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白绫

出自《长生殿》中的布料

  • 中文名:白绫
  • 外文名:Bai ling
  • 拼音:bái líng
  • 定义:白色的绫罗
  • 出处:《长生殿》唐明皇、杨贵妃的故事
  • 类型:布料
  • 材料:布料,白色的绫罗
  • 白绫介绍
    白绫是一种布料,就是白色的绫罗。三尺白绫的出处出自洪昇《长生殿》,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

    简介

    材料

    白绫是一种布料,就是白色的绫罗。

    绫,中国传统丝织物的一类。最早的绫表面呈现叠山形斜路,“望之如冰凌之理”而故名。绫有花素之分。《正字通:系部》:“织素为文者曰绮,光如镜面有花卉状者曰绫。”绫采用斜纹组织或变化斜纹组织。传统花绫一般是斜纹组织为地,上面起单层的暗光织物。绫质地轻薄、柔软,主要用于书画装裱,也用于服装。绫在汉代以前就有了,汉代的散花绫用多综多蹑机织造,三国马钧对绫机加以改革,能织禽兽人物较复杂的纹样,唐代绫得到了很大发展,唐白居易杭州春望》诗:“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酤洒趁梨花。”唐代的官员们都用绫作官服。在繁多的品种中,浙江的缭绫最为有名,宋代在唐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狗蹄、柿蒂、杂花盘雕和涛水波等名目。并开始将绫用于装裱书画,元、明、清时期产量渐减。

    三尺白绫

    白绫常用于古代君王赐与罪臣自裁时候,所谓三尺白绫。三尺指长度,其实不一定是正好三尺,只要够上吊用就都可以叫“白绫三尺”。

    出处

    三尺白绫的出处

    出自洪昇《长生殿》,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

    唐明皇与杨贵妃

    兴平县马嵬镇西两华里,西宝公路北侧高岗上,显赫地立着座砖箍石砌精致的坟莹,葬的是唐玄宗皇帝李隆基宠爱的贵妃一一杨玉环。于是,贵妃的死,在马嵬坡成了神秘优美的故事。一千多年来,广泛流传着。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叛唐。玄宗第二年六月,带着贵妃、皇子,向四川逃命。走到金城县马嵬驿(现在的兴平县马嵬坡),护驾的卫军杀死贵妃的哥哥杨国忠之后,逼着玄宗皇帝处死贵妃,不然,六路兵马,人去铠甲马卸鞍,绝不护驾。玄宗皇帝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赐贵妃三尺白绫自缢。

    贵妃听玄宗赐她死,六月的麦天,身如同筛糠一般,抖成一团,哭成泪人,跪倒玄宗面前,苦苦哀求。玄宗皇帝凄惨地说:“贵妃,我顾不得你了!”贵妃看难免一死,便请求玄宗叫她到佛殿祈祷后死。玄宗准许,命高力士引贵妃到佛殿。

    贵妃走一步,哭一声,回头望一望,悲凄凄,恨切切跟着高力士,向马嵬驿西门外三门佛殿走。走到头门,见门两边卧着两个龇牙咧嘴,怒目圆睁的石虎,心中凄惨,说道:“石虎呀石虎!难道你也象圣上一样寡恩少义,冰冷无情?如果你们对我玉环有一丝情义,就不要这样恶狠狠地看着我。”贵妃话音刚落,石虎就不见了。至今马嵬群众中还流传着“常从马嵬过,不知石虎那里卧”的俗话。

    贵妃悲凄凄走到二门,看见四个豹目、鼓腮、面目狰狞的守门金刚,又说道:“金刚呀金刚!难道你们也都象君王前凶恶的臣仆一样狠,和我一个纤弱的孤女过意不去?就没有一点怜人之心,同情我玉环死的冤?”贵妃说完,只见四个金刚眼里扑簌簌流下串串泪水,不一会地上就水汪汪的,金刚一个个扑扑通通倒下。贵妃死后,金刚泪水冲塌了佛殿,留下一汪清泉,水长年不断地流,人们称泉为四郎泉,至今泉还在。

    贵妃走到三门,看见大殿上灯明烛亮,香烟缭绕,越发感到凄凉,一生的悲,一生的怨,一齐涌上心头。拈香跪倒,磕头祷诉:“佛爷呀佛爷!你在此受不尽人间的供果、香烟,独享清闲,有灵何不睁眼看看世间有多少屈和冤?我玉环本也是官家女,十六岁选进宫内伴君王。君王高兴时,曾在长生殿内歌舞共寻欢,月神下明誓言:‘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怎奈渔阳战鼓起,圣上把二十年的恩情全忘完,只顾自己抛玉环……佛爷呀佛爷!想我玉环在人间造孽深重,遭此下场在于天数,死时不能见爹娘,死后无人送纸钱。你若在天有灵,愿我死时天降倾盆雨,冲去我身上的恨与羞,洗去我的仇和冤,清清白白的到阴间。”贵妃的话音未落,只见冷风飕飕,继而狂风大作,佛殿内烛火灯光全都熄灭。天上阴云四集,雷鸣电闪,大雨倾盆而下。佛殿内的高力士连连喊道:“贵妃娘娘,快些吧!下雨了。”贵妃昏昏沉沉走到佛殿院中,见高力士已在一棵梨树上把白绫系好,心中如万剑齐扎,六腑翻动,长叹一声,向马嵬驿方向跪倒说:“圣上呀圣上!玉环伴你二十年落得如此下场!”说完悬于梨树。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