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音乐彩铃

音乐彩铃

  • 中文名:音乐彩铃
  • 音乐彩铃介绍
    彩铃兴起于韩国,在韩国就叫CRBT(Colorful Ring Back Tone)。但在全球推广中,在北美也被称为PRBT(Private Ring Back Tone)。彩铃在我们中国,按照韩国的称呼比较准确:“Colorful Ring Back Tone”,意即“五彩缤纷的回铃音”。但我们的理解还应当包括“五彩缤纷的振铃声”(就是通常所指的铃声)在内。

    什么是音乐彩铃

    这种回铃音与传统的回铃音不同,不再是单调的“嘟嘟嘟嘟”或“叮叮叮叮”地发出“回铃”声,而是有着很丰富的“色彩”。如音乐声、和弦音、效果声、人声等等。通常,在国内人们把电话呼叫过程中等待被叫端时从在线听到的CRBT简称为“彩铃”;将接听主叫端电话之前,被叫端的振铃发出的CRBT叫做“铃声”。简言之,从话筒里听到的CRBT叫彩铃(色彩丰富的回铃音),从话机上听到的CRBT是铃声(色彩丰富的振铃音)。

    将音乐艺术应用于电话的回铃音或振铃音也就是音乐彩铃。

    彩铃文化释义

    彩铃文化,是指围绕彩铃这种事物发生的人类行为方式和行为过程。这种行为方式及其过程,主要由彩铃符号、彩铃价值和意义、彩铃应用的社会规范构成。

    1、彩铃符号

    人类使用的符号,归纳起来不外乎三大类:本体符号、变体符号和悖体符号。什么是本体符号呢?就是符号的能指与所指相统一。比如我们说或写到“山中有一只野狼,每到夜晚就嗷嗷叫”,“狼”这个符号在这里就属于本体符号,它的能指(即这个单词的字或发声)与“所指”(即看得见摸得着的那只狼本身)是统一的;当我们说或写到“那个王麻子真坏,身怀狼子野心”,这句话里的“狼”这个符号就属于变体符号,它的能指不变(单词发音与写法都与本体符号一样),所指变化了,是本体符号的延伸意,其所指并非指那只看得见摸得着的狼,而是指和那只看得见摸得着的狼具有相同的精神属性(像狼一样狠或向狼一样凶残);当我们把一部电影曲名为《野狼》(二战故事片)的时候,这里的“狼”符号,其能指与所指是矛盾的,所指不是能指的范围,也不是从本体符号中延伸意,既不表现看得见摸得着的那只狼,也不表现与那只看得见摸得着的狼相同的属性,而是一种行动的“代号”。能指不表达所指,能指与所指没有相近属性,所指与能指相悖,也就是悖体符号。

    彩铃符号是典型的悖体符号。彩铃从两个方面表现出它是悖体符号的属性:一个方面就是它不表达“回铃音”和“振铃音”。虽然它被当作回铃音和振铃音来使用,但表达的确是音乐或其他内容。换句话讲,如果它的声音就是传统的回铃音或振铃音,那也就不叫做彩铃了;第二个方面,彩铃音的符号是声音形式,但表达的却不是声音,而是将声音作为传达感情、情绪的一种载体。其对传统意义上的回铃音、振铃音否定和悖理,对声音形式的否定与悖理,表明其是一种悖体符号。

    彩铃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包含在人们使用彩铃的功能和作用中。(见后)

    2、彩铃应用规范

    彩铃应用规范是指彩铃主体在应用彩铃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秩序或“制度”。什么叫做彩铃主体呢?彩铃主体就是彩铃文化的创造者、受众与传播者。彩铃的创造者,就是指彩铃的作曲者、或作词者、或演唱者、或演奏者、或录音者,没有他们的创造,就没有彩铃;彩铃受众,就是指听彩铃的人,他们是彩铃应用的目标对象,也是主要对象;彩铃的传播者是指彩铃的设置人或彩铃通信服务的中间商、网络运营商以及承载彩铃传输的终端制造商。没有他们,彩铃就没有传播途径和工具。

    彩铃主体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

    其流程是:彩铃创造者将创作好的彩铃放到彩铃下载服务的网络通信中心,由彩铃的设置人设置自己选择的彩铃,彩铃通信中心接收彩铃设置指令,当用户拨通电话处于等待状态时,彩铃下载中心自动播放彩铃设置者设置的彩铃。如下图:

    在上图我们可以看清这样一个更为简洁的关系:彩铃文化由三个环节组成,即彩铃生产->彩铃传播->彩铃消费。

    彩铃生产环节包含作曲、作词、演奏、演唱、录音等要素;

    彩铃传播环节包含网络运营商(也称基础运营商)、彩铃下载服务商、话机终端生产商、彩铃设置者等要素;

    彩铃消费仅包含彩铃受众。

    彩铃文化中有一个特殊性,就是:彩铃的消费不是由彩铃的消费者为主导,而是由彩铃的设置者为主导。原因很简单,现在的彩铃是由设置者付钱,所以,提供什么样的彩铃是由设置者说了算。这是现行彩铃文化的一种“制度”,抑或说是一种规范。当然不排除今后这种规范会因为消费者付钱而决定彩铃的消费。这种制度的优越性是彩铃设置者可以决定传播彩铃的意志,而缺陷在于它强迫受众接受,把“我”的审美爱好、情趣强加给“别人”。就好比“送礼要送脑白金”,无论你是否喜欢,我买来送你的,你没有选择一样。

    基于彩铃文化的广泛应用和多种应用,彩铃的文化功能在实际运用中,其价值、意义和作用已经远远大于了使用功能。各种文化需求利用彩铃作为媒体,赋予彩铃丰富的文化作用和意义。而彩铃文化功能在应用中被分解到“彩铃礼仪”、“彩铃宣传”、“彩铃标识”、“彩铃公关”、“彩铃娱乐”等功能中,从这些功能中可以更细化地了解彩铃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彩铃的实用性

    实用性功能是彩铃的基本功能。主要作用有三个:一种是提示功能,起到的作用就是提示。即提示主叫端:电话已经接通,请稍等。

    另一种实用功能就是心理学功能。这是通信主体之间使用电话的一种工具性质的功能。当电话处于接通等待状态时,主叫端在等待中可以听到一段由被叫端设置的优美或抒情的音乐。由于音乐的心理学作用,可以让主叫端在等待接电话过程中释放紧张、压抑的情绪,得到某种慰藉与安抚。

    早在古代,人们就利用音乐能影响精神状态的心理学功能治疗某些疾病。如《旧约》上就曾记载扫罗王召大卫鼓琴驱魔的故事;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曾用音乐来治疗疾病,并指出音乐对人体具有“净化”作用,有助于人体健康、恢复内心和谐的功能。在古代中国,许多典籍也常肯定音乐对精神的作用。《春秋》曾记载有用音乐为人治病的故事,《乐记》也说过“乐行而伦清,耳聪目明,血气平和……”。

    把音乐作为一种心理(治疗)“养护”工具,以彩铃的形式加以应用,让彩铃受众从中得到情绪的梳理或缓解,这是彩铃实用功能中很重要的一种。

    第三种,就是社会应急功能。这个功能使用者主要是社会公共关系的管理者——政府。目前,政府还没有意识到应急预案中的通知或广播可以采用彩铃广播方式来解决。一旦遇到突发性的战争、灾害、事件,政府利用彩铃进行强行广播,以覆盖所有拨打电话的受众,实现精确信息传送。这一功能平时没用,一俟启用,所产生的效果很明显。比如08年的汶川大地震,假如启动了彩铃强行广播的话,对于通知抗震或报告重要减灾信息就非常地实用。

    彩铃礼仪

    通常人们在接听电话时会说:“您好,请问找谁?”或者“您好,这里华夏宾馆总台,我能问您做什么吗?”等等。这就是一种接听电话的礼仪。

    而在现代回铃音应用中,有些被叫端用户专门为主叫端的呼叫等待设置了优美、抒情的回铃音乐,一方面表达被叫端对主叫端的尊重和欢迎的态度,另一方面好让主叫端在等待接听电话的过程中心情舒畅。这实际上是将接听电话的礼仪,用音乐延伸到“等待”阶段,用一段音乐或一段配乐诗朗诵来欢迎电话主叫端,也就是彩铃的礼仪,也是一种音乐礼仪。

