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秀山花灯

流传于四川等地的民间歌舞艺术

  • 中文名:秀山花灯
  • 地理标志:重庆秀山
  • 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 非遗级别:国家级
  • 遗产编号:Ⅹ-51
  • 申报地区: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 遗产类别:民俗
  • 俗称:跳花灯、耍花灯、花灯戏
  • 秀山花灯介绍
    秀山花灯,是我国西南地区花灯艺术中的一支重要流派,是集宗教、民俗、歌舞、杂技、纸扎艺术为一体的民间文化现象和民间表演艺术,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遗产。

    历史渊源

    秀山花灯它起源于唐宋,延续于元明,兴盛于清代,是一种集歌、舞、戏剧和民间吹打于一体的以歌舞表演为主的综合性表演艺术。

    秀山县素称"花灯歌舞之乡",其花灯戏源于汉族"灯儿戏",后来融入了秀山土家族、苗族的歌舞表演技巧,发展为一种格调新颖、歌舞动人、为汉、土、苗各族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

    秀山花灯,是一种古朴、诙谐、抒情优美,集歌、舞、韵白为一体,并以打击乐、琴弦乐为伴奏的综合艺术。据历史记载,它起源于元代的"跳团团"(即男、女二人在方桌上载歌载舞,连说带唱),明代又融入采茶戏的一些歌舞表演形式,始有"花灯"之称。后来,又发展为搭花台、花灯单边戏和现代花灯剧。

    秀山花灯表演每年从正月初二开始,至正月十五结束,十六以后叫"厚脸灯"。秀山花灯的传统表演,场地不限,院坝、堂屋、街头巷尾,只要有一个十多平方米的平地即可。由于各地花灯班表演形式和表演风格、表演内容的需要,也有需要特殊场地的。如表演"高台花灯",就需要传统老式的木方桌二至三张,表演的二人在几张桌子重叠高度的桌面上进行花灯二人转表演。花灯小戏,需要"搭台子",简易布景,一般是在坝子的土台上表演,或者在吊脚楼上表演。历经数百年的发展,秀山花灯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艺术。

    艺术特色

    编曲

    最初演出的是歌舞成分很重的花灯小戏,后受滇戏等大戏影响,花灯戏艺人在改进情节比较曲折复杂的剧目时,也吸收相关曲调加以变化、拓展和翻新,创立了花灯戏新调。新编的灯调采用曲调连接的编曲方式,具有板腔音乐的某些特点,适合演出传统大戏。除此以外,秀山花灯戏的曲调还有各种民歌小调,在整个剧种中占有重要地位。

    动律

    花灯戏演出很注重舞蹈,花灯舞蹈的基本动律特征是"崴",有"无崴不成灯"的说法。观者看花灯舞就是看是否"崴得团",也就是说腰、胯的扭动幅度是否大,是否灵活协调、体态自然。而尤为重点是体态自然,脚形不绷不勾,自然抬起,悠出;手的姿态要随脚步自然摆动,像柳条飘舞,故"崴步"的手式叫"风摆柳"。

    崴步是花灯"舞步"的基础。"崴"时,腰、胯的扭动要配合膝盖左右曲伸,胯的扭动要大一些。除此"崴步"还有"等点步、"正崴"、"反崴"、"蹂踩步"、"斜跨送扇"、"螺蛳转背"等崴步动作。这些动作中腰的动态又要突出一些。花灯的各种"崴步"往往同一定的人物性格对应,如"正崴"的朴实大方,"女反崴"的抒情悠然;"大反崴"的骄健挺拔;"男小反崴"的明快活泼,"蹂踩步"的柔韧舒展。"小崴"的轻松活泼,"大颠步"的泼辣稳健等。

    花灯在"崴步"之外,舞蹈身段也是独具特色的,其中有"转步"和"跳步"。"转步"有"崴掖步转"、"盖扇反花转"、"雪花盖顶转"、"小鱼抱水"、"岩鹰展翅"、"鸳鸯汲腿"等;"跳步"则有"跨跳"、"侧蹬跳"、"蛤蟆跳"、"后踢步跳"、"跳划步"、"鲤鱼穿江"、"乌龙伸腿跳"等。

