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虎文化

一种强有力的大型食肉动物

  • 中文名:虎文化
  • 外文名:The tiger culture
  • 别名:寅客、山客
  • 成语:龙腾虎跃、虎背熊腰
  • 虎文化介绍
    虎在动物分类中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猫科,是一种强有力的大型食肉动物,堪称百兽之王。虎的形象在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占居颇为显著的地位,常常与龙并称,在许多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在《周易·乾卦文》中就有:“云从龙,风从虎”的说法。因为龙飞于天,虎行于地,所以虎与龙结合一起成为雄伟强盛的象征和美化权威的典型形态,是人崇拜并畏惧的对象,有时也充当逐妖、怯邪、镇宅的角色,构成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民族风俗文化特质。

    老虎记略

    虎在动物分类中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猫科,是一种强有力的大型食肉动物,堪称百兽之王。

    在远古时期,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发现动物的强大和凶猛,并由此产生畏惧之心,认为人与动物都是有灵魂的,特别是那些有特殊本领的动物,令人羡慕不已,希望自己通过对动物的崇拜,使自己与神灵、智慧、勇气、力量、健康和魅力等因素更好地结合起来,从而显示自己的强大和永恒。这一点,不论是中国的阴山岩画、神话传说、《山海经》还是欧洲的洞穴画与古罗马对虎的宗教崇拜都体现的十分清晰。

    《山海经西次三经》中记:“昆仑之神陆吾,其神状虎身九尾,人面。”在罗马帝国时期,关于老虎的描写主要集中在其美丽与凶猛得令人生畏方面,公元前11年,罗马人第一次看见老虎是马赛拉恩教堂的献礼仪式上,这虎“Tiger”,一词就来源于底格里斯,罗马人是根据美索不达米亚的底格里斯河的汹涌而来命名虎的“Tiger”。

    人类祖先与虎共同生存于中华大地二千五百个世纪,大约五个世纪前,当中华民族有了文化的时候,也就产生虎文化。人们认为“虎者,阳物,百兽之长,能执博挫锐,噬食鬼魅”。在希冀虎镇宅、守墓,驱邪辟灾外,更多的是,寄寓着向往吉祥幸福的祈佑观念。至此,驱邪与祝福——便完全成了民俗学中虎的形象的全部含蕴。

    地球生物圈是一个长期演化而形成的严密生态系统,其中无数生命间进行着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复杂循环交换,它们唇齿相依,牵一发动全身,每一个部分的失衡都可以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许多奥秘还不为人们所知,人类只不过是这个系统中的一分子,但也是最具破坏性和保护能力最强的一分子。

    文化渊源

    中国虎文化渊远流长,它很早就成为中国的图腾之一。由于虎的形象威风凛凛,因此自古以来就被用于象征军人的勇敢和坚强,如虎将、虎臣、虎士等。古代调兵遣将的兵符上面就用黄金刻上一只老虎,称为虎符。在文字、语言、诗歌、文学、雕塑、绘画、小说、戏曲、民俗,以及更为广泛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儿歌等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中,虎的形象无所不在,成为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虎文化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它一直被当作是权力和力量的象征,为人们所敬畏。

    在中国生肖中虎排位第三,普遍被认为是世上所有兽类的统治者,出生于虎年的人被认为是英勇的、乐观的,也是宽容的、慷慨的,他们能够长寿而且善于领导而非服从。

    虎前额上的花纹构成中国的"王"字,事实上,中国的"王"字就是因了老虎而来的。虎是森林之王,因此中国人巧妙地以它前额上的花纹作为一个汉字,意思是统治者。如今,这个字已成为了百家姓中的一个了。

    在中国的传说中,人们相信虎是极其有力的动物,它们能驱除家庭的三大灾难:火灾、失窃和邪恶。虎画经常被挂在墙上并正对着大门以使恶魔因害怕而不敢进入。乃至在当代中国,也有儿童戴着虎头帽、穿着虎头鞋用以驱邪,还有的人睡虎头枕以使自己更加强壮。在虎年,孩子们的头上都写上了红色的"王"字看似能增强他们的精力与活力。

