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东京文献学派

东京文献学派

  • 外文名:东京文献学派(日文)
  • 东京文献学派介绍
    “东京文献学派”狭义上指以“东洋史”为研究对象以及治学特性大致类似的一个师承性学者群体,它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文学部东洋史学科出身的学者群体为主干构成。学派创始人为日本东洋史学泰斗白鸟库吉。

    形成

    1908年1月,东京帝国大学白鸟库吉与满铁初代总裁后藤新平协商后在“满铁”的东京支社设立“满州及朝鲜历史地理调查部”,担任调查部部长,同时将弟子津田左右吉、箭内亘、松井等、池内宏等人召入调查部任研究员,分别负责“满州历史地理”和“朝鲜历史地理”的基础研究。稍后,白鸟的学生和田清加入了这一调查和研究工作,负责“满州历史地理”的基础研究。由此形成了“东京文献学派”的雏形。在以后由白鸟主持陆续发行的《满州历史地理》(二卷)、《朝鲜历史地理》(二卷)等论丛和出版《满鲜地理历史研究报告》14册的过程中以及由白鸟于1909年和1910年相继开启的“尧舜禹否定论战”和“邪马台国论战”过程中,白鸟库吉的学生加藤繁、桥本增吉、重松俊章、原田淑人、鸟山喜一、清水泰次、石田干之助、桑田六郎等人皆先后不同程度的予以了声援、支持和帮助,由此促进了“东京文献学派”的发展。

    兴盛

    二代

    20世纪20年代白鸟库吉于东帝大教职退休后,他的弟子池内宏、加藤繁、和田清成为了东京帝国大文学部东洋史学科领军人物,“东京文献学派”进入繁荣兴盛期。这一时期的学派新一代导师为池内宏、加藤繁、和田清,他们的门人弟子黄现璠、植村清二、松田寿男、前嶋信次、野原四郎、铃木俊、江上波夫、増井经夫、三上次男、周藤吉之、日野开三郎、旗田巍、镰田重雄、山本达郎、田坂兴道、岸边成雄、榎一雄、矢泽利彦、前田直典、守屋美都雄等人成为这一学派的第二代代表人物。

    三代

    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初,加藤繁、和田清、前田直典相继退休和病逝后,他们的弟子西嶋定生、山田信夫、山根幸夫、神田信夫、护雅夫、荒松雄、田中正俊、堀敏一成为学派第三代传人。

    四代

    第四代成员小岛晋治、斯波义信、冈田英弘、辛岛升、武田幸男、生田滋、滨岛敦俊、尾形勇、池端雪浦、川胜守、洼添庆文、古厩忠夫、佐藤次高、樱井由躬雄,先后属三上次男、山本达郎、榎一雄、西嶋定生、周藤吉之、田中正俊等人的学生。

    五代

    第五代代表学者滨下武志、蔀勇造、并木赖寿、森安孝夫、金子修一、小松久男、岸本美绪、水岛司、片山刚、久保亨、平势隆郎、上田信、新免康,同样相继是山本达郎、西嶋定生、护雅夫、田中正俊等人的学生。

    六代

    第六代代表学者青木敦、吉泽诚一郎、小寺敦、阿部幸信,则为辛岛升、佐藤次高、樱井由躬雄、蔀勇造、小松久男、岸本美绪等人的学生。

    特性

    疑古

    疑古是“东京文献学派”的主要特性之一,这在学派创始人白鸟库吉及其弟子津田左右吉、池内宏、和田清等学者的学术研究上表现较为突出。“东京文献学派”的疑古观,源于中国清代学者崔述的“疑古辨伪”思想和德国兰克(利奥波德·冯·兰克)史学的双重影响,研究中表现出对一些中国和日本古典文献记载内容真实性的置疑。

    史料批判

    出于疑古的史观从而对研究中所质疑的一些文献记载史实和神话展开史料批判,又为“东京文献学派”的主要特性之一。这在学派创始人白鸟库吉的“尧舜禹抹杀论”和“神代史否定论”及其弟子的津田左右吉的“记纪作伪说”和“神代史抹杀论”中表现最为突出。

    文献主义

    “东京文献学派”早期成员受到西方近代实证主义“兰克学派”的重要影响,使得身为“兰克学派”嫡传弟子的白鸟库吉及其门生一走上东洋史的学术研究道路时,便具有了明确的实证求真精神和热衷追求普遍理念的特点。在“东洋史”的研究中,“东京文献学派”注重文献收集,强调客观的事实,注重文献考证,推行原典的研究,崇尚“文本主义”或“文献主义”,这是它的重要特性之一。

    语言文字考证法

    学派创始人白鸟库吉是日本近代研究朝鲜史和西域史的先驱之一,他用民族学、语言学方法研究中国上古史、朝鲜史、东亚及中亚各民族历史,主张透过语言学的考证,从字根、语言、发音着手,比透过血缘或其他考证更准确,以阿拉伯语、波斯语、土耳其语和阿拉伯语考证塞外各民族史,从而形成独特的“白鸟史学”。他的这种语言文字考证法对其门人弟子产生了深厚影响,由此造就了“东京文献学派”的一大特性,即学派成员善于运用语言文字考证法治东洋史。

    主要学术活动地

    “东京文献学派”的主要学术活动地包括科研地、教学地和学术团体。科研地相继以满鲜历史地理调查室、东洋文

    库、东方文化学院东京研究所、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简称东文研、IOC)为主;教学地以东京大学文学部东洋史学科和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科为主;学术团体以东方学会为主。

