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生态防控

生态防控

生态防控介绍
基于“预防为主”,以植物(作物)“病虫害”发生预测为基础,在“非自然生态系统(农田、园林、人工林等)”中,一定的防控区域内(≥20000m2,且连片面积越大,防控效果越好),在病虫害发生前或初,以“抑卵控繁”方法为主,控制“病虫害种群”为核心,依据不同植物(作物)自身具有的功能次生代谢物种类,激活“关键酶”,“诱导植物(作物)防御病虫害种群”的体系(目标、原理、方法和技术,以及安全评价体系)。

基本介绍

“生态防控(EPC)”概述

一、“生态防控”简介

在十多年的研发过程中,我们历经了由“杀虫务净”到“高效防控”的蜕变。融合多学科新技术,逐步完善了“生态防控”的目标、原理、关键技术、安全评价体系的基础研究,形成了全套技术。

“生态防控”由“诱导植物(作物)防御病虫害种群”和“生态防控作物害虫种群”系列组成,其中:

①“诱导植物(作物)防御病虫害种群”系列,不含国内外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中“农药”成成份,由天然植物提取物为主作为“激发子”[1~25],“定向激活”植物“关键酶”,诱导植物(作物)合成具有“抑卵控繁”、“驱避”、“抗虫抑菌”功能的次生代谢物[26-54],诱导植物(作物)防御“病虫害种群”;

②“生态防控作物害虫种群”系列,以“安全评价核定量的有效成份(生物、高效低毒农药和功能植物提取物),作为“诱导防御”的辅助方案,用于难以诱导植物合成“抑卵控繁”、“驱避”、“抗虫抑菌”成份,或生成量不足以满足保护作物安全的作物,和/或已遭受病虫害种群侵袭,且超过预防“关键期”的区域,同时防控多种“害虫种群”,快速控制病虫害蔓延。

1. “生态防控(EPC)”定义

1.1 “生态防控”的参与者与执行者

地球生态系统为人类所共有的生存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责任。世界各国应从国家层面给予道德、伦理、政策、法规、经济的支持。

政府(国家)、从事农药管理、宣传、研究、生产、销售、植保、用户,以及技术推广部门应该、也必须形成一个利益的整体,相互支撑、监督、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1.2 “生态防控”的定义

基于“预防为主”,以植物(作物)“病虫害”发生预测为基础,在“非自然生态系统(农田、园林、人工林等)”中,一定的防控区域内(≥20000m2,且连片面积越大,防控效果越好),在病虫害发生前或初,以“抑卵控繁”方法为主,控制“病虫害种群”为核心,依据不同植物(作物)自身具有的功能次生代谢物种类[26-54],激活“关键酶”[56-65],“诱导植物(作物)防御病虫害种群”的体系(目标、原理、方法和技术,以及安全评价体系) 。

1.2.1 “生态防控”定义概要说明:

“生态”——非自然生态系统(农田、园林、人工林等)中,以维持生态平衡、兼顾维系基本食物链,保护有益生物种群,控制有害生物种群数量,确保农作物品质和安全。以植物(作物)所具有的功能次生代谢物种类为基础的“定向诱导”关键酶,防御病虫害种群。以期实现消除、大幅度减少农田水土污染;确保作物品质和安全;消除、控制农业疾病人口逐年增加的趋势;恢复农田有益生物种群,维系人工生态系统平衡。

“防”——即“预防”,以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预测为基础,在病虫害发生前或之初(卵→1龄前),实施“诱导植物(作物)防御病虫害种群”。

“控”——即以“生态防控(综合)经济阈值”为基础,控制“有害生物种群数量”,确保农作物品质和安全。以生态防控安全评价“核定量”的有效成份(生物农药、高效低毒农药和功能植物提取物),作为“诱导防御”的辅助方案,用于防控难以诱导植物合成“抑卵控繁”、“驱避”、“抗虫抑菌”成份的作物[26-54],和/或已遭受病虫害种群侵袭的农田,同时防控多种“病害虫种群”,快速控制病虫害蔓延。

