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封禅书》:“自古以雍州积高,神明之隩,故立畤郊上帝,诸神祠皆聚云。盖黄帝时尝用事,虽晚周亦郊焉。”
《周官》:“自古以雍州积高,神明之隩,故立畤郊上帝,诸祠皆聚云。”
《汉书·郊祀志》:“自古以雍州积高,神明之隩,故立畤郊上帝,诸神祠皆聚云。盖黄帝时尝用事,虽晚周亦郊焉。”
《汉书·李广传》:“敢从上雍,至甘泉宫猎。”唐颜师古注:“雍之所在,地形积高,故云上也。”
唐杜佑《通典·州郡部卷第一百七十三》:“好畤本汉旧县,因古好畤祠为名。或曰自古以雍州积高,神明之奥,故立畤,郊上帝,诸神祠皆聚焉。好畤县城在县南十三里。隋太子庄陵城。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二》:“以雍州积高,神明之奥,故立畤以郊上帝诸神也。”
雍州,现在甘肃和陕西西部一带。
(一)伏羲的传说
相传,他的母亲名叫华胥氏,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子。有一天,她去雷泽郊游,在游玩途中发现了一个大大的脚印。出于好奇,她将自己的脚踏在大脚印上,当下就觉得有种被蛇缠身的感觉,于是就有了身孕。而令人奇怪的是,这一怀孕就怀了十二年。后来就生下了一个人首蛇身的孩子,这就是伏羲。当地的人为了纪念伏羲的诞生,特将地名改为成纪,因为在古代,人们把十二年作为一纪。据史学家考证,古成纪就是今天的天水。《汉书》中说道:“成纪属汉阳郡,汉阳郡即天水郡也。古帝伏羲氏所生之地”。所以,天水历来被称为“羲皇故里”。
(二)女娲的传说
女娲神话中女娲并无配偶,先人类而生。她的功业一是造人,二是补天。相传女娲依照自己的形状,捏黄土造人,造好后就会说话,成了活人,后来女娲造人累了,便用藤条抽打黄泥,甩了的泥点子也变成了人,会咿咿呀呀的说话。因为她是用黄土造人,所以中国人是黄皮肤。并且,黄土中最养人的地方就在天水,所以从传说中也可以得出中国北方文明,起源于西北地区,而后向东,向南传播。另一个是补天。天为什么破了原因很多,但是女娲真是一位伟大的工程师母亲,不辞辛劳,烧炼了数万颗五彩石,补在天的破洞上,使她的子民有一个舒服的生存环境。女娲氏族发源地,文献不见记载,但根据伏羲与女娲的关系,女娲故里也应在古成纪(天水)范围内。在葫芦河畔,与大地湾相距不远的秦安陇城镇,有女娲洞,又有女娲庙,祭祀女娲,陇城又称“娲皇故里”。女娲也以风为姓,至今其地有风台、风莹、凤尾村等地名,均与女娲氏有关。
羲皇故里
伏羲是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如同亚当、夏娃创造西方文明一样,伏羲、女娲点燃了中华文明薪火,对中华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伏羲因其在中华文明史的巨大贡献,千百年来被尊称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受到了中华儿女的称赞和共同敬仰。甘肃省天水市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位于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素有“羲皇故里”之称,是中华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记载:“故渎东经成纪县,故帝太皞庖牺所生之处也。”1992年8月,江泽民同志视察天水时亲笔题词“羲皇故里”。
相传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氏出生在甘谷县白家湾乡蒋家湾村的古风台太昊山。
天水市伏羲庙
羲皇故里
伏羲庙本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在甘肃省天水市城区西关伏羲路。伏羲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06月25日,伏羲庙作为明、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始建于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间(1483——1484年),前后历经九次重修,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年)第九次重修后,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现存面积6600多平方米。