    满鲜及历史地理调查室

    简称历史地理调查部(稍后改称满州及朝鲜历史地理调查室)于1908年1月由白鸟库吉与满铁总裁后藤新平个别协商成立,调查部设立当初,白鸟任部长,后任调查室主任。调查部研究员箭内亘、松井等、稻叶岩吉、瀬野马熊负责“满州历史地理”研究;池内宏、津田左右吉负责“朝鲜历史地理”研究,主要从事基础研究。除稻叶岩吉、瀬野马熊外,其余研究员(包括稍后的和田清)皆为白鸟的学生。表明满州及朝鲜历史地理调查室是“东京文献学派”创始人白鸟库吉和部分初代成员箭内亘、松井等、池内宏、津田左右吉、和田清等人的早期学术活动地之一。

    东京大学文学部东洋史学科

    1910年9月,白鸟库吉和市村瓒次郎等人创立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史学科“东洋史学专修科”后,“东京文献学派”创始人白鸟库吉便在这里长期从事“东洋史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24年、1925年市村和白鸟相继于东帝大退休后,“东洋史学专修科”从“白鸟·市村体制”向“池内·加藤·和田体制”移行,白鸟的学生池内宏、加藤繁、和田清成为学派第二代领军人物,他们的教学地一直在东大东洋史学科。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初,池内宏、加藤繁相继退休后,和田清、山本达郎、前田直典成为专修科的“三剑客”。1949年、1951年随着前田的早逝以及和田的退休,他们的学生三上次男、山本达郎、榎一雄、西嶋定生、周藤吉之、护雅夫、田中正俊相继执掌“东洋史学专修科”(1964年4月改称为“东洋史学专修课程”,至到今天依然存在)牛耳,至到20世纪80年代初。山本从1944年任专修科副教授,1949年任主任教授(1966年任东大文学部部长),直到1971年退休。紧随其后的接班人即为他们的学生辛岛升、佐藤次高、樱井由躬雄、蔀勇造、小松久男、岸本美绪。他们从80年代初主宰东大文学部“东洋史学”至今。可以说,“东洋史学专修科”是“东京文献学派”一些发挥过承前启后重要作用的成员长年累月传授和研究“东洋史学”的主要学术活动地。

    东洋文库

    它于1924年11月设立,白鸟库吉担任东洋文库理事和研究部部长,全面主持研究工作。东洋文库是白鸟晚年的主要学术活动地。学派初代成员石田干之助长期“主事”文库工作,和田清从东大退职后曾参加东洋文库的运营,担任文库的专务理事,为其晚年的主要学术活动地。日本战后东洋文库收集的大量富有特色的文献,几乎都与学派二代成员榎一雄关系密切,他于1974年任东洋文库理事长,长期以文库作为学术研究活动基地。学派第二代成员矢泽利彦曾任东洋文库专职研究员,长期以文库作为学术研究活动地。学派第三代成员护雅夫曾任东洋文库内设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文化研究中心”所长;学派第三代成员山根幸夫、神田信夫长期兼任文库研究员,他们皆长期在此从事学术活动。东洋文库是日本明史研究的重要基地,设有明代史研究室,山根幸夫、田中正俊……等长期在该室进行研究工作。山本达郎和西嶋定生的学生、学派第四代成员斯波义信于2001年任东洋文库理事长,2007年任文库特别顾问;学派第四代成员冈田英弘曾任文库专职研究员;佐藤次高曾任文库研究部长,他们后期主要在文库从事学术活动。

    东方文化学院东京研究所

    东方文化学院于1929年4月成立时分设东京研究所和京都研究所,属专门从事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机构。东西两研究所的管理运营分别由东京、京都两所帝国大学的教授担当,由著名学者担任评议员兼研究员。“东京文献学派”创始人白鸟库吉和初代成员池内宏、原田淑人相继担任过东京研究所评议员;学派初代成员加藤繁曾担当“专任研究员”;学派第二代成员江上波夫于1930年在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东洋史学科毕业后的翌年,进入东方文化学院东京研究所任助手,后任研究员,长期在此从事东北亚的考古调查和骑马民族研究。1938年4月1日,东方文化学院东京研究所和京都研究所分离,东京研究所改编为“(新)东方文化学院”。田坂兴道曾在(新)东方文化学院任研究员。1948年,(新)东方文化学院废止,原来的研究员大多转移到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工作,江上波夫亦转移到东文研继续任研究员。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

    简称东文研、IOC。它于1941年11月26日成立。学派成员西嶋定生长期兼任东方文化学院和东文研研究员;山本达郎长期兼任东文研研究员;江上波夫、荒松雄、斯波义信、周藤吉之、滨下武志长期担任东文研研究员或教授,江上于1962~1964年,荒松于1972~1973,斯波于1988~1990年先后担任东文研所长,他们长期在此从事学术活动。

    东方学会

    1947年6月24日,日本“东方学术协会”成立,学派初代成员石田干之助、和田清任理事,参与创办学会机关杂志《东方学》。后来学派成员石田干之助、护雅夫、神田信夫相继担任过东方学会会长或理事长,他们皆以此学会作为学术活动地之一。

