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庙岛

世界重要的妈祖庙之一

  • 中文名:庙岛
  • 别名:沙门岛
  • 所属地区:中国
  • 地理位置:沙门岛凤凰山
  • 建立时间:1122年
  • 作用:古时囚禁犯人
  • 对应节日:庙会
    目录
    建设背景名称由来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岛上渔人为求海神保佑,在沙门岛凤凰山前修建了天后宫,又称娘娘庙,庙岛之名即由此而来.建筑特色庙岛之东、北、西三侧,均有一些岛屿分布.它们围成了一个半圆形,形成了一个阔大的海上塘湾.塘湾内常常是风平浪静,古称庙岛塘,塘内港口是我国古代四大著名港口之一.围绕庙岛的三面岛屿各有特色:东面是南长山岛和北长山岛,两岛之间有一坝相连,即玉石街,宛若兄弟俩,手牵着手,形影相随.在北长山岛的北端,岬角突然转向西,耸起一个山头,临海处尽是高崖危壁,十分险峻,和它对峙的是一个无人居住的圆圆小岛,即太阳岛,俗称烧饼岛.两岛之间有一海峡,为南来北往船只的必经之路,号称珍珠门.再西,即是螳螂岛、犁犋把岛、小黑山岛,排成一字长蛇阵,成为北面的屏障.与小黑山岛鸡犬之声相闻的是大黑山岛,它像一只卧虎,一只爪子向东伸出,即是有名的虎爪崖.它俯伏於湛蓝色海中的身躯,渐渐向南,最后将虎尾一甩,弯成了南北方向,在那里是一溜儿沙岗,十分漂亮.沙岗上的沙子粒细质软,在阳光下闪出光亮,惹人喜爱.在沙岗的尾端有一个礁砣,岿然屹立在海中。
    庙岛
    历史沿革村庄在庙岛上有两个村庄,一个叫山前村,另一个和岛屿同名,属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管辖。庙岛村位于长岛县南部的庙岛北端,村因岛而名。
    庙岛
    东距县驻地3公里,西与大、小黑山相望,北与北长山为邻,南与蓬莱市遥遥相对。庙岛村北为一狭长岬角,南靠山,东、西两侧临海。村庄沿海岸呈南北向条状聚落。现有村民93户,246人。居民多以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为业。村内以王姓和金姓居多,为清道光年间由青州府迁入建村。庙岛自宋代起称沙门岛,为犯人流放地,至清始称庙岛。宋时属蓬莱县沙门寨地,元、明属蓬莱县沙门社,清道光年间建庙岛社。1934年设庙岛乡,1945年设庙岛区,1948年为独立保,1949年设庙岛乡。1958年成立庙岛大队,1962年属北长山公社。1984年建立行政村,属北长山乡,1985年4月建立庙岛乡,2001年3月属北长山乡。显应宫显应宫。位于庙岛村北部,前后傍山,左右邻海,共占地90亩。宋宣和四年(1122年)建,俗称娘娘庙、妈祖庙等。明崇祯元年(1628年)扩修成一个具有戏楼、山门、前殿、大殿和后殿等的古建筑群。元明时期,庙岛成为重要航海驿站,南北往来船只日多。显应宫香火甚盛,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妈祖庙。显应宫为砖木石结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前院由前殿及山门、钟鼓二楼组成,大琉璃瓦砖砌筑。前殿3间,山门3洞,正面嵌“显应宫”三字,山门外筑28级台阶,东西两侧各有一凉亭,钟鼓楼山脊兽吻悬挑。中院由大殿、东西两廊组成,大殿为庙群中最大的建筑物,大屋顶,黑筒瓦,绿琉璃瓦苫盖,脊瓦压梢,塑有兽器,檐口斗拱悬挑,飞椽卷檐,内部圆木顶撑,方砖铺地,为硬山式结构。庙后院由后殿及串廊组成。后殿3间,为歇山式,内有寝宫。戏楼前台上复重檐弓字脊,屋檐起翘,琉璃瓦苫盖,四周12条龙探首怒视,有凌空欲飞之势。