伏羲庙临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庙内古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新建筑有朝房、碑廊、展览厅等共6座。新旧建筑共计76间。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进,庄严雄伟。而朝房、碑廊沿横轴线对称分布,规整划一,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建筑艺术风格。由于伏羲是古史传说中的第一代帝王,因此建筑群呈宫殿式建筑模式,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伏羲祭祀建筑群。又因有伏羲庙,民国以前小西关城又叫伏羲城。
先天殿又称正殿、大殿,在中院后部正中,是伏羲庙的主体建筑,巍然屹立于院子正北高1.7米的砖筑月台上。其高大雄伟的殿内,有伏羲彩塑巨像一尊。藻井顶棚正中绘太极河洛八卦图,四周等分为六十四格,内刻绘六十四卦图。先天殿后面为太极殿,又称退殿、寝殿、寝宫,依“前宫后寝”惯例而建,原供伏羲,后祀神农,建筑规模略小于先天殿。
伏羲庙各院内遍布古柏,为明代所植,原有64株,象征伏羲六十四卦之数,现存37株。挺拔苍翠,浓荫蔽日。伏羲庙大门内侧东西墙角原有古槐两株,相对而立。现存东边1株,树干中空,经鉴定为唐代听植。
羲皇故里
每逢正月十六伏羲诞辰日,周边群众扶老携幼,纷纷前来伏羲庙朝拜祭祀“人祖爷”。一时,宝烛辉煌,香烟缭绕,钟鼓鸣天,善男信女异常虔诚,庙内充满着一派庄严肃穆的景象。伏羲庙门坊又称大门、正门、前门、头门。明弘治三年(1490年)创建,嘉靖二年(1523年)、清顺治十年(1653年)、乾隆四年(1739年)重修。嘉庆十年至十二年(1805~1807年)间由原来的3间扩建至5间,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年)间又重修,始成今制。面阔5间计17米,进深2间计5.4米。悬山顶,绿瓦龙吻,质朴典雅。
天水伏羲庙,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纪念上古"三皇"之一伏羲氏的明代建筑群。1963年人民政府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伏羲庙址位于天水市秦城区西关伏羲路。卦台山的古建筑被破坏无遗;而天水城里的伏羲庙主要建筑、塑像和其它文物,却由于天水市文化部门及时地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基本保存完好。国内不少专家、学者认为:重视保护这一建筑群,对于研究中国远古历史、探讨明代建筑艺术、考察天水地方民俗风情等,有着相当重要的实物资料价值。史料记载,元代统治者对"三皇"特别推崇。他们认为,"三皇"应为伏羲、神农、轩辕。元大德三年(公元1299年),成宗铁木尔,诣令全国各州、县,务必修建"三皇"庙,以通祀之。当时,天水市作为秦州府治,又是成纪县地,即伏羲故里,因之,这里的"三皇"庙也便修得特别讲究。此庙就是如今伏羲庙的前身。此庙从建成到元朝覆亡,虽然只有六十多年光景,可是由于政局动荡,各方均受牵连,文化、宗教、教育等诸业日趋萧条;因之,到明代初期,天水"三皇"庙已倾倒坍塌,不成样子了。直到明代中叶,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在秦州指挥"明威将军"尹凤的倡导组织下,才在原"三皇"庙的基础上,重新起造庙宇,始称"伏羲庙",延续至今,已近五个世纪了。据记载,伏羲庙起初并不很大。自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起,巡茶御史陈讲,用了三年时间进一步开拓修缮,为伏羲庙的规模和布局奠定了基础。近五百年来,又先后历经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清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屡次扩建、维修,才成如今这样整肃宏伟、远近闻名的古建筑群。现存的伏羲庙,坐北向南,占地一万余平方米。现存建筑为两门三进。
