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海洋资源利用

  • 外文名:Utilization of marine resources
  • 别称:海洋资源开发利用
  • 学科:海洋学
  • 海洋资源利用介绍
    海洋资源利用,又称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海洋资源是指赋存于海洋环境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以及与海洋开发有关的海洋空间。海洋资源按其属性可分为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水资源、海洋能与海洋空间资源。在当今全球粮食、资源、能源供应紧张与人口迅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开发海洋资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海洋资源利用的行业主要有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盐及盐化工业、海洋油气业、滨海旅游业、滨海砂矿以及海水直接利用等。

    开发利用现状

    海洋生物资源

    2011 年,我国海水产品产量 2 908 万 t,占全国 水 产 品 总 产 量 的 52%,其 中 近 海 捕 捞1 241. 9万 t,海水养殖产量 1 551 万 t,远洋捕捞 114. 8 万 t。为有效保护海洋渔业资源,我国从 1999 年开始实施近海捕捞产量“零增长”战略,10 余年来强化了捕捞许可制度,积极引导近海捕捞生产结构调整,捕捞产品结构逐步优化。海水养殖空间不断拓展,从传统的池塘养殖、滩涂养殖、近岸养殖向离岸养殖业发展,海水养殖设施与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我国远洋捕捞作业渔场范围不断扩大,远洋船舶类型结构得到初步改善,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远洋渔业国家。

    海洋油气资源

    2011 年,我国海上油气产量超过 5 000 万 t油气当量,占全国油气年产量的近 20%。近年来,我国陆续公布了一批深海油气资源开发招标区块,与国外石油企业合作开发,2011 和2012 年 共 公 布 了 54 个 区 块,区 块 总 面 积28. 6 万 km 。我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 981”,在距离香港东南 320 km 的南海荔湾 6-1-1 井成功开钻,标志着我国油气开采向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海洋空间资源

    2011 年,全国沿海港口万吨以上泊位 1 422个,完成货物吞吐量63. 6 亿 t,货物吞吐量超过亿吨的港口增加到 17 个。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 46 亿 TEU,集装箱吞吐量超过 100 万 TEU 的港口达到 15 个。2011 年,全国确权海域面积 185 946 hm 。从 用 海 类 型 上 看,渔 业 用 海 确 权 海 域159 745 hm ,占全国确权海域的 85. 91%;交通运输用海 10 809 hm 、工业用海 10 391 hm ,分别占全国确权海域的 5. 81% 和 5. 59%;其他确权海域面积较小。

    海水资源

    我国已建和在建工程累计海水淡化能力约60 万 t/d。已建成的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有:5 000 t/d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3 000 t/d 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工程,1. 25 万 t/d 低温多效海水淡化工程项目。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后设计制造的设备有 3 000 t/d 和 4 000 t/d 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成套装置。全国海水直接利用已超过600 亿 m3,随着海水利用技术的不断进步,海水直接利用从工业领域向农业领域扩大,对其他产业的支撑以及保障用水安全具有长远意义和战略意义。

    可再生能源

    潮汐能发电是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最为成熟的技术,具有电站长期运行、管理和维护的经验。全国潮汐电站总装机容量为6 000 kW,居世界第三。近年来我国涌现出多个具有开发前景的波浪能、潮流能新技术与新装置,并已在实海况条件开展试验研究。虽然我国温差能资源蕴藏量在各类海洋能中占居首位,但目前温差能技术仅仅完成了实验室原理试验。此外,盐差能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面临主要问题

