为司徙,时人号曰“王家”,因以为氏。

    唐代,王氏墓志铭也记载:秦大将军王翦,是周灵之子后代。

    明,《东周列国志》第六十七回:开篇说:周灵王长子名晋,字子乔,聪明天纵,好吹笙,作凤凰鸣。立为太子。年十七,偶游伊洛,归而死。灵王甚痛之。灵王使人发其冢,惟空棺耳,乃知其仙去矣。至灵王二十七年,梦太子晋控鹤来迎,既覚,犹闻笙声在户外。灵王曰:“儿来迎我,我当去矣。”遗命传位次子贵,无疾而崩。贵即位,是为景王。

    轶事典故

    五称三穷

    周灵王虽然是个徒有其表的天子,可是他却生了个很不平凡的太子,名叫晋。晋从小就是个非常聪明而有胆识的孩子。据说在他十二三岁的时候,正赶上连降大雨,洛邑附近的谷水和洛水合流,洪水漫过了堤岸,几乎要冲毁王宫。灵王着了急,忙命人运土堵水,王子晋却在父亲面前引经据典,讲了一套“川不可壅”的大道理。他的意见虽然不够全面,灵王也没有采纳,可是这孩子有胆量、有智慧的名声却很快传扬到各国诸侯,大家都很佩服。特别是霸主晋平公,对周王的这个聪明太子不但很钦佩,更怀有几分忌讳和担心。他想到自己曾派叔向用计谋杀死苌弘,又强占了原是周王朝的两块田地,将来太子晋继承了王位,一定要跟自己算老帐的。于是晋平公又把大夫叔向召来,跟他谈了自己的心病,并且又一次派叔向出使周国,目的是了解一些王子晋的情况。

    叔向朝见了天子之后,特意去拜会太子晋,想从交谈中掂一掂太子晋的斤两。哪知一共谈了五个问题,倒有三个被太子晋问得无言以对,最后只好尴尬地从太子府退了出来。回国后,向晋平公报告说:

    “太子晋这小东西果然不凡,别看他才十五岁,我跟他谈了五个问题,倒有三个被他占了上风。以我愚见,还是把我们强占的两处田地归还给周朝吧,不然将来他会找我们麻烦的。”平公听了叔向的话,心里也在嘀咕:归还吧,舍不得;不归还吧,又怕将来惹麻烦。这时,晋国著名的老乐官师旷表示不要匆忙决定,他说:“请派我去跟那孩子谈谈,如果连我也不是他的对手,再还田也不迟。”

    师旷是一位盲人音乐家,平公对他一向很尊敬,知道他忠诚正直、博学多识,便以切磋音乐的名义,派他出使周国。师旷到了周国,在太子府拜见了太子晋。太子坐在殿上,师旷站在殿下,主客一问一答,上下古今,礼乐射御,无所不谈。太子有问必答,口若悬河,确实表现了见识高卓,学问渊博。当时正值隆冬季节,师旷在殿下站得久了忍不住踏起足来。太子晋一看,知道自己一时疏忽,忘了乐师年老易寒,深感愧疚,于是赶紧说:“太师,请殿上坐。”侍臣们小心地扶着师旷上殿,请他坐下,太子命人取来一张瑟,请师旷鼓瑟;师旷一面鼓瑟,一面唱了一支名叫《无射》的歌。接着太子也鼓起瑟来,唱了一首名叫《峤轿》的歌。二人一唱一和,尽欢而散。

    姬晋[东周时期周灵王太子]

    师旷回国时,太子晋赐给他一辆四匹马拉的车,以表示对他的尊敬。师旷回到晋国,向晋平公报告说:“太子晋果然聪慧无比,可惜我和他谈话时,听到他的声音清亮中带点痰喘,他的脸色白里透红,像火烤一样。这种人无疑是个痨病鬼,不出三年,他就会呜呼哀哉。临归时,他曾向我问起寿命之事,我也如实对他说了。请主上不必提心!”果然,不到三年,太子晋逝世的噩耗就传到了晋国。

