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杭州滩簧

杭州滩簧

杭州滩簧介绍

历史溯源

簧,清代以来流行于江苏、浙江一带的代言体坐唱曲艺。民国初年经过化妆演出,逐渐发展为当地的戏曲声腔。滩簧兴起于清乾隆年间。乾隆六十年(1795)成书的《霓裳续谱》已有“南词弹黄调”、“滩黄调”之称。钱泳《履园丛话》等书又称做“滩王”。乾隆年间沈起凤的传奇《文星榜》第4出道士云:“唱滩王是我起首”,又云:“《卖橄榄》粗话直喷,《打斋饭》嚼蛆一泡。”这两出都是滩簧中出名的以诨笑取胜的曲目。嘉庆九年(1804)成书的《白雪遗音》收有《占花魁》的《醉归》、《独占》两段。乾隆、嘉庆之际是滩簧的早期阶段,在当时坐唱曲艺风行南北的影响下,它是由南词说唱衍变而成的一种代言体的坐唱形式。道光以后,昆曲由盛转衰,滩簧继起,以坐唱形式移植演唱《缀白裘》(新集)中收录的昆曲折子戏。每折分为四、五回书。沿用昆曲声腔,如〔点绛唇〕、〔醉花阴〕、〔满江红〕、〔风入松〕、〔山坡羊〕等,或取上半,或抽中段,或截下部,唱腔有繁有简,有时按不同角色变化曲调唱腔。引吭高歌如大鼓,抑扬婉转如弹词,拖腔又如昆曲,是一种将昆曲通俗化的唱法。这一类移植昆曲的曲目,称为前滩。另有以民歌小调演唱,取材于民间花鼓小戏的、以滑稽风趣见长的曲目,称为后滩。江南各地的滩簧,由于多用当地方言演唱,词句、曲调各自有所变化,特别是后滩的曲调多吸收当地小曲,民间音乐色彩更浓。所以在总的形式及风格方面虽相类似,而具体曲调、伴奏、过门、唱法等都各有不同。因此各地滩簧多加以地方称谓,如苏州滩簧、杭州滩簧、湖州滩簧、金华滩簧、宁波滩簧、绍兴滩簧、余姚滩簧、兰溪滩簧、浦东滩簧。另外,绍兴平胡调、台州词调、温州弹词等曲种虽不称滩簧,但其演唱形式和曲目、曲调也和滩簧大同小异,受滩簧影响较大。至清末民初,小型戏曲蓬勃发展,各地的滩簧也相继仿效戏曲形式,改为化妆登台演出。随着角色的增多,表演的需要,曲调、音乐逐步演变,形成各种滩簧声腔的剧种,如苏剧、甬剧、姚剧、湖剧、锡剧、沪剧等。其中,杭州滩簧流传时间较长,直到20世纪60年代仍以坐唱曲艺形式演出。

传统曲目

杭滩传统曲目分前、后滩两类。前滩如 《琵琶记》 、 《西厢记》 等,每本以四、五回为主,每回由若干曲调组成。后滩如《卖草囤》、《荡湖船》、《马郎荡》等,以唱小调为主,内容取材于现实生活。另有单篇,以唱为主,前滩曲目如《西厢记》中的《游殿》、《寄柬》、《拷红》,《烂柯山》中的《逼休》、《泼水》,《白兔记》中的《送子》、《出猎》, 《白蛇传》中的《断桥》、《合钵》等,相传有300多折。后滩曲目有《卖草囤》、《卖橄榄》、《荡湖船》、《马浪荡》、《打窗楼》、《双落发》等18折。

