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铜板

清朝末年所铸各种铜币的通称

中文名:铜元 外文名: 别名: 俗称:铜板 拼音:tónɡ bǎn 换算:每100枚换银元1元
铜板介绍
铜板是铜元的俗称,为清朝末年以来所铸造的各种新式铜币的通称。因为与传统的圆形方孔不同,中间无孔,故称为铜板。光绪26年在广东开始铸造。

简介

拼音:tónɡ bǎn

每100枚换银元1元。之后,铜板的种类增多,各省滥铸,铜板贬值。1935年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政策,第二年发行新的铜辅币,有一分、半分两种,旧铜板多被销熔。

历史渊源

铜板,是中国清末民初以来所铸各种新式铜币的通称,与历代的方孔铜钱不同,中间无孔,系我国近代货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00年开始流通,到20世纪30年代逐步被纸制角分票和镍质硬币所取代,铜元在中国流通的历史仅30多年。但就是这30年间,由于中国发生了的翻天复地的变化,其中清王朝的复灭、军阀混战的出现,使得中国货币发行陷入了混乱,形成了铜元数量浩繁、种类庞杂、版别众多等现象,令人叹为观止。据估算,仅从1900年到1917年间,全国各省铸造的当十文铜元就有320亿枚之巨,而清末铜元背面的蟠龙图案版别就超过400种。这无疑记录了当时的历史,成为了现在了解历史变迁的“活教材”和“活文物”。

从铜元的发行看,除了清政府发行的铜元外,也有各地铸造的铜元,且发行量年甚一年。据梁启超所记各年份铜元铸额,光绪30年为1741167千枚,光绪31年是4696920千枚,光绪32年达1709384千枚,到了光绪33年已臻至2851200千枚,光绪34年回落到1428000千枚。如此一发而不可收的滥铸之风,自然令铜元日趋贬值。

清王朝的复灭,使得中国进入了民国时期,但初期各地军阀割据势力相互混战,继而又纷纷设厂制造铜元,用以筹措军费。但其中竞相滥造、营私分肥、毫无章法的现象屡见不鲜,遂使铜元质地恶劣,价格更是暴跌。北洋政府时期的做法更坏,各省不仅没有停造,反而纷纷增设新厂,所造铜元铜质低劣,面值增大,以牟取暴利。北伐以后,铜元逐渐被镍币所取代,逐步退出流通。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