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天龙屯堡

贵州省安顺市地标之一

  • 中文名:天龙屯堡
  • 主要景观:天龙学堂石头古城
  • 别名:饭笼驿
  • 地理位置:中国西南地区贵州中部
  • 占地面积:20平方千米
  •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 所属地区:贵州省安顺市
  • 外文名:Denon Tunpu
  • 电话区号:0851
  • 行政类别:贵州省
  • 火车站:平坝南站新平坝火车站
  • 车牌代码:贵G
  • 机场:龙洞堡机场黄果树机场
  • 人口:3000人(2013年)
  • 方言:贵州方言
  • 天龙屯堡介绍
    天龙屯堡古镇位于贵州省西部安顺市平坝区,喀斯特地貌大山深处,有天台山、龙眼山两山脉,距贵阳市72公里。这里地处西进云南的咽喉之地,屯堡人的语音、服饰、民居建筑及娱乐方式与周围村寨截然迥异,这一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被人们称之为“屯堡文化”,其中最有代表性之一的就在天龙屯堡。在元代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顺元古驿道上的重要驿站,名“饭笼驿”。明初时,朱元璋调北镇南,在这里大量屯兵,兵来自江浙汉族,本世纪初被当地儒士改名为“天龙屯堡”。

    建设背景

    走进天龙屯堡,仿佛走进梦的巷子,600年前的战事已经随着岁月远去。春天的寨子是灵动的,我们到的当天,一个两百人的旅游团从贵阳赶来,屯堡姑娘操着地道的普通话讲解着屯堡故事、明代遗风。景区解说导游全是天龙的农村姑娘,她们成为当地农民参与办旅游的一个亮点。

    屯堡村民流传着一句顺口溜:本寨的房子,云山屯的门子,天龙的“模子”。所谓“模子”,指天龙发展旅游的模式。2007年3月5日,天龙农民旅游协会会长郑锦贤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协会农民前几天跑到他家,要求参股办旅游。”现今公司已经有意向把农民引进门。

    天龙屯堡古镇地处西进云南的咽喉之地,在元代这里就是有名的顺元古驿道,天龙屯堡古镇最早是顺元古驿道上的一个驿站,名叫饭笼驿。由于军事地理位置重要,从明代开始就在这里及周边大量屯兵,时至今日依然如帮,这里仍是驻军重地。清朝康熙年间,云贵总督范承勋奉旨实行“改土归流”后,屯堡人由军户转变为普通百姓。天龙屯堡古镇更名为“饭笼铺”,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这里依然是清廷的驿站和屯兵重地。

    天龙屯堡文化旅游区下设2个主要旅游景区——天台山风景区和天龙屯堡景区,分布在平坝县天龙镇境内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

    天台山如一岭石立田畴,山虽不高,其势陡峭,直插蓝天。似一座登天高台,故名。明万历年间,白云寺僧卓锡天台,依山形地势,以木石架建五龙寺,被誉为“石头的绝唱”,今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天台山建筑奇特,多是石块砌成的城堡,建造之初,有着极强的军事性,后随着岁月的流逝,军事性淡化,天台山形成了佛、儒、道三教合一的香火圣地。走进天台山,就仿佛走进了一座神奇的植物王国,它有着三千余种的植物,蔓萝遮日,灵樟冲霄。天台山传说甚多,吴三桂拜望其叔吴风,曾带着陈圆圆宿于伍龙寺,现在还有宝剑一把,朝服一件,朝匾一块,存于伍龙寺内。当您站于山峰,有天台揽胜,群峰来朝之感叹。

    在天龙屯堡景区,随处可见身穿大襟宽袖,蓝色长袍的人,他们是地地道道的汉族人!在当地,他们被称作“屯堡人”,屯堡人是明朝洪武年间的屯军后裔,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其在西南的统治,在这里垒墙筑堡,驻军屯垦。现今的屯堡人都是数百年前从内地迁来的军士的后代。六百余年来,他们仍保留着明代的生活习俗、文化习俗。屯堡人的屯堡二字,实是二个概念——“屯”是指军屯,是军队传递书信,接待来往官员和部队家属居住的地方,“堡”是指商人和普通老百姓居住的地方。在那里可以见到构筑坚固的屯堡的屯堡群和高耸的碉堡。在碉堡的不同方向留三角形的观察窗眼。现在依旧保存完好,岿然屹立。至今,在古城堡上仍依稀可见一见旧时战乱留下的痕迹。屯堡村庄,大多沿袭了具有江南水乡风韵的石头村落建筑形式。数百年来,更朝迭代,世事变换,而屯堡人却在这黔境一隅顽强地坚守着他们祖先的传统保持着大明朝文化。他们的服饰被称为明代服饰的活标本。农历正月,村民坐冷板凳欢天喜地地耍灯、舞龙、划旱船,老年人照旧要去庙里上香拜佛——都是__的汉族文化。

    名字由来

    天龙原名饭笼,本世纪初,天龙的几位有名乡儒感觉饭笼铺的“饭笼”二字不雅,经提议,取天台山的“天”,龙眼山的“龙”二字为村寨之名,这就是天龙屯堡镇“天龙”二字的由来。