    东京大学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科

    (1995年与社会学研究科合并称为“人文社会系研究科”)。1953年4月,东京大学大学院(新制)设立,与此同时设立的大学院人文科学研究科设有24个専攻,“东洋史学专攻”为其中之一。在此之前的东帝大时期的硕士、博士课程归入大学院(旧制)。长期在东大大学院担任“东洋史学专攻”导师或教授的先后是学派成员池内宏、加藤繁、和田清、榎一雄、西嶋定生、护雅夫、辛岛升、佐藤次高、樱井由躬雄、蔀勇造、小松久男、岸本美绪、水岛司等人。2009年4月,小松久男任东京大学文学部部长兼大学院人文社会系研究科科长。[1]这里同样是学派成员的主要学术活动地之一。

    影响

    早稻田大学

    “东京文献学派”成员在东京大学文学部东洋史学科学习“东洋史学”,由东大东洋史学科传统培养出来,他们又把

    这一传统带到各个地方加以发扬光大,造成这一学派的影响深不可测,泛不可量。白鸟库吉的学生津田左右吉、清水泰次、松田寿男相继将东大东洋史学传统带到早稻田大学,长期影响着早大东洋史学,“津田学派”即以他的早大学生为基形成;清水泰次在早大执教45年,主授东洋史学,桃李满园,早大图书馆还设有“清水文库”。

    庆应义塾大学

    白鸟的学生桥本增吉、前嶋信次先后将东大东洋史学传统带到庆应义塾大学,大力促进了庆应义大东洋史学的发展。桥本执教庆应义大24年,曾任东洋大学校长,弟子甚众;前嶋执教庆应义大20年,弟子满门,扬名于世者有家岛彦一、坂本勉等人,皆为东洋史学专家。

    爱媛大学

    师从白鸟库吉的重松俊章,将东大东洋史学传统带到旧制松山高等学校(现爱媛大学),影响深远。1919年,松山高校成立;1920年,重松俊章赴松山高校任史学教授,讲授东洋史,由此奠基了该校的东洋史学。他于1927年11月离职转赴九州帝国大学任教后,紧接其位的便是1928年3月上任的学派第二代成员植村清二,他在松山高校任东洋史学教授至1941年5月。在重松、植村相继任教松山高校的21年间,出自他们两人门下后来又成为日本东洋史学名家的便有天野元之助、内田吟风、日野开三郎、藤野彪、松本善海、中村治兵卫、越智重明、牧野修二等人。而植村离任后,松山高校以及后来由其扩大重组的爱媛大学的东洋史学,长期由藤野彪、越智重明、牧野修二等人主宰。这就是当今爱媛大学的“亚洲史”团体一直将重松俊章尊奉为始祖的缘由。

    九州帝国大学

    1927年12月重松俊章走马上任九州帝国大学法文学部教授后,又成为当时九帝大“东洋史学讲座”元老之一。师从池内宏、和田清、加藤繁的日野开三郎,任教于九州帝国大学37年,他将社会经济史的方法与师授的文献实证法融会贯通,导入东洋史分野,从而形成别开生面的“日野史学”,开启了九州帝大东洋史学研究的新时代。日野的得意门生清木场东承师经济史研究之绪,以《唐代财政史研究》(两册)和《唐代财政支出研究》(两册)两部杰作奠定了自己在日本东洋史学界的地位。

    台湾台北帝国大学

    台湾台北帝国大学的东洋史学是由藤田丰八和白鸟的学生、学派成员桑田六郎、前嶋信次等人奠基的。藤田丰八(1869~1929)是日本近代著名东洋史学家,为白鸟库吉的学友。早年在“西域历史地理论战”中,他与白鸟并肩作战,共同抗衡“京都实证学派”创始人之一桑原骘藏的挑战。他曾著有《东洋史》(四册,文学社,1896~1897)、《东洋小史》(文学社,1897)等。1898年,藤田丰八来到中国在罗振玉等人创办的上海“东文学社”任教习,讲授中国文学史和日文,王国维为其学生之一。1928年台北帝国大学成立之初,该大学文政学部史学科分为东洋史、南洋史和日本史三大讲座,藤田应邀担任台帝大文政学部部长,同时成为该校东洋史学讲座首任主任教授。同年5月,藤田带领白鸟的早年学生桑田六郎(时任水户高等学校教授)赴台任教(桑田赴台帝大后任副教授)。到任后藤田将他和白鸟的共同学生前嶋信次(时任台湾台南第一中学校教师)邀入台帝大文政学部史学科任助教。1929年藤田丰八病逝,他的大量藏书赠入东洋文库,命名为“藤田文库”,被视为贵重资料。藤田丰八病逝后,东洋史学讲座由桑田六郎接任主任,他主要讲授东西交通史。尽管当时的台帝大文东洋史学讲座像一个私塾,听讲座的学生往往只有二、三名,例如桑田的讲座只有三位正式学生,即宋文薰、何廷瑞和张耀锜。但是不可忽视桑田将东大东洋史学传统与法国汉学传统融会贯通从而形成的“桑田史学”对后辈学人的影响。当今健在的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最资深教授和最资深的台湾史研究者之一、中央研究院院士曹永和(1920~),便是台帝大于1945年改制为台湾大学后留用的桑田六郎的旁听生。“曹老师自言是桑田教授战后留用期间最热心又最用功的旁听生。桑田先生研究的是东西交通史,当时法国学界也有学者从事同样的研究,但桑田教授的汉文阅读功力较法国学者深厚,以当时的学术风潮来看,桑田教授的研究非常先进。”曹老师“虽然没走桑田老师的研究路线,但桑田老师的东西交通史和南海研究,对曹老师日后研究荷兰时期台湾史,打下很好的基础。”