甘谷古风台
羲皇故里
伏羲氏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不但是一位最早的社会管理者,又是一位天才的科学家。《易传》、《庄子》、《管子》等典籍中都没有把他看作神,只是到后期的传说中,逐渐将他神化,形象也成了人首蛇身。西汉画像砖中伏羲女娲都是人首蛇身。一人举着规,一人举着矩。这说明伏羲时代数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确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现代考古学家也已找到了许多石器时代应用规矩的遗迹。如圆丘祭台的建筑及陶器中多层同心圆,充分表明伏羲时代的人类已经在使用规,房屋的直角设计,说明他们已经使用了矩。《管子·轻重戍篇》“伏羲作,造六峜(音基)以迎阴阳,作九九之数以合天道,而天下化之。”现代易学家郭志成认为九九之数可以在六峜上找到证明。如果将六峜作为祭台,远古祭祀的时候,在最上层站立1人,第二层每面站2人,四面共8人,第三层每面站3人,四面共12人,依次类推,六峜(六层台)所站的人数正好是81人,与九九之数相合。并且推断伏羲在六峜顶上测定阴阳的时候,形成了天地八方的观念,再以阴阳的组合数形成符号,分记于八方,而形成八卦。
甘谷古风台以及秦州画卦台都是伏羲时代古建筑“台”的遗存之地。经过几千年的风雨沧桑,岁月流逝,旧物已不复存在了。但名称却代代相传,留了下来,一代一代称颂不休。吊古台而怀先祖,怀先祖而启智慧。站在高台之上,登高望远,目通八方,视接天地,仰观俯察,使人类智慧在高度抽象与取象比类中诞生了八卦: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并分别象征着天、地、风、雷、水、火、山,泽八种最明显的自然现象。由八卦而《易经》,由《易经》而儒道学派,奠定了中华文化的基石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风糜世界。凡立德、立功、立言于世界者,都在一部《易经》中可以找到他们的踪迹。唐房玄龄说“不读《易》,无以为宰相”。信哉斯言。
古风台有伏羲洞,深幽无比,无人敢进,后因山体滑坡洞口被封。洞前有天然巨石,乡人视为伏羲手臂。洞旁有孤石参天,乡人视为画卦笔。古风台乡民至今还编织八卦形鸡罩作为寻根追念的习俗,据说这种八卦罩编织的诀窍还是一代一代单传。据传人说:“祖辈相传单传一,伏羲八卦不出门,文王八卦四海行,他人想编编不成。”直至今日古风台乡民的锅台还有八卦形的,表示了不忘祖宗的追远之遗风。
别看伏羌地方碎,伏羲皇帝头一辈。
桑叶儿衣裳脸上黑,伏羲爷生在古风台。
这是一首在甘谷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民谣,世代相传。古代的每个州县关于历史传说的民谣很多,陇上历代相传的民谣有:“伏羲皇帝姜伯约,石麻夫子冠卿王,巩爷黄爷还不算,出了赵云桂镇四川。”“(不/要)看伏羌(甘谷县唐称伏羌至民国,秦称冀县)地方碎,伏羲皇帝头一辈。桑叶儿衣裳脸上黑,伏羲爷生在古风台。”
民谣中的古风台在县城西南的白家湾乡。古风台有传说中伏羲画卦的太昊山,山下四面有九眼泉水,称为九龙眼,当地有民谣曰:
太昊山是八卦山,伏羲出生是圣山。
八个棱子九个弯,弯弯都有龙眼泉。
龙眼泉,不一般,汲一泉,涌九泉。
伏羲出世本无田,无衣无食无房间。
喝的是龙眼水,吃的是龙卦籽。
先穿龙背叶,后穿桑叶衫。
窑洞无底留人间。
羲皇故里
