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余氏宗祠

浙江宁波市余氏宗祠

  • 中文名:余氏宗祠
  • 外文名:Ysm ancestral hall
  • 别名:余隘祠堂
  • 建筑用途:用来供奉、祭祀先祖
  • 地理位置:宁波市江东区
  • 动工时间:南宋建筑特色马头墙檐角高翘,气势不凡
  • 结构形式:属“前厅(门厅)后殿(大殿)两(左右)厢房”格局
  • 景点类别:历史遗迹
  • 所属国家:中国
  • 余氏宗祠介绍
    余氏宗祠,俗称余隘祠堂,坐落在宁波市江东区朝晖路往北延伸段,甬江南岸的冰厂跟。1993年,余氏宗祠被江东区人民政府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结构

    祠堂坐北朝南,属“前厅(门厅)后殿(大殿)两(左右)厢房”格局,一条小河从祠堂门前潺潺流过。祠堂大概于近期刚刚修缮过。祠堂的正大门分内外两道,外面一道两头用木栅栏围筑,正中为两扇形如“阊门”的大栅栏木门;里面一道则用厚重的实木制作,表面还涂了一层乌黑发亮的油漆,大门开启时还会发出低沉的“嘎吱嘎吱”的响声。挂在门楣正中的横匾上镶嵌着“余氏宗祠”四个黑底鎏金大字,从左下方的落款看,为原宁波师范已故教师郑玉浦先生的墨宝。两侧院墙上,马头墙檐角高翘,气势不凡。

    走进五开间门面的宗祠大殿,这里是余氏后人专门用来供奉、祭祀先祖的地方。抬头望,大殿中堂正中,“源远流长”、“锦乐堂”两块黑底金字横匾,一高一低,高悬头顶。

    历史沿革

    余氏宗祠始建于南宋,至今已有700余年历史。始祖余涤公,出生于舟山定海建岙村,出身书香门第,为避战乱来甬。开始在鄞东一带当私塾教师,后被时任南宋丞相的史浩相中,遂邀聘为月湖书院教书。

    进入东厢房,发现一块黑底黄字的长方形石碑镶嵌在南墙中间。据碑记及有关史料记载,余氏始祖余涤公之孙天锡公,南宋嘉定16年(1223)进士,历任临安、婺州、宁国、福州知府,官至礼部尚书。嘉熙二年(1238),观文殿内阁学士而拜相。生前曾捐资创办舟山第一书院———虹桥书院。卒后赠封太师、鲁国公。一生为官清正,体恤民情,政职卓著。其弟天任公,宝庆二年(1226)入士,官至兵部尚书,正议大夫,封楚国公。卒后,墓道石刻就在东钱湖度假区高钱村的青雷山北坡,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任公之子余晦公亦仕至尚书,封宁国公。鄞东余氏,一门三尚书一宰相,封三国公,足见东城冰厂跟余氏一脉子孙繁衍、人才辈出、事业兴旺的繁荣景象。

    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雨,宗祠也曾遭受过严重的创伤。据说1932年,由于台风的正面袭击,宗祠彻底被毁。余氏族人同心协力数次赴上海募捐,使宗祠得以重建。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宗祠也曾办过学校(即余隘小学),为培养人才作出过贡献。目前,余隘小学也早就完成了历史使命。

    古祠现状

    现今,余氏宗祠仍气势恢宏,保存完好。听村里的老人说,中堂内屏还刻有朱伯庐“治家格言”木雕3幅,两边雕饰古代孝子图———《弃官寻母》、《卖身葬父》、《百里负米》等15幅。这些木雕,雕刻精细,栩栩如生,还配以诗文,显得精致无比。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2年11月18日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