    废为庶人

    周灵王二十一年(前551年),谷、洛二水泛滥,王宫也受到洪水的威胁,就在这个时候,太子晋与周灵王在治洪策略上发生分歧。周灵王准备沿用壅堵的方法,太子晋反对道:“不可,曾听自古为民之长者,不堕高山,不填湖泽,不泄水源,天地自然有其生生制约之道。”同时以禹的父亲鲧用壅堵的方法治水失败的教训批评了周灵王的治水计划。忠言逆耳,也许是太子晋的批评过于尖刻了吧,周灵王一怒之下将太子晋废黜为庶人。太子晋被废黜后,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不到三年,就抑郁而终,年仅十七岁。

    王子登仙

    据《列仙传》中记载的神话故事说,太子晋喜欢吹笙,声音酷似凤凰鸣唱,游历于伊、洛之间,仙人浮丘生将他带往嵩山修炼。三十余年之后,一个名叫桓良的人遇见太子晋,太子晋对他说:“请你转告我的家人,七月七日与我在缑氏山相会。”到了那一天,太子晋乘坐白鹤出现在缑氏山之颠,可望而不可及,几天之后,太子晋挥手与世人作别,升天而去,这也就是“王子登仙”的传说。

    寒光宝剑

    传说王子晋的墓在离西汉京都长安不远的茂陵,西晋末年“五胡乱华”的时候有人盗挖过,进去一看,墓中一无所有,只见一把宝剑悬在半空中。盗墓的人想盗取这把宝剑,忽然却听见宝剑发出龙吟虎啸的声音,便不敢接近它。顷刻间,只听一声呼啸,宝剑闪着寒光飞上了天。

    河东县令

    传说汉明帝时代的王子晋转世做了河东叶县县令,按规定每月月初都要到尚书台(六部之一)述职,可是总不见有车马随从,只看见一对野鸭从东南飞来。有人将此事秘密奏知明帝,明帝也很诧异,便悄悄命人张网网罗野鸭,哪知网取下来的却是一双官靴。网了几回,都是这样,检查一下,原来都是四年来尚书省赐给官员的靴子。传说这个鸭子即王子晋所变。

    姬晋[东周时期周灵王太子]

    后代考证

    废黜讹传

    《楚辞·远游》、《逸周书》、《列仙传》等书把太子晋捧为神仙,并把道学家蜀人王乔并为一人,这是太子晋去世几百年后的汉朝把他演变成非人似仙。到宋朝欧阳修编写《新唐书》记载:王氏出自姬姓。周灵王太子晋以直谏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为司徒,时人号曰“王家”,因以为氏。欧阳修怎能知道一千五百年前的亊呢?就这一个“废”字,以错传讹了千多年。在周朝废立之亊只有周幽王废太子宜臼,除此无第二人。在历朝历代凡有废立之亊,都会出现父子相残、兄弟相争、宫廷大乱。而是灵王死后,景王继位后废长立幼,造成景王死后,兄弟残杀,宫廷大乱,加速周朝的衰落。

    太子晋

    生辰推算

    太子晋的年龄除了王氏宗谱上说终年十六七岁,典籍史料上可没有准确的说法。

    《逸周书·太子晋解六十四》说晋平公使叔誉去周室参加太子晋的成年礼,叔誉与太子晋交谈:“太子晋行年十五”,可见太子晋当时15岁,就算那十五是虚岁,那至少实岁在14岁。

    晋平公准备听叔誉劝告归还“声就复与田”时,师旷则不同意,他提出要亲自会会太子晋,看看他是真厉害还是假厉害。师旷到了周室也与太子晋对了话:

    【王子曰:“……吾闻汝知人年之长短,告吾。”师旷对曰:“汝声清汗,汝色赤白,火色不寿。”王子曰:“然。吾后三年,将上宾于帝所,汝慎无言,殃将及汝。” 】

    师旷归,未及三年,告死者至。

    对话发生在15岁左右,师旷回晋国三年后,太子晋就死了,也就是太子晋死亡时18岁,如果抛开虚岁,那么太子晋的终年应在17岁以上。大多家谱说太子晋在与父亲灵王就谷洛洪水发生分歧后,第二年就死了,那洪水是那一年发生的呢?《国语卷第三·周语下·谷洛斗》一文说:“灵王二十二年,谷,洛斗,将毁王宫,王欲壅之,太子晋谏曰:不可。晋闻古之长民者,不堕山,不崇薮,不防川,不窦泽”。灵王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550年,那么太子晋死于公元前549年。

