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乞讨
“乞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破衣烂衫,神情迷茫,这是乞丐给多数人留下的印象。然而,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人们已经不能再桎梏着固有的印象。如今,在网络上也涌现出一群“乞丐”,但 他们乞讨的并不是食物,而是希望施舍者捐钱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目标。他们只要坐在电脑前轻点几下鼠标,敲敲键盘,就能实现“天上掉馅饼”的美事。“‘乞丐帮社’请您施舍1元钱,让乞丐帮得以生存!如果您囊中羞涩,请您申请加入乞丐帮社,免费为您建立乞讨网站,让你得到社会帮助。”这是在网络上流行的“网络乞讨”在网站上发表的帖子之一。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房价飙啊飙,我无避风屋。”“秋去冬来,外面风大天冷,纯为开辟一温暖行乞、非行骗的新市场,迫切欢迎捐献爱心(此处爱心专指钱币)。”这是在一乞讨网站首页醒目位置显示的乞讨理由。现如今,网络已经成了一些乞讨者的“创业”之地。乞讨也进入了E时代,办起了乞讨网站。这些网站公布了施舍现金的支付方式,还为愿意施舍者开辟了论坛。
由于乞丐的职业化及真假难辨,让善良的人们对乞讨人群变得越来越冷漠。网络乞丐与传统的街头乞丐基本是相同的,由于网友每次的汇款数额有限,没有达到一定数目,还不能断定其行为构成诈骗罪,最多只能说是民事欺诈。
网络乞讨
网络乞丐一般分为三种,每一种的目的和索取的数额都不一样。像“请您施舍1元钱,让我奔小康”算是“直接型”,一般数额不大,金额从1元到10元;还有一些会写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比如:亲人生病,天灾人祸,没钱吃饭等,这类网络乞丐算是“文笔型”,这种网上最流行,用这种方法乞讨的人往往具有一定的学识,文字功底好,对于钱的多少没有具体要求,只说由你自己去“献爱心”;此外也有一些热心公益事业,比如以灾区等需要钱的事情来乞讨的,这类可以称作“爱心型”,出现在比较正规的网站或博客上,诚信度较高,捐款的数额由捐助人自己决定。在我国,随着网民数量的不断增加,虽然网络乞丐还没有像国外那样蔚然成风,但也开始“崭露头角”。在笔者所了解的一些国内的“乞讨网站”中,网络乞丐总体上分为三种:一是经济上确实陷入困境的人;二是好吃懒做的寄生虫;三是出于好奇偶然为之的网民。最后一种数量最多,但“流失”也最快,并不长久,因此前两种情况的“网丐”才是网上乞讨的主力军。而行乞者的身份就更为复杂了,仅看网页上的信息,就有学生、白领、公务员、无业(或待业)人员、打工仔、下岗职工等,有的甚至自称是自闭症患者。他们的留言五花八门,并且各个都声称自己是“完全真实”的。反对者
乞讨
一般人觉得可信度不太高,因为有些人在网络上利用别人的同情心。如果直接 面对乞丐,即使他们的身世有可能是编造出来的,但至少也有个直观的印象。而在网络世界,依靠的全是乞讨者自己的述说,这里面的真实成分让人怀疑。支持者
“谁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还是有许多人需要帮助的,至少我相信他们确实是需要帮助的。”支持者认为,在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如果能确认其信息的真实性,他们会为能帮助别人而高兴。一些支持者觉得网络乞讨“乞”的就是一种信任,能够给人信任,支持也无妨。
“网络乞丐”的开山鼻祖是一个叫理查德·斯切米德的美国人,他曾经做了一个叫“给我一美元”的网站,已经累积了将近3万美元的收入。
对于网络乞讨,中国国内在法律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也没有听过哪个部门能进行监管。“网络乞丐”通过网络能行乞到多少钱财,是很难取证的,因而也很难认定他们是否触犯了法律。因为一般邮寄的物品或者钱的数额不是很大,即使一旦发现被欺骗,对方也不是很好联系,所以往往就不找有关部门立案。
如果网络乞讨者是以虚假的信息来骗取他人的同情,来索取或者骗取这种财物,那么就可能构成犯罪。不过,中国国内还没有听说过关于网上乞讨立案的消息。
由于网络本身的隐蔽性,相关证据无法保存和收集,不仅骗取钱财的事实无法查清,甚至连当事人的身份都可能无法辨明,即使存在诈骗也难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希望广大网民能自己辨别真伪,以免上当。
网络乞丐已渐成气候,特别是在国外。他们整日无所事事,只要将网站开通,就可以坐在家中等着白花花的银子进账。他们不用花大笔营销费用去打品牌,只需将希望寄托在网络上众多无所事事的漫游者,一美元对现代人来说更如九牛一毛,日积月累,积少成多,长期下来虽然不是太大的数目,但对于乞丐却不失为一笔可观的收入。
其实,网络乞讨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在各种类型的B2C电子商务网站经营困难、纷纷支撑不下去的时候,几乎不需要成本的网络丐帮则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这些乞丐网有的以利益交换作为网站的经营模式,有的则干脆借网络之术、行传统之道,瞄准人类与生俱来的同情心。虽然利润有限,但不管如何,网站丐帮现已集结成群,成为拍卖网站外少数赚钱的B2C电子交易网站。
看起来,网络的作用的确不仅是通讯和交流那么简单。近年来,由于使用因特网的人数不断增加,网络的影响力也在逐步扩大。另一方面,用户在网络上仅仅以一个物化的符号出现,每个人都非常容易隐匿自己的身份。这些“网络乞丐”们也许就是现实生活中衣冠楚楚的绅士小姐,而网络的便利条件却给予了他们伸手要钱不劳而获的机会。街头的乞丐们还要随时担心会被警察送到收容所,然而这些网上的乞讨者却可以优哉游哉地坐着数钱。当高科技的双刃剑逐步显露出它的负面效应时,相应的政策和管理制度的建立便成为了当务之急。
2021年4月,一种扮成乞丐直播要饭的直播形式在各大直播平台渐渐流行起来。一些网络主播在直播中,化妆为“乞丐”,名正言顺地跟主播要钱,主播如果不给钱,就一直耗着,甚至满口污言秽语。[1]
[1] “直播乞讨”乱象丛生,“不给钱就搞废你的号” · 新浪财经[引用日期2021-05-11]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