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蓝靛瑶

瑶族的一个支系

  • 中文名:蓝靛瑶
  • 分布区域:云南、广西及越南、老挝等国
  • 语言: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
  • 代表食品:花饭
  • 解释:瑶族的一个支系
  • 特点:因穿着用蓝靛染的衣物而得名
  • 备注:富宁蓝靛瑶的花饭和生活
  • 蓝靛瑶介绍
    蓝靛瑶,系瑶族的一个支系,因穿着用蓝靛染的衣物而得名,专以种植马蓝制靛为生,生活在我国的云南、广西及越南、老挝等国。

    概况

    而丘北县境内的瑶族自称"金门"或"吉蒙",,他称蓝靛瑶。因经济生活、风俗习惯的差异,还有“盘瑶”、“山子瑶”、“顶板瑶”、“花篮瑶”、“过山瑶”、“白裤瑶”、“红瑶”、“八排瑶”、“平地瑶”、“坳瑶”等称谓之别。能制靛的蓝草有好多种,古代最初用的是马蓝。“凡蓝五种”,李时珍《本草纲目》依此提到蓼、菘、马、吴、木等五种蓝,宋应星《天工开物》中亦分别为菘、蓼、马、木、苋五种蓝。

    《本草纲目》曰:“靛乃蓝与石灰作成,其气味与蓝稍有不同,而其止血拔毒杀虫之功,似胜于蓝”。各种蓝草的叶、根、茎可以入药,靛蓝染料本身也是一味中药。马蓝,爵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化学成分主要为靛甙,存在于叶、茎之中,用发酵法制取靛甙。马蓝的叶子也可作为大青叶人药,功效与蓼蓝、菘蓝相近。前者称“南板蓝根”与后者为“北板蓝根”。这些少数民族常年生活在潮湿炎热的大山森林深处,一袭靛蓝染色的衣服可能是他们抵御疾病疮毒的最好保健服。

    青色,主要是用从蓝草中提取靛蓝染成的。染料的制做和还原染色过程用进程图可表示为:蓝草→浸泡→菘蓝甙→水解→吲哚酚→吲哚酮→缩合→蓝淀→酒糟→氢化酶→还原→吲哚酚→石灰(提供碱性)→靛白隐色盐→靛蓝。

    汉时,蓝草已成为重要的染色来源,中国人固有的观念色“五色”(青、赤、黄、白、黑)中“青”色就是由靛蓝染制而成,所以这时出现了大规模的专业产蓝区,北方主要生产马蓝,南方则多用吴蓝(木蓝、槐蓝)。而夹缬和蜡缬这两种印染工艺的出现和发展为蓝印花布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度戒,是瑶族男性在成年时都必须经过一个宗教性的仪式活动。度戒之后才能被认为是本民族的社会成员,才能成家立业,享有参加社会活动的各种权利,将来死后其灵魂也才能“升天”“做官”。故此度戒仪式极为隆重。

    度戒,蓝靛瑶叫“栽奢”,红头瑶称之为“度鳃”,多于腊月举行。

    成人仪式一般是要三至七天,但核心是两件事,一是拜师。找五个成年男子作为师父,这对蓝靛瑶男子来说,是生活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拜五个师父,就意味着这五个人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终身担负着抚养以外的众多职责,如教书、教化、讲为人处事的道理,随时监督着孩子乃至其成人后的种种行为。二是“掉云台”。今天看来成了寨子里人们相聚的一种形式。受戒男孩在师父的带领下,向云台走去。一路上,送行的人们“演义”种田、种树、狩猎、砍柴等生活的动作,这些动作多为生活原型的夸张