阁楼斗拱彩绘,檐周围刻有龙、凤、鸟、兽、花卉等图案,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戏楼后台形同古老宫殿,雕梁画栋,色彩艳丽,门前正上方,有咸丰皇帝亲笔题的"神功济运"匾额.海神娘娘铜像即正居暖阁之内的龙墩上,暖阁里,4尊侍女;暖阁外,4尊妃女;还有12尊巨大的站班.这些塑像多是宋期的作品.此外,还有碑碣、铜鼎、壁画、船模等,是研究我国航海史的重要资料.由大殿到后官组成的后院,二者之间有串廊联结,后宫内塑像与大殿的大体相同,但这里有巨大的铜像,2米多高的青铜穿衣镜及爵、鼎等铜制用品.现在,又新收宗了不少文物,如邓世昌当年在致远舰上用过的大铁锚,有数百年前的缆绳等,成了长岛县航海历史博物馆了.整座建筑群“文革”期间全部被毁,1983年就原址重建。今到庙岛朝拜妈祖、进香旅游的人逐年增加。文化活动庙会最热闹的场面是每年夏间的"海神娘娘"庙会.从农历七月初七开始,在娘娘庙前的戏楼上开演戏文,往往一演就是七八天,十来天,有时竟长达29多天!庙会期间的盛况,将南来北往的船客吸引住了,纷纷在庙岛上驻足观赏.附近的船也纷纷前来,一清早航行至庙岛,一直闹至深夜戏散,才点上灯笼,各自摇桨归家.主要展览遗址庙岛古城遗址。位于庙岛北部,南北长200米,东西宽90米。北城墙保存较好,长90米,宽7米,残高1~2.1米。西城墙建在海滩与山地交界处,残墙长63米,最宽处6米,高0.5~2米。东残墙长100米,宽7米,高0.5~2.5米。南墙现已不存,城墙由夯土层和碎石层相迭而成,建筑年代待考。
    庙岛
    主要景观在庙岛诸多的旅游景观中,最吸引人也是最为罕见的要数海市蜃楼现象了.每年夏季来临,是观赏海市蜃楼现象的有利时机.虽然对大多数旋游者来说,要观赏到海市蜃楼是十分难得的,但若有运气的话,并掌握好一定的时间和地方,有时还是可能观赏到海市蜃楼这一大自然中的神奇景色的。记得1981年农历七月初七下午,当时天气晴朗,海凤微拂,波浪不起,海面上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云雾.刹那间,在庙岛南侧的海面上空,隐隐约约现出了两个小岛.岛上道路蜿蜒,楼阁清晰,峰峦叠起,林木葱茏,蔚为奇观.人在楼阁之中出没,车在街道之上奔驰,溪水在峰峦之间流淌,花在丛林之中争艳,宛若仙境,却又历历在目,清晰可辨,高高悬在半空之中,令游人叹为观止矣!这次海市蜃楼历时长达40多分钟,当时的游人真是眼福非浅.据最近报道,1988年6月17日下午14时20分至19时,在蓬莱阁对面长达100多公里的海域内,出现了种种奇观,忽而是多孔桥般的奇景,忽而是从未见过的岛屿,忽而见高大的烟囱和高楼大厦,在波涛万顷的海面上现出一幅多彩多姿的画卷.山东电视台作了实地拍摄,记录下了这一罕见的海市蜃楼奇观.如今,在庙岛的港湾内,还开辟了不少水域,以养殖扇贝等海产品,既为庙岛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也为庙岛增添了新的旅游风景点.庙岛列岛在山东半岛的最北端,有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古称登州,今叫蓬莱。从蓬莱之丹崖山上极目远眺,但见茫茫沧海之上,淼淼烟波之中,撒落着一群苍翠如黛的岛屿,宛若镶嵌在碧波上的颗颗宝石,这就是被人们誉为“海上仙境”的美丽岛屿——庙岛列岛。庙岛列岛,扼踞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海峡,由大小30多个岛屿组成。自北向南,可分为三个岛群:北岛群有南隍城岛、北隍城岛和大钦岛、小钦岛等;中岛群有砣矶岛、高山岛、(左石右候)矶岛等;南岛群有南长山岛、北长山岛、大黑山岛、小黑山岛、庙岛等。其中以南长山岛最大,面积为20.4平方公里。庙岛列岛属山东省,为渤海门户,既是旅游胜地,也是军事要道。