    历史沿革

    朱元璋经过数年征战,于1368年建立了大明王朝。历年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各族人希望能够有一个安定的生存环境,恢复生产、发展经济,朱元璋顺应时势,内修政治,加强了国家的建设,逐步为中原地区的老百姓营造了安定的生产生活条件。面对西南的元朝藩王梁王把匝刺瓦尔密和土司,朱元璋采取了派使者劝降的策略,起初西南各势力迫于明军的强大都纷纷归附大明王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梁王把匝刺瓦尔密不奉正朔,在谋巨的胁迫下,数度杀害朱元璋的使臣,举兵反叛。朱元璋大怒,终于下定了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决心,同年九月初在南京点齐大军,派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大将军,兰玉、沐英为副将,战船遮天蔽日,溯长江水道至武昌与湖广、河南、江西、浙江四兵马司军队汇合,三十万大军声威震天,立誓平定西南。傅友德精心策划,把大军分为两路,一路为偏师,由“都督郭英、胡海、陈桓等率兵五万,由四川永宁(今叙永)趋乌撒(今威宁),友德自率大军由辰、沅越贵州”。傅友德亲率的二十五万大军到达洞庭湖后,弃船走湘黔古驿道,浩浩荡荡直扑梁王老巢。明军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辛征程到达普定(今安顺),于腊月11日攻下普定,后又克普安(今盘县)。梁王闻听攻克了“滇之喉”的普定,大惧,急命司徒平章达里麻为将,聚集十万大军屯扎于云南曲靖白石江南岸,企图靠天堑阻挡明军。腊月十六日,明军翻山越岭终于到达曲靖坝子。忽遇大雾,伸手不见五指,主将傅龙德欲停待雾散后再进军,副将沐英对傅友德说道:“彼不意我军深入,若倍道急趋,掩其不意,上所谓出奇制胜者此也。”傅友德听从沐英的建议,兵行至白石江北岸阻水而止。傅友德一面派人寻船渡江,从正面击敌;一面派数千人马绕道上游渡江,从敌后发动奇袭。没有多久,大雾散开,数十万大军两岸对垒,绕道上游的数千明军隐于山林中摇旗呐喊,达里麻以为神军天降,大惊而阵乱,明军趋势渡江猛攻,一举全歼十万元军。这就是征南战争中决定性的战役白石江大战。元军失败之后,梁王看大势已去,“弃昆明城而走晋宁忽纳寨,焚龙衣,驱妻子赴滇池死,遂与右丞托迪,鲁尔俱自杀”《明通鉴》,征南战事基本平息。为防止元朝残余势力和土司势力再次反叛,傅友德上奏朝廷屯田驻防,于是就有了明朝政府屯田西南的壮举,也使西南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大开发。中国的屯田历史最早可上追溯到汉代的汉文帝时,那时汉文帝为了充实边防力量,招募了大量的移民到边疆屯田,汉武帝和汉宣帝使用军队屯田驻垦,文帝的“募民实边”为民屯之始,武帝、宣帝的军队屯田为军屯之祖。元朝政府使用云南当地少数民族进行屯田,始开西南屯田之先河。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批准了傅友德的屯田奏折,下令征南大军就地屯田驻防。今天我们来追寻明代屯田西南的历史足迹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有不少“屯堡文化”研究专家指出:明朝政府的西南屯田可视为是贵州、云南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开发,由于明朝政府的西南屯田,才使贵州健全了封建行政制度,奠基了建省的基础,贵州才能于永乐十一年(1413)建省,从此“独立”,不再隶属于云南、四川等省管辖。

    地处祖国大西南的云贵高原,山多林莽,河流纵横,历来被统治者视为南蛮之地。据有史可考最早进入这片神奇土地的中原移民是战国后期的庄踽,汉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载:始楚威王时(注:楚威王为楚项襄王之误),使将军庄踽将兵循江而上,略巴蜀、黔中以西。庄踽者,故楚庄王苗裔也。踽至滇池,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绕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欲归报,会秦夺楚巴、黔中郡,道路不通,因不还,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庄踽的楚军一直打到滇池,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他欲还报楚君时,楚已为秦所灭,他只好率众回到云南,自立为滇王,不久便易其服而溶入了西南诸民族之中。其次是秦汉时期,秦始皇一统中原后,为了在西南加强设置郡县,派常颊修筑了著名的古驿“五尺道”。五尺道起自四川宜宾,终至云南曲靖。西汉时,汉武帝派唐蒙出使南越,在南越吃了一种叫“茄酱”的食品,觉得其味甘美,问产地,南越人说产自巴蜀,是从夜郎境地运来的。于是唐蒙想到从夜郎出奇兵控制南越的奇想。最终奏请朝廷。带兵“浮船胖舸江”进入了夜郎境地,兵发南越。汉武帝为了打通印度的商道还派大将郭昌统兵入滇进行对滇的征伐。以上汉人进入西南对西南的开发收效甚微,直至唐宋元时西南仍未得到什么实际意义的开发,元朝统治者虽使彝族、白族两个少数民族在云南进行过屯田,但西南仍是蛮荒一片。各民族部落各自为政,中央政令很难得到真正的贯彻实施。道路交通状况也很落后,仅靠几条坎坷的驿道跟外界沟通,直到明朝洪武年间开始的屯田,才‘轰轰烈烈地展开“西南大开发”的序幕。