    不合理开发

    由于海洋渔业开发利用过度,渔业种群再生能力下降,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受到制约。随着海洋捕捞船只数量持续大量增加,捕捞强度超过了资源再生能力。传统渔业种类消失,部分渔业种类资源枯竭,优势种更替加快,生物多样性降低,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改变,影响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大规模围填海工程消耗了大量的天然海岸线,全国超过一半以上的海岸线已为人工岸线。由于缺乏应有的统筹规划,沿海各地临港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项目一哄而上,造成临港工业、港口码头等重复建设,岸线资源粗放式管理,难以发挥我国沿海地区岸线资源的整体功能。2011 年我国原油进口量超过 2. 5 亿 t,90%的进口石油是通过海上船舶运输来完成的,船舶溢油风险明显增加。1973—2009 年,我国沿海共发生船舶溢油事故 2 821 起,平均每 4 ~5 d发生一起。此外,随着海上油气开发强度的增加,海上油气平台及输油管线跑冒滴漏等造成的石油污染事故频繁发生,并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2011 年,渤海蓬莱 19 - 3 钻井平台发生溢油事故,对当地渔业及海洋生态资源带来巨大的灾难。

    能力不足

    1、探采能力落后

    我国海洋油气开发能力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虽然有了质的飞跃,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海洋油气的勘查与开采能力相对不足。目前,我国近海原油探明率不足 20%,天然气探明率不足 10%,且 70% 的油气储量位于深水海域。渤海东海南海北部三大石油勘探区石油资源勘探难度越来越大,资源规模变小、类型变差、隐蔽性变强。天然气勘探仍立足于近海浅水区,近年来尚未获得重大发现,勘探局面尚未打破,主攻方向尚不甚明确。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程度较低,仅初步了解南海北部陆坡的西沙海槽、东沙海域、神狐海域和琼东南海域等 4 个调查区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及其分布情况。

    2、装备与技术水平差距大

    我国在深海工程装备及关键技术方面虽有突破性进展,如海洋油气的勘察、物探、钻井、起重、铺管等系列深水工程装备, “海洋石油981”第六代深水半潜式平台及第一艘深水工程船舶等,但是从总体上看仍不能满足我国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需要。在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我国产品大多为中低端。在海洋工程装备的产业结构中,海洋钻井平台及各种特殊船舶等高端产品研发、设计、工程总包、关键配套系统和设备基本由欧美垄断,韩国和新加坡在海洋油气钻井平台总装建造领域居于第二阵营。突破深海油气勘探开发的技术与设备,是海洋油气产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重点方向

    开发海洋资源

    绿色、科学、立体开发是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的现实选择,也是必然选择。走绿色开发海洋资源的新型开发模式是当今世界的趋势。绿色开发海洋资源是基于海洋的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转变粗放式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按照整体、协调、优化和循环的思路,促进环境、资源、经济社会良性发展,实现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

    蓝色海洋与绿色生态环境是沿海地区的生命线,必须坚持科学开发海洋资源。科学规划海洋资源的开发,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整体性、长远性和战略性布局,促进海洋资源有序开发、有效利用,促进海洋资源科学发展,以实现海洋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海洋资源的多层次复合性和多功能性的特点,决定了必须立体开发海洋资源。推行海洋表层、中层、底层立体开发方式,统筹兼顾,提高海洋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优化海洋空间格局,统筹海陆资源配置和经济布局,实现海洋资源的最大利用价值。

    浅海到深海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深远海资源开发,深海油气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深海生物基因资源、远洋渔业资源的开发已成为国际海洋资源开发的热点。深远海资源开发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已成为海洋资源开发的大趋势。国际上越来越重视管辖外海域资源的开发利用,一些海洋大国以深海科研和技术装备优势垄断国际海域资源开发。

    我国近海环境污染呈交叉、复合污染态势,海岸带和海洋关键自然资本存量锐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局部区域环境资源承载力已达极限,沿海地区发展空间被进一步压缩。渔业开发利用过度,渔业种群再生能力下降,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受到制约。我国近海油气资源开发进入平台期,产能上升空间有限,我国进口原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 50% 的能源警戒线,国家能源安全形势严峻。走向深海,以提高深海技术装备发展带动资源开发,充分发挥其纽带、辐射和牵引作用,进一步推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深海资源开发是我国拓展国家战略资源储备和国家战略空间的需求,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经之路。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