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横贯中国北方的长城及其沿线的烽燧、城障等建筑设施,既是代表当时军事建筑工程技术水平的杰作,也是秦、汉帝国强大的政治、经济力量的反映。在当时曾经有效地控制了长城南北居民之间的往来接触,对以后长城南北互有差别的历史进程也有深远的影响。
20世纪初,英国的A.斯坦因曾多次往来于新疆与河西走廊之间,对沿途的汉、晋烽燧、城障做过记述1930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在甘肃至内蒙古的额济纳河流域,对汉代长城、烽燧、城障做过较多的调查发掘。1942年中央研究院组织的西北史地考察团,曾对甘肃境内的汉代玉门、阳关及以东的长城、烽燧、城障做过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内蒙古自治区和甘肃省的文物考古机构,曾先后在额济纳河流域做过调查发掘,对额济纳河流域以东至内蒙古东南部的长城及有关的建筑遗迹,也做过多次调查。
位置与沿革秦汉长城及沿线烽燧、城障的设置,历经百余年,在不同的时期,各段的位置有所不同。东段历秦汉两代位置稳定。中段位置变化较大,由黄河以南移至阴山山脉以北,并与汉武帝时始建的西段长城相连接,形成一条统一的防御线。
东段自东经113°30′内蒙古化德与商都县之间,沿北纬42°往东经过河北康保县南,内蒙古太仆寺旗、多伦县南,河北丰宁、围场县北,内蒙古的赤峰市及奈曼、库伦旗南端,辽宁阜新县以北,至东经122°之间。这一段长城据调查与发掘得知,是经秦、汉两代陆续沿用的战国时期的燕长城。由此以东,据文献记载尚延至“辽东碣石”。
中段自东经114°以西至102°之间有3条长城,南北位置不同。一条自甘肃经宁夏、陕北至内蒙古黄河南岸。第二条位置稍北,在河套以北、阴山南麓。第三条位置在最北,西接居延,横在阴山山脉以北。第二、三两条长城的东端都在呼和浩特东北与东段长城相联络。这三条防线建置的年代先后不同。第一条自甘肃岷县,经渭源县,宁夏固原县,陕西靖边、榆林、神木县,毛乌素沙漠东南侧,循窑野河上游入内蒙古准格尔旗,并经伊金霍洛旗抵黄河南岸的十二连城。这原为战国时秦长城,秦灭六国以后,蒙恬修长城以此为西段,汉初仍沿用。汉武帝时西翼防线北移,这一条长城遂失去原有的作用。第二条自内蒙古集宁市东南,经黄旗海北岸,沿北纬41°往西,经呼和浩特市北、武川、固阳县,北依阴山,南括河套地区,西抵乌兰布和沙漠边缘,是秦灭六国以后,蒙恬北逐阴山与黄河之间的游牧人,修缮利用的战国时的赵长城。第三条自东经110°20′达茂联合旗的百灵庙西南往西,沿北纬42°,于东经105°30′~106°之间伸入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于东经102°30′入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至东经102°20′额济纳旗的苏古诺尔湖东北。这是汉武帝大举征伐匈奴以后,于太初年间建立的,与新建的西翼防线相联络,其位置在上述第二条长城以北,即著名的“武帝外城”。
西段自东经101°30′、北纬41°30′内蒙古额济纳旗的苏古诺尔湖畔起,沿额济纳河至甘肃金塔县的北大河畔,西循北山山地南麓与敦煌疏勒河畔,至东经94°稍西、北纬40°30′稍南,为汉长城的西端──玉门关。往西仍有烽燧发现,直至罗布泊湖畔。
建筑遗迹和遗物秦汉长城所经过地带自然环境差别甚大,防线各段的建筑因地制宜,在利用地形、选取建筑材料等方面并不完全相同。