1.2.2 “控”的步骤与主要方法:

1.2.2.1实施“控”前,采集防控区域内环境、作物及品种及功能次生代谢物组成、主要病虫害,以及周边植物(作物)主要病虫害、耕作制度等因素。采用《生态防控安全评价流程》、《关键施药期及种群特征》《生态防控植物(作物)病虫害原理及配方筛选因素》、《害虫受药最小致死量及系数影响因素分析》、《作物中农药残留预测计算》等安全评价计算、预测基础数据。

1.2.2.2 建立防控区域内植物、生物种群平衡的“生态防控”安全评价体系。设计→计算→评估→预测→验证施药环境下,对周边水土、生态、有益生物种群影响。分析、确定可“激活”哪些生成功能次生代谢物的“关键酶”,制定“诱导植物(作物)防御病虫害种群”方案(系统工程)。为最大限度的提高功能次生代谢物的防控效果,依据主要病虫害种群科目、抗药性(或分解酶遗传基因)的类别,优选“多靶标”方案,选择适合的、不同机制靶标(≥2种)组合,消除、减少抗药性,提高防控效果。

1.2.2.3若所防控的植物(作物)其功能次生代谢物不能满足“生态防控”目标,或防控区域已遭受病虫害侵袭且超过预防“关键期”时,则采取以生物(含昆虫生长调节剂类)和/或高效低毒农药,与功能植物提取物复配,迅速控制病虫害蔓延,降低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再采取“诱导防御”。

1.2.2.4 为避免未采用生态防控邻近农田干扰,确定“防控区域”和防控主要“病虫害种群”方案,基于摒弃“杀虫务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即:有虫喷杀虫剂、有病施杀菌剂)”的传统植保模式(方法),以“最小致死量”、“半衰期”、“全降解周期”、“农药残留限量”、“有益生物种群生存率”等因素,尽可能的减少“农药”施用量。作为“诱导植物(作物)防御病虫害种群”的辅助方案。

1.2.2.5 现行国内外提倡和推广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其核心仍以“治”为手段,并强化“理”为主导,但受制于国内外已商品化“农药(杀虫剂和杀菌剂)”特性和方法,仍以“灭”作为“防效”评价标准。其实质仍以“治”为基础,因此,不可避免的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1.2.2.6 基于最大限度的维护、修复、改善生态环境、恢复有益生物种群,兼顾生态系统及食物链平衡。应加快“防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只有当“生态防控”无法满足“生态防控经济阈值”的条件下,才采取(实施)“治”。

1.3 诱导植物(作物)防御病虫害系列制剂特点

诱导植物(作物)防御病虫害种群系列制剂,不含国内外“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中的“农药”成份,以“防控区域”植物(作物)次生代谢物种类为基础,“定向激活”关键酶,诱导植物(作物)防御病虫害种群(主要病虫害种群同防同治)。实现大幅度取代、削减农药,以期恢复有益生物种群、减缓物种消亡,防控“有害生物”种群的危害,确保农作物品质和安全(人类生存所需物质条件)。

2. “生态防控(EPC)”目标

基于生态、资源、安全、摒弃“杀虫务净”,采取“生态防控病虫害(有害生物)种群”模式,大幅度取代、削减农药,确保作物品质和安全,修复、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恢复农田有益生物(蜜蜂、蜻蜓、鱼虾、泥鳅、青蛙、蚯蚓、有益微生物等)种群。

3. “生态防控(EPC)”原理

在漫长、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中,植物(作物)在抵御自然灾害、病虫害的侵袭过程中,不断进化,逐步形成了防御病虫害系统(基因)。通常,当植物受到自然环境威胁、病虫害侵扰时,采取“应急反应”机制,启动防御基因,分泌或调整常态不同物质,获得免疫、抗虫,以求提高生存率。由于近代人类直接或间接的干预,植物自身防御病虫害的能力逐步退化,或被扰乱(不合理施肥、施药等因素)。