    朱元璋在征服梁王和土司之后,为了“永固江山”,采取“屯田戍边”的政策,建立“卫所制度”,在滇黔古驿道两侧产粮区和关隘广设“屯堡”,派军士屯垦驻防,“三分操备七分种”,明军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腊月十一日攻下普定之后,命安陆侯吴复修建城池,次年(1382年)二月建成了普定卫城,由顾成担任最高军事长官“指挥使”。普定卫下设前后左中右5个千户所,每个干户所统兵1120名,长官称千户:每个千户所下设10个百户所,每个百户所统兵114名,长官称百户;百户所下设两个总旗,每个总旗下设5个小旗,小旗领兵10兵,每个卫所总领兵额5600名。按照明军规定屯田将士带家眷,5600名军士就是5600个家庭,这些征南将士的家眷们自愿和被迫加入了屯田的行列,象这种以军士和军眷所建立的屯田形式称为军屯,是明朝西南屯田中最早的一种形式。军屯建立之后和云贵众多的少数民族土司势力相比较,仍处于弱势地位,不能“永固江山”。于是朱元璋把江南一带无土可耕的贫民、无业游民、犯罪的富户尽数迁移入滇黔屯田,由政府按规定分发给土地、种子和农具,种出的谷物除上缴政府的税粮而外,剩下的山屯田移民自己分配,这种屯田形式称为民屯。为了再扩大军队给养的来源,加快商品流通,特别是食盐贸易,朝廷又鼓励商人参加屯田,商人自己募人开荒种植,用所收谷物向政府换取“官盐”用于经营,这种屯田形式称为商屯。朱元璋命令所有屯田军民加强团结,抵御控制当地少数民族土司势力,保证政令畅通,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屯田·移民户闲时为民,战时为兵”,居住在军事防御功能很强的寨子“屯堡”里。明代在西南大规模的屯田彻底地地改变了这片“蛮荒之地”,从洪武年问开始至明代中叶通过各种形式,上百万的汉族移民进入西南,形成庞大的汉族移民群体,改变了西南“夷多汉少”的局面。明代中后期山于战乱和苛赋日越加重,屯田制度才逐渐步入了衰退。

    建筑特色

    屯堡结构

    今日的贵州仍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汉家住街头,苗家住山头,仲家住水头”,这句话中的“汉家住街头”,反映出明代屯田多半是在交通要道两侧,以普定-卫-<安J帧)的屯田为例:安顺位于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势较为平坦,贵州的大坝子多半于此,真可谓地肥水美,再则安顺是滇黔古驿道的必经之地,素有“滇之喉、黔之腹、粤蜀之唇齿”的称誉,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好地方。这就保证了屯田的成功,邮务和经济动脉的畅通。沿驿道两侧的屯田把土司势力一分为二,使其不能联络,有效的分割了土司势力。现今在安顺市周边的屯堡仍能找到很多用于燃放烽火的烽火台遗址,在那时哨兵发现土司有不轨动向便燃放烽火发送信号,其它屯堡中的防备力量便快速聚集进行有效的防御和攻击。

    主要景观

    西南屯田

    明代西南屯田有着伟大意义,它加强了中央集权和民族文化的交流,使少数民族从中学到了汉族移民先进的农耕文明和儒学文化。最初少数民族对“屯堡人”处于敌视状态,但随着交融与磨合,仇恨逐渐淡化,少数民族同胞向屯堡人学会种植各种谷物的先进方法,改变了当代刀耕火种的习惯。苗族至今仍把玉米叫做“那丢”,意思就是汉人的粮。朱元璋为了各少数民族向化儒学,强迫西南少数民族土司贵族子弟进入国子监学习儒学文化,使他们“永奉正朔”,从儒学中步入文明。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种文明的传播确实带有压迫性,但是明朝的征南屯田决不是一个简单意义的征伐占领,它是当时统一国家的必需手段。

    价值意义

    神仙名人牌

    这一神一仙,便是闻名天下的沈万三和张三丰。一个是有“中华财神”之称的苏黔历史名人,将贵州平坝天龙屯堡作为人生的最后家园;一个是在武当山得道,贵州福泉山成仙。

    平坝旅游打响了沈万三名人文化品牌,成为屯堡文化开发的突出亮点,赢得了眼球,先后召开“沈万三暨屯堡文化高峰论坛”,成立“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沈万三分会”,推出了《天龙秘事──明代江南首富沈万三与贵州平坝》和《沈万三的屯堡后裔》两本书,并着手进行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省旅游局和平坝县还支持多彩贵州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在江苏周庄开设了“多彩贵州之家”外宣窗口,把名人宣传效应直接与江南旅游市场对接,加强互动,吸引世人目光,激发了更多旅游者踏上神奇的平坝之旅、贵州之旅。

