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凤凰时雨

潮州八景之一

  • 中文名:凤凰时雨
  • 地理位置:潮州城南郊的老鸦洲(后称沙洲岛或凤凰洲)北端
  • 建造时期:明隆庆二年(1568)
  • 类别:旅游景点
  • 票价:免费
  • 凤凰时雨介绍
    凤凰时雨,潮州八景之一。古时又称“”,也有人说是“凤台时雨”。位于潮州城南郊的老鸦洲(后称沙洲岛或凤凰洲)北端,明隆庆二年(1568)潮州知府候必登倡建。

    凤凰台

    简介

    凤凰台是凤凰洲公园的主体建筑,该台因立于洲头,历史上屡遭洪水猛浪之厄,这次重建前所存残迹为民国初年所修,台上是一座四柱、单檐歇山顶水泥结构的亭台,与原貌相差甚远。

    现重建的凤凰台由台体和阁亭两部分组成,坐南朝北,高达四丈多。台体中首层石座为高台,高达丈八。二层为明台,高约丈八,亭阁高达丈七,由8根檐柱及12支门柱支撑,屋面是一个三开间,中间高,两侧低,成三山式的造型。由屋面高低不同的两个层次,产生出前后六面檐口,两侧二面檐口,勾勒出八面檐花。高低错落,檐牙高筑,峻凌飘逸,堂皇壮观,再现了凤凰台的本来面目和迷人的风采。亭阁上的“凤台时雨”、“中流砥柱”等牌匾与木质结构、明式拱斗和屋面的传统青瓦相映衬,统一和谐,文气斐然。若从远处欣赏,则有如古人所说的“烟云开罨画,灯火见楼台”,美不胜收。

    由来

    古凤凰台的由来,传说是凤凰山上的凤凰不甘寂居深山老林,慕潮州府城“三山一水”的景色,经常到这个江心绿色的沙洲栖息、游玩。到了明末,潮州知府侯必登曾多次游览沙洲,爱其清静幽雅,同时倍感潮州文风鼎盛,风物非凡,认为这里应是传说中凤凰栖宿之所,绝不是老鸦投林的地方,遂把原名的“老鸦洲”改为“凤凰洲”,并于明隆庆二年(1568年)在凤凰洲筑建一座十余丈高的石台,命名为“凤凰台”。自此,这里成为游人徘徊难离的名胜。

    现状

    现在的凤凰台是个古式台榭建筑,四角方正的亭子端立在高大的石砌台基上,形式朴实古雅而又雄伟壮观。中台基上刻有“凤凰台”三字。原台亭朝南处有一块横匾,书写“中流砥柱”,朝北上槛题写着“有凤来仪”牌匾,现修复时原匾改嵌在凤凰台西南基壁上。这“有凤来仪”书匾人杨寺南,是清末潮州知名书画家。

    凤凰台以借景著称,潮州八景之一的“凤凰时雨”,指的就是这里夏季乍雨乍晴、神幻莫测的时雨美景。在那乍雨乍晴的时节,江上奇景,千变万化,有时薄雨疏疏,江面轻烟淡淡,帆影穿梭;远望湘子桥,烟雨蒙蒙,车水马龙,宛如海市蜃楼;仰视笔架山,轻云渺渺,山上楼阁笼罩在薄纱之中。晴天烈日,时雨骤降,好似万斛银珠从天抛洒,阳光辉映雨点,又如千幅珠帘凭空摇荡,令人流连忘返,心旷神怡,疑入仙境。

    清乾隆进士郑兰枝的诗,把这个景点描述得淋漓尽致:

    凤城郊外耸层台,时雨霏霏渡水来。

    云锁湘桥疑海市,烟迷笔岭忆蓬莱。

    一天银竹侵朱槛,八面檐花点碧苔。

    雯后山川多景色,老鸦洲上好徘徊。

    昔时,游人到此凭台眺望,但见碧空万里,白云悠悠,放眼心旷神恰。衔远山,凤凰山脉蜿蜒长灵气;吞韩江,凤水南频滔滔酿馥香。近望穿湘桥南来的江水到台边,飞溅起阵阵浪花,又一分为二,流入海口,犹如唐诗中“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的诗境。