“诱导防御病虫害”是依据植物自身的防御病虫害原理,人为添加“激发子”或称为“诱导子”,诱导植物启动防御系统,合成具有杀虫、抗菌、免疫的成份,形成自我防御。

研究和大田试验证实:与植物“应急反应”产生的功能次生代谢物相比,采取适合的“激发子”可诱导植物合成、释放更多的功能次生代谢物(抑卵控繁、驱避、抗虫抑菌成份)。

鉴于病虫害“互惠共生”[66-72]、且可相互“窃听”而提前采取预防措施等因素,摒弃传统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防治方式,为避免邻近农田“干扰”,“生态防控”应在一定区域(≥20000m2,且越大防控效果越好)。针对区域内所防控作物的“主要病虫害(地面和地下多种病虫害)种群”,采取同防同治的综合防控模式。以期减少和/或消除病虫害“互惠共生”对防控效果造成的影响,实现高效防控目的。

4. 生态防控(综合)经济阈值——生态防控安全评价基础

“生态防控(EPC)”是在美欧“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73-78]倡导的以保护局部作物所需成本的“经济阈值”的基础上,向满足生态、安全、资源“生态防控(综合)阈值”的拓展。

注:“生态防控综合阈值”释义——同时考核生态、资源、安全为主的阈值,即社会综合价值增减。

生态防控(综合)经济阈值:同时考核生态、资源、安全为主的阈值,即社会财富综合价值的增减。基于:

① 作物产量与品质(性价比);

② 维系和修复农田有益生物种群数量(所需代价);

③ 农产品安全(消除“农残”,预防疾病发生,健康指标);

④ 植食性生物食物链维系(物种消亡的影响);

⑤ 生态环境(修复、改善环境代价);

⑥ 资源节约(防控过程对各种资源的利用率)。

5. “生态防控(EPC)”方法(相关专利在申报中,不影响专利申报为前提进行阐述)

5.1 采用不含国内外“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欧盟837种、中国371种)”中的“农药”成份,大幅度的取代、削减农药;以“防控区域”植物(作物)次生代谢物成份、种类为基础,“定向激活”关键酶,诱导植物(作物)防御病虫害种群(主要病虫害种群同防同治)。

5.2 以“预防为主”,在病虫害未发生和/或发生之初(卵→1龄前),定向诱导植物合成“抑卵控繁”、“驱避”、“抗虫抑菌”功能次生代谢物。

5.3 以昆虫分解酶(或抗性基因)功能(抗性机制)为基础,选择适合的不同抗性机制靶标(≥2种)组合(多靶标),消除、减少抗药性。

5.4为避免邻近农田“干扰”,“生态防控”应在一定区域(≥20000m2,且越大防控效果越好)。针对区域内所防控作物的“主要病虫害(地面和地下多种病虫害)种群”,采取同防同治的综合防控模式。以期减少和/或消除病虫害“互惠共生”对防控效果造成的影响,实现高效防控目的。

6. “生态防控(EPC)”安全评价体系:

十多年“生态防控”作物病虫害研究和实践,逐步建立了适合国情、符合欧盟等先进标准的安全评价体系。该安全体系基于农药残留限量、半衰期、全降解周期、最小致死量等因素,建立了防控区域内植物、生物种群平衡的“生态防控”安全评价体系。设计→计算→评估→预测→验证施药环境下,对周边水土、生态、有益生物种群影响,建立了《生态防控安全评价流程》、《关键施药期及种群特征》《生态防控植物(作物)病虫害原理及配方筛选因素》、《害虫受药最小致死量及系数影响因素分析》、《作物中农药残留预测计算》等安全评价计算、预测基础数据。