    姬晋[东周时期周灵王太子]

    从上文分析得出,太子晋终年18岁,死于公元前549年,出生于公元前567年。如果18岁是虚岁,实际为17岁,那么生于公元前566年;如果18岁为实岁,或虚岁19岁,那么生于公元前568年。生辰范围则为公元前568~566年。因此,太子晋的生殁年为公元前约567年~公元前549年。终年为18岁左右。最低也有17岁,最高有19岁,绝对不止十五六岁。

    三大死因

    关于太子晋的死因,目前有三种说法。

    其一是根据《逸周书》里师旷说太子晋“汝声清汗,汝色赤白,火色不寿”,说太子晋得了肾衰竭之类的肾病。

    其二是根据《列仙传》里内容,说太子晋得道成仙了。

    其三是根据《左传·昭公二十二年》中载“无极曰:灵王杀隐大子。”、孔子在批注《逸周书·太子晋》篇时,投笔叹道:“惜夫,杀吾君也”等,认为齐后恃宠而骄,倚仗娘家的势力,要求灵王立自己的儿子贵为太子,所以谋杀太子晋。

    子嗣后代

    太子晋到底有没有子嗣呢?从太子晋年龄来说,终年18岁,古代人结婚早(现代人18岁结婚生子也很多),早婚早育比较普遍,加之姬晋是王太子,行了成人礼,也册封了“太子”,不结婚生子就不正常了,再说诸侯公爵巴不得把女儿送上门赖着姬晋要呢,所以姬晋有子嗣不足为奇。

    姬晋[东周时期周灵王太子]

    但从太子晋遭谋害来看,如果太子晋有子嗣,那就是灵王的太孙,那岂不是更加稳固太子晋继承天子的地位?难道是灵王宠爱齐后一时昏了头?古人讲究斩草除根,如果谋害太子晋,那么他的子嗣肯定跟着遭殃,太子晋也不过是秘密地毒死,他的子嗣如果也集中暴毙,那务必会引起大家的怀疑。

    所以根据上面分析,虽然齐后敢谋害太子晋,但为避嫌不会在同期谋害太子晋子嗣。太子晋“隐修”不见了,那么王位自然就是王子贵继承了,太子晋子嗣如果长期住在王宫,作为当事双方都担心,太子晋母亲与妻子这方,会担心遭王子贵继承王位后谋害;而王子贵这方担心侄子长大成人后抢夺原本属于他父亲的王位。因此,幼小的太

    孙要想平安无事,只有迁出王宫。这也是双方共认的最好办法。

    那么太子晋子嗣迁往哪了呢?灵王健在,作为太子晋的母亲,是不能离开灵王的,那么她为了保护太孙,推荐媳妇带太孙去自己的娘家晋国是有可能的!而此时太子晋“被隐修道”而“失踪”了,那么太子晋的夫人就成了寡妇了,她为了保护儿子离开王宫是可以的,王子贵方也很乐意。那么太子晋夫人带着孩子去了哪呢?她去的地方有自己的娘家,也有婆婆的娘家晋国,或者自己和婆婆的娘家都不去,而甘愿做平民百姓,这也就符合“太子被废庶人”迁离王宫,后人以其为王公子弟的身份,称其为“王家”,王姓自于始。

    后世纪念

    敇封建庙

    因王子晋极负盛名,不但道家赋予其尊号,历代皇帝也曾多次敇封,各地也建庙立号纪念王子晋。

    武周圣历二年(公元699年)二月初四,武则天由洛阳赴嵩山封禅,返回时留宿于缑山升仙太子庙,一时触景生情而撰写碑文,并亲为书丹。亲号王子晋为“升仙太子”,并改子晋祠为“升仙太子庙”。碑文表面记述周灵王太子晋升仙故事,实则歌颂武周盛世。五代时受封为“元弼真君”。