    音乐礼仪方式的应用很多、很普遍。在民间,如婚姻嫁娶,或请鼓乐手吹打,或请管乐队吹奏,欢迎参加婚礼的宾客;在官方,如通常国家元首之间的访问欢迎仪式,奏响双方国歌,以表达隆重的欢迎之情。

    我国的音乐礼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可追溯到周朝。大约距今3000年前,西周天子定下了礼乐制度。如祭祀天神,“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祭祀山川,则“奏蕤宾,歌函钟,舞《大夏》”;天子接见牧伯(诸侯之长),奏《肆夏》;周王宴享诸侯,奏《湛露》、《彤弓》;诸侯相见,奏《文王》等。

    到了汉代,王朝独尊儒术,建立了专门的礼乐行政机构,叫做“乐府”。乐府的职能就是专门研究、开发、管理政府的各种礼乐活动。除负责上朝、祭祀、外交等大型礼乐外,还负责宴会乐舞的编练,民间音乐的收集和整理。那时候,我国就有了专职的宫廷乐师。电影《秦颂》中葛优饰演的高渐离,就是秦始皇的宫廷乐师,专事朝廷礼仪音乐。

    可见我国的音乐礼仪文化发源之早。

    现在的大型体育活动举办盛大规模的集体音乐舞蹈,就是对上述礼乐文化的一种传承。

    而今眼目下的彩铃,在历史悠久的文化传承中,自然而然地充当起“交际礼仪”的作用。如很多企业、很多政府部门,专门为主叫端的呼叫等待设置了一段背景音乐+欢迎词的彩铃,通常被叫做“集团彩铃”。这种彩铃的其中一项功能,就是起到欢迎主叫端的礼仪作用。

    那么,换句话讲:许多手机用户还没有设置彩铃,他们要么是不懂得彩铃是一种礼仪,还没有意识到彩铃在交际中的礼仪作用和好处。

    彩铃宣传

    利用彩铃来宣传,即彩铃的宣传功能。

    利用彩铃的传播属性,宣传被叫主体(彩铃设置者)的企业文化、产品资讯、业务咨询、个性精神等,这种行为,实际上赋予了彩铃的宣传作用与功能。更简单的理解:用彩铃作为宣传载体时,彩铃的作用无异于“彩铃传单”。

    中国电信1000万号设置的彩铃,就是典型的业务咨询宣传。当你以拨通10000号,话筒中就会传来一段语音说白:“尊贵的我的E家客户,欢迎您致中国电信。业务咨询与办理请按1,障碍申告请按2,投诉建议请按3,移动业务请按7”。同样的,114号码百事通设置的彩铃,不仅宣传业务咨询,也宣传业务资讯,在告诉您按某某键获得某某服务的同时,要告诉了你,号码百事通有酒店预订、机票预订等业务。

    电信运营商,也常常把举办什么优惠促销活动的资讯,贴在彩铃上,让受众谁是能通过彩铃获得产品资讯。

    除开电信运营商外,很多酒店、餐饮企业也专门制作了被称作“集团彩铃”的宣传性彩铃,在彩铃里告知受众企业的理念、环境等,对受众进行强制性的企业文化灌输或产品资讯灌输。

    这些彩铃宣传,其本质无异于彩铃广告。使用彩铃宣传的企业和个人,一定要主义彩铃宣传内容的艺术性。因为广告重复传播的频次高,艺术质量不好很容易让受众厌烦,受众一厌烦,广告的正面效果就会转化成负面效果。

    如果彩铃应用中,一个企业、机构或个人,设置了一条“明星型”的“杀手级”彩铃,让所有的彩铃受众都喜欢,并让他们争相传播,那么,这条彩铃足可以将这个企业、机构或个人推上“明星”的地位。这就是彩铃具有的宣传和推广效应。

    彩铃标识

    彩铃标识是指利用彩铃作为企业、机构、组织或个人的听觉识别系统之一,赋予彩铃AI听觉识别功能。它可能是一首歌,或一首乐曲,甚至是一段配乐朗诵。

    与视觉识别VI相对应,听觉识别系统(Audio Identity System),简称AIS,亦称听觉形象统一化。是通过听觉刺激传达企业理念、品牌形象的识别系统。听觉刺激在公众头脑中产生的记忆和视觉相比毫不逊色,从理论上看,听觉占人类获取信息的11%,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播渠道。