“生态防控(EPC)”与“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PM)”对比表

二、“生态防控”与国内外现有植保防治病虫害区别

1、在一定区域内实施多种病虫害综合防控:

鉴于病虫害“互惠共生”、且可相互“窃听”而提前采取预防措施等因素,摒弃传统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防治方式,为避免邻近农田“干扰”,“生态防控”应在一定区域(≥20000m2,且越大防控效果越好)。针对区域内所防控作物的“主要病虫害(地面和地下多种病虫害)种群”,采取同防同治的综合防控模式。以期减少和/或消除病虫害“互惠共生”对防控效果造成的影响,实现高效防控目的。

2、诱导植物(作物)防御病虫害:

我们研发的“诱导植物(作物)防御病虫害种群”制剂,以天然植物提取物作为“激发子”,不含国内外“农药残留限量”中的农药成份。“定向诱导”植物自身防御基因,启动“关键酶”,合成具有“抑卵控繁”、杀菌、驱避成份。大田试验证实:一般可控制1.5~2.5倍害虫生育期,形成自我保护。

在“诱导防御”同时强化作物自身体质,提高免疫力。即在实施“生态防控”前,对防控区域内作物进行“健康”评估,针对因“缺素”或“过营养”引发的病虫害,提前或同时进行调理。

2000年配合袁隆平院士“单季800kg/亩攻关”时,我们研发的依据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生物量及成份所需营养,定量供给养分及微量元素的模式,采用此技术可提高作物免疫。

3、控制“种群”模式(抑卵控繁):

依据作物、病虫害类属,以及欧盟“杀虫剂抗药性工作委员会(IRAC)”编制的《杀虫剂作用机制》,优化、组合天然植物中具有“抑卵控繁”、杀菌功能成份,进行“系统工程”分析,制定“生态防控”方案。在害虫最脆弱生育阶段(卵→卵初孵)施药,抑卵杀卵,控制害虫一代、二代繁殖。

摒弃传统的“杀虫务净”,采取“高效防控(控制害虫数量)”模式,有利于有益生物种群的恢复。

4、超强渗透与活性成份活化

针对国内外已商品化的制剂(EC、SC、“ME”、EW)其活性成份,难以“穿透”植物、病虫害体表保护层、细胞,以及深层土壤的缺陷,我们研发的超强渗透制剂,其活性成份可“穿透”病虫害和植物体表保护层、细胞,以及深层土壤(≥2m)的超强渗透制剂,且土壤拦截、吸附量小,因而,可直达“靶标”。经活化的“活性成份”可在害虫、植物体内转运,直达“病灶”。

三、国内外植保发展趋势及新技术

植物诱导抗病性物质、诱导抗虫基因的调控,是当前国际上新兴的重要研究领域,并被认为是很有前景的“植保”的新途径。其原理是利用外源性化学物质,诱导植物体产生抗性反应,通过自身广泛的生理机制防御机体免受病原体的侵染。其中“系统获得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SAR)”是一个广泛的生理免疫,由植物体感染的某种病原体所诱导产生,也能被某些天然或合成的化学物质激发。SAR具有以下几个优点:①抗菌谱广,一经诱导产生能抵抗多种病原细菌、真菌、病毒的侵害;②属于植物机体自身的生理代谢反应,对环境和人畜安全;③抗病机制复杂,病原体不宜产生抗药性。由以上特点可知:SAR制剂的研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将对植物病害的治理带来深远影响。

国际上先进国家高度重视农作物有害治理新理论、新技术的研究,加强了基因组、蛋白质组学、分子遗传学等方面的基础研究,还开展了农田系统食物网的协同进化、转基因作物利用等领域的研究。相比之下,我国在基础研究的系统性、连续性和深入性等方面存在差距,缺乏统一规划,造成了农作物有害生物可控制机制的建立与实施相对滞后。