表演形式

滩簧的曲调丰富,曲体结构可长可短,能伸能缩。唱腔舒展与繁促相间。演唱风格柔婉,音韵中和,接近口语,通俗易懂,乡土气息浓郁。演出以在喜庆堂会场所为主,演唱者少至3人,多至9~11人,通常是5人或7人,脚色分生、旦、净、丑4个行当。生又分小生、老生;旦又分小旦、老旦、彩旦。演唱者自操乐器,以鼓板击节,丝竹乐器有二胡、琵琶、三弦、筝、笙、箫、双清、扬琴,间或用笛;也有加小锣、小鼓的。唱正书前,有先奏音乐的,有先唱开篇或节诗的。加锣鼓的滩簧,以闹台为前奏曲。在应堂会演出时,一般先唱4个前滩曲目,饭后再唱4个后滩曲目。

早期的滩簧开篇《宫怨》,曾在清代影响到四川清音、广西文场、湖南丝弦等曲种,一直传唱到现在,称为滩簧调或滩簧腔,但多以当地方言演唱,音乐曲调也有了一定的变化。

主要价值

曲艺的一个类别。清代中叶形成于江浙一带。有前滩与后滩之分。前滩移植昆剧剧目,将昆剧曲词加以通俗化;后滩取材于民间花鼓小戏。表演者三至十一人(须为奇数),分角色自操乐器围桌坐唱。有苏州滩簧、杭州滩簧、宁波滩簧、本滩等。清末以来,各地滩簧大多发展为戏曲,如沪剧、锡剧、苏剧、甬剧等,形成滩簧系统剧种。

中国清代流行于江浙一带的曲种。兴起于乾隆年间,名为滩黄调,初为代言体的坐唱形式。道光以后,昆曲渐衰,滩簧继起,遂以坐唱形式移植《缀白裘》中收录的昆曲折子戏,每折分为四、五个书段;沿用昆曲声腔,简繁相间,引吭高歌如大鼓,抑扬婉转似弹词,拖腔又类昆曲,是一种昆曲的通俗化唱法,称为前滩。另有以民歌小调演唱,以滑稽风趣的曲目见长,名为后滩。至清末民初,小型戏曲蓬勃发展,各地滩簧也相继仿效戏曲形式,改为化妆登台演出。随着角色的增多,表演的需要,曲调、音乐逐步演变,形成了滩簧腔系的各地方剧种,如苏剧、甬剧、锡剧、沪剧等。

在上海豫园古戏台进行了一次对已失传的甬剧老剧目《张古董借妻》的抢救演出,一批昔日曾活跃于本市甬剧舞台的老艺人近40年来第一次亮相,使人看到了这出宁波地方戏往昔的艺术风采。

甬剧原名宁波滩簧,系由曲艺滩簧衍变而来,最初称“串客”,一度还称“四明文戏”和“甬江古曲”,1950年才定名为甬剧,它全盛时期曾流行于宁波、舟山、上海等地。甬剧是随大批宁波移民进入上海而传入上海的,从上世纪20年代起,上海就有甬剧演出,1949年后,在上海先后成立了立群、堇风等七家甬剧团,至1966年“文革”时全部解散,“文革”后,上海再未恢复甬剧团。这几年,全靠宁波甬剧团不断来上海演出为老甬剧迷“解馋”。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现代化建设的加快,一方面是地域文化和生活习俗不断在拉近距离和缩小差异,另一方面是娱乐方式的多样性和消费者对文娱的选择日益丰富多彩,因此,受节奏、地方语言、演出水准、更新周期、演出场所(必须进剧场)等多种方面因素影响的地方戏曲,其生存状态日渐艰难,这一状况,全国各地方剧种都未能幸免,而且已经有一些地方小剧种早已不再演出,实际上已经在舞台上消亡了,例如江苏丹阳地区的丹剧、苏州地区的苏剧、南通的通剧、高淳目连戏、上海山歌剧等。

