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乐山凌云寺

四川乐山市的佛寺

  • 中文名:乐山凌云寺
  • 别名:大佛寺
  • 所属地区:四川乐山岷江东岸
  • 地理位置:四川乐山岷江东岸
  • 建造时期:初唐高祖李渊武德年间(618—626)
  • 乐山凌云寺介绍
    千年名刹凌云寺,位于乐山岷江东岸,古楠环翠,寺宇轩昂,俯临岷江、大渡河、青衣江,雄踞凌云山就日峰、丹霞峰、望云峰、祝融峰、兑悦峰、栖鸾峰、集凤峰、灵宝峰、拥翠峰九峰,与峨眉山遥遥相对,蔚为西南第一。寺旁是天下闻名的乐山大佛,寺外气势浩荡滚滚而来的三江水汇流凌云山麓,从大佛足下向南迤逦而去。清代大诗人、大书画家张船山(问陶)在《嘉定舟中》云:“凌云西岸古嘉州,江水潺谖抱郭流。绿影一堆漂不去,推船三面看乌尤。”“平羌江水绿迢遥,梦冷峨眉雪未消。爱看汉嘉山万迭,一山奇处一停桡。”将乐山美景描绘得如诗如画,令人陶醉。

    简介

    凌云寺

    凌云寺是大自然奇景和人类杰作的奇妙和谐组合。天造妙景,彰大自然之奇美;千年古寺,显佛文化之深 邃。因寺前三江交汇的临江峭壁上,凿造有世界之最的弥勒佛坐像,人们将乐山大佛作为了凌云寺的象征、标志,所以普遍称乐山凌云寺为乐山大佛寺,大佛也就称为凌云大佛、乐山大佛。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嘉定州志》称“凌云寺在凌云山,一名大佛寺”。凌云寺也因高僧海通禅师首倡修建乐山大佛,更加名声显著。

    历史上,对于这一佛国古刹、朝拜灵域,文人骚客留下了诸多赞誉。譬如,南宋进士邵博在他的《清音亭记》中这样描述:“天下山水之观在蜀,蜀之胜曰嘉州,州之胜曰凌云寺,寺之南山又其胜也……”明正德三年(1508)进士、五年(1510)嘉定州同知胡宗《凌云寺》诗赞凌云寺:倚江山突兀,夹涧草葳蕤。客击云中磬,僧磨石上诗。泉声流竹细,塔影照山迟。天下多名寺,还看此寺奇。

    乐山凌云寺

    又因凌云寺与峨眉山遥遥相对,历来香火鼎盛的它更是有“上朝峨眉,下拜凌云”之美誉

    历史

    乐山凌云寺

    乐山凌云寺建于初唐高祖李渊武德年间(618—626),距今近1400余年,早于乐山大佛的建造,是中国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凌云寺名取意高入云霄,山河升腾,意气昂扬,佛法宏远,佛圣之地。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四川乐山岷江东岸,是世界著名的弥勒道场。凌云寺弥勒殿门外咫尺之间,即是天下闻名的乐山大佛。

    唐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开凿佛像时,寺庙又有扩建,有“历朝敕九顶山凌云大佛等额”。据《方舆胜览》记载:“会昌前,峰各有寺”,可见会昌以前佛之风的盛行。

    唐建中元年(780),德宗颁《修葺寺观诏》,要求各州府培修振兴寺庙。凌云寺随即进行了大规模维修。

    唐会昌五年(845)七月,由于唐武宗李炎扬道抑佛,以僧尼耗蠢天下”为由,武宗李炎下灭佛令。“佛教除长安、洛阳各四寺,地方诸州各一寺外,悉毁坏之”(蒋维乔《中国佛教史》)。嘉州、眉州、陵州等奉诏毁佛寺,凌云山上八寺俱毁。凌云寺因当时属“上州”的嘉州最具规模“中心大寺”,且“工作精妙”,得以保存,并在佛教寺院改名现象较普遍的唐宣宗时,一度改名报恩寺。南宋祝穆所撰《方舆胜览》云:“九顶山,在城左,有九峰……会昌以前峰各有寺,今唯存报恩一寺。”明万历进士、四川按察使曹学诠《蜀中名胜记》指出:报恩寺即凌云寺。