目前,植物诱导抗病性已成为植物病理学、植物生理学乃至生物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为植物“病害”的防治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有些研究成果已在生产上开始推广应用。如:

① 瑞士诺华公司植物抗病诱导剂“Bion”,又叫活化酯,其本身并无杀菌活性,但它能激发植物产生系统获得性抗性。在水稻、小麦、蔬菜、香蕉等作物上防治白粉病、叶枯病、霜霉病和稻瘟病等。

② 美国EDEN公司的微生物蛋白(康壮素Messenger)对40多种作物约60种病害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病”作用。诱抗效果为40~85%,EPA 列为免检残留的农药产品,准许在所有作物上使用。

③ 中科院大连物化所研制的“植物疫苗”在24种果蔬作物上,进行了36种病害诱抗试验。

④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HO抗病毒诱导剂防控病毒病,水稻黑条矮缩病等植物病毒。

大田试验表明:上述诱导剂主要“抗病”,无防虫功能或效果差,且抗病持效期短通常为7~14天,抗病效果50~85%居多。目前,国内外已商业化的制剂寥寥无几,且仅能“抗病”,而在自然环境下栽培作物,通常多种“病虫害”同时发生,因而,还需补加杀虫、杀菌剂协同作用。

我们研制的“诱导植物(作物)防御病虫害种群”系列,“定向诱导”具有“抑卵控繁”、驱避、抑菌抗虫功能的次生代谢物产量、防御植物(作物)病虫害,延长持效期。大田试验表明:与上述国内外“诱导植物抗病”技术,具有持效期长、可同时防控多种病虫害种群。

四、“生态防控”研究及示范

“生态防控”技术及制剂,经湖南、江西、海南、河南等省、地区在水稻、果蔬等作物试验,与国内外诱导技术相比,能防控作物主要病虫害种群,且持效期长。

① 研制的“生态防控水稻害虫种群——水基化微乳剂”,已完成湖南长沙县、永州零陵区、华容县;江西省修水县等地进行生态防控水稻害虫种群的大田应用试验。

② 研制的“生态防控果蔬病虫害种群——水基化微乳剂”系列,已完成湖南长沙县、零陵区、华容县;河南临颍、江西省修水、海南、四川等地,进行辣椒、甘蓝、豇豆、芒果、柑橘等大田应用试验。

③ 研制的“生态防控白蚁种群——水基化微乳剂”系列,应夏咸柱院士邀请,已完成成都军区峨眉山疗养院约400亩林区防控白蚁的应用试验。

④ 研制的“诱导作物防御病虫害种群——水基微乳剂”系列,不含国内外“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中的“农药成份”,已完成湖南长沙县、零陵区、华容县;河南临颍、江西修水、海南、四川等地,进行水稻、辣椒、甘蓝、豇豆、芒果、柑橘大田应用试验。

⑤ 诱导防御柑橘病虫害种群,在湖南永州进行的试验表明:施药一次,持效期≥60天。

⑥ 生态防控香蕉巴拿马病(见附件);

⑦ 生态防控毛豆病虫害种群(见附件);

⑧ 诱导防御木瓜病虫害种群(见附件);

⑨ 生态防控和诱导防御甘蓝病虫害种群(见河南省植保站试验报告)

⑩ 生态防控宠物虱、蚤种群,年施药2次,可保持宠物体表无虱、蚤、螨类侵染,降低、消除“人兽共患病”危害

⑾ 鉴于近年国内外“人兽共患病(Zoonosis)”的传播,危害面广,我公司及时开发了“人兽共患病传播媒介系列防控药剂”。主要用于公共场所、园林、城市绿化、海关检疫、运输工具(轿车、大巴、火车、飞机、轮船等)、小区、宾馆、学校、餐厅、家庭;和宠物、畜牧和养殖场等,人兽共患疾病传播媒介(蚤、虱、螨、蜱、蚊、蝇、蚁、蟑螂等)的防控。在海南春雷现代农业公司办公区(20亩)施药一次,防控蚊蝇,持效期3个月。