古风台人说伏羲原名为“风伏羲”,和《三皇本记》记载“太昊庖牺氏,风姓”相吻合。当地人说伏羲原名“风伏羲”,此说则与《三皇本纪》载“太昊庖牺氏,风姓”相吻合。杜预曰:“太皓伏羲氏,风姓之祖也。”古风台有艾蒿山,分为圆咀、馒头咀、苜蓿梁、漩涡咀、艾蒿山五台,其山顶中央低凹,呈盆地状,面积约1400平方米。此地呈八卦状,据说伏羲在第五台艾蒿山摆卦,故艾蒿山又称“八卦山”。古风台有伏羲土碑存,碑前一平地,乡人称为“伏羲砚”。民国时张其昀、陆美锷著《甘肃省人文地图志》,其《名胜史迹·古迹》云:“大像山伏羲庙:山在甘谷西南五里,峭壁如削,危然挺立,高约二百公尺,相传伏羲为甘谷人,生于此山山沟之内,明万历年间建庙于山麓以祀之。”安履祥《甘谷县志》于伏羲作按云:“考甘谷南山有村名古风台者,乡人谓系帝祖兄所居之地,因氏以名地,亦未可知;且俗称古风台人善编制鸡罩,以鸡罩形似八卦,洵为莫之为而为之者,其说虽不经,而实不无因焉。”民国十七年(1928),县士庶人在县城西五里铺路侧重竖“羲皇故里”碑。河南淮阳伏羲陵有联,言伏羲生朱圉,言之凿凿。
后天地而生,朱圉犹堪寻胜迹;
立帝王之极,白云常此护灵墟。
每年农历2月19日,举行隆重祭祀活动,其盛况,一年胜似一年。
甘谷太昊宫
甘谷县大像山太昊宫,又名伏羲殿,在大像山西麓登山约40米处。明叶应甲《伏羌县志》载:伏羲殿系“邑人以本邑乃伏羲笃生故地,于万历四十八年重建于大像山西。”同治二年(1863)遭兵燹被焚,光绪十年(1884)重建。前瞰土地庙和梅葛殿,后邻地藏殿,宫门及正殿皆北向,总占地480平方米,殿字巍峨宏敞,“负苍岩,瞰清渭,谷回川抱,形家目为胜地。”(清·王权《重修伏羲殿碑记》)宫门两庑及正殿前左右并有厦房和套间。宫门建于重阶之上,木构,牌楼式,悬山顶,斗拱层迭,额题“太昊宫”楷书大字,系本县清代优贡李维屏手笔。门左右有厦房及装饰性月窗。宫左甬道,可直通山上,甬道门亦呈月形,与宫门平连,上有民国初县内知名人士宋梓篆题的“别开壹径”。正殿与西厦房间有侧门通甬道,额篆“旁通”二字,以文而论,《易·乾·文》有“旁通情也”,故题“旁通”二字于此,文章天成,耐人寻味。正殿与东厦门之间也有道旁通,可达后院。正殿亦有后门。宫门内外皆有古柏,各四,共八株。院正中新修有八卦池,活水一泓,清可鉴人。宫门两庑原有赵公明、王灵官两尊塑像;正殿原塑伏羲,身披桑衣,右手托八卦盘,端坐于殿中木龛内。殿上匾额层列,外为“一画开天”,内有“人文初祖”之类,今只有清光绪间邑人杨耀南书“立极万世”匾尚悬殿内。伏羲殿楹联皆散佚,但清光绪翰林邑人王海涵和宣统时知县雷光甸二联至今脍炙人口。
绍皇开泰运,劂后有石子访道,伯约怀忠,问化育根源,发蒙在炎黄颛喾而上;
望古动幽情,其下则烟火成邻,桑榆布荫,幸邃初风景,复睹于金戈瓦砾之余。
——清·王海涵
从一画开天,说什么虫书鸟篆,梵宇佛经,到卦台前齐俯首;
继三皇立极,看后来商质周文,帝升王降,于史册上见传心。
——清·雷光甸
1994年起,重修伏羲大殿,正殿广124平方米,高8米,悬山顶,雕甍鸱饰。竖脊皆由花卉连接组成,横脊中央为龙马奔腾,两边由花卉、龙、麒麟、马、鹿、鸟、象、狮组成,尤以花卉中心陶制太极图式样别具特色。不论地砖、门窗、供桌、匾额还是大殿兽吻,无不显示出八卦太极图形象。大殿正中座台高1米,宽3.33米,深1.93米,上坐著名雕塑家何鄂重塑的伏羲像,高2.6米,分腿端坐于分心石上,似观天地万物之变化。上身披桑衣,腰围虎皮,两手作“天地合一”式托演八卦,形似扭转乾坤之举动。筋骨外露,气质浑厚,两眼平视,精神焕发。右侧塑龙马,欲从巨浪顶端腾飞跃起之状。东壁画有女娲炼石补天图,西壁绘有伏羲画演八卦图,正中坐像背光,是伏羲生地古风台的写实画。顶绘六十四卦及河、洛二图。两侧有八卦木窗各一,周围绘卦爻。西绘伏羲八卦图,东绘文王八卦图,即后天八卦图。大殿前檐悬有赵朴初“人文初祖”、启功“一画开天”、舒同“开天明道”、黎泉“与天地准”四块周边木雕图案的金字大匾。檐东壁镶嵌《重修伏羲殿碑记》,西壁镶嵌《创立甘谷县伏羲文化研究会碑记》。檐前分竖八面龙旗,旗面上彩绘从新石器时代鱼龙形开始至商周、战国、秦汉、两晋、隋唐、宋、元、明、清不同时期的龙形图案。
现如今,太昊宫东西厦房为甘谷县伏羲文化研究会、甘谷县大像山旅游景区管理处办公驻地,西北门房为大像山旅游景区售票处。
太昊山古风台人宗庙
二零一五年,经甘肃省伏羲文化研究会和民间组织爱心善士多年努力,甘谷县太昊山古风台人宗庙慈圣殿华胥圣母圣像和昊灵宝殿人文始祖羲皇圣像塑成。在当年农历乙未年九月初十至十二日(2015年10月22日至24日),在甘谷县白家湾乡古风台举行了开光法会和乙未年秋祭中华人文始祖太昊羲皇典礼仪式。