    夏、秋登台,这里清风习习,江风吹拂,暑气顿消,特别是乍晴乍雨的时节,江上奇景,千变万化,更为可观。时而薄雨绵绵,韩江水面,烟花淡淡,帆影片片,湘子桥上烟雨蒙蒙,亭台依稀,仿如海上集市。仰视笔架山巅轻云抒卷,雾锁楼阁,仿似蓬莱仙境。时而晴云烈日时雨骤临,好像万斛银珠,从天抛洒,大珠小珠落凤台。此时,斜雨与阳光交相辉映,又如千幅七彩的珠帘悬空摇荡。转眼天气晴朗,四望群山如洗,碧绿摇翠,景色清新,沁人肺腑。这般令人神往的绝妙景致,便是“凤凰时雨”景观的真实写照。这凤凰台景区,自明侯必登始建台之后,明清两代历代官吏和地方绅士,先后在此倡建了“十相祠”、“凤台书院”、“文昌祠”、“龙神庙”、“天后宫”、“镇洪寺”、“鲁公祠”、“周公祠”及“奎阁”等十多处景物,但这些景点因年代变迁,多数踪迹全无,惟有凤凰台、奎阁、天后宫等因风景绝妙及人文昌盛之标识,屡毁屡建。到民国初年,时任潮安县长的林修(又名林一足)还重建了凤凰台,当然其规模较小,是一座四柱、单檐歇山顶式的水泥构件的亭台。每年“九月九”,风筝满城跑的时候,这里的沙洲上常常聚集了潮州各地的“风筝”在这里竞赛比美。有制作风筝的工艺名师,放飞着“龙翔”、“蜈蚣”及“鲤鱼”等形状各异的风筝,也有小孩自扎自制的“风琴”(潮州音)在邀游蓝天。那时,天上地下人走风筝飞,牵线系人心,若风筝断线,那“嘘”的一声,不知要使多少风筝爱好者的心弦扯断。

    奎阁

    奎阁又称奎星阁,位于凤凰台之西端,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巡道鲁超建,历经三建三毁。这次重建前,该阁尚存一层多的墙体,残高二丈余。

    奎阁在古代是庇护古城潮州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风水建筑。奎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俗称魁星,原是古天文学中二十八宿之一,称为“奎宿”,后称为主宰文章兴衰之神,后世建奎星阁崇祀之。每逢科举考试前,生员接踵而至,祈求一举得中。平时文人墨客登临斯阁,诗词唱和,赏景抒怀,于是凤凰洲奎阁成了潮州一处文化活动特别活跃的场所。

    现该阁高七丈余,阁分三层,临江屹立,雄伟壮观。首层楼阁为五门八柱。由八柱相连而成的墙体构成了八角墙面,是标准的八卦图形。五门中,主门朝北斗,意谓读书人所从事的是最光彩的事业;西北门对奎星座;东南门对轸星,象征紫气东来;西南门和东北门则与东南和西北门相对称,使五门布局严整,中规中矩。首层祀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安放吕仙座;正门匾额为“奎阁”。二层祀文昌帝君和关圣帝君,左为文昌帝君座,右为关帝座;正门匾额为“经文纬武”。三层祀奎星之神,立奎星座,畜神一手执笔,一手拿斗,即世人所谓的魁星(奎星)点斗;正门匾额为“文耀丽天”,阁顶为四龙托笔印,神笔朝天。表达人们对文化知识的热切追求。

    天后宫

    天后宫也称妈祖庙,位于凤凰台之西南向,清嘉庆四年(1800)潮运分司金之昂建。这次重修前该庙已残破不堪。所幸墙体屋架基本保存,为这次重建提供了充分的设计和施工依据。天后宫占地约半亩,二进式,属典型的清代土木建筑。与各地天后宫(妈祖庙)相比,她大量运用木雕和嵌瓷艺术,具有浓郁的潮风特色,艺术品味极高。

    天后(妈祖)实有其人,原名林默娘,福建莆田湄州屿人,一般认为她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卒于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她拥有一身好水性,又能洞见海上险情,长大后,她誓不嫁人,舍小我而济苍生,在海上抢救遇险渔民和商人,被人们称为神女、龙女,后在一次救险中不幸为台风卷走。人们不愿接受林姑娘遇难的事实,认为这样菩萨心肠的人应开天为神,于是当地百姓为她修祠,纪念这位海上救星。自宋至清,历代帝王对其册封达四十次,由林姑娘而为夫人、为妃、为天妃、直至天后。沿海一带的天后宫(妈祖庙)也越来越多,妈祖被当成了海上保护神。天后宫是潮州海外交通史的重要物性。

    凤凰洲天后宫独具特色就是屋脊大量运用潮州民间传统工艺嵌瓷。嵌瓷造型具有用料考究,色彩鲜艳,物象丰满,形象逼真,不脱落、不褪色的特点,堪称我国艺术百花园中的奇葩。嵌瓷在潮汕各地随处可见,而天后宫则是集其大成者。从前座到后座,从宫外到宫内,各式象征吉祥幸福的嵌瓷随处可见,与这座古建筑的传统木雕、壁画相得益彰,大大丰富了景点的文化内涵,展现了潮州民间艺术的迷人民采。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2年11月17日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