    大阪大学

    日本大阪大学的东洋史学讲座同样由“东京文献学派”成员桑田六郎、守屋美都雄、山田信夫、斯波义信、森安孝夫、片山刚等人拉开序幕和主宰。1948年9月,大阪大学新设法文学部时只有“东洋史”科目,尚未设立“东洋史学讲座”。1949年5月,伴随着学制改革,阪大“法文学部”分解为文、法、经三个独立学部,文学部始设“东洋史学讲座”,首任教授为从台帝大归国的桑田六郎(任职期1949~1956),副教授是加藤繁、和田清的学生守屋美都雄(副教授任职期1949~1957 ,教授任职期1957~1966),守屋于1966任文学部部长,在任中病逝。讲座接班者为和田清的学生山田信夫教授(教授任职期1967~1979)。1979年山田转任同校文学部新开设的“亚洲诸民族史讲座”的首任教授后,紧接其后的“东洋史学讲座”教授为和田清、西嶋定生的学生斯波义信(副教授任职期1969~1979,教授任职期1979~1986),斯波的继任者为滨岛敦俊(教授任职期1987~2001)、森安孝夫(教授任职期1984~至今)、片山刚(教授任职期1989~至今)。可见阪大的东洋史学讲座完全成了“东京文献学派”的讲座。

    成就

    初代成员

    “东京文献学派”六代成员不仅在学术上薪尽火传,不断推陈出新,而且大多推群独步,自成体系。作为开派领袖白鸟库吉的学术成就有目共睹,世所公认,自不待言。他的弟子、学派初代成员津田左右吉自成“津田史学”和“津田学派”,成为战后日本东洋史学界津津乐道、乐此不疲的研究对象。池内宏是1914年在日本最早开设的东帝大文科大学“朝鲜史讲座”首任担当者,日本学士院会员,为现代日本研究满(州)鲜(朝鲜)史名家。加藤繁被公认为现代日本研究中国社会史、经济史的开山始祖。原田淑人为日本东洋考古学开创者、日本学士院会员,曾任日本考古学会会长,是现代日本研究中国古代服饰史的先驱之一。和田清为日本学士院会员,被尊为现代日本研究中国满蒙史的权威和日本研究中国明代社会经济史先驱。他曾创办明史“食货志研究会”,会中主要成员松本善海、藤井宏、中山八郎(1907~2000)、百濑弘(1908~1976)、星斌夫(1912~1989)、佐久间重男(1917~)、山根幸夫等人皆为东洋史学家和明史专家,从而自成“食研派”。鸟山喜一曾任富山大学校长,以渤海史研究名重一时。清水泰次为现代日本研究中国明代社会经济史开拓者之一。石田干之助为日本学士院会员,专长东西文化交流史,鉴于他对东洋文库的贡献及学术成果优异,曾获日本政府颁发的“紫绶褒章”、“勲三等瑞宝章”。桑田六郎在东南亚史和东西交通史上建树卓著。

    二代成员

    加藤繁、和田清的研究生、学派第二代成员黄现璠,不仅于中国通史和中古史研究上成果叠见,而且还在民族史学上筚路蓝缕,建功立业,成为世所公认的壮族史学奠基人、壮学开拓者和中国现代民族学研究先驱之一,同时自成“黄派”(包括黄派宗师黄现璠和“黄门十八贤”——黄现璠的学生、私淑弟子和助手,计有黄增庆、张一民、粟冠昌、周宗贤、李干芬、黎国轴、覃树冠、萧泽昌、黄伟城、欧阳若修、周作秋、黄绍清、周作明、何英德、何龙群、玉时阶、龚永辉、覃德清等18人,皆为新中国成立后广西学术界的资深教授、研究员或学科带头人)和“黄现璠史学”,开创出中国历史学的“无奴派”和民族学的“八桂学派”;池内宏、鸟山喜一的学生松田寿男以东西交流文化史研究中提出“干燥亚洲史”概念扬名东洋史学界;池内宏、加藤繁、和田清的学生前嶋信次在阿拉伯史研究领域独树一帜;野原四郎为现代日本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先驱之一;铃木俊为现代日本研究中国唐代经济史专家;江上波夫以在东北亚史研究中提出“骑马民族征服王朝说”享誉朝野,为此相继获得紫绶褒章、文化勋章;増井经夫为现代日本研究中国清代史大家;三上次男以一部别具一格的《金史研究》荣获学士院恩赐奖;周藤吉之为现代日本研究中国宋代史先驱之一;日野开三郎以一部《唐代邸店研究》(1968年)获日本学士院奖和勋二等瑞宝章;镰田重雄为现代日本研究中国汉代史先驱之一;山本达郎为日本学士院会员,专长东南亚史,以一部《安南史研究》誉满东洋史学界,成为日本文化功劳者,获得日本文化勋章;田坂兴道是推动日本的中国伊斯兰研究第一人;岸边成雄为现代日本研究中国唐代音乐史的大家。“岸边成雄对唐代音乐史的研究是从制度进行考量的一个范例。从他的引文与参考书目中可以看出,黄现璠先生的《唐代社会概略》对社会制度的探讨是其探究唐代音乐史的基础,其研究方法,论点、论据给后学以相当的启示。”榎一雄为东西文化流史和中亚史研究名家;矢泽利彦为现代日本研究中国明清时代东西文化交流史的第一人;加藤繁的学生前田直典提倡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一体论”概念响誉史坛。同时他以师论为基推出“唐代末年古代终结说”,点燃了日本战后东洋史坛纷争不息的“中国史时代区分论战”导火线,从而揭开日本战后东洋史学研究新的一页。守屋美都雄是中国古代史研究的专家。

