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天津鞭炮

天津鞭炮

  • 中文名:天津鞭炮
  • 主要产地:静海县沿庄、子牙、东滩头
  • 种    类:小鞭、两响两种
  • 别    号:摔炮、火花、麻雷子
  • 种类:小鞭”、“两响”两种
  • 天津鞭炮介绍
    在天津,过除夕肯定要放鞭炮。全国不少城市禁止放炮,天津从来没有过。过去我们小时候放炮主要是小鞭炮,现在都是彩炮了,越放越高级。从前半夜的11点开始,高潮当然是午夜,那时候全城市都是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鞭炮又称鞭爆、爆竹等,起源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鞭炮最开始主要用于驱魔避邪,而在现代,华人在传统节日、婚礼喜庆、各类庆典、庙会活动等场合几乎都会燃放鞭炮,特别是在春节期间,鞭炮说法上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称谓从“爆竹”、“爆竿”、“炮仗”、“编炮”一直到“鞭炮”,在鞭炮烟花之乡的湖南长沙浏阳,人们仍然将体积大、火药多和爆炸力强的单个鞭炮称为“爆竹”。

    详细信息

    天津盛产鞭炮,种类很多,大体分“小鞭”、“两响”两种。至于“黄烟带炮”、“摔炮”、“火花”、“麻雷子”、“地地筋”等,不算大宗。小鞭以在天津所属的静海县沿庄、子牙、东滩头这几个地方出产为最著名。沿庄全村六百多户人家中,就有五百多户从事鞭炮产业。天津所属武清县杨村专出“两响”,又叫“天地响”更多人叫“二踢脚”。杨村“两响”暴声清脆,他的特点是燃后的第一响在下面爆出,然后腾空到二十米高度,在掉头往下落的一瞬间,爆出第二响。地响和天响必须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这是其他地方产品所不及的。因此天津的“两响”畅销南北各地,而且向外国出口,素有“南鞭北炮”之称,是说南方的浏阳鞭好,北方天津的“两响”好。在近三十年间天津放鞭炮之风更盛。旧年除夕到元旦,鞭炮声喧,彻夜不停。大街小巷,全是碎红纸屑。平时,凡盛大庆典,诸如结婚新娘进门,厂店新张开市,新路,新桥剪彩通行,球赛胜利……一切喜庆事,大都放鞭炮。因此,鞭炮已从年节用品扩大为庆祝用品了。

    说起鞭炮,人们似乎并不陌生,此物自古以来就有,最初的功能据说是“吓走”一个叫“年”的怪物的荒诞之谈。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涌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关于起源,可靠的历史应始自南北朝。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人们在正月初一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竹子在火中的爆裂声能够赶走怪兽恶鬼。自然这是一种完全意义上的“迷信”仪式,还不具备后代人们进行娱乐的元素。

    唐初,有人将硝石装入竹筒中燃放,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唐代称爆竹为“爆竿”。这时烟花爆竹的“引人注目”的因素已经开始显现。到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这自然是利用了造纸技术的发展的成果。

    明清两代,爆竹的种类更加繁多,燃放爆竹的时间已不限于大年初清晨,除夕夜即开始,子夜零时达到高潮,俗称“迎神”。这时,无论贫贵贱均要放爆竹,李家瑞北平风俗类征》引《壶天录》反映了当时北京燃放鞭炮的情景:“京师人烟稠密,甲于天下,富家鄣购千竿爆竹,付之一炬。贫家即谋食维艰,索逋孔丞,亦必爆响数声,香焚一柱,除早年之琐琐,卜来岁之蒸蒸,此习沿类然也。”清朝谢文翘《教门新年词》中的:“通宵爆竹一声声,烟火由来盛帝京,宝炬银花喧夜半,六街歌管乐升平。”

    可以看出,至清代时,爆竹已经基本上是富人一年一度显示“实力”和“夸富”的表现,贫家也不甘落后,“硬撑”祈福,“谁家过年不吃一顿饺子?”同时,显示或炫耀的的主观意愿也得到了人们的“捧场”,多数燃放不起大量烟花爆竹的贫民,在“参与性地”燃放了一点爆竹后,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欣赏富家燃放的炫目烟花,成为“参与性”的观赏人群。烟花爆竹的观赏与娱乐功能基本完成。这种风俗习惯形成,保持了相当长的时期,一直维持到改革开放以后这段时间。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