巅峰时间

滩簧在上世纪60年代以前的苏南、上海、浙东地域曾活跃过,当时主要有四种,后来分别发展为四个剧种,即:常、锡地区滩簧(又称常锡文戏)于新中国成立初定名为锡剧,苏州地区滩簧称为苏剧(又称“苏滩”),上海的滩簧(即原先的申滩,又称本滩、改良戏曲等,1920年改名为申曲)于1941年也正式定名为沪剧至今。同前,除苏滩以外,其他滩簧戏的艺术人才还很多,均不时活跃于舞台。剧团也存在,其中甬剧稍逊一些,仅存一个团;沪剧尚有几个团,不过都在上海,苏南过去有好几个沪剧团,都解散了;锡剧团最多,如江苏省锡剧团(在南京)、无锡市锡剧团、常州市锡剧团,另有江阴、武进、金坛、张家港等县级数个锡剧团。就近几年演出成就来说,三家滩簧系剧种新创剧目水准都差不多,其中以宁波市甬剧团的《典妻》影响最大,引起了京沪戏剧专家的强烈关注,除获文华奖、梅花奖等以外,还曾到海外演出过。

但是,滩簧系列的三个地方戏曲沪剧、锡剧、甬剧在戏曲的颓势大局下,处境都较艰难,主要是观众的流失情况严重,新剧目更新也存在问题。由于这些剧团都处在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城市化速度较快,年轻一代受当代新娱乐文化影响较大,他们在追求时尚中早已迷失了对传统戏曲文化的兴趣,所以,对戏曲剧种、尤其是对本乡本土的“土”味儿十足的滩簧戏已不大感兴趣。因此,沪、锡、甬三种地方戏曲观众后继乏人已成为剧种普遍存在的最大危机。

濒危现状

毫无疑问,这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好事!作为地方戏曲剧种,应该去认识、适应、赶上这种变化,过分迷恋本剧种“过去的魅力”而不肯求变,最后的结果肯定是被历史淘汰。当今大部分的地方戏曲剧团,其生存能力都发生问题,如果没有政府给经费,一定有许多剧团只好关门大吉。

改革与发展

在当前的条件下,对三个滩簧戏剧种进行整合、融化,让它们在艺术上归并、发展成为能让长三角地区观众共同接受的一个“统一的”新剧种,未尝不是最好的选择。消极地说,实际就是把原来的锡、甬、沪三个剧种各自拥有的观众“整合”成为一个大剧种共同的观众群体,从而实现剧种上的“三合一”,观众数量上的“一扩三”。就目前滩簧系仅存的沪、锡、甬三个剧种来看,由于剧种舞台语言(唱腔、念白)的语系不尽相同,地域特色太强,实际上影响了它们向周边地区的散发。前两年甬剧《典妻》轰动以后,我曾建议苏南某市一位文化局长的朋友,能否邀请《典妻》剧组去该地区演出,但由于该地区观众无法适应宁波方话,有语言接受障碍,最后只好放弃。这说明,地方戏曲剧种由于舞台语言过分“小乡土化”,确实影响了它们的传播。就目前滩簧系三个剧种演出状况而言,沪剧已基本不出上海范围,锡剧也不可能去浙东地区演出,而甬剧也无法向苏南地区辐射。

其实,就剧种的艺术建构来看,三个滩黄戏剧种除了舞台语言上采用各自的艺术化方言之外,其他艺术表演内容并没有什么不同,如舞蹈动作、舞台形式、剧目等,均大同小异,由此出发,在新的形势下,有意识地对三家滩簧戏剧种进行融化、整合,使它们合并、发展成为一个新的、能涵盖长三角(限长江以南)地区的剧种,应当是可能的。

首先,这三个滩簧剧种,其语系均属大的吴越语系范畴,民众日常交流的“方言官话”有许多是通用的,而与此相对应,三个滩簧戏的许多舞台艺术语言也早已彼此通用,例如“侬”这个词,沪剧、甬剧中都用;“吃饭”这个词,三个剧种发音大致相同。这类例子太多了,所以,让沪剧演员唱锡剧,甬剧演员唱沪剧,基本上没有语言障碍。