2015年10月22日,乙未年秋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典礼在甘谷县古风台伏羲庙隆重举行,省市县部分退休老领导和县四大组织相关领导、社会团体代表、捐资代表、社会各界人士及周边群众近千人参加祭祀活动。(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朱志良,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原院长王世文,甘肃省军区原副政委、少将杨耀春,甘肃省军区原副司令、少将张臣刚,甘肃省军区政治部原主任、少将石新贵,甘肃省平凉市佛教协会会长、崆峒山法轮寺主持释妙林,天水净土寺主持海正法师以及甘谷县委、县政府等各位嘉宾出席了此次典礼。)
甘谷古风台秋祭活动由甘肃省伏羲文化研究会主办,甘羲研华都工作委员会、甘谷县伏羲文化研究会、太昊山古风台人宗庙承办。
祭祀典礼按照甘谷历代传承的民间祭祀程序进行,包括击鼓鸣钟(击鼓81咚、鸣钟9响,放礼炮9响),明烛、上香、化表,三献礼,恭读祭文,行拜礼,瞻仰伏羲圣像,歌舞贺祭等活动。
伏羲位列三皇之首,百王之先,自秦汉至明清都对伏羲钦崇有加,历代祭祀,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悠久历史。甘谷古风台作为伏羲诞生地,一直被推崇为伏羲祭祀地,经过经久不息的代代传承,伏羲的祭祀已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和深厚文化内涵的祭祀活动,早已根植于老百姓心中。
史载:秦文公十年,设祭祀伏羲之祀,祭祀时用骝驹、黄牛、羝羊各一只,谓之“三牢”。西汉初年,继承秦之郊祀制度。东汉沿用此制,明帝于立春之日在东郊祠庙祭祀伏羲(《后汉书祭祀志》)。两汉而下,伏羲作为三皇之首,历代无不举祀。至北宋年间(960-1127年),即距今千年前,朝廷在天水卦台山创建伏羲庙,始立庙祀。金章宗明昌年间(1190-1196年),卦台山祭祀伏羲始成规格,历年祭祀,并三年一大祭。明代初,天水卦台山被明廷列为伏羲的陵墓。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秦州创建伏羲庙。正德五年(1510年),伏羲祭祀中心由卦台山移至秦州,而卦台山则逐渐成为民祭场所。嘉靖二年,秦州伏羲庙祭祀活动逐渐正规化、制度化,祭祀进入极盛期,秦州伏羲庙成为全国性的规格最高的伏羲祭祀中心。到清代以后,对伏羲的祭祀,沿袭明代。清中期后,祭祀逐渐转为民祭,此制一直沿袭至今。
卦台山
卦台山又名画卦台,相传为伏羲氏仰观天,俯察地,始画八卦的地方,处于三阳川西北端,现辖于天水市麦积区渭南镇,距天水市约15余公里。卦台山如一巨龙从群峦中探出头来,翠拥庙阁,渭水环流,钟灵毓秀,气象不凡。登临卦台山顶,俯瞰三阳川,人们不难发现,古老的渭河从东向西弯曲成一个“S”形,把椭圆形的三阳川盆地一分为二,画成了一个天然的太极图。秋清气爽时,听台下渭水秋声,眺一川山形水脉,思羲皇隆德圣心,颇能启人发古往今来、天地悠悠之感怀。台湾中华六经学术研究会张渊量会长先期考察了全国的山川地理,又用最先进的仪器对画卦台及周围的山形水势进行了仔细的勘查和研究之后,盛赞三阳川是“太极无双地”,画卦台是“华夏第一山”。
卦台山位于天水市北30公里处的三阳川境内。山上有伏羲创绘八卦的画卦台。这里山峦屏翠,渭水环流。渭河中心有滩地数处,形似太极图样,滩河交界,有一大石,不方不圆,似柱如笋,傍实中虚,如画太极,名为分心石,与画卦台隔河相望有九龙山,山上有龙马洞,每逢云雾封洞时,给人以龙马出没之感。相传伏羲为创文字,上观日月飞禽,俯察山石走兽,每时每刻,苦思冥想。一日,他正在卦台山上凝思瞭望,忽见对面山洞里云雾滚滚,有一身着花斑,两翼振动的龙马翻腾,与渭河中呈太极图形的分心石相映,不禁灵机触动,立即在卦台山上创画了代表自然界“天、地、水、火、
山、雷、风、泽”八种自然现象的八卦符号,卦台山由此而得名。明正德12年(公元1517年),从巡按冯时雍奏立庙于州北三阳川卦台山上(《秦州志》),建许多庙宇,以纪念伏羲。现只存山门、戏楼、午门、钟楼、西殿和伏羲大殿三间。大殿正中塑有全身贴金、身着树叶的伏羲大像一尊;右侧塑一振翼欲飞,造型奇特的龙马;左侧有一八卦图,龙马负图自河中出。卦台山已成为秦州名胜,陇上佳景。