    乐山凌云寺

    岑参《登嘉州凌云寺》一诗曾这样描写凌云寺:“寺出飞鸟外,青峰载朱楼“不过,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寺,早已不是唐代原貌。唐建凌云寺,毁于元顺帝战乱,明代进行了两次较大修复,明末又经毁。

    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凌云寺重修。以后又经多次修葺,尤其是解放后不断维修,基本保存了面貌。

    佛法宏远,盛世教兴。2005年12月,凌云寺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照观大和尚率僧众驻锡凌云寺,依法开展佛教活动,宝镜重光,法炬复燃。

    由于历史原因,千年名刹年久失修,加上2008年汶川“5.12”大地震破坏,凌云寺已成危房,砖磴损碎,四壁颓堕,柱梁腐空。严重危及僧众、游客安全。照观法师誓发大愿,维修好古寺、守护好大佛。此次维修工程于2006年1月启动2010年圆满如法完工,大雄宝殿、弥勒殿藏经楼、祖堂、法堂、禅堂、客堂、观堂、房、钟鼓楼、方丈院焕然一新,恢宏古朴,凌云寺成为与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相匹配的精品寺院。

    文化

    乐山凌云寺

    凌云寺寺宇轩昂,苍楠翠柏、修竹茂密,花木扶疏,佛教文化底蕴深厚,历代名士墨迹、碑刻众多。有历史悠久的珍贵佛教文物700多件,有唐代至今的摩崖诗文、石刻佛龛、碑刻350余通,古今联150余副。有乐山大佛、兜率宫沫若堂东坡楼、九曲古栈道、九顶城古炮台遗址、碧津楼、东汉崖墓等三十多处古迹景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3处,国家一级文物保护2处,国家二级文物保护4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处。每年接待游客、信众二百余万,香火旺盛。

    布局

    合并图册

    由 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组成的寺庙中轴线,由配殿、客堂、观堂、东方丈、僧寮、禅堂和请香处组成的两条副轴线。

    现中轴线建筑以早清风格为主。由弥勒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三重四合院组成。凌云寺弥勒殿门外咫尺之间,即是天下闻名的乐山大佛。

    弥勒殿前是参天古木楠树,殿外两侧分列着四座明清两代重修寺字的碑记。殿内正中塑像为弥勒坐像,腹欢颜,俗称“大肚罗汉”。

    两旁分列四大天王塑像,攒眉怒目,威武雄壮。

    天王殿后为韦驮殿,供奉木雕装金的护法神韦驮

    穿过天王殿,为明代建筑大雄宝殿,是僧众举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殿内正中端坐释迦牟尼三身像(今身、应身、报身),造型优美,神态庄重。两旁分列十八罗汉,神形各异,栩栩如生。重光后整个大雄宝殿所用木材无一根杂木,全是呈暗红色的根根梁柱,用手触摸冰凉无比,坚硬的质感立显的非常珍贵的木材——缅甸柚木,它们不仅质地坚硬,而且具有防腐、防蚁、防潮等特点,是上等的庙宇建筑用木。大殿内铺设的地砖全是来自江苏御窖的‘金砖’,与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地面铺设的一样,是同一种地砖。这在四川的庙宇建筑中还是首家。另外,殿堂内所用的磴石全为漳浦青石,同样是坚硬无比的上好石材,其上所雕石刻,则由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亲自操刀,精心雕饰。同时,特聘全国多位工艺美术大师分别雕刻殿堂门饰、十八罗汉和四大天王及观世音菩萨塑像,聘请中央工艺美院的刘斌教授设计“乐山大佛修造历史”浮雕长廊。

    大雄宝殿背面是新塑的净瓶观音,两边分列文殊、普贤、地藏和大势至四菩萨像,是明代以前的作品。

    寺内最后一重殿是藏经楼,原为寺内收藏佛教经卷的地方,于1936年修建,有着圆形栏杆、巴洛克风格的墙壁线条装饰,它的结构和外形是西洋建筑欧式,在寺字中别具一格却另有一番情趣,呈现出明显不同于弥勒殿和大雄宝殿的西洋风格。

    藏经楼始建于1936年,正是中国建筑业和西方现代建筑思想碰撞最激烈的时期,藏经楼恰好反映了中国建筑发展史上这个承上启下、中西交汇、新旧接替时期独特的建筑风格。2006年开始的凌云寺维修工程中藏经楼的修复之所以没有还原清代风格,目的就是要让凌云寺整体呈现出一种记录历史的状态。”