    同时虎也是高尚威望的象征,在早期的中国法庭上能见到"回避"、"肃静"的字样。虎符:虎形的木块是表示由帝王直接下达的军令的标志;古代的强盗首领也将虎皮铺在自己的座位上以显示自己的至高地位。

    在中国古代,虎这种威猛的大型猫科动物被人们称为“兽中之王”。《风俗通义》中说:“虎,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所以,在古代文学中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图像象征东、南、西、北4个方位。虎对人似乎并不亲切,却给人亲切的印象。虎是神的化身,而且赋予它人性的美德与智慧,在人们心中,它既是神兽,也是义兽。老虎除了是一个自然物种外,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常被视为权力和制度的象征。威严凶猛无比,成为古代文学艺术描绘的对象。这充分体现虎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和虎文化对世人的影响。

    中国人善讲理,在《易经革》中有这样的说法:“大人虎变”。其意是说大人物的行止屈伸如虎身上的花纹一样炫烂多变,变幻无穷。中国人爱吉物,于是虎符、虎形旗成了镇摄敌手之物,而百姓历来就愿意用虎画、虎脸、虎门神等祈福避邪。算来,这个习俗已流传了几千年。

    文化形象

    虎的形象和称谓曾经出现在历代的歌舞和戏剧中,如元朝杂剧《虎头牌》,清朝传奇《虎囊弹》、昆曲《虎囊弹》、京剧《虎牢关》、《卧虎沟》、《胭脂虎》等,不胜枚举。其中两个表现人与搏斗场面的最为激动人心。一个叫做《东海黄公》,是在汉代长安附近流行的一种"角抵戏"。晋朝葛洪在《西京杂记》里对此有颇为详细的记载:"东梅人黄公,少时为未能制蛇御虎佩赤金刀,以绛缯束发,立兴云雾坐成山河,及衰老气功羸惫,饮酒过度不能复得其术。秦末有白虎见于东海,黄公乃以赤刀往厌之,术既不行,遂为虎所杀。三辅人遂以为戏。汉帝亦取以为角抵戏马。"看来这里对虎的威力还是诚惶诚恐的,因为象东海黄公那样有武功、有法术的人仍然没有斗过虎,终于枉送了性命。由古典小说《水浒传》改编的京剧和其他地方戏"武松打虎",也是表现人虎搏斗的,但结果恰与《东海黄公》相反,武松打死了虎,成为打虎英雄。

    在中国有关虎的语汇中也有不少含有贬意的,如"为虎作伥"形容本身受了虎害,又被驱使去害别人的势利小人的丑恶品质;"狐假虎威"则勾画出了一幅仗势欺人的奴才嘴脸。

    在中国民间童话中,还有一个广泛流传的《老虎学艺》的故事:尽管虎在山林中作威作福,大模大样地走来走去,但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不会上树。因为在很早以前,虎什么本领都没有,只好拜猫为师,学习各种本领。热情的猫很快就教会了它纵、跳、蹿、扑等诸般技艺,但也发现了虎凶狠残暴的本性,就在传授的过程中留了一手。当虎觉得自己已将猫的本领完全学会之后,便一反常态,恩将仇报,竟然猛扑过来,要把猫一口吃掉。猫却不慌不忙,敏捷而灵巧地纵身爬上了树梢,免遭暗算。虎蹲在树下无计可施,便又央求猫把上树的方法传授给它。猫则不再上当,虎也就终于没有学会上树的本领。宋朝大诗人陆游在《剑南诗稿嘲畜猫》自注中写道:"俗言猫为虎舅,教虎百为惟不教上树。"这个故事辛辣地讽刺了那些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小人。