    福泉县的福泉山,是张三丰的钟爱之地,现留下大量有关张三丰的遗存,经有关方面组织资金投入近400万元,修建起了雄伟壮观的“张仙祠大殿”,推出全国第一座张三丰碑林,完善了一系列针对旅游者活动的基础设施,已具备接待海内外游客的能力。现福泉山景点被全国旅游协会授予“中国十大道教旅游胜地”、“中国道教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基地”。

    两位明代名人,一个神、一个仙,在民间都是有全国影响力的人物,使贵州山水更富有灵气和神韵。而且他俩即是师徒关系,又是好朋友。据《沈氏族谱》记载,沈万三在贵州平越福泉山,拜张三丰为师,追随道教走向自然。88岁时,他辞别人世,葬于福泉山。这一年是洪武二十六年(1393)。沈万三的遗骨,直到明弘治十年(1498),其五世孙沈廷礼运回周庄,葬于银子浜下。沈万三跟随张三丰修道,是一个历史的真实存在。修道期间,张三丰还赠诗给沈万三:浪里财宝水底藏,江湖英明空荡荡,平生为仁不为富,舍却红粉入蛮荒。为此,有关方面还将在张三丰塑像旁,再塑一尊纪念沈万三的大型雕像。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600年前的这一神一仙,就像是事先约好一般,要为贵州旅游文化宣传上阵吆喝。在几百的岁月中,他们的名声背后,形成了一个个巨大的超级“粉丝”军团,其市场号召力力难以估量。

    旅游业是典型的竞争型经济,旅游宣传中,需要打出的当然是有特色的牌,有影响力的牌。谁宣传的声音大、声音亮,谁的旅游业就兴旺。我们手中如今已拥有超级王牌,我们还怕谁?今天的贵州人,在向全国旅游市场开拓中已经精彩“亮剑”,相信旅游业大发展的春天就会到来,多彩贵州不仅是自然之旅、民族文化之族,同时也是神仙之旅,是神仙垂爱的天地人合一的风水宝地。贵州旅游业注定会崛起,正如明代大预言家刘伯温说的那样: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赛江南。

    奇石

    石头与屯堡人有缘,但在屯堡人眼中也许太平凡。这块巨大奇石,竟然被其所遗忘,岂不惜哉!----题记

    贮立于古镇天龙,历经风霜雪雨,向过客讲述远古的故事

    女娲的五色石补了苍天,顽皮的旅游到了夜郎古国,安家定居,独占一方水土

    秦始皇的赶山神鞭在此失灵,我自归然不动

    宁谷汉墓,普定穿洞,在记忆中刷新

    平坝夏云、平庄、肖家,古遗址,今犹安在,仍是石头建造,你还是默默遥望,遥望远方……

    期盼什么?一千年太少,一万年……

    不,十万年,睹视

    好似在诉说什么,等待谁的归来

    夜郎古国消亡,牂牁文化复兴……

    舍人⑴,盛览⑵,尹珍⑶没有发现,尹贡⑷是失职还是健忘

    哦,均不是,等待与你家族有缘的石头城人。一群粗犷、直爽的北方汉子

    历史创造了良机,终于来了。与你为邻,你还向他们诉说,天龙山险,龙眼山后,那齐天大圣移居猴儿洞算不了什么……

    只是借用你肩膀翻了一个跟斗,上天台发现洞府而已

    夜郎狼烟四起,大明统一心切,那群唱着弋阳腔、骑着战马的汉子,风尘滚滚而来,谁知一住不走,听精美石头,开口说话。

    于是,于是,再于是……

    六百年风雨又冲洗,几十代人辛勤耕耘,出现了石头的房子,石头的巷,石头的大街、石头的桥。

    还有那靠石岩托起---石头建造的五龙寺石庙,闻名远近,由你守卫

    古驿道上来的小东洋鸟居龙藏算什么,时候不到不开口。

    大地复苏,春天来了,延续六百年保持口音不变,习俗不变的这群北方汉子又迎来了阳光雨露,由你摇旗呐喊,诉说石头的故事,屯田戍边的历实

    笑迎中外贵宾,喜迎八方来客

    你仍伫立风雨之中,向文人骚客诉说,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

    注:⑴舍人:汉武帝时贵州遵义人,曾任犍为郡文学卒史,着有《尔雅注》三卷。

    ⑵盛览:字长通,西汉武帝时的“牂牁名士”。着有《合组歌》、《列锦赋》等作品。

    ⑶尹珍:字道真,东汉时毋敛县(今都匀、独山、荔波一带)人。他是当时贵州著名的学者,又是著名的书法家。

    ⑷尹贡:夜郎县(今安顺一带)人,历任尚书丞郎、长安令、彭城相等官。

    与南京的渊源

    天龙屯堡源于600年前明朝皇帝朱元璋调北征南和随后的调北填南。明朝军队征服西南过后,为了统治西南,命令大军就地屯田驻扎下来,随后,从南京、江西、安徽等地把一些工匠、平民等迁至贵州,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些人在亦兵亦民的过程中繁衍生息,执着地恪守世代传承的文化生活习俗,形成了现今我们称之为“屯堡文化”这一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