    藏经楼

    楼下新辟“海师堂”,塑有大佛建造者海通法师章仇兼琼、韦皋的全身像,以此寄托后人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2013年,凌云寺已开辟成“乐山大佛陈列馆”,馆内陈列大量实物、文献、图片和模型,展示了乐山大佛九十年建造史和历代保护维修史,充分反映出乐山大佛不愧为世界艺术瑰宝。

    楹联

    凌云寺历代留下的楹联,已经成为寺院的一大文化遗存,体现了寺院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乐山凌云寺

    至2005年时,楹联、碑记、石刻等文化遗存已消失众多,楹联仅剩下3副。经寺庙方多方搜寻,找到了50多副消失的老楹联,又向全社会征集到近50副新楹联,如今均在雕刻当中。

    气韵美,尽现嘉州山水

    “俯瞰三江,远水流长,一任推波归大海;纵观峨岭,高山仰止,徒然寄目望诸峰。”这副楹联气势磅礴,展现出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在嘉州汇流,峻美的峨眉山让人高山仰止的景象。

    “山露佛头青,正古寺苍凉,空翠烟霏;月上汀洲冷,看雪壁淋漓,仙云坠影。”这副楹联却充满柔美气息,描绘出凌云寺空灵清冷的幽静景色。“一山九岭灯常现;六月三峨雪未消。”这是宋人何熙志所作,曾经挂在凌云寺的山门上,描写出凌云九峰佛灯常明与三峨白雪盛夏不融的美景遥相衬映。这短短14个字,却蕴涵着历史的讯息和典故。

    原来,据《方舆胜览》记载,凌云山有九峰,在唐初佛教之风盛行时,每座峰上都有寺院。后因唐武宗李炎扬道抑佛,不少寺院被毁,凌云九峰上仅凌云寺以“工作精妙”而保存下来。而峨眉山有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等几座主峰,连绵起伏。古代常以“三峨”统称整个峨眉山。

    禅意浓,体味人生态度

    弥勒殿前的楹联——“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这副楹联不仅写出了弥勒佛的形象,也告诉人们应该用平常心去对待人生。

    弥勒殿不远处的山壁上,有一座明代凿建的兜率宫,洞内有一尊慈眉善目、笑口常开,高约2.68米的弥勒佛石像。这尊保存完好的弥勒佛像通体圆润,神态喜妙,是明代石刻佛像中不可多见的精品。洞前有副石刻楹联:“大肚能容万物,微笑看破群生”,与洞内的弥勒佛相映成趣。也让人感悟到该如何去寻找对待人生的态度。

    苏东坡写下的“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一联,更是一展豪迈无悔的人生态度。其余“山中花画悟禅机;江上月明成法性”等楹联,则表现出禅机意味,让人感受到静观风月的意境。

    新征联,挖掘多种文化

    2006年寺院在中国楹联网上发贴,面向全国征集楹联,希望能为凌云寺楹联增添“新鲜血液”。一年时间内,征集到近500副楹联,最终从中评选出近50副。

    如楹联爱好者入选的“真乃通灵地,海通结茅,安佑解经,自有江峰呈异气;果然忘我天,东坡载酒,放翁留句,遥观云景现嘉州。”--------苏东坡曾载酒上山,在此读书;黄庭观陆游等人都曾登临留书,还有郭璞等人在此注解易经。凌云寺的文化遗迹众多,如寺院后面的东汉麻浩崖墓,反映了东汉的丧葬习俗文化。楹联跳出了单纯的佛家文化,将更多凌云寺故事融入其中。

    与乐山大佛的关系

    乐山凌云寺

    凌云寺照观法师曾说:知道乐山大佛的人很多,知道乐山凌云寺的人太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位博士曾经说过,大佛和凌云寺是宝石与戒指的关系。虽然宝石与戒指分开了,依然很珍贵。但是宝石镶嵌在戒指上,它的价值会更高!