卦台山巅,宽敞平整。建有伏羲庙、午门、牌楼、钟楼、古楼、戏楼、朝房等,现存有一直径64厘米,厚约10厘米的木制雕刻“伏羲六十四卦二十八宿全图”,极为珍贵。
伏羲台
天水作为伏羲为代表的中华先民长期生活的主要地域。境内及周围分布着众多与伏羲、女娲有关的人文遗址、遗迹。有距今8300——4800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大地湾遗址、师赵村古遗址等一批先民生产生活的古遗址;有始建于明成化年间,专用于伏羲祭祀,现存全国最大的祭祀庙宇——伏羲庙;有伏羲画卦的卦台山;有女娲祠、羲皇故里的砖刻、牌坊、白蛇匾等古遗迹;有风沟、风谷、风台等与伏羲“风姓”有关的地名。这些都是十分珍贵的人文遗址和实物。充分论证了伏羲画八卦、结网罟、取火种、兴嫁娶、制历法、创乐器、造书契等许多发明创造的可能性,进一步印证了唐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记》、南宋罗泌《路史》等古籍记载中有关伏羲生于成纪、长于成纪的论述。也进一步说明甘肃天水是中华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伏羲庙
民国36年(1947年)7月,考古学家裴文中沿渭河在三阳川考古,首次发现卦台山为史前人类活动的遗址。20世纪80年代国家文物普查时发现,卦台山古文化堆积层厚达0.2-0.5米,断崖上暴露有灰层、灰坑、白灰居住面、灰渣等遗迹,出土文物有石器、陶器、骨器等50余件。经鉴定,距今均在5000年以上。2002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华夏纽带”工程组委会秘书处项目实施部派出的“甘肃考察组”在选址“华夏祭祖基地”时,对卦台山进行考察后提交的考察报告中指出:“考察中,我们在卦台山的伏羲庙遗址及祭祀坑内发现了自先秦以来历代先民祭祀中华远祖的祭祀品,以及象征中华远祖的祭祀崇拜物——目前国内最大、历史最悠久且保存最完整的石祖(石制男性生殖器,此文物的年代距今约5000~6000年),这是中华民族父权时代的标志物。以这一新的发现为线索,考察组对整个卦台山进行全面勘探并寻访周边村庄的花甲老人,整理了完整的考古资料和口碑资料。在对整个卦台山现场勘探时,发现城址东北角约500米处遍布灰层陶片、石器、砖瓦、骨骸以及柱础、白膏泥等建筑遗迹,地面陶片以史前时期为主。考察组的特邀著名考古专家说,做了几十年的考古工作,大大小小经历了无数的考古挖掘,还很少见到文化堆积如此密集、上下年代如此完整的考古现场。通过梳理口碑资料、现场勘探,我们认为,卦台山一带很可能在8000年前就是先民祭祀的场所
祭祀习俗
羲皇故里-天水
天水自古就有民间祭祀伏羲和官方祭祀伏羲的习俗。自秦人始,对伏羲钦崇有加,历代奉祀。早在公元前756年,秦文公就在渭水流域用三牢之礼祭祀伏羲。金代,天水卦台山已有伏羲祭祀活动。明代,伏羲祭祀中心移至天水西关伏羲庙。经过两千多年的积淀,逐步形成了规模宏大、程序严谨的祭祀方式,造就了内涵丰富、底蕴深厚的伏羲祭祀文化。2006年,天水太昊伏羲祭典荣列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天水市始终把伏羲文化的研究和开发作为建设特色文化大市的重要内容来抓。1988年恢复了公祭伏羲大典,连续举办的伏羲祭典,成为甘肃和天水重要的对外文化品牌,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华人来天水朝觐祖先,使天水成为中华儿女寻根祭祖的圣地。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天水作为“羲皇故里”,已成为瞻拜“人文始祖”伏羲的圣地;伏羲文化的研究、开发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路,产生了一批重要的学术成果,天水已成为全国研究伏羲文化的中心;伏羲文化所具有的创造精神、奉献精神、和合精神,在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的结合中,呈现出新的生命力;伏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文化纽带,呈现出更为广阔的前景。