    屯堡人都是从江淮一带迁移过来的汉族移民,至今许许多多的老年人还称自己为南京族,1997年4月11日,天龙屯堡陈姓后裔陈先润先生带着族人的嘱托到南京寻根,经过艰辛的探访终于找到了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丹凤街中段、玄武区人民政府办公大楼后面的始祖陈典居住地都司巷。通过此次寻根有据的证明了天龙陈姓“南京籍”的史实,亦为我们探寻四姓入黔路线找到了出发的始点。四姓始祖随傅友德所率的三十万大军征南入黔,在洞庭湖上岸,从武陵驿走古驿道入黔,这是一条坎坷艰辛的路,被称作“万里生死途”。在漫长的征途中,四姓始祖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结下了深厚友谊,盟誓结为异姓兄弟,统一取名:张征定、郑征定、沈征定、陈征定。直到现在,在天龙屯堡还能看到一条以他们名字命名的穿镇小河“征定河”。

    后经考查,发现沈万三的后裔仍在天龙屯堡,这位江南首富与南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在老百姓中广泛流传。在这些传说中,最为离奇而又十分有趣的便是他的聚宝盆。

    屯堡人的语言经过数百年变迁未被周围的语言同化;屯堡妇女的装束沿袭了明清秦淮汉族服饰的特征;屯堡食品具有易于长久储存和收藏,便于长期征战给养的特征;屯堡人的宗教信仰与中国汉民族的多神信仰一脉相承;屯堡人的花灯曲调还带有江南小曲的韵味;屯堡地戏原始粗犷,对战争的反映栩栩如生:被誉为“戏剧活化石”:屯堡人以石木为主营造的既高雅美观又具独特防御性的民居建筑构成安顺所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

    天龙屯堡人与南京有着割舍不断的亲缘关系,屯堡人的祖先就是600年前从南京征南、填南到贵州安顺的。今天,天龙屯堡回到了祖籍南京,在南京举行屯堡文化旅游推介活动。我们将以屯堡人的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的写真图片展示给屯堡人的“老乡”们,向祖籍地的亲人们介绍600年来的屯堡独特的人文景观.美丽的自然风光。

    天龙屯堡与南京有血浓于水的亲情。600年前的秦淮风物在安顺屯堡被完整保留;使得今天的屯堡就如仿真历史博物馆,那独特的语言、服饰、生活习俗、文化活动,让人恍若穿越时空的界限,走进了600年前古汉秦淮大地。

    走进安顺,走进历史,走进天龙屯堡文化,观屯堡民居、品屯堡美食、听屯堡人的故事,踏寻祖迹,领略600年前的大明遗风,感受高原秦淮余韵。

    天龙人杰

    江南历来是文化发达之地,屯堡人的祖先从江南迁移到贵州之后,贵州的科举制度才逐渐推行,不少的人才就是从科举中步入政途,走出大山,建功立业。明朝时,朱元璋在贵州大力传播儒学,使儒学文化在贵州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天龙屯堡是一个地灵人杰的地方,出了不少的人才。明朝以前,由于历史久远,有关文字记载缺乏,只有荒野中的许多古碑之上刻着明皇诰封什么之类的文字为数不少。据《郑氏家谱》载,明代万历28年郑士才中秀才,这可算作天龙屯堡有记载的最早功名。

    清朝废除屯田制之后,屯堡人失去了屯军身份,不像明代那样祖辈必需“屯田戍边”,不能任意流动,这为屯堡人考科举带来了动力,耕读为本成了屯堡人最正统的生存方式。清代,天龙就出了众多的科举功名,有文举、武举、直至进士。

    道光年间,天龙屯堡郑姓人才辈出,九世祖郑尚美“皇清诰封武信骑尉”。这一门共出了三个武举、一个进士、一个名儒。武举为怀志、怀古、怀清;进士安国;宪国为名儒;如今,民间还流传着关于这门旺族科举人物的许多传说,其中(太后招婿)就是其中一个:相传郑安国考中进士后,由于某种原因年轻才俊,被为公主招婿的皇太后相中,欲招为驸马。一日,太后把郑安国召进宫中,言明欲召他为公主驸马,留在京城作官。郑安国在家中早已有未婚妻,不想做“陈世美”,又不敢当面回绝太后招来祸患,只好谢过太后隆恩,执意先回贵州老家告诉父母后,再做答复。太后不肯,郑安国苦苦苦哀求,太后被他求烦了。大怒道:“你要忙着回家去找死?”当日即放他回贵州,郑安国果然在回家途中染病死去。“太后果然是金言玉口,言出成谶”,直至今日,郑氏族人还为他的亡故嗟叹不已。