    1996年12月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墨西哥梅里达举行第20届全委会,40多个国家代表全票通过批准峨眉山——乐山大佛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第18个、中国第3个“双遗产”。

    乐山大佛是在凌云寺旁栖鸾峰临江峭壁上开凿的,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大佛气势宏大,气派非凡。头与山齐,临江而坐,威镇三江。气势雄伟,体态匀称,衣褶流畅,敛目凝神,面容慈祥威严,造型饱满壮硕,姿态伟岸雍容,与神奇的凌云山水融为一体,与天地日月同在。

    海通法师像

    唐中宗、唐睿宗年间(705 - 712),凌云寺方丈海通禅师以嘉州凌云寺开凿弥勒大佛“工巨用广”为缘,遍行有深厚弥勒信仰基础的巴蜀及富庶的湖广、江浙一带艰辛化缘,十方檀越积极响应,乐捐助。返寺后广聘各地能工巧匠,周密策划勘察。

    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在全国上下崇佛造像的浓厚佛教氛围下,凌云寺方丈海通禅坚韧不拔,大智奇勇,在寺旁开山劈石,开始了规模浩大、工程艰巨的弥勒大佛建造。

    开元十八年(730),大佛“全身未毕,禅师去世。”海通去世时,阻塞三江急流的山崖已全部打通,大佛的头部和胸肩这段设计精妙、费时费工的工程已完成。

    “开元初,有沙门海通者,哀此习险,厥惟天难?克其能仁,回彼造物。以此山淙流激湍,峭壁万,谓石可改而下,江或积而平。若广开慈容,增廓轮相,善因可作,众力可集。由是崇未来因,作弥勒像,俾前劫后劫,修之无穷”(唐·韦皋《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记》)。

    “有黔僧因山凿像,绀殿十层,其徒日众,盘礴至今”(明·彭汝实《嘉定州创建九峰书院记》)。

    “在昔凌云寺处水势湍急,行舟每致撞破,为害甚大。唐初,海通禅师见而之,欲为救护,遂于山上一当来下生弥勒尊像,高三十六丈,所坐莲华不在数内。由师愿力感佛慈加,水改其道,靠山之处,涌一沙洲而居人焉。师意以弥勒为当来世尊,慈无能胜,造此大像,不徒仗佛慈力,救护行舟,深冀见闻之人,纳于八识田中,为现生发心修行,往生西方,将来回入娑婆,辅龙华,一大因缘。终师之世,尚未圆功,至德宗贞元间始成。”“此吾国第一大佛也。然佛真法身充满法界。至于应化所现,则渺无一定”(民国·释印光《四川乐山县大佛凌云寺创建藏经楼功德碑记》)。

    开元二十八年(740),剑南道节度使章仇兼琼、贞元初年(785),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继续修建乐山大佛,于唐贞元十九年(803)竣工,前后历时90年。

    大佛工程历时90个春秋。总计挖凿石方量近十万立方米。经历了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四个皇帝三代人,终于使一座陡峭高山,变成一尊世无伦匹的巍巍大佛。

    维修大事记

    2006年1月,凌云寺维修工程启动,紧邻乐山大佛的凌云寺进行了350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落架维修。委托四川省古建筑研究设计院对全寺建筑进行测绘,完成了95张精度在1:75至1:150的《乐山凌云寺测绘图》。2007年8月,完成了《乐山凌云寺维修规划方案设计》。

    2008年起,经过一年多的紧张筹备,凌云寺维修工程拉开序幕。这次维修的宗旨是:尊重历史,弘扬传统,修旧如旧;适当提高抗震强度;遵从四川早清建筑的规制和风格,与现存乐山大佛景区其它古建筑融为一体;按照佛教古建筑的布局;结合佛教文化旅游发展和现代观光需求,站在世界双遗产品牌和国家级风景旅游区的高度,努力把凌云寺打造成安全、文明、和谐的国内外知名精品寺院,为弘扬佛教文化,为四川、乐山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08年10月14日,凌云寺一期维修工程开始,对弥勒殿、左右厢旁房进行全封闭施工。

    2009年4月30日,经过半年安全、文明、优质施工,凌云寺弥勒殿、祖堂、禅堂、客堂、五观堂、钟楼、鼓楼完成土建、大木结构工程,进入精装修阶段。设计制作,精雕彩绘木门、窗、挂落、天宫罩、老梁等构件挂件,严格按历史原貌恢复其古朴、典雅风格。