东段的赤峰、围场、丰宁一带的长 城,经过山地,建筑多选在山岭上,建筑材料则就地取自然石块垒砌。敖汉以东多黄土丘陵,则多以土夯筑。在防御线需要穿越河谷的地段,有以沟堑代替墙壁的,也有在河谷一侧增筑一段平行的墙壁,如赤峰的老哈河西岸,自美丽河越宁城县境至喀沁旗的一段,呈双重防御线以控制南北循河交通。在东段沿线已发现有大面积建筑遗址的地点有:奈曼与敖汉旗境内的努鲁儿虎山隘;赤峰市英金河与老哈河的汇流处;围场、丰宁县内的滦河上游等都发现有夯土筑造或石块垒砌的城障、烽燧遗址。发现围墙周长达1500米的城址有十余座。经过发掘的有:赤峰蜘蛛山、香炉山,奈曼旗沙巴营子等地点。上述地点都发现战国时燕和秦、汉时期的生活用具、武器和钱币等。
中段的第一条长城所经过之处皆为黄土地带,故长城及沿线的有关建筑物都是夯土筑成。在内蒙古准格尔旗南部,长城东南侧约20公里处发现一座夯土城址,经发掘证明是秦蒙恬收河南地以后所建的广衍城址,沿用至汉代。城内有建筑台基和铸造场,城外有墓地,发现有“广衍”地名的器物多件。第二条长城自内蒙古集宁黄镇海北岸往西联接阴山南麓的塞墙,在乌拉特中旗南部发现用石块垒砌的墙面有多次修缮的痕迹。包头市以北的大青山,烽燧相望,长城基址蜿蜒其间,皆石块垒砌。山间有两条南北相通的峡谷,至今仍为北上草原的重要通道。一在东经107°30′、北纬41°30′稍北的地方,长约5公里,今名石计兰山口,形势如《水经注》中描写的高阙塞道。另一在东经106°30′、北纬41°稍南的地方,长约10公里,南端有两个出口,东侧今名大坝口,西侧今名哈隆格乃山口,可能是鸡鹿塞道。在峡谷间都曾构筑过头隘设施。如哈隆格乃山口两侧阶地上,有用石块垒砌的方形小堡,面积约70平方米,墙高约8米,堡墙四角有向外凸出的平台。堡的南墙有一宽3米的门道,堡内有循墙而上的坡道,堡中有方形房基。由此石砌小堡以南,至乌兰布和沙漠之间,于黄河岸边还发现夯土城址3处。在乌拉特前旗至固阳县境内的一段长城南侧,发现两座城垣周长1500米以上的城址,皆夯土筑成围墙,只有南门,无北门。第三条长城是复线,两条墙南北相距3至10公里不等,即“武帝外城”。在乌拉特后旗乌力吉至巴彦诺洛的一段,沿线发现东西并列的小堡7座。小堡之间相距约十余公里,各堡围墙周长50米,皆只有一个东门或南门,门有瓮城,堡墙四角有向外凸出的平台。小堡之间有夯土筑成或石块垒砌的、相距1~5公里的烽燧多处。
西段长城及沿线的城障与烽燧,凡是夯土筑成或土坯垒砌的常间夹着苇草层,以增强其抗风蚀的能力。个别烽燧也有就地取材,以自然石块垒砌的。在东经100°稍西,北纬40°30′稍北发现了金关遗址(见居延烽燧遗址)。由此以西,沿天山东南麓山地至敦煌疏勒河沿岸,保存着断续的长城和烽燧遗址。在东经94°稍西,北纬40°30′稍南,有座夯土筑成的方形小堡,面积约30平方米,墙高7米,今名小方盘城,城有西、北两门。在这里曾发现写有“玉门都尉”的木简,故推测这可能是玉门关所在。在小方盘城以东20公里处另有一较大的土堡,今名大方盘城,是另一个曾经被推测为玉门关址的地点。于东经94°、北纬40°的南湖西北岸有一处较大的遗址,地面上散布着许多汉代遗物,今名古董滩。这里地处红山口以南,至今仍是东西往来必经的路口,有人认为这里应是汉代阳关遗址。
[秦汉长城位置图]秦汉长城位置图
参考书目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
辽宁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概述辽宁省考古新收获,《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79。
陆思贤、盖山林:内蒙古境内战国秦汉长城遗迹,《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