庙岛列岛,古有蓬莱、方丈、瀛州海上三神山之称。据《史记》记载,秦皇汉武都曾不辞跋涉,停步歇马于丹崖山畔,望海中神山,乞求长生。有海市时,长山的开头又变幻莫定,方士们就对皇帝说海中有仙山,这仙山指的便是长岛。唐诗曾云:“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宋朝的大文学家苏东坡,当年站在蓬莱海岸上,北望长山诸岛,不由得赞叹道:“真神仙所宅也!”《西游记》、《镜花缘》等神话小说更把这里描绘成为一个虚幻缥缈、超脱凡尘的世外桃源,海上仙境。庙岛列岛历史悠久,考古学家和地质学家曾考证:早在旧石器时期,即约1万多年前,这里使有人居住。商代时人们在此穴居的遗址、古人的墓葬贝(左土右冢)、古城墙上城的废墟……均有出土和发现,证明庙岛列岛具有悠久的历史。地理环境地形地貌海蚀地貌奇观也各有特色:有的突兀群聚,有的孑然孤立;有的像锋利的宝剑,直插云霄;有的像威武的雄狮,昂首伏波;有的像一对情侣摩肩擦臂,亲密无间;有的像窈窕少女,凝神静坐,若有所思……这些奇礁怪石或雄浑粗犷,或古朴清幽,或玲珑剔艇,神韵各具,形成了庙岛列岛的奇景。海滩之景,以北长山岛上的半月湾为最,此湾内卵石浑圆,有的洁白如美玉,有的鲜红如玛瑙,有的橙黄如蜜桔,有的绛柴油如雕檀,有的晶莹如琥珀,有的漆黑如黛墨。颗颗卵石,均为佳品。至于大黑山岛的蝮蛇和古墓,砣矶岛上的石块,大、小竹岛的翠竹,车由岛上的鸟群,大钦岛上的蝎子等等,均是岛岛有景,景景各异。如此奇美的庙岛列岛是怎样形成的呢?据考证,庙岛列岛原是山东半岛的一部分,与大陆连接在一起,后因地壳运动,山地海面升降的变化,造成了庙岛殃岛与大陆的分离,成为海中之岛群。组成庙岛列岛的主要岩层是震旦系的变质岩,局部有燕山期的花岗斑岩,在大黑山岛的顶部有上第三系到第四系的玄武岩。在构造上,这些岛屿排列在北北东向的断裂带上,岩层走向近于南北。它们大抵与渤海海峡断陷同一时期形成,可能为第四纪时期。在各岛上,还见有第四系堆积物,如中更新统的红色坡堆积物,上更新统的黄土堆积,黄土以大钦岛、大黑山岛保存最为完好,其上限达到海拔60米左右,黄土中夹有海相和陆相软体动物化石。在晚更新世冰期低海面时,黄、渤海海底变为陆地,庙岛列岛只是陆地上的小丘。在渤海和黄海南部的海底,发现了属于那个时代的大型食草动物残骸,也证明了这一点。冰后期海侵以来,庙岛列岛地处潮流、海流的进出通道,海底受到了强烈冲刷,在老铁山水道的最大深度可达79米。复杂的地质构造和地貌形态,蕴育了丰富多彩的海边奇景;宜人的气候和洁净的海水,生长了众多的海生动物和植物。庙岛列岛地处渤、黄两海之间,是多种鱼虾回游的必经之地,有对虾、鲃鱼、鲐鱼、刀鱼、鲈鱼、鲳鱼、鲆鲽、黄花、螃蟹等2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加上庙岛列岛海域辽阔,港湾众多,水质肥沃,是一个良好的天然海上牧场,盛产海带、紫菜、裙带菜、贝类等贝藻生物。珍贵的海产品有鲍鱼,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海味之冠。扇贝也是一种珍贵贝类,其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钙、磷、铁、核黄素等,是食用和医用的良好海产品,经济价值极高。扇贝的闭壳肌,制干后就成为干贝,是美味佳肴。此外,海参、海胆也是十分珍贵的海产品。海参营养丰富,可以补胃壮阳、益气滋阴、通肠润燥、台病健身、延年益寿等,自古以来被视为海中珍品。海胆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且是人们喜爱的观赏动物。参考资料[1]庙岛妈祖庙.马蜂窝. [2021-06-21].
  • 庙岛介绍
    庙岛,古称沙门岛,因古时此岛是囚禁犯人的地方。