    三代成员

    加藤繁、前田直典的学生西嶋定生、堀敏一进而将师说发扬光大,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在战后东洋史坛热闹一时的“中国史时代区分论战”中造就了“历史学研究会”的“东京学派”声势,并在长期与以宫崎市定、宇都宫清吉等人为代表的“京都学派”展开激烈的“中国史时代区分论战”中名高一时。和田清的嫡传弟子“山根幸夫主持日本‘明代史研究会’,是一种形式比较固定的研究活动,在日本明清史研究界有很大影响……吸引了许多学者参加,中山八郎、佐久间重男、滨岛敦俊、森正夫等知名学者都曾参加活动,同时该会还热情接纳年轻的研究者及研究生参加。‘明代史研究会’的机关杂志是《明代史研究》,该杂志创刊于1974年,是日本唯一的明史研究专门刊物,它不仅发表日本学者的明史研究成果,也接受中国、韩国等地的投稿,并及时报道国际国内的明史研究动态,还编发日本、韩国的明史研究目录。”由此形成别具特色的“明研派”。和田清的学生兼女婿神田信夫曾发起和组织成立“满文老档研究会”,成为“满研派”(代表人物有松村润、冈田英弘、细谷良夫等)奠基人和日本当代“满学”研究泰斗。荒松雄为日本学士院会员,以印度史和南亚史研究成果突出曾获日本政府颁发的勋章“瑞宝重光章”。田中正俊在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领域出类拔萃。

    四、五、六代成员

    至于“东京文献学派”第四、五、六代的其他代表学者,在东洋史和中国学领域同样各有建树。和田清的学生斯波义信成为日本现代著名的中国宋史专家;和田清、西嶋定生的学生冈田英弘,不仅以标新立异的“冈田史观”独树一帜,还以专长满蒙史名扬国际史坛。小岛晋治、并木赖寿、吉泽诚一郎长年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硕果累累;辛岛升是南印度史研究的开拓者,1995年荣获第6届福冈亚洲文化赏学术研究奖;武田幸男是著名的朝鲜史和东亚史研究专家;生田滋、池端雪浦(女)皆为东南亚史研究名家,池端雪浦曾任东京外国语大学校长(2001年9月~2007年8月)、日本东南亚史学会会长(1998年1月~1999年12月);尾形勇、平势隆郎、岸本美绪、上田信则为中国史研究大家,平势隆郎以提出“平势说”而引发了当代日本学界对中国“先秦编年”和“古典经传”再解释的大论争。上田信教授因接受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诉讼原告团日本辩护律师团的委托在对日本政府索赔诉讼案中作为原告证人出庭作证而广为人知。他于2003年《史林》第3期发表的《危机状况下的同族团体——以浙江省同姓村中的细菌战受难者为例》一文中对抗日战争时期浙江义乌崇山村细菌战之祸作了深刻的调查分析,以社会学思维的科学论断形成了让被告日本政府无懈可击的日本细菌战犯罪的铁证。武田幸男专长朝鲜史;滨岛敦俊专长明代经济史;川胜守专长中国明清社会经济史;洼添庆文精于中国中古史;古厩忠夫精于中国近代史;佐藤次高专长阿拉伯史,2000年获日本学士院恩赐赏;滨下武志、久保亨是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名家,滨下武志于2006年荣获“第17届福冈亚洲文化奖学术研究奖”;樱井由躬雄专长东南亚史;金子修一、阿部幸信是中国古代史研究名家;森安孝夫、小松久男、新免康专长中亚史;水岛司专长亚洲史;片山刚专长中国华南经济史;久保亨专长中国近现代史;小寺敦专长中国秦汉史。至于“东京文献学派”成员的著述成果,更是汗牛充栋,不胜枚举,于此仅列学派主要学术成果以窥一貌。

    学派主要成果

    初代成员成果

    *白鸟库吉(1865-1942):《白鸟库吉全集》(10卷,1、2卷:日本上代史研究;3卷:朝鮮史研究;4、5卷:塞外民族史

    研究;6、7卷:西域史研究;8、9卷:亚洲史论;10卷:杂集),东京:岩波书店,1970(昭和45)年10月26日初版。

    *津田左右吉(1873-1961):《津田左右吉全集》(28卷,别册5卷,补卷2卷,共35卷),东京:岩波书店,1963-1966年(1986年重刊)。

    *箭内亘(1875-1926):《元代蒙汉色目待遇考》(陈捷、陈清泉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年;箭内亘著陈捷等译:《蒙古史研究》(陈捷、陈清泉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年;《元朝怯薛及斡耳朵考》(陈捷、陈清泉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年;《元朝制度考》(陈捷、陈清泉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年;《兀良哈及鞑靼考》(陈捷、陈清泉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年;《元朝怯薛及斡耳朵考》(陈捷、陈清泉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元代经略东北考》(陈捷、陈清泉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松井等(1877-1937):《东洋近世史》(1-3册,第1册与志田不動麿合著,第2册独著,第3册与日野开三朗合著),东京:平凡社,1939年9月-1940年6月。