    蓝靛瑶男青年必须于婚前度戒;大板瑶、红头瑶、角瑶等支系则要婚后才进行,而且要夫妻同度,仪式期间不准同房,度戒以后一个月内不得吃荤。

    蓝靛瑶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其名词性修饰成分一般置于中心词之前。

    民族特色

    富宁蓝靛瑶的花饭和生活

    蓝靛瑶,是瑶簇的一个支系,生活在我国的云南、广西及越南、老挝等国,因穿着用蓝靛染的衣物而得名。

    感受花饭

    农历三月初三,是蓝靛瑶祭祀祖先的日子,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在家里摆上祭台,把情况向祖先“汇报”并祈求祖先保佑来年风调雨顺。我们到了村主任家,热情的主人给我们端上了花饭。咦,怎么这里也有花饭?春节时我到罗平,看到花饭的软包装食品,并且在多依河还吃了花饭。当时看到那黄、绿、蓝、红等色彩绚丽的花饭当街卖时,立马被吸引了,拿出相机,正要照时,旁边一人问:是用色素染的吧!立即引来了不满,卖花饭的布依族妇女严肃地指出,这是祖先传下来的,是用山上的植物染的。你看,照片上她正为别人的误会而满脸不高兴。没想到这里又见到了花饭,经过了解,我知道了花饭的不少知识。花饭,也叫花糯饭,是壮族、瑶族、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都会制作的美味且独特的食品,制作过程十分简单,先将糯米泡在容器里,将染色的植物捣碎和糯米泡在一起,一天后将米捞出蒸熟既可。此饭的更奇妙之处在于,除了黄、黑色用羊耳枝和枫香树染外,红、绿、蓝、紫色都是用红蓝枝加糯米稻草的草灰制成的,关键在于糯米稻草灰的配比,那大红、粉红、深蓝、浅蓝、深绿、浅绿等色彩的花饭,在妇女们的调配下呈现出绚丽的色彩。瞧,照片上小姑娘的桃红小手,告诉我们她也在学做花饭呢。

    花饭,主要用于祭祀或重大节日,那不同的色彩,或许是让祖宗看看生活的色彩,或许是代表人生的经历与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花饭,起源于何时,是哪个民族最先制作都无从考证,但这种取于自然,有着诱人的色彩和天然植物清香的食品,透射着古代先民的聪慧,是天人合一的绿色食品,也是中华民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范本。

    感悟生活

    生活,总的来说是平淡的,但在平淡中,也不乏出彩之处,同样,蓝靛瑶在生活中也有一些独特的地方,值得感悟。

    男孩的成人仪式——度戒。男孩到10岁左右,要为其举行成人仪式。仪式一般是要搞三至七天。拜师后要给男孩一本经书,大都是劝戒、从善一类的,经书用方块瑶文(元代前形成)写成,这种文字有汉字和仿汉瑶字构成,以汉字为主,仿汉瑶字为辅。注意看,照片上的经文中就有几个我们不懂的汉字型方块字,那就是仿汉瑶字。男孩在学文化的同时还受到教育,难怪蓝靛瑶寨子中分争较少,原来有一种强大的民间的力量在左右着人的行为,同时,也为古书中“瑶人……男女皆知书”的记载找到了最好的注脚(因少数民族在历史上普遍受教育的程度差,甚至汉族也一样)。表演者十分投入,也故意在逗人发笑,常常惹得村民哈哈大笑。在前呼后拥、热热闹闹中,将男孩送上“云台”(即设于室外的一个平台),要受戒男孩后滚翻从“云台”上落到藤网中,之后把他捂住,然后放在地上慢慢打开,男孩需抱膝且上拇指扣大脚趾,这时再用“刀”慢慢把脚手分开,男孩才能站起来。打开时,如果男孩不是这个姿势,那么受戒就不成功。笔者认为,这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含义:婴儿在母体中,并且从娘胎中来到这个世界,都是这个姿势。孩子成人,要认知、感知这个世界,仿佛就是第二次出生,从不懂事的混沌貌走向人生的道路,必须要有知识,必须要学很多东西,再也不能像小孩那样生活了。所以是第二次生命的开始,是真正意义上的男子汉的开始,必须有一种仪式,让即将成人的小男子汉们有一种紧迫感和责任感。

