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地蹦子

安康、商洛一带流传的表演形式

  • 中文名:地蹦子
  • 外文名:二人转
  • 发源地:安康、商洛一带
  • 分类:传统民间艺术
  • 类型:习俗
  • 又称:花鼓子
  • 地蹦子介绍
    地蹦子是一种双人的歌、舞、戏综合性的传统表演艺术形式。一般在村落、地头铺一张席表演,表演时多唱花鼓调(间奏打花鼓乐鼓点),故又称“花鼓子”,流传于安康、商洛一带。

    发展历史

    原生态的地蹦子,已不适应发展变化了的新形势。要让地蹦子为国人接受、在全国叫响,务必进行系统化、全新化的改造。一是宜重新定性。原来,将地蹦子定性为“民间舞蹈”,但从演出效果和发展前途看,应定位于“曲艺”,在说、唱两方面同力推进,尤其是演技中“魔术式的耍帽圈”等功夫、对白中音乐化的韵白两项,可以凸显曲艺成份。二是改变唱腔。地蹦子的诸多唱段,具备流行音乐特质,易于观众学唱、跟唱。如在韵律的把握上,更加接近、适应或使用普通话的唱腔表达,则易于更大范围的传唱、传播,以跳出方言的约束,免除外地观众的接受障碍。三是改变对白。扩大对白比例,介入小品、相声元素、加重逗乐成份。尤其是新编本戏、折子戏或片段,用完整的演唱、对白来说说事、说理,甚至可以让调侃式对白的比例大于演唱,以满足现代人的欣赏习惯。同时,汉阴方言属西南语系,要设定一种适宜人群更为宽泛的语音规范,甚至可以在不同的曲目中完全使用标准普通话。四是突出演技。高超的玩“帽花”及蹦、跺、颤、扭之类演技,是“二人转”所不具备、不可比的,是地蹦子的长项和拿手绝活。因此,在这方面要留传统、推陈出新,精心设计出与现代习惯要么相背、要么相同的不用道具、招式,以期达到出彩、出奇之效。五是增加互动。应视方桌为“主舞台”,而不是唯一舞台,让演员在适当的内容表达过程中,走下桌子,与观众同挽帽花、共舞手帕,实现更加理想的互动效果。当然,互动方式很多,应设计一些规范方式,让观众在期待中迎接参与,也应给演员一定的发挥空间,依据个人特长和现场需求而出其不意。目前,汉阴地蹦子还有个名艺人断档问题,应抓紧培养后起之秀、高水平的地蹦子表演人才。

    背景介绍

    地蹦子是歌、舞、戏的综合表演形式。唱腔以花鼓调为主,也演唱民歌小调以及“七岔”、“八岔”等地方小戏。演唱内容除艺人触景生情即兴编创一些“四六句”式的贺词、祝语或吉利话外,主要表演一些传统折子戏和小歌舞,如《吴三宝游春》、《站花墙》、《十对花》、《双探妹》、《打石榴》、《绣荷包》等。舞蹈表演多为舞段和组合形式,穿插于演唱的中间或上、下场中,基本动作有“黄龙缠腰”、“犀牛望月”、“三碰头”等。旦角以“小颤步”突出其活泼、欢快的情绪;丑角要系白带,手拿无顶镶边的草帽圈作为道具,瞬间能变几十种“帽花”,并憨态可掬,双腿能屈膝成“马步半蹲”(俗称“扎矮桩”),突出诙谐、风趣的喜剧风格。通过丑与旦之间的嬉戏玩耍,打俏挑逗,表现对爱情和幸福的执着追求和向往。

    演出时多以锣鼓开场。伴奏乐器除堂鼓、苏锣、苏钹外,有时还配以马锣、手锣。节奏欢快活泼,音韵清脆和谐,形成一种轻松喜悦,流畅抒情的格调。然后由丑角领着旦角上场跑完圆场步至台中,两人对舞一段组合后造型亮相(俗称“圆台”),接唱花鼓调,并根据词意即兴表演。唱完一段又起锣鼓,两人又对舞跑转。如此舞一段、唱一段,连续反复直至结束。地蹦子又分“文跳”、“武跳”两种。“文跳”动作幅度较小,轻松欢快,活泼潇洒;“武跳”动作幅度大,跳跃性强,并吸收了“二起脚”、“十字腿”等动作,使舞蹈更为奔放。旦角在建国前多由男的扮演,动作皆模拟旧时妇女的忸怩神态;步子要小,迈步脚跟先着地,双膝随之上下闪动,大臂夹紧,小臂随腰胯扭动自然摆动,力求动作幅度小,轻盈优美,以显示窈窕少女婀娜多姿的神态。丑角双脚屈膝扎“矮桩”,上身略前俯,屈肘、仰头、耸肩、不时地挤眼。歪嘴做出各种逗人发笑的丑相,以表现诙谐乐观、坦诚开朗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风貌。

    曲调

    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演唱曲调有《走上前来把礼见》、《高高山上一颗葱》、《人从三师武艺高》等。

    舞蹈

    角色舞蹈动作有旦角〔小颤步〕、〔踏步转扇〕、〔踏步抱扇〕等;丑角动作有〔马步走〕、〔小蹲步〕。双人动作有〔矮桩黄龙缠腰〕、〔高桩黄龙缠腰〕、〔鹭鸶伸腿〕、〔三碰头〕、〔踢摆腿〕、〔犀牛望月〕等17种。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2年11月14日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