    *池内宏(1878-1952):《满鲜史研究》(5卷),东京:吉川弘文馆,1951-1979年。

    *桥本增吉(1880-1956):《支那古代历法史研究》,东京:东洋文库,1943年。

    *加藤繁(1880-1946):《唐宋时代金银之研究》(2卷),东京:东洋文库,1925-1926年;《中国经济史考证》(两卷),东京:东洋文库,1952-1953年。

    *重松俊章(1883-1961):《印度古文明》,东京:文正社,1916年;《新说东洋史》(订正版),教育研究会,1933年。

    *原田淑人(1885-1974):《汉六朝的服饰》,东京:东洋文库,1937年;《日本考古学入门》,吉川弘文馆,1950年;《东亚古文化论考》,吉川弘文館,1962年;《汉六朝的服饰》,东洋文库,1967年9月;《唐代的服饰》,东洋文库,1970年3月。

    *鸟山喜一(1887-1959):《渤海史考》东京奉公会,1915年(商务印书馆1964年有译本);《满鲜文化史观》,刀江书院,1935年6月。*清水泰次(1890-1960):《东洋史纲要》,文学社,1940年;《中国近世社会经济史》,西野书店,1950年6月;《明代土地制度史研究》,大安,1968年。

    *和田清(1890-1963):《中国史概说》,岩波书店,1951年;《东亚史研究·满州篇》,东洋文库,1955年;《东洋史》,宝文馆,1956年;《东亚史研究·蒙古篇》,东洋文库,1959年。

    *石田干之助(1891-1974):《石田干之助著作集》(4卷),六兴出版,1985~1986年。

    *桑田六郎(1894-1987):《南海东西交通史论考》,汲古书院,1993年。

    二代成员成果

    *黄现璠(1899-1982):《中国通史纲要》(三卷,合著,上、中卷由黄现璠完成,下卷由刘镛完成),北平文化学社,1932-1934年;《唐代社会概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3月初版,1937年2月再版,吉林出版集团2009年11月重印;《宋代太学生救国运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10月初版,1956年和1965年台湾文星书店重印,上海书店1996年影印民国版,吉林出版集团2009年11月重印;《广西僮族简史》,广西人民出版社,1957年6月;《壮族通史》(合著),广西民族出版社,1988年11月;《韦拔群评传》(合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植村 清二(1901-1987):《万里长城》,创元社,1944年;《国史新话》,大学书房,1949年;《楠木正成》,至文堂,1962年;《诸葛孔明》,筑摩书房,1964年。

    *松田寿男(1903-1982):《松田寿男著作集》(6卷),六兴出版,1987年。

    *前嶋信次(1903-1983):《前嶋信次著作选》(4卷),平凡社,2000年。

    *野原四郎(1903-1981):《亚洲历史和思想》,弘文堂,1966年;《历史的视点》,研文出版,1982年。

    *铃木俊(1904-1975):《中国史的时代划分》(与西嶋定生合著),东京大学出版会,1957年;《均田、租庸调制度研究》,刀水书房,1980年;《东洋史要说》(新稿版),吉川弘文馆,1984年4月。

    *江上波夫(1906-2002):《江上波夫著作集》(12卷,别卷1卷),平凡社,1984-1986年;《江上波夫文化史论集》(8卷),山川出版社,1999-2001年。

    *増井经夫(1907-1995):《太平天国》,岩波新书,1951年;《中国的历史和民众》,吉川弘文馆,1972年;《清帝国》(中国历史第7卷),讲谈社,1974年(2000年再版时改书名为《大清帝国》);《〈智嚢〉中国人的知恵》,朝日新闻社・朝日选书,1978年;《〈智嚢〉中国的自由人系谱》,朝日新闻社・朝日选书,1980年;《中国的银和商人》,研文出版・研文选书,1986年。

    *周藤吉之(1907-1990):《中国土地制度史研究》,东京大学出版会, 1954年;《宋代经济史研究》,东京大学出版会, 1962年;《唐宋社会经济史研究》,东京大学出版会, 1965年;《宋代史研究》,东洋文库, 1969年;《清代东亚史研究》,日本学术振兴会, 1972年;《宋・高丽制度史研究》,汲古书院,1992年。

    *三上次男(1907-1987):《三上次男著作集》(6卷,别卷2卷),中央公论美术出版,1987-1990年。

    *日野开三郎(1908-1989):《日野开三郎东洋史学论集》(20卷),三一书房,1980-1995年。

    *旗田巍(1908-1994):《朝鮮史》,岩波书店,1951年;《古代的朝鲜》,学生社,1974年。

    *镰田重雄(1909-1969):《汉代史研究》,川田书房,1949年5月;《秦始皇》,河出书房新社,1962年;《秦汉政治制度的研究》,日本学术振兴会,1962年;《史论史话》,南云堂エルガ社,1963年。

    *山本达郎(1910-2001):《安南史研究》,山川出版社, 1950年;《历史的视点》,三省堂, 1957年。

    *田坂兴道(1912-1957):《中国的回教传来及其弘通》(2卷),东洋文库, 1964年。

    *岸边成雄(1912-2005):《东亚音乐史考》,龙吟社,1944年9月;《东洋的乐器及其历史 》,弘文堂,1948年2月;《音乐的西流——从萨拉森到欧洲》(中文译名《伊斯兰音乐》),音乐之友社,1952年;《唐代音乐的历史研究》(乐制篇,上、下),东京大学出版会,1960、1961年;《日本音乐大系》(4卷和别卷1),筑摩书房,1970-1976年;《日本的音乐》,日本放送出版協会,1972年3月;《天平のひびき——正仓院的乐器》,音楽之友社,1984年1月。