    宋徽宗又封王子晋为“元应真人”,宋高宗绍兴年间又加封“善利广济真人”。

    元代缑山道观“先天宫”的庙号为元世祖忽必烈敇封。

    清代乾隆帝又题诗《登缑山》:“缑岭茏苁嵩岳连,传闻子晋此升仙”。

    传说建县

    东晋宁康二年(374),乐清建县,依据王子晋跨鹤吹箫的传说,命名为乐成县。乐清山奇水秀,地灵人杰,千年古县,山海之间,孕育了灿烂的音乐文化和鸟文化。

    有关诗词

    《王子晋赞》

    【东晋】谢灵运

    淑质非不丽,难之以万年。

    储宫非不贵,岂若上登天。

    王子复清旷,区中实哗嚣。

    喧既见浮丘公,与尔共纷繙(一作“翻”)。

    《咏怀八十二首之四》

    【三国】阮籍

    天马出西北。由来从东道。

    春秋非有托。富贵焉常保。

    清露被皋兰。凝霜沾野草。

    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

    自非王子晋。谁能常美好。

    钟辂《缑山月夜闻王子晋吹笙》诗云:“月满缑山夜,风传子晋笙”。

    《感遇》

    【唐】李白

    吾爱王子晋,得道伊洛滨。

    金骨既不毁,玉颜长自春。

    可怜浮丘公,猗靡与情亲。

    举首白日间,分明谢时人。

    二仙去已远,梦想空殷勤。

    《王子晋庙》

    【唐】白居易

    子晋庙前山月明,人闻往往夜吹笙。

    鸾吟凤唱听无拍,多似霓裳散序声。

    《题缑山王子晋庙》

    【唐】郑畋

    有昔灵王子,吹笙溯泬。六宫攀不住,三岛去相招。

    亡国原陵古,宾天岁月遥。无蹊窥海曲,有庙访山椒。

    石帐龙蛇拱,云栊彩翠销。露坛装琬琰,真像写松乔。

    珠馆青童宴,琳宫阿母朝。气舆仙女侍,天马吏兵调。

    湘妓红丝瑟,秦郎白管箫。西城要绰约,南岳命娇娆。

    句曲觞金洞,天台啸石桥。晚花珠弄蕊,春茹玉生苗。

    二景神光秘,三元宝箓饶。雾垂鸦翅发,冰束虎章腰。

    鹤驭争衔箭,龙妃合献绡。衣从星渚浣,丹就日宫烧。

    物外花常满,人间叶自凋。望台悲汉戾,阅水笑梁昭。

    古殿香残灺,荒阶柳长条。几曾期七日,无复降重霄。

    嵩岭连天汉,伊澜入海潮。何由得真诀,使我佩环飘。

    《凤笙曲》

    仙人十五爱吹笙,学得昆丘彩凤鸣。

    绿云紫气向函关,访道应寻缑氏山。

    莫学吹笙王子晋,一遇浮丘断不还。

    《题王子晋》

    【宋】童童

    屣弃万乘追浮丘,仙成驾鹤缑山头。

    碧桃千树锁金嗣,玉笙嘹亮天风秋。

    回眸下笑蜉蝣辈,蜗角争战污浊世。

    何当高气凌云霄,愿随环佩联云骑。

    《题王子晋》

    【宋】苏轼

    “……玉笙吹断鹤升天”。

    《缑山子晋祠》

    【宋】梅尧臣

    王子居玉京,故山空寂寞。

    犹闻溯月笙,尚想宾天鹤。

    翠柏深古坛,丹霞留逈壑。

    芝庭谁欵扉,旌旗穿林薄。

    《咏鹤》

    【近代】陈独秀

    本有冲天志,飘摇湖海间。

    偶然憩城郭,犹自绝追攀。

    寒影背人瘦,孤云共往还。

    道逢王子晋,早晚向三山。

    人物影响

    吟咏诗篇

    正因唐代武则天等帝王的推崇,王子乔在唐代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武则天甚至在宫廷设控鹤监这样的机构,以近幸张易之、张昌宗等领之。近年在陕西发掘的节愍太子墓中,有壁画仙人御鹤图,中国人民大学的王静认为:“经反复甄辨,我们认为节愍太子墓中的仙人御鹤图可暂称为《王子晋(又称王子乔)升仙图》。”由此可见,唐代王子晋形象出现在各类场合,影响所及,众多的文人骚客不惜笔墨吟咏王子晋。如李白、杜甫等多有吟咏王子乔的诗篇,具有代表性的陈陶《闲居杂兴五首》就说到:“中原莫道无麟凤,自是皇家结网疏。长爱真人王子乔,五松山月伴吹箫。”