    郑安国虽然是进士出生,有关他的文字记载和作品所遗不多,到是他的祖父荣封的诏文和弟弟郑宪国的诗文作品还存于家谱和天台山碑刻之上。

    天龙学堂

    天龙学堂建于1907年,清末武举陈日瞻所创办。相传,陈日瞻像貌威武,勇猛过人。有一次,因看不惯带子街(村子名)一恶霸,而怒把带子街石狮子举至道旁,令恶霸折服,再不敢称霸乡里。据《陈氏族谱》载,陈日瞻是清末武举案首(第一名)。他所使的青龙刀重数十斤,能使百斤步马弓。

    陈日瞻虽系武人,但并不因武荒文,他既是南一区区长,又是“南一区化行两级小学”的校长,他在主持学校期间为家乡培养大量的有识之士。陈蕴瑜将军就于1912年毕业该校……

    在天龙学堂修建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感人场面,村中男女老幼齐出动,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一次时任校长之职的陈玉峰因指挥施工过程中出现一小失误,杀掉了家中一头重达三百多斤的大肥猪向大家赔礼。并出钱重新施工。正是有了前辈们这种无私奉献、认真负责的精神,才有了今天别致典雅,让我们引以为骄傲的天龙学堂,也是我们屯堡人崇文尚武,重视教育的最好的佐证。

    天龙学堂是屯堡建筑中的杰作,它采用屯堡人惯用的石木结构,但也不排斥瓦等建筑材料。天龙小学共分为主楼、教学楼、图书楼、宿舍楼及伙房等建筑:主楼为恢宏的礼堂建筑,高大雄伟,石墙体,屋面盖瓦;从主楼的背面可见到屯堡建筑的典型形式,即,窗户小而少,主要采光皆在正面。教学楼分为两幢,石墙体,石板房,木架结构,为扩大采光,窗户都为大圆拱形;图书楼为多棱形,石墙体,瓦盖屋面,犹似一古堡状;校门为石牌坊建筑,气势宏大。

    天龙学堂建好后,得到多方赞赏,被称为贵州乡村小学校的精典建筑,各地纷纷前来采样仿造,如石板房、大屯等。清末进士陈延荣题写匾额“敬业乐群”,名士王元直题写匾额“崇德广业”,吴稻盦为天台山伍龙寺住持本安和尚(本安字静轩)捐资修建的图书楼题写“静轩图书室”5字,国民党要员吴雅辉到校视察后,题书“合力之伟,近之教于乡,远之将福送全国”的单条;辛亥革命元老于右任也题写了文字。据多位曾就读于该校的人士称,大礼堂正中挂孙中山先生像,上书“天下为公”两边对联则是众人皆知的名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先生警句。

    在文革期间,天龙学堂遭到令人心痛的浩劫,许多名人手迹和雕刻被毁或流失民间,从被毁去的“静轩图书室”的“静轩”二字,我们就可知当时的惨状了。

    十年浩劫之后,天龙学堂得到校方和村民的精心维护。如今,校内古木参天,丹桂飘香,紫荆斗艳,恢复了昔日书院式建筑应有的原貌。

    贵州科举

    说起贵州科举的历史我就很自豪,因为是有了咱们屯堡人才有的贵州科举史。话说这个明代以前啊贵州乃是一片蛮荒之地,咱们老祖宗奉朱元璋的旨意入黔征讨梁王把匝刺瓦尔密及诸土司政权,战事平定之后又奉命屯田于云贵,其中大部份军队屯扎于贵州安顺,即当时的普定卫。

    咱们老祖先不仅把江先进的农耕文明带入了贵州,还根据朱元璋的思想“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天有风雨霜露,无所不施,圣人之教,亦无所不往。”在贵州各地兴办学堂书院,大力传播儒学,使贵州这片土地从蛮荒走向文明。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还亲派学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的国子学正芒文缜到贵州担任宣慰使司儒学首届儒学教授。贵州在永乐十一年(1413)才正式建立行省,从此以一个独立省份出现在中国版图。这时贵州仍没有单独举行乡试的权利,士子们考试要到四川、湖广、广西、云南等省,山高路远,行程达几千里,辛苦程度可想而知。贵州真正取得乡试的资格是在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这一年终于在贵阳举行了第一次乡试,当时共有1千余名士子报名参加,朝庭专门派官吏前来主持开考仪式,此次开科共取中举人25名。

    军事位置

    天龙屯堡古镇地处西进云南的咽喉之地,在元代这里就是有名的顺元古驿道,天龙屯堡古镇最早是顺元古驿道上的一个驿站,名叫饭笼驿。由于军事地理位置重要,从明代开始就在这里及周边大量屯兵,时至今日依然是驻军重地。

    清朝康熙年间,云贵总督范承勋奉旨实行“改土归流”后,屯堡人由军户转变为普通百姓。天龙屯堡古镇更名为“饭笼铺”,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这里依然是清廷的驿站和屯兵重地。

    历代的屯兵都在这块大地上留下了历史的遗迹:明朝征南军队在天台山背后的兵器加工场所(本地人呼之为“打铁坑”);烟堆山的明代烽火台残垒;围绕天台山的古城墙;清“威同之乱时”修建有垛口、炮台、瞭望哨的龙眼山屯,至今残垣尚存;在天龙屯堡古镇中,则是巷道纵横交错,遍布于巷道中的深邃抢眼,石拱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军事功能,这一切无不显示出战争的遗迹,屯堡人武备的思想。