    "崴步"都有手部动作配合,表现为手中的道具和扇子的"手中花"和"扇花"的种种变化。如"手中花"有"平绕花"、"下挽花"、"挑绕花"、"后翻花"、"双绕花"、"侧甩巾"、"小甩巾"、"背巾"等。"扇花"则更多了,据说有70多种变化,有的名称也特别富有诗情画意,如"怀中抱月"、"蜻蜓点水"、"金丝滚绣球"、"雪花盖顶"、"凤点头"等。这些安排在花灯戏中更增添了花灯戏的歌舞色彩的情调、韵味。

    音乐

    秀山花灯以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风格独特而脍炙人口,广泛流传。著名的花灯歌曲《黄杨扁担》、《一把菜籽》等,就登上了全国的大雅之堂,享誉国内外。

    秀山花灯音乐,除外来的音乐成分外,还融合了当地的民歌、山歌、小调、戏曲等的有益成分,形成了具有当地民族风格、风情的音乐形态,旋律优美、转调新颖、结构规范、节奏鲜明,富有舞蹈性,给人以诙谐风趣、喜庆欢乐之感。

    形式

    经长期的发展与演变,秀山花灯的表演形式有:花灯二人转(两人表演的单花灯)、双花灯(四人表演的双花灯)、花灯群舞(多人表演的群花灯)、花灯戏(剧)等。

    表演中,演员演唱的歌词叫花灯词。花灯词浓郁的乡土气息,陈述内容,表达情节,抒发情感,吸引观众。其中,有些花灯词吸收了汉族的一些民间小调以有采茶戏、花鼓戏等地主戏曲原唱词。

    除花灯戏外,表演只有一旦一丑两个角色,旦角叫幺妹子,丑角叫赖花子或别的名字。跳时,幺妹子头梳长辨,身穿大襟罗裙,右手执绸边花折扇,左手拿花彩巾,伸直腰,踏着丁丁步,载歌载舞,表演天真活泼、诙谐、泼辣的角色。赖花子则把头巾扎成"半边月",身穿对襟衣,腰系红绸带,手拿大蒲扇,踩着矮桩步,用"风摆柳"的动作围着幺妹子转,表演滑稽、诙谐的角色,唱词句型灵活,可长可短,既可长篇道上演唱,台下帮腔,演员与观众互相交流,融为一体。

    花灯二人转

    这是秀山花灯的主要表演形式。从表演中幺妹子和赖花子的地位看,它不同于全国其他地方流行的"二人转",而是具有地地道道二人跳"门斗转"的特点;是对"跳团团"的继承,是男的围着女的转、丑的围着美的转、矮的围着高的转。女的、美的、高的在中心地位,以"双脚并立回正身",保留着明显的原始女性崇拜的特点。

    双花灯

    即由二男二女(二丑二旦)同时歌舞演唱。主要用来表现热闹、喜庆等较大场面,如《双采茶》、《大闹红灯》、《闹华堂》等,就是用双花灯形式来表演的。有的地方在表演中加入了"花子打岔"、"翻厂子"等表演和民间杂技艺术,从而增添了热烈氛围和乐趣。

    花灯群舞

    是从"花灯二人转"发展而形成。是近30多年来专业文艺工作者辛勤研究探索的结晶,是人民群众所喜爱的表演形式,也是与新时代衔接得最密切的一种表演艺术。其表演形式是由二女二男、四女四男、多女多男来进行表演的较大型的花灯歌舞,演出要有专业舞台。

    花灯戏

    秀山民间传统的花灯戏,又称"单边戏",也称"花灯歌舞戏"、"花灯小戏"。秀山花灯戏是由载歌载舞的秀山花灯派生出来的一个剧种。其形成时间可追溯到清末民国初年。在当时提倡“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秀山边沿地区的梅江、洪安、石堤、溶溪、峨溶等地,相继传入了辰河戏、阳戏、灯儿戏、京剧、川剧等剧种。一些花灯艺人受到启发,创编了一些时间在10―30分钟,角色限于生、旦、丑,故事情节短小单一的折子戏。