文化价值
伏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本源文化,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崭新的时代风貌,吸引着国内外华人和专家学者关注。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历史时期,弘扬伏羲文化实质是发挥传统优秀文化的积极作用,以其浓厚的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塑造民族灵魂,以其固有的创造性和实践性,以其兼容并蓄的人文精神和认识世界的科学精神,感召和团结世界华人投身我国现代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促进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伏羲文化
开创中华文明
麦积山石窟
据《三皇本纪》记载:伏羲“有圣德,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于是始制嫁娶,以俪皮为礼。结束以后佃渔……,养牺牲于庖厨”。伏羲通过仰观俯察,了解自然万物,所画八卦是用8个符号分别代表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利用八卦进行占卜吉凶,希望得到神意的显示,正是这种对世界的初步认识和把握方式,孕育着中国哲学的萌芽。奠定了中国乃至东方文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也是后来《周易》的思想基础。造书契即以符号来代替先民用结结绳记事以俪皮为例,改革了古代婚姻制度;结束了原始畜牧业;同时伏羲与女娲共同发明琴瑟,创作乐曲,以用于礼仪、宗教、占卜、巫术等活动。此外,伏羲还立九部、设九佐,以龙纪官、号日龙师。禅于伯牛,钻木取火,教民熟食;制历法,定节气,消息祸福,以测吉凶;尝百药,制九针,以拯天疾,开创了中华最早的文明。恢复公祭大典
伏羲像
1988年天水市恢复了公祭伏羲大典,连续举办的伏羲祭典,成为甘肃和天水重要的对外文化品牌,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华人来天水朝觐祖先,使天水成为中华儿女寻根祭祖的圣地。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天水作为“羲皇故里”,已成为瞻拜“人文始祖”伏羲的圣地;伏羲文化的研究、开发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路,产生了一批重要的学术成果,天水已成为全国研究伏羲文化的中心;伏羲文化所具有的创造精神、奉献精神、和合精神,在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的结合中,呈现出新的生命力;伏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文化纽带,呈现出更为广阔的前景。研究会
成立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
2002年,天水市发起成立了全国性学术研究社团——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研究会以伏羲文化的宣传研究和伏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主旨,将全国数十家社科院、博物馆和综合大学,以及国内外数百名专家、学者凝聚在一起,推动了伏羲文化的研究和开发。1992、1995、2001、2003、2005、2007年先后在天水召开了海内外学者参与的以伏羲文化为主题的研讨会,产生了大量的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史前文化研究。2009年6月22日,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主办了2009(己丑)年中华人文始祖伏羲祭祀仪式。同期,还举办了“伏羲文化与中华智慧”论坛等系列活动,邀请海内外各届人士齐聚天水,参加祭祀伏羲仪式,共同朝觐中华人文始祖伏羲。