其次,是唱腔音乐的近似,使它们具备了整合、融化的基本前提。唱腔音乐是戏曲剧种最重要的特色之一,沪、甬、锡三个剧种之所以同被称为滩簧戏,就是因为它们的唱腔音乐有相似之处,即都属于“滩簧腔调”,沪剧最初时的“长腔长板”、“三角板”、“快板”“散快板”,锡、甬剧种中也常见。在沪剧唱段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有锡剧的腔调,而在甬剧的唱段中也有沪剧、锡剧的腔调,沪剧中常见的紫竹调,锡剧也用,甬剧也用。而锡剧中基本曲调“大陆板”,“铃铃调”,沪剧、甬剧也采用,三个剧种的唱腔中,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再次,是剧目题材上的同根同源,使它们有融化的基础。三个滩簧戏在剧种形成初期,剧目常常是相同的,例如《庵堂相会》、《拔兰花》等传统的七十二出滩簧小戏,是三个剧种共有的。以后虽然各剧种有了自己的剧目,但仍相互借鉴、移植,尤其是“时装戏”,相互间在艺术上非常接近,甚至同一个剧本,三个剧种不需修改都可通用,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最后一个依据,也是三个滩簧戏可能实现融化、整合的最重要的依据,是由于长三角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促进了三地民众语言的整合、融汇,一个以上海话为基础的“长三角''洋泾浜''官话”已在苏南、浙东的生意人中逐渐一流行开来,因此,将沪、甬、锡剧的舞台语言整合为体现长三角地域官话特色(实为吴越地域官话)的新的统一的剧种语言,是完全可能的。事实上,锡剧虽然名为一个统一的剧种,但内部各地区剧团的舞台语言并不统一,无锡的锡剧团用无锡官话,常州的锡剧团用常州官话,而在南京的江苏省锡剧团由于有上海籍演员沈佩华等加盟,其舞台语言倒反更接近于沪剧。我以为,三个滩簧剧种的融化、整合,从根本上来说,实际上就是舞台语言的整合、融化,确切地说,就是去掉原剧种那些出了本地区谁也听不懂的地域方言,整合成为一种新的“长三角官话”,让苏南、浙北、浙东的人都能听懂,观众欣赏时不发生语言障碍。在这方面,越剧改革提供了成功的范例。越剧的舞台语言没有嵊县方言味,也不像绍剧那样有浓重的绍兴方言,不是单纯的杭州官话,更不是沪语,是一种特有的艺术方言。

补救措施

滩簧三个戏剧种能不能整合成一种统一的艺术地域语言。第一步,能否选择或创作一些剧目,吸收沪、锡、甬剧演员同台演出,在念白、唱腔上作一些探索,在初期,各剧种演员可以在唱腔音乐上发挥原有剧种的特色,念白上则坚决去掉方言土话,尽量采用通用的吴越官话,也可以上海沪语官话作为基础,兼收并蓄浙东、杭嘉湖、苏南三地域的通用语言。当然,相比较而言,唱腔突破较容易,而念白及唱词的发音可能较难一些,但只要持之以恒,不懈努力,总归能在艺术上获得突破。

其实,在舞台艺术上,不同剧种的演员同台演出并不罕见,常见的是京昆合演,一直比较成功。前不久,在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之际,中国京剧院与西藏的藏剧团联合演出了 《文成公主》一剧,剧中文成公主由京剧女旦扮演,松赞干布由藏剧男演员扮演,演出取得了成功。既然京剧与藏剧都能互相融化同台演出,那么,本是同根的三个滩簧戏剧种也应是可以融合的。时代在发展,语言上地域特色太强的地方戏曲剧种,如果不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展、融汇、整合,那么,等待它们的命运将是悄无声息的消亡。而假如能及时融化、整合,也许能在这种变革之火中似火凤凰般涅磐重生。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2年11月17日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