    表演程序

    秀山花灯的演出,有一套完整的程序,主要包括:设灯堂、启灯(请灯)、跳灯、辞灯。

    在秀山花灯中,设灯堂是带有浓厚传统仪式的表演活动。花灯班在出灯前,都要设灯堂,供奉"金花小姐"、"银花二娘"神位,由灯师傅点燃香烛、烧纸钱敬奉花灯神,祈求、保佑跳灯人诸事顺利,平安吉祥。祭拜仪式后,就在灯堂又唱又跳。由灯师傅先领唱《安位》、《唱位》、《开光》,其后,齐唱《起灯调》,并将要演出的曲调唱一遍。请灯仪式结束后,花灯班就可外出跳花灯了。

    跳灯,是秀山花灯的主要演出活动。花灯班都是在接灯人家的堂屋、院坝跳。先唱《观灯调》、《祝贺调》,临走时唱《谢主调》。

    辞灯,到每年的正月十五晚上,花灯班就在河边坝子举行辞灯仪式,祭拜神灵,演唱《送灯调》,由掌调灯师傅领唱一遍春节期间所有演唱的花灯曲调(称收调)。然后焚烧花灯及神位,并将跳灯人的衣服从火上抛过,祈求跳灯人一年平安。

    主要剧目

    花灯小戏主要分布在秀山的兰桥、溶溪、峨溶一带,主要剧目有:《牧童看牛》、《看牛下棋》、《三媳敬寿》、《箍桶匠》、《小媳妇》、《盘花》、《表妹盘花》、《老伴盘花》、《三碗饭盘花》、《花子醉酒》、《徐氏教子》、 《徐氏做媒》 、《玉乐瓶》、《下南京》、《卖花记》、《五杯酒》、《三碗饭》、《三星送子》、《同年妹打彩》、《闹江州》、《陈姑赶潘》、《四季景》、《万花池》、《宝儿搂姐》、《裁缝偷布》、《刘胡子哥哥下棋》、《打渔救生》、《王大娘补缸》、《百花赠剑》、《安安送米》、《送报条》、《闹五更》等30余折。这些小戏大多是反映人民群众劳动、爱情及百姓的日常生活,具有活泼轻松、风趣诙谐的特点,乡土气息浓郁,内容虽然单调粗浅,但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

    传承价值

    在长时期的表演中,秀山花灯形成了舞蹈性、歌唱性、戏剧性、模拟性、民族性、地域性、程序性、群众性等特征,深受广大民众喜爱。抢救、保护秀山花灯,对于丰富民众文化生活,促进土家族民俗音乐舞蹈艺术及其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学术价值。

    传承保护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起源争议

    秀山花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千百年来,经历代民间花灯艺人代代相传、继承和发展,它已形成为以秀山为中心、传播到渝鄂湘黔四省边区的地域文化。关于秀山花灯的起源,根据有关史料记载和各种丰富生动的民间传说,初步归纳起来,主要有土著说、外来说和土著外来结合说三种。

    土著说

    秀山地处渝东南边陲,是渝、黔、湘、鄂四省(市)边区的结合地。地形以大小不等的山间盆地为主,境内丘陵起伏,油茶葱笼,阡陌纵横,村寨星罗棋布,梅江河、平江河、溶溪河、酉水蜿蜒其间。秀山山清水秀,气候适宜,物产丰富。

    千百年来,土家、苗、汉各族人民在这块土地上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生,聚族而居,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

    在民间,普遍认为花灯艺术是"土生土长"的。因它的表演形式、舞蹈、音乐、唱词、服饰道具以及演出习俗自成体系,独具风格。它与云南花灯、贵州花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其表演形式和艺术风格各异,它更不同于其它地方的民间艺术。