    2009年12月10日,凌云寺二期维修工程开始封闭施工,对大雄宝殿、藏经楼、后院左右厢房落架维修。大雄宝殿拆下的木柱、木梁、抬担皆已腐朽中空、破损断裂。

    2010年11月21日(农历十月十六),由中国佛协、四川省佛协主办,乐山市佛协协办,乐山凌云寺承办的“乐山凌云寺重光暨照观法师荣膺凌云寺方丈、乌尤寺晋院法会”及庆典,在乐山凌云寺、乌尤寺隆重举行。

    现任方丈

    伞盖下为照观法师

    人物简介:照观法师,男,1963年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1982年6月在山西五台山塔院寺出家,中国佛学院毕业。历任四川峨眉山洗象池当家,峨眉山佛学院教务长、副院长,峨眉山佛学院常务副院长,峨眉山佛教协会副会长,乐山市政协委员,峨眉山市政协常委,四川省青年联合会委员。现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中国佛教协会佛教教育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乐山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四川省政协委员,乐山市人大常委。乐山凌云寺方丈兼乐山乌尤寺住持。

    景区门票

    收集整理时间2012-07-04

    乐山大佛景区门票:90元

    乐山大佛景区门票:90元/人次(含乐山大佛、乌尤寺、麻浩崖墓)

    乐山大佛优惠票:35元/人次.

    A. 1.2米以上全日制大学本、专科,中专、初高中、小学学生凭学生证购买优惠票;

    B. 60至69周岁的老年人凭身份证或老年优待证购买优惠票;

    C. 残疾人凭残疾证购买优惠票;

    D.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颁发记者证的记者凭有效证件购买优惠票;

    ⒊乐山大佛游江票(游船票、快艇票):50元/人次

    门票免费政策:

    ⒈现役军人、革命伤残军人、离休干部、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凭有效证件免费游览乐山大佛(游江 除外),由乐山大佛北门进入;

    ⒉1.2米以下儿童游山游江免费

    乐山大佛景区开放时间:

    每年4月1日—10月7日 售票时间:07:30—18:30

    10月8日—次年3月31日 售票时间:08:00—17:30

    交通指南

    乐山交通便利,现已形成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互相连接的交通网络。

    铁路:成昆铁路横贯市属夹江、峨眉山、沙湾、峨边、金口河等5个县、市、区,乘火车到乐山、峨眉山旅游可在成昆线上的峨眉山站下车,该站距峨眉山风景区大门(报国寺)10公里,距乐山市中心31公里。

    公路:从成都到乐山走高速公路仅162公里,成都北门、西门、新南门车站有定时班车,各旅行社有旅游车。乐山与峨眉山市相距31公里,有高速公路相通,每10分钟就有一班车。除成都和峨眉山外,乐山还有发往重庆、内江自贡宜宾和雅安高速公路客运专线。从市中心区到附近区县均有高等级公路相通。

    水路:乐山位于岷江和大渡河交汇处,每天有数十次旅游班船至乐山大佛。乐山港有通达宜宾、泸州、重庆的客轮。

    航空:乐山市中心区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仅150公里,全程为高等级公路。市区内设有民航、火车售票处,可购买到成都发往全国各地的飞机票和火车票

    乐山大佛位于乐山市市中心的东南面,交通十分便捷。其中可直接到乐山大佛的有03路和13路,其具体线路是:

    13路:(运行时间:7:00——19:00 10分钟/班)肖坝车站(起点)——乐山职业技术学院——赛公桥——市长线局——海棠公园——市煤炭局——人民公园——乐山港——高北门——旧大桥——泌水院商业步行街——阳光广场——港峰大酒店——城南站——八仙洞宾馆——乐山大佛——就日峰——东方佛都——九鼎宾馆——乌尤寺(终点)

    03路:(运行时间:6:50——20:20 6分钟/班)乐中游乐园(起点)——朝霞路——客运中心——花卉市场——乐山广场——嘉州大道中段——交通大院——长江市场——市公安局宿舍——市交通局——滨江路中段——乐山大市场——新村广场——港峰大酒店——岷江大桥东——八仙洞宾馆——乐山大佛——就日峰——东方佛都——乌尤坝——乌尤寺(终点)

    在乐山大佛大门(北门)正对面还有直接到峨眉山报国寺的旅游专线车:旺季每半小时/班;淡季1小时/班。·乐山客运中心站——峨眉山市 ·乐山港——峨眉山报国寺 ·乐山客运中心站——沙湾 ·乐山港——乐山大佛——乌尤寺 ·乐山港——佛光湖 ·乐山港——碧山湖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