    建设背景

    名称由来

    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岛上渔人为求海神保佑,在沙门岛凤凰山前修建了天后宫,又称娘娘庙,庙岛之名即由此而来.

    建筑特色

    庙岛之东、北、西三侧,均有一些岛屿分布.它们围成了一个半圆形,形成了一个阔大的海上塘湾.塘湾内常常是风平浪静,古称庙岛塘,塘内港口是我国古代四大著名港口之一.围绕庙岛的三面岛屿各有特色:东面是南长山岛和北长山岛,两岛之间有一坝相连,即玉石街,宛若兄弟俩,手牵着手,形影相随.在北长山岛的北端,岬角突然转向西,耸起一个山头,临海处尽是高崖危壁,十分险峻,和它对峙的是一个无人居住的圆圆小岛,即太阳岛,俗称烧饼岛.两岛之间有一海峡,为南来北往船只的必经之路,号称珍珠门.再西,即是螳螂岛、犁犋把岛、小黑山岛,排成一字长蛇阵,成为北面的屏障.与小黑山岛鸡犬之声相闻的是大黑山岛,它像一只卧虎,一只爪子向东伸出,即是有名的虎爪崖.它俯伏於湛蓝色海中的身躯,渐渐向南,最后将虎尾一甩,弯成了南北方向,在那里是一溜儿沙岗,十分漂亮.沙岗上的沙子粒细质软,在阳光下闪出光亮,惹人喜爱.在沙岗的尾端有一个礁砣,岿然屹立在海中。

    历史沿革

    村庄

    在庙岛上有两个村庄,一个叫山前村,另一个和岛屿同名,属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管辖。庙岛村位于长岛县南部的庙岛北端,村因岛而名。

    东距县驻地3公里,西与大、小黑山相望,北与北长山为邻,南与蓬莱市遥遥相对。庙岛村北为一狭长岬角,南靠山,东、西两侧临海。村庄沿海岸呈南北向条状聚落。现有村民93户,246人。居民多以海洋捕捞和海水养殖为业。

    村内以王姓和金姓居多,为清道光年间由青州府迁入建村。庙岛自宋代起称沙门岛,为犯人流放地,至清始称庙岛。

    宋时属蓬莱县沙门寨地,元、明属蓬莱县沙门社,清道光年间建庙岛社。1934年设庙岛乡,1945年设庙岛区,1948年为独立保,1949年设庙岛乡。

    1958年成立庙岛大队,1962年属北长山公社。1984年建立行政村,属北长山乡,1985年4月建立庙岛乡,2001年3月属北长山乡。

    显应宫

    显应宫。位于庙岛村北部,前后傍山,左右邻海,共占地90亩。宋宣和四年(1122年)建,俗称娘娘庙、妈祖庙等。

    明崇祯元年(1628年)扩修成一个具有戏楼、山门、前殿、大殿和后殿等的古建筑群。元明时期,庙岛成为重要航海驿站,南北往来船只日多。显应宫香火甚盛,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妈祖庙。

    显应宫为砖木石结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前院由前殿及山门、钟鼓二楼组成,大琉璃瓦砖砌筑。前殿3间,山门3洞,正面嵌“显应宫”三字,山门外筑28级台阶,东西两侧各有一凉亭,钟鼓楼山脊兽吻悬挑。

    中院由大殿、东西两廊组成,大殿为庙群中最大的建筑物,大屋顶,黑筒瓦,绿琉璃瓦苫盖,脊瓦压梢,塑有兽器,檐口斗拱悬挑,飞椽卷檐,内部圆木顶撑,方砖铺地,为硬山式结构。

    庙后院由后殿及串廊组成。后殿3间,为歇山式,内有寝宫。戏楼前台上复重檐弓字脊,屋檐起翘,琉璃瓦苫盖,四周12条龙探首怒视,有凌空欲飞之势。

    阁楼斗拱彩绘,檐周围刻有龙、凤、鸟、兽、花卉等图案,形态逼真,栩栩如生。

    戏楼后台形同古老宫殿,雕梁画栋,色彩艳丽,门前正上方,有咸丰皇帝亲笔题的"神功济运"匾额.海神娘娘铜像即正居暖阁之内的龙墩上,暖阁里,4尊侍女;暖阁外,4尊妃女;还有12尊巨大的站班.这些塑像多是宋期的作品.此外,还有碑碣、铜鼎、壁画、船模等,是研究我国航海史的重要资料.由大殿到后官组成的后院,二者之间有串廊联结,后宫内塑像与大殿的大体相同,但这里有巨大的铜像,2米多高的青铜穿衣镜及爵、鼎等铜制用品.现在,又新收宗了不少文物,如邓世昌当年在致远舰上用过的大铁锚,有数百年前的缆绳等,成了长岛县航海历史博物馆了.

