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地震迁移

专业术语

  • 中文名:地震迁移
  • 定义:强震按时间、空间规律发生的现象
  • 地震迁移介绍
    地震迁移是指强震按一定的时间、空间规律相继发生的现象,引起地震迁移的因素是流动波的传播,其程度可大可小、可长可短。它们是在统一的区域应力场中,各应力集中点变迁的规律。

    简介

    大陆岩石圈下层的网络状塑性流动,通过能量的远距离传递,控制着板内地震的空间分布,而脉动式塑性

    参照图

    流动波的传播决定了地震的迁移。根据地震时,空分布特征的分析结果,以喜马拉雅碰撞带为驱动边界的中东亚网络系统主要存在着两种塑性流动波,波速的沿网带分量分别约为1~7km/a和12~45km/a,边界起波的时间间隔平均为93.7a和10.8a,分别称之为“百年波”和“十年波”。塑性流动波的波峰带为地震的发生提供。

    尺度

    地震迁移的时空尺度可大可小、可长可短。可以沿着一条断裂带在十几年的时间内完成一个迁移过程(如

    参照图

    祁连山地震带由东南向西北发生1920年海原8.5级地震、1927年的古浪8级地震和1932年的昌马7.5级地震);也可在一个地震区内,以地震带为迁移单元,在几百年内完成一个迁移过程(如华北地震区1484-1732年强震主要发生在山西带上,而1815-1976年强震由西向东迁移到华北平原地震带上);此外还有地震沿纬度作更长距离的迁移。地震活动有规律地迁移仅仅是地震活动的一部分,还有相当一部分地震活动没有显示出规则的迁移过程。

    判别参数

    以时空线性度做为迁移图象的判别参数,确定了:(1)20世纪上半叶帕米尔-贝加尔、苏门答腊-蒙古、喜马拉雅三个地带的大范围巨震迁移事件,该三带迁移具有同期性和交叉性,围绕青藏高原周边呈三角形图案。迁移速度为55~1500km/a;(2)中国大陆内部区域性地震带的小规模迁移,共12个地带的28个迁移序列。有些地带在几百年内地震曾反复迁移,迁移速度从1.1~100km/a不等。统计表明,迁移速度与震级、地震带长度和区域构造运动速率成正相关。最后讨论了大范围断层相互作用、应力转移和形变波动在迁移中的作用。

    测定方法

    地震迁移

    测定在多个地下位置点内部的从表面位置到至少一个计算点(CP)的地震波传播时间的方法。定义区域的速度模型。利用速度模型,计算复合单色波场,以用于至少一个CP。在最接近所述多个位置点中的至少一个 CP的至少一个邻近计算点(NCP)处测定地震波的展开相位。利用展开的NCP相位和用于至少一个CP的计算的单色波场测定到至少一个CP的地震波的传播时间。1、用于测定在多个地下位置点内部的从表面位置到至少一个计算点(CP)的地震波的传播时间的方法包括: (a)定义包括所述多个地下位置点的区域的速度模型; (b)利用速度模型,对于该至少一个CP,计算单色波场; (c)在最接近所述多个位置点中的至少一个CP的至少一个邻近计算点(NCP)处测定地震波的展开相位;以及 (d)对于该至少一个CP,从所述测定的展开相位和所述的计算单色波场,测定到该至少一个CP的地震波的传播时间。

    相关历史

    1994年9月12日盖州归州发生4.7级后,根据地震迁移规律认为下一次4级地震可能在高坎地区发生。

    1993年以后波速比、孕震空区、地震迁移等可供分析的前兆信息很丰富。

    1989年以来在鄂尔多斯地块东北角的汾渭地震带北端接连发生5-6级中强地震,使得进一步研究鄂尔多斯地块周边的地震迁移规律不仅非常必要,而且非常迫切。

    1980年郭增建、秦保燕同志编制了全国震中迁移略图〔该图给出了中国大陆主要的地震迁移带。

    这种地震迁移滞留现象,产生了双发震群式地震,如1976年龙陵发生7.3级和7.4级地震;1988年耿马、澜沧发生7级、7.5级地震。

    1961年前,地震迁移的时间间隔约巧年左右,而1961年后,这种迁移的间隔大为缩短,平均为4.5年左右一次。

    1450应用多项中长期统计学方法,预测分析认为,该地区处于自1450年以来的第二活动周期高潮期中的第二活跃幕,估计可能会发生2到3次6级以上地震,从空间分布规律及地震迁移规律来看,发震地点在黄海海域的可能性较大。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