影响
天水旅游景点分布图
伏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本源文化,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崭新的时代风貌,吸引着国内外华人和专家学者关注。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历史时期,弘扬伏羲文化实质是发挥传统优秀文化的积极作用,以其浓厚的民族亲和力和凝聚力塑造民族灵魂,以其固有的创造性和实践性,以其兼容并蓄的人文精神和认识世界的科学精神,感召和团结世界华人投身我国现代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促进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地形地貌
天水市位于甘肃东南部,自古是丝绸之路必经之地。
全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新欧亚大陆桥横贯全境。现辖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五县和秦州、麦积两区,总人口350万人。境内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物产丰富,素有西北“小江南”之美称。
伏羲八卦
天水市气候宜人,物产丰富。适宜多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林果瓜菜生长,为全国十大苹果基地之一。森林覆盖率达26.2%,是西北最大的天然林基地之一。这里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探明的35种,其中金属矿15种,非金属矿20种。天水不仅有昔日辉煌,改革开放的春风更使勤劳勇敢的天水人民焕发出无限的改革热潮和发展活力。今日的农业以实施种、养、加“六个百万工程”为突破口,粮食生产稳步发展,林果、畜牧、蔬菜、农副产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初具规模,农业产业化进程正在加速;天水是全国著名的五大电器工业基地之一,已形成了机械、轻纺、电子三大行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一座西北电器城正在崛起,名牌战略格局正在形成,工业结构高速发展和产品的进一步升级换代正在实施;五横三纵省道国道及市区环形交通的贯通,天兰、陇海铁路复线的建设,通讯网、电力网的扩建,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商贸流通业迅速发展,对外交流融合日益增加,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使天水这片古老的黄土地发生了深刻的历史变化。全市国民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今天的天水,先后被列为全国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老工业基地技术改造重点城市、科教兴市重点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和全省双拥模范城。[1][1] 『羲皇故里』--天水_相由心生_新浪博客 · 新浪网[引用日期2021-06-21]
全部
638次播放01:34
中华第一庙——天水伏羲庙
372次播放00:56
#甘谷 #伏羲殿
261次播放00:14
文明肇启,祭祖圣地—天水伏羲庙#天水 #伏羲 #天水观察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