    生活需要欢乐——歌舞。人们都说到了云南就走进了歌舞的海洋。有蓝靛瑶的地方一定有八角树,一定能喝上八角茶。在歌声中采集八角,是多么惬意。仅管我们去的时候不是采八角的季节,但姑娘们仍然给我们唱起了《采八角歌》:“八角树林叶青青,八角每棵果串串,引来一群瑶姑娘……,手摘八角口唱歌,一箩果哟一箩歌,歌送八角进灶里,烟雾飞像白云飘。”歌声中的云南,云南中的歌声,在优美的旋律中,充满了对生活的向往,对劳动的赞扬,绝不雕琢,透着浓浓的原汁原味……,蓝靛瑶有对歌的习惯,用歌来交流感情,增进友谊。蓝靛瑶的乐器较少,以小鼓和镲等打击乐为主,主要是为了突出节奏感。在戈里村,我还见到了一只祖上传下来的鼓,油黑发亮的鼓皮,蒙皮的滕条,绷紧鼓皮的木销,一看就知是手工制作的,据村主任讲,是他爷爷传下来的,有上百年的历史。这个民族对音乐的追求与爱好由此可见一斑。

    穿出来的美丽——服饰。有人说,除了人之外,其他动物都是雄性的最漂亮、美丽。而妇女的美丽,原因很简单,是穿出来的。在蓝靛瑶妇女的服饰中,一是色彩的大跳跃,从蓝靛(藏青)到白色的衣领和头饰,到白色调的腰带,到天蓝色的领、袖,再到大红的腰挂和头钗,这种色块上的强烈对比,冷、暖色调的交叉使用,使得妇女们很抢眼。二是首饰的大量穿戴,在跳跃的色块中有一份富贵、庄严。胸前的银项圈和银项链,头上的银圆盘,增添了颜色的过渡、和谐。一些小饰品,是妇女们自己动手织出来的。有了妇女们的穿着,蓝靛瑶才显得更加美丽和吸引人。

    婚礼习俗

    富宁蓝靛瑶的婚礼

    瑶族的支系很多,文山州内的瑶族主要有蓝靛瑶、大板瑶和山瑶三个支系,其中以历史上习种蓝靛染布而得名的蓝靛瑶,属盘瑶系统,自称“金门”。

    在蓝靛瑶的诸多传统习俗中,以婚礼和度戒等最具民族特色。

    蓝靛瑶的婚礼相当隆重。一家办婚事全村沸腾几天,男女双方在不同时间分别宴请宾客,村里家家都要请,远方亲戚甚至其他民族的朋友也要请。

    在举行婚礼前,男方要聘请九至十二人的礼宾,组成礼宾团,受男方父母之重托,到女方家取亲。礼宾团中有“主人”一人,男性,为男方父母的代理人,懂本族婚姻习俗,能言善辩,善于喝酒,在婚礼中负责联络和协调。其他礼宾有:鸳父,中年男性,能歌善酒,是婚礼中重大礼仪的履行人;鸳母,中年女性,歌手,能歌善辩,负责对歌答辩;茶郎,未婚男青年,分为甲、乙、丙三等,为鸳父的助手;鸳姑,未婚姑娘,也分甲、乙、丙三等,为鸳母的助手。女方要聘请两位宾相,三位堂上老人,两名招姑。宾相,未婚男性青年,懂本族婚姻习惯及礼仪,有一定文化水平,会唱歌;堂上老人,必须是有一定威望的男性,深知本族婚姻习惯法和本族历史,是深谋善唱的老歌手,受女方委托主持嫁女的事务;招姑,未婚女青年,善唱歌,负责招待礼宾和客人。

    蓝靛瑶婚礼的内容和形式都包含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民族历史和神话传说等,一般包括五个阶段,即填补对联、核对生日、敬礼酒、换取“生日录”和送女出门。