    天台神道

    唐代对王子晋的推崇影响所及,甚至影响到日本。今浙江台山国清寺伽蓝殿神像即王子晋,唐朝贞元二十年(804),日本和尚最澄入天台山求法,回国后在日本京都比睿山创“天台神道”(即天台宗),王子晋为奉神之一。

    追求长生久视的众多帝王,及随意封仙的道教,对王子晋不断地追加封号。南朝陶弘景撰《真诰》所列二十三位神仙中,第五位便是“桐柏真人右弼王领五岳司侍帝晨”王子乔。唐代道士徐灵府所著《天台山记》有:“以仙官授任为桐柏真君右弼王,领五岳司”的记载。五代时王子晋被封为“元弼真君”,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又封为“元应真人”,高宗绍兴(1131-1162)年间加号“善利广济真人”。其封号和名称不可谓不隆也。

    白鹤信仰

    王子乔控鹤飞升,成为中国白鹤信仰或曰鹤神崇拜的始祖。《相鹤经》云:鹤者“阳鸟也,而游于阴”,“盖羽族之宗长,仙人之骐骥也”,“寿不可量”。《淮南子》注:“鹤寿千岁,以极游。”于茂世在撰述《“缑山仙踪——“吾爱王子晋”》中就说道:“张道陵曾在中岳嵩山中峰之下的石室‘承天谷’修道9年。‘承天谷’与子晋修道之所“白鹤观”同在中岳嵩山中峰之下,王子晋鹤游嵩山,张道陵四川鹤鸣山创教,当不只是一种历史巧合”。其实在道教的传承及升仙的追求中,很多时候不仅仅是历史的传承,更多的或许就是一种巧合。白鹤观、栖鹤涧、鹤鸣观等等此类仙道名称可说是遍布祖国名山,除著名的嵩山、桐柏山、鸡鸣山、天台山外,其他实在不可变数。浙江天台山的许尚枢先生就曾有专文论述王子晋和中国白鹤大帝的信仰。

    王子乔控鹤飞升,在洛阳西汉壁画墓《卜千秋升仙图》中,把王子晋绘作人首鹤身,这或许是王子晋最早形象。

    道教影响

    •道教音乐

    王子乔吹笙,引领了道教音乐的发展。道教追求的升仙不老,当然是虚无缥缈的,这很需要音乐的营造氛围。故在道教创立之初,音乐就有重要的作用。而其中笙的作用尤其重要。笙是古老的簧管民族乐器,是古代八音乐器之一。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和”的记载,古时大笙称“竽”,小笙称“和”。至今流行于华夏众多民族中的吹笙就是明证。特别是在超度亡灵之时多用笙乐,或许亦可追溯到王子晋吹笙。

    • 修炼方法

    王子晋控鹤吹笙引凤的形象,对道教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很多道教修炼方法托名王子晋或王子乔。

    • 服饰器具

    王子晋控鹤吹笙引凤的形象还影响了道教的服饰器具等。道教产生之初,道衣曾以氅(鶖鸟羽毛)拈绒,然后编织而成,称鹤氅。其制法早见于汉武帝时方士栾大穿着的羽衣,无袖披用,展如鸟翼,取神仙飞升之意。“鹤氅”二字,晋已有之,《晋书·谢万传》云:“著白纶巾,鹤氅裘。”《世说新语·企羡十六》:“孟昶未达时,家在京口,尝见王恭乘高舆,被鹤氅裘。于时微雪,昶于篱间窥之,叹曰:‘此真神仙中人。’”南朝宋代陆修静定道服有披、褐两种。褐即今所说的道袍。《新五代史·唐臣传·卢程》有:“程戴华阳巾,衣鹤氅,据几决事。”说明此种衣服的形制已经扩展到官宦阶层。

    参考资料

    [1]河北的姓氏.今日头条. [2021-4-26].

    人物关系

    姬泄心

    父亲

    周简王

    祖父

    姬猛

    侄子

    王子朝

    侄子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3年8月3日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