    听觉识别被社会广泛使用。如一个国家有国旗、国徽,还有国歌。其中,国歌就是某一国家的听觉识别系统。

    又比如电视台或电台的呼叫音乐,往往就是它的听觉识别系统。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台标音乐:

    音乐彩铃

    就是典型的音乐识别系统。

    这类似的应用很多,每一个电台、电视台的节目台标、频道台标都离不开统一的听觉识别系统。中央电视台的工作人员,也把新闻联播这段台标音乐应用到了彩铃上。这段彩铃的应用也有“防伪”标识作用:受众在电话拨通时听到这段音乐彩铃,就会认为被叫端是中央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至少会认为接通电话的对方是属于中央电视台的部门。正是彩铃具有听觉识别功能,所以也有些冒充中央电视台的“赝品”、“山寨”机构和个人,也在彩铃中设置了这段著名的音乐识别符号,把自己从彩铃上首先装饰成“中央电视台”,以骗取电话另一端受众的信任。

    许多企业和机构也开始注重彩铃听觉识别功能的应用,专门请人或机构为自己策划、设计、制作用于彩铃的听觉识别音乐。笔者就曾经为一家企业创作过一首彩铃器乐曲,彩铃的旋律是用企业常用的电话号码写的。简谱的记谱方式是用的阿拉伯数字“12345670”,电话号码也是用的“1234567890”,所以可以将客户的电话号码,用节奏穿起来就成为了旋律。为此,客户非常满意,并专门在电台搞了一次“听旋律,猜号码”的推广活动。参加活动的听众很活跃,尤其是音乐爱好者,大多数都能猜出电话号码,这样,电话号码也被受众牢牢记住了。

    由于彩铃在不断重复中覆盖受众,所以,受众听到统一彩铃音乐,就会通过联想、记忆来识别彩铃设置者。

    彩铃识别功能将会在彩铃应用中大行其道,甚至在不久的将来,彩铃识别功能还会被个人所采用。个人利用彩铃的识别功能来传达、传播、宣传自己的审美爱好、文化志趣、个人品味,甚至张扬个性。

    目前,彩铃识别功能还未被众多的彩铃设置者认识,因此许多低俗、糟践的彩铃拥有广泛的市场。如果一旦彩铃设置者认识到设置什么彩铃可以直接反映出自己的人品、品味、修养、个性的时候,他们不会选择《闷骚小帅哥》、《疯狂美女小秘书》、《在厕所接电话》等作为彩铃,因为谁也不愿意通过彩铃“先声夺人”地告诉对方:我是一个骚货、贱货、脏货。

    更近一步讲,由于彩铃具有强行覆盖的规则,所以,那些低俗、糟践的彩铃,对受众而言也是一种侮辱。面对这种彩铃,一些格调高雅的受众会表现出“为什么给我听这么低贱的东西,我与你不是同路货色”的心态,觉得耳朵被“强奸”,心理上受侮辱;还有一种行为规范的人会表现出“呸!原来你是一个傻B,没文化、没格调”的态度。

    所以,彩铃设置者,无论企业、机构、组织和个人,一定不要“乱来”。因为彩铃具有标识作用,他可以直接表现出彩铃设置者的气质、品味、修养和个性。

    彩铃公关

    什么是公关?我国约定俗成的理解:公关也就是公关关系。该词由英文“PubicRelations”翻译而来的。Pubic这一单词,在英文中既可以做形容词,也可以做名词。它做形容词的时候可译为“公共的”、“公开的”等意思;它作名词可译为“公众”。在我们国,普遍习惯翻译为“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运用各种传播手段,使自己和公众相互了解、相互适应的一种活动和职能。

    由于彩铃具有公众传播的属性,具有礼仪、宣传、标识的作用,因此,彩铃在现代社会中不仅可作为传播手段,还可作为让公众了解自己,并搞好公众关系的工具,赋予彩铃公关功能,让彩铃在公共关系中起到“黏合剂”、“缓冲剂”、“融合剂”的作用。