    明代饭笼驿最初的建设者是如今天龙“张、陈、沈、郑”四大姓的入黔始祖们,特别是身为“通政大夫”的陈典(注:通政大夫是主管邮政的官吏),在天龙设驿站,建塘房(塘房是驿站供来往人员住宿的地方),其他三大姓入黔始祖则建“屯堡”屯扎军队。

    天龙屯堡古镇是一个军事防御功能完善的屯堡建筑典范,它四周建有石拱门,巷道如网,易守难攻,横跨在古驿道上,是上扼滇喉,下控湘、粤的军事重地。

    文化活动

    风俗活动

    地戏表演:神秘的开箱祭祀仪式,意外的吉祥物;餐厅:山歌劝饭不劝酒,传统习俗”飞饭”…小心自己的碗!

    屯堡人是一个“尚武”的汉族群体。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地戏,地戏顾名思意就是以平地为舞台围场演出的戏剧。

    民间民俗馆:三国演义、说岳传、逢神榜、杨家将…群英脸谱大联展;

    三教寺:念佛歌、点平安灯祈福;

    劳作坊:江南的灵秀加上贵州的粗犷糅合出的剪纸艺术,

    屯堡女人的盛大节日

    名目繁多的节会佛事活动,是屯堡女人一年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女人是宗教仪式活动的主角,男人则显得十分超然,他们或者作旁观者,或者最多时维持一下治安。究其原因,在屯田戍边时期,屯堡男子平时为民战时为兵,一旦战事发生,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战争的记忆使妇女们虔诚向佛,借助神佑求平安。屯堡女人到了四十岁以后被称之为“太婆”,成为家庭的主要领导者,同时也肩负更重大更神圣的责任,这就是要为她们自己以及家人祈福求神,从这时起她要主持并参加每年众多且重要的参禅念佛节日。2000年是龙年,十三年一轮的“千人过河”的日子就要到了,蟠桃会也要按期举行。

    习惯风俗

    屯堡人是明屯军的后裔,他们的祖先明初征南入黔,响应朝延号召,“屯田戍边”。

    今天的屯堡人仍旧身穿大明朝的长衣大袖;仍旧跳着大明朝的军傩(地戏);仍旧沉眠于老祖宗“插标为界,跑马圈地”的荣耀之中。屯堡人,六百年凝聚的一个迷,六百年织就的一个魂。

    正是有了明代的西南“屯戍之师”,才产生了世间“绝品”的屯堡文化。走进沧桑的屯堡村寨,你会惊讶地发现,在这个世界上,竟然还会有这样一种文化的存在。屯堡文化自成一格,它不同于其他汉族文化,又不同于本土少数民族文化,它是相对封闭的明代文化遗存。屯堡人在语言、服饰、建筑、宗教信仰等方面,保留着、固守着六百年前的梦。

    屯堡人的语言多带卷舌音,发音快,透着军人的阳刚之气,它是明代的官话(相当于今天的普通话),专家把它称为“安顺屯堡方言”。

    在服饰方面,屯堡妇女保持祖制,依旧是宝蓝色的长衣大袖,精致的花边体现了江南刺绣的神韵;一双尖头的绣花鞋,透着屯堡妇女的才思,典雅而高贵。屯堡妇女的服饰已成为研究明代服饰的活资料。

    没有人能够对石头有如此深的了解,屯堡真是一个石头的世界。脚下踩着的是石头,伸手摸到的是石头,眼睛看到的是石头,大到围绕屯堡的城墙和碉堡,小到磕盐的盐罐,是石头,都是石头。

    屯堡建筑真把石头工艺发挥到了极至,蹬上石碉堡,放眼看去,白白的一片,错落有致;走进雄伟的大八字朝门,两边巨石勾垒,支撑着精雕的门头,石板铺成的天井,雕刻着“古老钱”的水漏。这一切,无不令人感叹屯堡人在建筑上确实对石头有一种深沉的理解。石头的坚固对于构筑屯堡人军事性质的村落“屯堡”,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屯堡人是一个尚武的汉族群体。最能体现这点的是地戏,地戏顾名思义就是以平地为舞台围场演出的戏剧。地戏源于明代的军傩,它是由征南大军带入黔中的。屯堡人的祖先跳军傩不是娱人,更多的成份是娱神,用这一种傩仪作出征的祭典,振奋军威,恐吓敌人。至今为止,天龙小学依然完好,特别是图书室的3个大字,字迹清晰,就连书者“吴稻俞”三个小字都清晰可辨。天龙小学造就后分为大礼堂、教室、图书楼、宿舍楼、火房等,这组民国建筑群一直是我省乡村学校的典范,现也列为保护单位。

    民国时期曾有多位政府要员、名士题匾,特别是著名的辛亥元老,书法大家于右任书写的对联,更是为该校增色不少,惜文革中匾额对联被毁,然而从“图书室”三个大字和牌坊式校门仍可见其昔日的辉煌。