    至于以虎为地名、人名,继而演绎出的故事传说、趣闻逸事,就更是数不胜数。而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文化中的虎年,则是每隔12年就要到来的欢乐节日。由于中国是世界上有影响的大国之一,人口位居世界第一,随着人口的不断迁移,几乎世界上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找到华人的身影。他们所到之处,也必将或多或少地带去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的十二生肖文化就是绝大多数远离故乡的海外华人所难以丢弃的,同时也逐渐为世界其他民族所接受。因此,近年来这种以十二种动物命名年的习俗,不仅在亚洲各国和俄罗斯等的影响越来越大,也悄然传到了欧美各国,尤其是有关虎年的来历和各种传说,各种媒体都乐于广泛地进行宣传,使虎年成了虎名副其实的"本命年"。

    别称异名

    虎除了现今所称的“虎”或“老虎”之外,从古至今它的别称异名更是散见在各代文典当中,如:

    •寅客:真诰上说:寅是一种长有白齿的兽类,同时它也能通晓机宜,深具灵性。海缘碎事上录有:“寅客,就是老虎”。

    •山君:说文上说:虎,是西方的野兽,又称作“兽君”,因为它是山中百兽之君的缘故。甩以又有“山君”的别称。

    •李父:法言上说:在古代河南、河北一带,当地的居民都称虎为“李父”。而在江西、湖广以及安徽一带则称其为“李耳”。从函谷关以东的居民,又以“都伯”的别名相称。

    •黄猛:清异录上说:石虎时代把虎称作“黄猛”是为了避讳而改称异名。

    •掩子:周书帝纪上记有:杨忠跟着周太祖来龙门(今山西、陕西两省的交界处)狩猎,碰见一只老虎,杨忠独自一人与它搏斗,左手扶住虎腰,右手拉着虎舌,太祖看了后,称赞他的勇敢,于是就杨忠的字“掩子”来称呼老虎。

    •戾虫:国策上说:虎就是戾虫,人乃是它甘美的诱食,由于虎性的暴戾,所以用“戾虫”来称它。

    •大虫:传灯录上说:百丈向希连问“你见到大虫吗?”希连回答时以仿效出声音来示有。又在唐语林上说:唐宪宗元和年中,官员和吏人们一边饮酒一边谈论着平生的感叹,当谈到各人的喜好和惧怕时,有的人说喜好图书和下棋而害怕荒诞不实的事物,工部员外汝南周愿独说:“我爱当宣州观察使,而惧怕大虫”。大虫即是指老虎。

    •黄斑:隋书五行志上说:高启逢铁冠先生诗上提到:“铁冠先生有道者,往往人见骑黄斑。”这诗中所说的骑黄斑,就是指骑老虎。

    •斑子:广异记上说:天宝年间,四川人砍太白庙前的大树,有位老人来阻止他们,但是这些四川人不肯听从,老人一气之下就登山去叫“斑子”,一会儿整群的虎跑下来吃掉了四川人。由此可知“斑子”也是老虎的异名。

    •虞吏:金楼子说:寅日山中的人称“虞吏”也就是称呼老虎。

    •於菟:左传宣公四年记载:起初,若敖在郑国娶妻,生了斗伯比。若敖死后,斗伯比跟着母亲来到鄙国,后来他和鄙子的女儿私通,生了子文。鄙夫人让人把子文丢在云萝泽里。有老虎给他喂奶。鄙子打猎,看到这场面,害怕而回来。夫人把女儿私生子的情况告诉鄙子,鄙子收养了子文。楚国人把奶叫做“谷”,把老虎叫做於菟,所以就把这个孩子叫做斗谷於菟。也有人叫“乌菟”,左思在“吴都赋”上说:“乌菟的族类,都是和长有甲皮的犀牛同类。”所说的乌菟便是指老虎而言的。

    •十八姨:录异记上说:嘉陵江侧住有一妇人,年龄在五十岁以上,自称作十八姨,常常到附近居民家中,也不用饮食,总是教悔告知人们要佬好事,“假如做了坏事,我合要命令猫儿们三五只来检查你们。”话一说完便离去,有时即地便不见踪迹,人们之中有知道她是老虎所化身的,都非常敬畏惧怕她。

    •封使君:述异上记载:汉朝宣城太守封邵,忽然间变成老虎,吃当郡的郡民,只要称呼它封使君,就会由此离开而不再回来。所以当时的俗话说:“不要作封使君,活的时候不治理人民,死了反而来吃人民。”