    *榎一雄(1913-1989):《榎一雄著作集》(13卷),汲古书院,1992-1998年。

    *矢泽利彦(1914-):《中国和基督教——典礼问题》,近藤出版社,1972年;《西洋人所看到的十六~十八世纪的中国女性》,东方书店,1990年;《东西茶交流考——茶传播了什么?》,东方书店,1990年;《西洋人所看到的中国皇帝》,东方书店,1992年;《西洋人所看到的十六~十八世纪的中国官僚》,东方书店,1993年;《东西文化交流史》,大空社,1997年。

    *守屋美都雄(1915-1966):《六朝门阀的研究——太原王氏系谱考》,日本出版協同,1951年;《汉代家族形态的考察》,哈佛・燕京・同志社东方文化讲座委員会,1956年;《中国古岁时记的研究——以资料复元为中心》,帝国书院,1963年;《中国古代的家族与国家》,东洋史研究会,1968年。

    三代成员成果

    *西嶋定生(1919-1998):《东亚史论集》(5卷),岩波书店,2002年。

    *山田信夫(1920-1987):《回鶻文契约文书集成》(3卷),大阪大学出版会,1994年2月。

    *护雅夫(1921~1996):《古代土耳其民族史研究》(3卷),山川出版社,1967年(第1卷)、1992年(第2卷)、1997年(第3卷);《遊牧骑马民族国家―苍狼的子孙们》,讲谈社,1967年;《李陵》,中央公论社,1974年;《古代遊牧帝国》,中央公论社,1976年。

    *荒松雄(1921~2008):《现代印度社会与政治的历史的考察》 ,弘文堂,1958;《中世印度的伊斯兰遗迹——探査的纪录》,岩波书店,2003年2月;《印度的“奴隶王朝”——中世伊斯兰王权的成立》,未来社,2005年12月;《印度与非印度——印度史上的民族、宗教和政治》,未来社,2007年9月。

    *山根幸夫(1921~2005):《中国史研究入門》(两卷,増補改订版),山川出版社,1991年11月、1995年2月;《近代日中关系史研究入门》(増補),研文出版,1996年4月;《明代中国历史的位相——山根幸夫教授追悼纪念论丛》(两卷),汲古书院,2007年6月。

    *神田信夫(1921~2003 ):神田信夫:《満学五十年》,刀水书房,1992年3月;《清朝史论考》,山川出版社,2005年3月。

    *田中正俊(1922~2002):《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序説》,东京大学出版会, 1973年;《东亚近代史的方法》,名著刊行会, 1999年;《田中正俊历史论集》,汲古书院, 2004年11月。

    *堀敏一(1924~2007):《均田制研究:中国古代国家的土地政策和土地所有制》,岩波书店,1975年;《中国和古代东亚世界:中华世界和诸民族》,岩波书店,1993年;《中国古代史的视点——我的中国史学1》,汲古书院,1994年;《律令制与东亚世界——我的中国史学2》,汲古书院,1994年;《中国古代的家与集落》,汲古书院,1996年;《中国古代身分制——良与贱》,汲古书院,1997年;《东亚中的古代日本》,研文出版,1998年;《曹操——三国志的真主人公》,刀水书房,2001年;《唐末五代变革期的政治与経済》,汲古书院,2002年;《汉刘邦——汉帝国成立史》,研文出版,2004年4月;《东亚世界的形成——中国与周边国家》,汲古书院,2006年;《东亚世界的历史》,讲谈社,2008年9月。

    四代成员成果

    *小岛晋治(1928~):《太平天国革命的历史与思想》,研文出版, 1978年;《太平天国运动与现代中国》,研文出版, 1993年。

    *斯波义信(1930~):《宋代商业史研究》(2版),风间书房,1979年12月;《 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订正版),汲古书院,2001年8月;《中国都市史》,東京大学出版会,2002年6月

    *冈田英弘(1931~):《倭国:处于东亚世界中》,中央公论社,1977年;《康熙皇帝的信》,中央公论社,1979年;《世界史的诞生》,筑摩书房, 1992年;《日本史的诞生:1300年前的外圧造就了日本》,弓立社, 1994年;《皇帝们的中国》,原書房,1998年;《蒙古帝国的兴亡》,筑摩书房, 2001年;《中国文明史》,讲谈社,2004年。

    *辛岛升(1933~):《印度史上的村落共同体研究》,东京大学出版会,1976年;《南亚史与文化》,放送大学教育振兴会,1996年3月;《学习南亚文化》,放送大学教育振兴会,2000年;《南亚知识事典》(新订増补),平凡社,2002年4月;《南亚史》,山川出版社,2004年3月。

    *武田幸男(1934~):《高句丽史与东亚——“广开土王碑”研究序说》,岩波书店,1989年;《朝鲜的历史和文化》,放送大学教育振兴会,1996年;《朝鲜社会史的展开和东亚》,山川出版社,1997年;《高丽史日本传》(两卷),岩波书店,2005年5、7月;《广开土王碑》,天来书院,2007/10;《与广开土王碑对话》白帝社,2007年10月;《广开土王碑墨本的研究》,吉川弘文馆,2009年4月。