    许多人都知道,黏合剂具有黏度,能够黏住对象。就像蜘蛛网,上面就有黏合剂作用的黏着力,一旦猎物触网,就会被这张网牢牢黏住。

    对于一个知名企业,其营销最重要的就是黏住用户或客户,不然自己的用户或客户跑到竞争对手阵营。黏住一个客户或用户,就等于减少了一个竞争,增加一个业绩,算起来是一个很合算的买卖。如果将彩铃设置成对公众具有“讨好卖乖”的品质,把彩铃做成“蜘蛛网”上的一种黏合力,只要用户“触网”,就会被这张网牢牢黏住,那么,这样的彩铃公关能力就很强。

    实际上,当某个企业、机构从设置彩铃的那一瞬间开始,用户或客户服务的行为也就被包含在彩铃的选择上了。彩铃不是给自己听的,而是给别人听的,因此,作为企业、机构的彩铃行为,本身就具备公众传播性质。让每一个拨打企业或机构电话的人,从彩铃的款款深情中获得感动、获得吸引、获得称赞,那肯定会具有极强的黏度。相反,如果一个企业、机构设置的彩铃让人一听就心烦,就等于把客户或用户赶跑。我就听一个朋友开玩笑地跟我讲过:我一打通那个美容院的电话就传出来“妹妹你坐船(床)头,哥哥我岸上走,恩恩爱爱纤绳荡悠悠”,这哪里是正规美容,分明是在做色情暗示,选另一家吧,免得被骗。

    利用彩铃去黏住或亲近用户或客户是一种公关,利用彩铃去安抚或“哄住”(善意的)客户或用户也是一种公关。一段具有催眠作用的音乐或配乐人声,可以让彩铃受众心理顿时产生“陶醉”,这时候,客户或用户心里窝着再大的火,其注意力也会被神奇的音乐力量所转移或抑制,就像拳头打在绳子上,刀砍进棉花堆里。针对这种情形,彩铃具有“缓冲”心理作用,用得好,对公关的作用力也极强。

    大家都知道,水是最好的融合剂。很多不同成分的物质,放在一起泡水,分子很容易被溶解、聚合。假如我们设置的一段彩铃,正是受众所期盼的,那么,彩铃设置者和彩铃受众就会因彩铃的共鸣而相处融洽,这就是彩铃的公关融合功能起作用。这在心理学研究中被称为“晕轮效应”或“像我效应”。

    彩铃的公关功能,就是通过其所具有的“黏着力”、“缓冲力”、“融合力”来释放其独特的作用的。

    彩铃娱乐

    彩铃具备娱乐功能,这是众所周知的。

    基于现代数字通信技术与现代数字音乐技术的支撑和现代生活理念的需求支撑,彩铃从传统的回铃音和振铃音只能“表达”的功能中脱颖而出,走向丰富的“表现”世界。换句话讲:彩铃也成为了听觉艺术的表现领域。现代音乐传播也因彩玲的出现而拓展了新的媒体和路径。作为音乐人,也可将彩铃作为艺术思想和审美创造的舞台,表达并表现自己,作为受众,也可将彩铃作为攫取音乐欣赏的园地和途径,这样,彩铃也就天然地被赋予了娱乐功能,成为一个具有大众化审美特征的媒介。

    多年前,我从艺术的发展史角度,将艺术进行潜艺术、准艺术、纯艺术和泛艺术四大类的划分。把宗教艺术看成是潜艺术,将文学、电影、绘画等看成是准艺术,将音乐看成是纯艺术,将广告看成是泛艺术。

    我将彩铃归于泛艺术。所谓泛艺术的定义,就是指用审美手段达到非审美目的。就好像现在流行许多“软”广告,把广告色彩掩藏起来,用娱乐色彩进行厚厚的包装。彩铃也是这样,其中各种各样的笑话段子、无厘头情节、配乐诗朗诵、音乐等看起来与其他娱乐产品没什么两样,甚至就是某娱乐产品的拷贝或“截肢”,但它始终不能成为纯粹娱乐工具和媒介,它始终还是为了“回铃”或“振铃”。

    但正是由于彩铃允许各种娱乐色彩的包装,当然就具备并兼容娱乐功能,娱乐功能是彩铃区别于传统回铃音和铃声的重要标志,换个角度理解,正式彩铃的娱乐色彩,才让彩铃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有限的)。

    如此说来,是不是就意味着可直接把彩铃看成是娱乐媒介或纯粹的审美载体呢?回答是“No”。因为彩铃受制于它的实用性本质以及相应的应用环境制约,它永远都只能是泛艺术的东东,难以逾越。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