    •白额侯:宣室志说:张铤驻兵在四川的西部,宴席上遇见白额侯,于是检验他,乃是老虎。

    •斑寅将军:传奇上说:唐宣宗年间,宁茵秀才在南山庄夜间吟读,有人扣门,乃是南山斑寅将军请见,互相吟咏畅谈,查明检验他的身份后,乃是一只老虎。

    此外,古今图书集成《禽虫典》记载:虎又叫“神狗”,皮毛浅色的虎叫“戏猫”,长有角的虎叫“委虎”,有长尾巴的虎“尤耳”,身上有五彩图案的叫“驺吾”,有九条尾并长有人的面孔的虎叫“开明虎”,长有双翼的虎叫“穷奇虎”,下腹部青色的虎叫“离离”。

    老虎图腾

    在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类在自然力和自然现象面前常常显得软弱无力,处于十分艰难的状态,于是具有原始思维的蒙昧性、混饨性和幻想性特点的一些氏族部落将威风八面的虎做为本民族的图腾,将虎形象刻画在自己身体明显部位的皮肤、服饰上或用具、武器、房门上,以虎的形象作为自己氏族的名称、特殊标志和神圣护符,把虎视为整个群体共有的保护神而虔诚地顶礼膜拜,有的甚至还给虎画上了双翅,使之变成威力更加不可一世的“飞虎”,成为一种神兽。

    传说原始社会时,中国中原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黄帝(轩辕氏)就曾率领包括以虎为图腾崇拜的部落在内的众多部落联盟军,在阪泉(今河北涿鹿东南)打败了另一个部落首领炎帝。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也对此有所记载:“轩辕乃修德振兵……教熊、罴、貔、貅、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列子·黄帝》中也有:“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虎为前驱,以雕、鹰、鸢为旗帜。”的描述。此外,在《大戴礼记·五帝德》和《论衡·率性》都有关于这段传说故事的记载。可见,实力强大的虎图腾部落在当时是阪泉大捷中以黄帝为首部落联盟军的主力部队之一。

    虎的形象威风凛凛,因此自古以来就被用于象征军人的勇敢和坚强,多用虎将、虎臣、虎士、虎贲、虎师、虎威、虎步、鹰扬虎视、燕颔虎须等词语,读上去就有一种不凡的气势。《汉书·王莽传》中记载:“莽拜将军九人皆以虎为号,号曰‘九虎’,将北军精兵数万而东。”,后来虎将也就成了勇将的通称。从周朝开始,军队中设立有虎贲,主要作为皇室的卫队,军官中也有虎贲中郎将、虎牙将军等职,据说“武王戎车三百两(辆),虎贲三千人,擒纣于牧野。”可见虎贲为武王灭纣立下了汗马功劳。虎贲的意思是犹如猛虎之奔走,形容其一往无前。三国时,蜀国的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被封为“五虎上将”。魏国的许楮也因为骁勇善战,膂力过人,号称“虎痴”,当马超与其交战时,更其为“虎侯”,不敢掉以轻心。中国古代把处理军机事物的地方叫做“白虎堂”,把将帅的营帐称为虎帐,“柳林春试马,虎帐夜谈兵”成为古代军营生活的写风,唐朝王建《寄汴州令狐相公》一诗中也有:“三军江口拥双旌,虎帐长开自教兵。”的句子。

    在古代战争中,虎的作用并非仅限于称谓,而且还有作为战争工具直接参战的记录。西汉末期的公元23年,篡政的王莽不断招兵买马,建立了一支庞大的军队,其中还有一个以虎、豹、象、犀牛等野兽组成的部队。但是,这支奇特的部队并没有使他的政权得以巩固。当王莽与汉室亲族刘秀在昆阳城外决战时,刘秀率领的3000名敢死队将王葬的军队杀得大败。等王莽放出野兽部队时,却又遇到狂风大作,暴雨倾盆,出笼的猛兽不仅无法发挥作用,还把自己的阵脚弄得大乱,最后全军覆没。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2年11月15日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