    各阶段都有严格的礼仪要求。在良辰吉日定后,时晨一到,男方娶亲团浩浩荡荡前往女方家。

    在进女方家门前,男方礼宾团要过第一关:填补对联。填补对联是对男方的一种文化测试,反映瑶族重视文化知识。

    只见鸳父身穿绿色长衫,头戴礼帽,挎着彩带花盒包,鸳母及第一助手要戴上全副银制装饰品,围着珠串花线彩裙,其余礼宾成员均着新装,聚集于门外,准备履行各自的职责。女方宾相则身穿绿色长衫,头戴礼帽,肩挎彩带花盒包,手持布伞,站在门内。村里的男女老少纷纷前来助兴。

    填补对联仪式十分隆重,气氛十分热烈。宾相打开布伞示意,收伞后,彬彬有礼地向鸳父鸳母鞠躬行礼,鸳父鸳母还礼。双方施礼后,宾相首先唱歌问话,问礼宾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为何路经此地,等等。宾相的问话要由鸳母来回答,鸳母一般要用典故或故事性的比喻进行回答,以唱歌的形式,回顾了男女青年爱情生活和自由恋爱与命定婚姻之间发生冲突所经历的曲折过程,指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道理,表明他们是来娶亲的,请宾相给予合作,以便圆满完成双方所负责的重托。

    过了第一关,男方娶亲团来到了女方家,堂上老人当面向礼宾核对新郎新娘的生日,确定是夫妻命相生还是夫妻命相克。礼宾敬见堂上老人时,由“主人”出面通报礼宾各成员的身份,然后鸳父鸳母直接与堂上老人对话。先由堂上老人以对歌形式提问,鸳母作答。核对生日的对歌,内容虽然有一定格式,但要是没有一定知识水平,不熟悉本族婚姻习惯法,也是难以对付的。

    核对生日后,礼宾代表男方向女方敬献礼酒。敬献礼酒是蓝靛瑶婚礼中的重要礼仪之一,女方接受敬酒后就意味着承认了结婚男女青年是相生命,同意并祝愿他们建立一个美满的家庭。礼酒由男方父母准备,交由礼宾敬献给女方父母。献礼酒是通过向堂上老人敬酒,表达男方父母对女方父母以及新娘的祝福。在敬献礼酒时,鸳母和堂上老人要对唱礼歌,互敬对歌酒,然后打开礼酒罐,由鸳姑抬着有酒杯的盘子,逐一敬献。这期间,鸳母还要针对不同的对象,以不同的歌表示不同祝福,一杯祝福堂上老人延年益寿,二杯祝福女方父母年寿德高;三杯祝福新婚夫妻恩爱到老;四杯祝福众位乡亲家家安宁,户户乐业。敬献礼酒时,爆竹齐鸣,共同祝愿新婚夫妇生活美满幸福。敬献礼酒后,举行换取“生日录”仪式,女方将“生日录”交给男方。

    经过前四个阶段的仪式之后,鸳父便向堂上老人提出送女出门的要求。同意后,由宾相将新娘背出大门,家在本村较近的直接送到男家,嫁到本村较远或外村的改为骑马或乘车,送到目的地。无论嫁在本村还是嫁到外地,无论晴天还是雨天,都要打着布伞,用花巾将新娘的脸遮住。

    在蓝靛瑶的婚礼中,在新娘即将到来时,新郎一般要先躲起来,由父母派陪郎四处寻找,找到了才让他换上新装,连推带拉地领回来完成婚礼。新娘到村边时,男方所在村里的群众都主动聚集起来迎接。在振奋人心的鞭炮声中,新郎新娘进门。新郎新娘进门时还要跨过正在燃烧的油锅,叫“劫刹”,以保证今后婚姻幸福平安。

    男方将新娘娶回来后,便办酒席热闹几天,整个婚礼酒宴一般要两到三天才散。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3年3月3日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