    整座建筑群“文革”期间全部被毁,1983年就原址重建。今到庙岛朝拜妈祖、进香旅游的人逐年增加。

    文化活动

    庙会

    最热闹的场面是每年夏间的"海神娘娘"庙会.从农历七月初七开始,在娘娘庙前的戏楼上开演戏文,往往一演就是七八天,十来天,有时竟长达29多天!庙会期间的盛况,将南来北往的船客吸引住了,纷纷在庙岛上驻足观赏.附近的船也纷纷前来,一清早航行至庙岛,一直闹至深夜戏散,才点上灯笼,各自摇桨归家.

    主要展览

    遗址

    庙岛古城遗址。位于庙岛北部,南北长200米,东西宽90米。北城墙保存较好,长90米,宽7米,残高1~2.1米。

    西城墙建在海滩与山地交界处,残墙长63米,最宽处6米,高0.5~2米。东残墙长100米,宽7米,高0.5~2.5米。南墙现已不存,城墙由夯土层和碎石层相迭而成,建筑年代待考。

    主要景观

    在庙岛诸多的旅游景观中,最吸引人也是最为罕见的要数海市蜃楼现象了.每年夏季来临,是观赏海市蜃楼现象的有利时机.虽然对大多数旋游者来说,要观赏到海市蜃楼是十分难得的,但若有运气的话,并掌握好一定的时间和地方,有时还是可能观赏到海市蜃楼这一大自然中的神奇景色的。记得1981年农历七月初七下午,当时天气晴朗,海凤微拂,波浪不起,海面上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云雾.刹那间,在庙岛南侧的海面上空,隐隐约约现出了两个小岛.岛上道路蜿蜒,楼阁清晰,峰峦叠起,林木葱茏,蔚为奇观.人在楼阁之中出没,车在街道之上奔驰,溪水在峰峦之间流淌,花在丛林之中争艳,宛若仙境,却又历历在目,清晰可辨,高高悬在半空之中,令游人叹为观止矣!这次海市蜃楼历时长达40多分钟,当时的游人真是眼福非浅.

    据最近报道,1988年6月17日下午14时20分至19时,在蓬莱阁对面长达100多公里的海域内,出现了种种奇观,忽而是多孔桥般的奇景,忽而是从未见过的岛屿,忽而见高大的烟囱和高楼大厦,在波涛万顷的海面上现出一幅多彩多姿的画卷.山东电视台作了实地拍摄,记录下了这一罕见的海市蜃楼奇观.

    如今,在庙岛的港湾内,还开辟了不少水域,以养殖扇贝等海产品,既为庙岛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也为庙岛增添了新的旅游风景点.

    庙岛列岛

    在山东半岛的最北端,有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古称登州,今叫蓬莱。从蓬莱之丹崖山上极目远眺,但见茫茫沧海之上,淼淼烟波之中,撒落着一群苍翠如黛的岛屿,宛若镶嵌在碧波上的颗颗宝石,这就是被人们誉为“海上仙境”的美丽岛屿——庙岛列岛。庙岛列岛,扼踞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海峡,由大小30多个岛屿组成。

    自北向南,可分为三个岛群:北岛群有南隍城岛、北隍城岛和大钦岛、小钦岛等;中岛群有砣矶岛、高山岛、(左石右候)矶岛等;南岛群有南长山岛、北长山岛、大黑山岛、小黑山岛、庙岛等。