1、生态防控水稻害虫种群水基微乳剂大田示范:

目前,国内外水稻杀虫剂持效周期短(10~20天,单季稻需施药3~5次,单季施药人工费60~100元/亩,且仅防治螟类害虫,稻飞虱需另外施药;国内制剂7~15天,通常仅防控几种害虫),且抗药性逐年增加,通常同药剂连续施用2~4年,其杀虫效率仅为第一施用的30~60%。

本技术以害虫生活习性、农药剂量及LD50、残留量限量、农药在不同植物、土壤、环境中半衰期等为基础,依据不同地区、不同植物、不同栽培模式采用不同配方和施药方式,确保生态安全。

采用“生态防控水稻害虫种群”水基微乳复配制剂,连续施用三年实践证明:其施药剂量与第一次相比,下降15~30%,暂未体现抗药性。单季施药2次,可降低施药人工成本10~30元/亩。具有施药次数少,高效、低毒、低残留、环境友好特点,有利稻田生态环境修复。

2、诱导植物(作物)防御病虫害种群水基微乳剂大田示范:

采用诱导植物(作物)防御病虫害种群,在湖南开慧、永州沅江进行了诱导水稻防御病虫害试验(其中开慧由湖南植保所主持,永州由县农植保站指导试验),施药一次,100ml/亩,加水30L稀释防控水稻主要病虫害(虫害:二代螟、三代螟、稻丝卷叶螟、稻飞虱等,病害:纹枯病、稻瘟病),持续36~47天(见鉴定报告)。同期我们相继在湖南、海南、重庆进行果蔬(芒果、柑橘、辣椒、豆角)诱导防御病虫害试验,可防控上述作物主要病虫害,持续期≥30天(为国内外对此制剂3~8倍),特别适合大面积机械化和飞机喷洒。

3、诱导果蔬防御病虫害种群水基微乳剂:

目前,国内外果蔬杀虫剂在海南地区持效期短(跨国公司5~15天;国内制剂3~10天,且杀虫谱窄),抗药性逐年增加,通常同药剂连续施用2~4年,其杀虫效率仅为第一施用的30~60%。由于持效周期短、用药量次数多、剂量大,导致蔬菜、水果农药残留超标时有发生,给食品带来安全隐患。采用不含国内外“农残限量标准”定义的农药成份的“诱导植物防御病虫害种群水基微乳剂”,防御甘蓝、辣椒、豇豆、芒果、柑橘主要病虫害,持效期25~35天。

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广前景概要

1、无农残”之虞、确保农产品安全,逐步恢复农田有益生物种群

我们研制的“诱导植物防御‘病虫害种群’——水基微乳剂”,其“激发子”从天然植物中提取,不含国内外“农药残留标准”中的成份,大田试验证明:诱导植物(作物)防御病虫害技术,能有效的防控作物常见“病虫害种群”,LD50≥5000 mg/kg(即毒性低于食盐LD50=3000 mg/kg),因此,无“农残”之虞。可确保作物安全、逐步恢复农田有益生物种群。

2、提高农产品品质

“生态防控”的广泛、持效的应用,将恢复、改善生态环境,逐步恢复农田有益生物种群。提升我国农产品品质,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突破“绿色壁垒”创造条件,适合我国国情,为社会所急需,具有重大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3、大幅度削减、替代“农药”

经水稻、果蔬田间试验证实:“诱导植物防御病虫害种群制剂”可同时防控果蔬多种病虫害(虫害:鳞翅目、同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双翅目;病害:疫病、炭疽病、病毒病、枯萎病、煤烟病等),且防效高、持效期长。该技术的广泛应用,预计未来5~10年内可削减或替代30~70%的“农药(杀虫、杀菌剂)”,逐步恢复农田有益生物种群。提升农产品品质,适合发展趋势,为社会所急需。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