    六百多余年来,生活在天龙古镇中的屯堡人,依然固守着祖宗过去的荣耀。他们身着长衣大袖,每逢节庆,男人们跳着地戏,妇女们穿上翘头花鞋,老年妇女念着佛歌,青年人山歌阵阵,寂静而热情的古镇,巷道如故,堡垒矗立。

    旅游信息

    天气概况

    平均气温在14℃-16℃,气候温和宜人,来这里旅游可穿常服。黄果树瀑布夏天的时候是丰水期,水量丰富,气势磅礴;而冬天则水比较少,且气温一般都在10℃以下,如果是遇到下雪或者是冻雨的话,气温可能还要低。

    交通提示

    从贵阳金阳客运站坐汽车到平坝汽车南站,全程高速,23元。买到天龙的票,3.5元。那是到平坝的车,大巴。坐约20分钟,到天龙街上下。走路五分钟到景区大门,买票进入景区。古镇门票35,古镇加天台山通票60.

    相近景点

    龙宫风景区

    天龙屯堡

    云山屯

    织金洞风景区

    安顺文庙

    梭筛风景区

    安乐温泉

    明十八先生墓

    奢香墓

    红岩碑

    犀牛洞

    盘县古银杏风景名胜区

    关索洞

    石头寨

    扁担山

    霸陵

    关索岭

    盘江铁索桥

    天台山

    普定穿洞遗址

    屯堡文化

    王若飞故居

    干宏洞

    本寨村油菜花

    旅游线路

    线路一:天龙屯堡、黄果树瀑布、陡坡塘、天星桥一日游

    早上6:30左右,在酒店大堂接客人(提前一天晚上导游会与客人联系)出发,由市区出发一小时后到达平坝县,游览“云从天出天然奇峰天生就,月照台台中胜景台上观”的【天台山】,建于明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高僧白云开山卓锡于此,建寺山顶、历经康熙、嘉庆、道光三代僧修,,观石头建筑史上的奇迹,距今600多年的伍龙寺,上有吴三桂留下的三件遗宝。之后游览600年前明朝驻守西南边疆屯军后裔的居住地----【天龙屯堡】,观地戏、品驿茶、领略淳朴的老汉族民风。(天龙景区内参观银饰产品40分钟)。之后乘车1.5小时前往【黄果树】国家AAAAA级风景名胜区,途中经过镇宁县,参观贵州土特产超市,免费品尝(40分钟),后赴黄果树景区用中餐。餐后换乘景区环保车(环保行动人人有责须自理50元/人)中餐后游览位于黄果树下游6公里处的【天星桥】景区,途中车览螺丝滩瀑布,高原梯田风光,步行游览石笋密集,植被茂盛的天星桥景区,集山、水、林、洞为一体,被游人称赞为:“风刀水剑刻就”的“万倾盆景”,“根笔藤墨绘帛”的的“千古绝画”。后前往亚州第一大瀑布“【黄果树大瀑布】”(如体力有限的朋友,可自愿选乘亚洲第一大扶梯,参观游览),穿(西游记)中神奇水帘洞、犀牛潭等,可自费乘坐亚洲第一大扶梯(往返程:50元/人),之后观【陡坡塘瀑布】。三个景点游览完毕后,结束愉快的行程,返回林城贵阳市,沿路散团。

    线路二:天台山天龙屯堡红枫湖一日游

    早上8:00至8:30左右在酒店大堂接游客(具体时间根据酒店位置而定),由市区出发一小时后到达平坝县,游览”云从天出天然奇峰天生就,月照台台中胜景台上观”的【天台山】,建于明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僧白云开山卓锡于此,建寺山顶、历康熙、嘉庆、道光三代僧修,,观石头建筑史上的奇迹,距今600多年的伍龙寺,游览600年前明朝驻守西南边疆屯军后裔的居住地----【天龙屯堡】,观地戏、品驿茶、领略淳朴的老汉族民风,(游览时间:3小时左右含中餐),天龙食府中餐后乘车前往国家级AAAA级风景名胜区---【红枫湖】,景区以北湖的岛、中湖的水、后湖的湾、南湖的洞,四湖组成,乘船欣赏湖光山色,参观岛上修建的苗寨,侗寨,布依寨.(游览时间1小时20分钟左右)下午18:00左右返回到贵阳。

    最佳旅游时间

    来安顺旅游重在玩山玩水,夏天七八月是最好的时候;7-8月是世界黄果树瀑布的丰水期。

    交通

    从贵阳体育馆客运站坐汽车到安顺汽车南站,全程高速,35元。买到天龙的票,5.5元。那是到平坝的车,大巴。坐约40分钟,到天龙路口下(路口有一个加油站)。下车后,右拐,走约十分钟山路,到了三叉路口,看到往天龙屯堡和天台山的指示,根据指示往右走约十多分钟,就看到了风景区的指示。左拐走两分钟就到了景区门口。也可以在加油站对面坐三轮面得到天龙镇,价格不详。

    门票价格

    60元/人

    旅游时间

    来安顺旅游重在玩山玩水,夏天七八月是最好的时候;7-8月是世界黄果树瀑布的丰水期。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2年11月18日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