    在跳花灯的"启灯"仪式上,花灯客(民间花灯艺人)首先要在自家堂屋设灯堂,敬花灯祖先,然后方能走村串寨去跳灯,在民间艺术习俗上。这是绝无仅有的。

    花灯的唱词,多数用的是方言。如:"老年人来看灯,转回家中头发白了要转青……庄稼老二来看灯,转回家中办阳春……","……冬月荷包绣成个,荷包绣起送情哥,我郎莫嫌花线粗,瞒着爹娘打黑摸。

    花灯二人转中的丑角(赖花子)使用的道具薄扇,是用棕叶子做成的,与其它地方炯然不同。秀山花灯音乐同甘共苦调很大部分与当地的山歌民歌的旋律调式相类似,显然是从山歌民歌演变而成。如著名的《黄杨扁担》、《四季相思》、《绣荷花》、《黄花草》、《上茶山》等。

    有的民间艺人听祖上传说,土生土长的秀山花灯于清代中叶逐渐传入北、湘西以及渝东南的酉阳、黔江、彭水等地。

    外来说

    认为秀山花灯是外面传入的也不乏其人,有的民间艺人也持这种观点。其根据是:在秀山花灯启灯演唱《大闹红灯》的唱段中有:"灯是为,灯是灯,灯由何处起?灯由何时生?仁宗皇帝登龙位,国母娘娘瞎眼睛,许下红灯三千六百盏,流传两盏到如今。"关于宋仁宗的生母李宕妃被刘皇后迫害,双目失明,野史正史均有记载。相传宋仁宗(赵祯)是宋真宗(赵恒)的第六个儿子,生母李氏是真宗刘皇后的侍儿。李氏生下全宗后,被刘皇后夺为已子,并将李氏打入冷宫。这就是野史中的"狸猫换太子"。直到宋仁宗登位后才才知道事实真相。此时,李氏因年年月月对着孤灯悲愤哭泣而双目失明。全宗为祈求生母的眼睛重见光明,许下红灯三千六百盏,在京城大闹花灯,花灯成了祛病除灾,祈求光明幸福的象征,这也在情理之中。

    当时秀山地区有五姓番:龙、石、张、罗、方。全宗年间,进贡队伍每次多达四、五百人。他们在京城看见皇帝"许下红灯三千六百盏",为生母祈求光明,便带回几盏象征吉祥、祛病除灾的红灯。然后一代一代流传下来,逐步演变。这便成了今天的花灯艺术。如今的龙姓、石姓均有花灯世家,很可能是当年上京进贡的五姓番的后裔。有的花灯班扎的灯的形状与宫灯相似,有的花灯曲调类似宫庭音乐,可以认为花灯是北宋年间从宋都开封传入秀山的。

    有的花灯班在启灯仪式中有"灯是灯,灯是灯,灯从何时起?灯从何时兴?灯从唐朝起,灯从宋朝兴。"的唱词。相传唐朝薜刚大放花灯后,就有了花灯。这大致可以证实花灯是唐宋时期传入秀山的。

    结合说

    有的学者认为:元朝未年,陈友谅与朱元璋在鄱阳湖之战,陈大败。败兵将士多系安徽、江西籍人,他们流亡湘西、渝东南一带,在此分散定居,长期与土著人在一起,从而将外地的民间艺术与本地的花灯溶为一体。多数民间世人认为,清朝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武陵山经过"改土归流",废除了土司制度,引进了先进的汉文化。大批江西、湖广的汉族人移居秀山,他们开田垄,建家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传入了汉族的民间艺术,这就是"湖广填四川"的历史功绩。两百多年来,移民和当地苗族、土家族人民共同劳动生活,相互通婚,风谷习惯逐渐溶为一体,民间艺术互相取长补短,因而形成了独特的花灯艺术。如今,花灯音乐中有的曲调似同江西采茶调和安徽花鼓灯,这就是外来优秀民间艺术与本地民间艺术溶和的体现。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2年11月14日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