    其中以南长山岛最大,面积为20.4平方公里。庙岛列岛属山东省,为渤海门户,既是旅游胜地,也是军事要道。

    庙岛列岛,古有蓬莱、方丈、瀛州海上三神山之称。据《史记》记载,秦皇汉武都曾不辞跋涉,停步歇马于丹崖山畔,望海中神山,乞求长生。

    有海市时,长山的开头又变幻莫定,方士们就对皇帝说海中有仙山,这仙山指的便是长岛。唐诗曾云:“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宋朝的大文学家苏东坡,当年站在蓬莱海岸上,北望长山诸岛,不由得赞叹道:“真神仙所宅也!”《西游记》、《镜花缘》等神话小说更把这里描绘成为一个虚幻缥缈、超脱凡尘的世外桃源,海上仙境。

    庙岛列岛历史悠久,考古学家和地质学家曾考证:早在旧石器时期,即约1万多年前,这里使有人居住。商代时人们在此穴居的遗址、古人的墓葬贝(左土右冢)、古城墙上城的废墟……均有出土和发现,证明庙岛列岛具有悠久的历史。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海蚀地貌奇观也各有特色:有的突兀群聚,有的孑然孤立;有的像锋利的宝剑,直插云霄;有的像威武的雄狮,昂首伏波;有的像一对情侣摩肩擦臂,亲密无间;有的像窈窕少女,凝神静坐,若有所思……这些奇礁怪石或雄浑粗犷,或古朴清幽,或玲珑剔艇,神韵各具,形成了庙岛列岛的奇景。

    海滩之景,以北长山岛上的半月湾为最,此湾内卵石浑圆,有的洁白如美玉,有的鲜红如玛瑙,有的橙黄如蜜桔,有的绛柴油如雕檀,有的晶莹如琥珀,有的漆黑如黛墨。

    颗颗卵石,均为佳品。至于大黑山岛的蝮蛇和古墓,砣矶岛上的石块,大、小竹岛的翠竹,车由岛上的鸟群,大钦岛上的蝎子等等,均是岛岛有景,景景各异。

    如此奇美的庙岛列岛是怎样形成的呢?据考证,庙岛列岛原是山东半岛的一部分,与大陆连接在一起,后因地壳运动,山地海面升降的变化,造成了庙岛殃岛与大陆的分离,成为海中之岛群。

    组成庙岛列岛的主要岩层是震旦系的变质岩,局部有燕山期的花岗斑岩,在大黑山岛的顶部有上第三系到第四系的玄武岩。在构造上,这些岛屿排列在北北东向的断裂带上,岩层走向近于南北。它们大抵与渤海海峡断陷同一时期形成,可能为第四纪时期。

    在各岛上,还见有第四系堆积物,如中更新统的红色坡堆积物,上更新统的黄土堆积,黄土以大钦岛、大黑山岛保存最为完好,其上限达到海拔60米左右,黄土中夹有海相和陆相软体动物化石。在晚更新世冰期低海面时,黄、渤海海底变为陆地,庙岛列岛只是陆地上的小丘。在渤海和黄海南部的海底,发现了属于那个时代的大型食草动物残骸,也证明了这一点。冰后期海侵以来,庙岛列岛地处潮流、海流的进出通道,海底受到了强烈冲刷,在老铁山水道的最大深度可达79米。

    复杂的地质构造和地貌形态,蕴育了丰富多彩的海边奇景;宜人的气候和洁净的海水,生长了众多的海生动物和植物。庙岛列岛地处渤、黄两海之间,是多种鱼虾回游的必经之地,有对虾、鲃鱼、鲐鱼、刀鱼、鲈鱼、鲳鱼、鲆鲽、黄花、螃蟹等20多种主要经济鱼类。加上庙岛列岛海域辽阔,港湾众多,水质肥沃,是一个良好的天然海上牧场,盛产海带、紫菜、裙带菜、贝类等贝藻生物。珍贵的海产品有鲍鱼,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被誉为海味之冠。扇贝也是一种珍贵贝类,其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钙、磷、铁、核黄素等,是食用和医用的良好海产品,经济价值极高。扇贝的闭壳肌,制干后就成为干贝,是美味佳肴。此外,海参、海胆也是十分珍贵的海产品。海参营养丰富,可以补胃壮阳、益气滋阴、通肠润燥、台病健身、延年益寿等,自古以来被视为海中珍品。海胆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且是人们喜爱的观赏动物。

    参考资料

    [1]庙岛妈祖庙.马蜂窝. [2021-06-21].

    该页面最新编辑时间为 2022年11月16日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