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角鳞灰鹅膏菌

层菌纲伞菌目真菌

  • 中文名:角鳞灰鹅膏菌
  • 别名:黑芝麻菌、麻子菌(四川)、麻子菇(福建)
  • 拉丁学名:Amanita spissacea Imai
  • 界:真菌界
  • 门:真菌门(Eumycota),有资料归为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
  • 角鳞灰鹅膏菌介绍
    角鳞灰鹅膏菌是伞菌目、鹅膏菌科、鹅膏菌属真菌。分布于河北、河南、江苏、安徽、广东、香港、江西、湖南、广西、四川、云南等地。春至秋季在马尾松或针阔混交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

    简介

    中文学名:角鳞灰鹅膏菌

    拉丁学名:Amanita spissacea Imai

    中文别名:油麻菌(广西)、黑芝麻菌、麻子菌(四川)、麻子菇(福建)

    同物异名:

    分类地位:伞菌目、鹅膏菌科、鹅膏菌属

    特征

    形态特征:子实体中等大,全体灰色至灰褐色。菌盖直径可达3-11cm,湿时稍粘,边缘平滑或有不明显的条棱,菌盖表面具有黑褐色角锥状或颗粒状鳞片,往往有规律地密集一起呈环带状分布。菌肉白色。菌褶白色,离生,较密,不等长。菌柄长4-10cm,粗1-2cm,顶部色深而菌环以下灰色并有深灰色花纹及鳞片,基部膨大。菌托由4至7圈黑褐色颗粒状鳞片组成。菌环生菌柄上部,膜质,上面白色而下面灰色,边缘灰黑色。孢子印白色。孢子无色,平滑,宽椭圆形,7.5-8.9μm×5.6-7.6μm,糊性反应。

    生态习性:春至秋季在马尾松或针阔混交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

    分布地区:河北、河南、江苏、安徽、广东、香港、江西、湖南、广西、四川、云南等。

    经济用途:在广西、四川等地区有人采食,但往往引起中毒而产生恶心、头晕、腿脚疼痛、神志不清及昏睡不醒,在广西曾有人中毒后,昏睡三天后方醒,期间幻觉到一种“怪人”时而变得高大,时而变得矮小。此种是树木的外生菌根菌,可与松、栎等形成外生菌根。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