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上下其手

汉语成语

中文名: 外文名: 别名: 名称:上下其手 拼音:shàng xià qí shǒu 出处:《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释义:是表示玩法作弊,颠倒是非的意思 近义词:营私舞弊 反义词:正大光明 用法:谓语
上下其手介绍
上下其手,汉语成语,拼音为shàng xià qí shǒu,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1]

基本信息

拼音:shàng xià qí shǒu

注音:ㄕㄤˋ ㄒ一ㄚˋ ㄑ一ˊ ㄕㄡˇ

解释: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出处:唐·周矩《为索元礼首按制狱疏》:“微讽动以探其情,所推者必上下其手,希圣旨也。”

例子:亏得尚有“巧妙不同”一句注脚,还可上下其手一番。(朱自靖《“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正音:“其”,不能读作“qī”。

辨形:“其”,不能写作“奇”。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谜语:指天化地

感情:上下其手是贬义词。

近义:徇私舞弊、营私舞弊

反义:光明磊落、问心无愧

英语:practise fraud(league together for some evil end)

德语:Betrügereien begehen

历史典故

春秋楚襄王二十六年。楚国出兵侵略郑国。以当时楚国那么强大,弱小的郑国,实在没有能力抵抗的,结果,郑国遭遇到战败的厄运,连郑王颉也被楚将穿封戌俘虏了。战事结束后,楚军中有楚王弟公子围,想冒认俘获郑颉的功劳,说郑王颉是由他俘获的,于是穿封戌和公子围二人便发生争执,彼此都不肯让步,一时没有办法解决得来。后来,他们便请伯犁作公正人,判定这是谁的功劳。

伯州犁的解纷办法本是很公正的,他主张要知道这是谁的功劳,最好是问问被俘的郑王。于是命人带了郑王颉来,伯州犁便向他说明原委,接着手伸二指,用上手指代表楚王弟公子围,用下手指代表楚将穿封戌,然后问他是被谁俘获的。郑王颉因被穿封戌俘虏,很是恨他,便指着上手指,表示是被公子围所俘虏。于是,伯州犁便判定这是公子围的功劳。

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载:二十六年,楚侵郑。五月,至于城麇。郑皇颉戍之。出与楚师战,败,穿封戌囚皇颉。公子围与之争之。正(1)于伯州犁。伯州犁曰:“请问于囚。”乃立(2)囚。伯州犁曰:“所争,君子(3)也,其何不知!”上(4)其手,曰:“夫子为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下其手,曰:“此子为穿封戌,方城外之县尹也。谁获子?”囚曰:“颉遇王子弱焉(5)。”

(1)正:求证。

(2)立:使动用法,解释为让囚犯立于判决现场。

(3)君子:此处指囚犯皇颉(xie读为协,颉颃之颉)。

(4)上:大体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解释为抬高手,下其手解释为放下手。第二种,上其手为用上手指,下其手为用下手指,分别指示两人,有意偏袒公子围,以为谲诡之事。当今亦有以拇指暗中指示勾结,徇私舞弊者,大抵如古人之上下其手,则第二种较为贴切。

(5)焉:相当于“于之”,之代公子围。

应用

“上下其手”这句成语便是出于这个故事;是表示玩法作弊,颠倒是非的意思。

在现在的社会中,这种情形是常常会发生的:譬如有人做了不法的事情,知道罪有应得,难逃被惩处的厄运;于是暗地里进行贿赂,或请托亲友奔走求情,求予包庇,结果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仍得消遥法外。像这种参与其事的人,从中枉法舞弊,便可以说是:“上下其手”了。

示例

亏得尚有“巧妙不同”一句注脚,还可上下其手一番。(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何以核之?陛下试取所告状,酌其虚实者,付令推之,微讽动以探其情,所推者必上下其手,希圣旨也。(唐·周矩《为索元礼首按制狱疏》)

例句:李最爱在考试中上下其手。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