    *生田滋(1935~):《大航海时代》,ベネッセコ-ポレ-ション,1983年11月。*滨岛敦俊(1937~):《明代江南农村社会研究》,东京大学出版会,1982年2月;《总管信仰——近世江南农村社会与民间信仰》,研文出版,2007年5月。

    *尾形勇(1938~):《中国古代的“家”与国家皇帝支配下的秩序构造》,岩波书店, 1979年;《中国历史纪行》,角川选书, 1993年;《历史学事典》(主编,全1-15卷),弘文堂,1994-2008年。

    *池端雪浦(1939~):《菲律宾革命与天主教》,劲草书房,1987年;《变化的东南亚史像》,山川出版社,1994年;《日本占领下的菲律宾》,岩波書店,1996年;《东南亚史》(II岛嶼部),山川出版社,1999年5月;《岩波讲座东南亚史》(主编,全9卷,别卷1卷),岩波書店,2001-2003年。

    *川胜守(1940~):《中国封建国家的支配构造》,东京大学出版会,1980年2月;《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史研究》,东京大学出版会,1992年3月;《东亚的生产与流通的世界社会学研究》,中国书店,1993年12月;《明清江南市镇社会史研究》,汲古书院,1999年8月;《日本近世与东亚世界》,吉川弘文馆,2000年6月;《圣徳太子与东亚世界》,吉川弘文馆,2002年12月;《中国城郭都市社会史研究》,汲古书院,2004年2月;《日本国家的形成与东亚世界》,吉川弘文馆,2008年4月;《明清贡纳制与巨大城市连锁——长江与大运河》,汲古书院,2009年2月。

    *洼添庆文(1941~):《魏晋南北朝官僚制研究》,汲古书院,2003年9月。*古厩忠夫(1941~2003):《古厩忠夫中国近现代史论集》,研文出版,2004年9月;《裏日本》,岩波書店,2009年9月。

    *佐藤次高(1942~):《中世伊斯兰国家と阿拉伯社会——分与地制度研究》,山川出版社,1986年;《伊斯兰世界的兴隆》(世界历史8),中央公论社,1997年;《伊斯兰的生活与技术》,山川出版社,1999年;《伊斯兰的国家和王权》,岩波书店,2004年;《砂糖的伊斯兰生活史》,岩波书店,2008年。

    *樱井由躬雄(1945 ~):『越南村落的形成――村落共有田的历史展开』,创文社,1987年;《绿色的野帖――东南亚历史散布》,めこん,1997年2月;《东南亚史》,放送大学,2002年;《前近代的东南亚》,放送大学,2006年。

    五代成员成果

    *滨下武志(1943~):《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清末海关财政与开港場市場圈》,汲古书院,1989年;《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东京大学出版会, 1990年;《香港――亚洲的网络城市》,筑摩书房,1996年;《沖绳入门――关联亚洲的海域构想》,筑摩书房,2000年。

    *蔀勇造(1946~):《历史意识的萌生与历史记述的开始》,山川出版社,2004年10月;《拔示巴女王》,山川出版社,2006年5月。

    *并木赖寿(1948~2009):《近代中国研究案内》(与小岛晋治、并木赖寿合编),岩波书店,1993年;小岛晋治、大里浩秋、并木赖寿编《20世纪的中国研究——如何发扬它的遗产》(与小岛晋治、大里浩秋合编),研文出版,2001年。

    *森安孝夫(1948~):《古代中国と皇帝祭祀 》,汲古書院 (2001/01) ;《 兴亡的世界史——丝绸之路与唐帝国》,讲谈社,2007年2月。

    *金子修一(1949~):《隋唐的国际秩序与东亚》,名著刊行会,2001年1月;《古代中国与皇帝祭祀》,汲古书院,2001年1月;《中国古代皇帝祭祀的研究》,岩波书店,2006年5月。

    *小松久男(1951~ ):《革命的中亚》,东京大学出版会,1996年。

    *岸本美绪(1952~):《清代中国的物价与经济变动》,研文出版,1997年1月;《东亚的“近世”》,山川出版社, 1998年11月;《明清交替与江南社会——17世纪中国的秩序问題》,东京大学出版会, 1999年12月;《中国社会的历史的展开》,放送大学教育振兴会,2007年2月。

    *水岛司(1952~):《前近代南印度的社会构造与社会空间》,东京大学出版会,2008年3月。

    *久保亨(1953~):《中国经済100年的走势——从统计资料上看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创研出版,1991年4月;《战争期间的中国〈向自立的模索〉——关税通货政策与经济发展》,东京大学出版会,1999年6月;《战争期间中国的绵业与企业经营》,汲古书院,2005年5月;《1949前后的中国》,汲古书院,2006年12月。*平势隆郎(1954~):《〈左传〉的史料批判性研究》,汲古书院1998年;《春秋与左传》,中央公论新社,2003年2月;《中国历史2 ·从都市国家到中华》,讲谈社,2005年。

    *上田信(1957~):《中国の歴史(9)海与帝国——明清时代》,讲谈社, 2005年;《欧亚大陆的东部生态环境史》,山川出版社,2006年。

    六代成员成果

    *吉泽诚一郎(1968~):《天津的近代——清末都市的政治文化与社会统合》,名古屋大学出版会, 2002年;《爱国主义的创成——从民族主义看近代中国》,岩波书店, 2003年。

    *小寺敦(1969~):《先秦家族关系史料的新研究》,汲古书院,2008年3月。

    参考资料

    [1]东京大学《东洋史研究室绍介》.[2010-01-02].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2年11月19日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