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菊小筒天牛

菊小筒天牛

  • 中文名:菊小筒天牛
  • 拉丁学名:Phytoecia rufiventris Gautier
  • 别名:菊天牛、菊虎
  • 分布区域:浙江、重庆、四川、贵州、江西、福建、广西、广东、台湾等
  • 界:动物界
  • 菊小筒天牛介绍
    菊小筒天牛,拉丁学名Phytoecia rufiventris Gautier,产于中国大部分地区,为害作物有朱顶红、多种菊花、榆、艾纳金等。

    概述

    中文名称;菊 天 牛

    英文名称:

    中文别名:菊小筒天牛、菊虎

    菊小筒天牛

    拉丁学名:Phytoecia rufiventris Gautier

    分类地位:昆虫纲 Insecta 鞘翅目 Coleoptera 天牛科 Cerambycidae

    产 地

    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陕西、山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重庆、四川、贵州、江西、福建、广西、广东、台湾。

    体态特征

    体长10mm左右;前胸背板中区有1个很大略带卵圆形的三角形红色斑点;前胸背板宽大于长,刻点粗密,红斑内中央前方有1条纵形或长卵形区无刻点,且突起。鞘翅刻点极密而乱,绒毛均匀,不形成斑点。

    形态特征:成虫 圆筒形,头、胸和鞘翅黑色,体长11-12mm。触角线状12节,与体近等长。前胸背板中央具1橙红色卵圆形斑,鞘翅上披有灰色绒毛,腹部、足桔红色。雄天牛触角比身体长,雌虫短。卵 长2-3mm,长椭圆形,浅黄色,表面光滑。末龄幼虫 体长9-10mm,圆柱形,乳白色至淡黄色,头小,前胸背板近方形,褐色,中央具1白色纵纹。胸足退化,腹部末端圆形,具密集的长刚毛。离蛹 长9-10mm,浅黄色至黄褐色。腹末具黄褐色刺毛多根。

    为害

    为害作物:朱顶红、多种菊花、榆、艾纳金等

    为害症状:成虫啃食茎尖10cm左右处的表皮,出现长条形斑纹,产卵时把菊花茎鞘咬成小孔,造成茎鞘失水萎蔫或折断。幼虫钻蛀取食,造成受害枝不能开花或整株枯死。

    发病特点:年生1代,以幼虫、蛹或成虫潜伏在菊科植物根部越冬,幼虫常占50%,成虫和蛹各约占1/4。翌年4-6月成虫外出活动,5月上旬-8月下旬进入幼虫为害期,8月中、下旬- 9月上中旬又开始越冬。该虫白天活动,9-10时及15-16时最活跃,多在上午交尾,14-15时产卵,卵单产,卵期12天。初孵幼虫在茎内由上向下蛀食,蛀至茎基部时,从侧面蛀1排粪孔,还没发育好的幼虫又转移它株由下向上为害,幼虫期90天左右,末龄幼虫在根茎部越冬或发育成蛹或羽化为成虫越冬。天敌有赤腹茧蜂、姬蜂、肿腿蜂等。

    防治方法

    (1)每年于4月下旬-5月上旬菊花母株分根繁殖时,挖根部土壤查越冬成虫。 6-7月进入成虫活动期,于清晨露水未干时在田中捕杀成虫和灭卵。

    (2)发现菊花茎鞘萎蔫时,从断茎以下4-5mm处摘除,集中处理。

    (3)找新鲜虫孔,用注射器注入40%乐果乳油或50%杀螟松乳油或50%敌敌畏乳油200倍液,使药剂进入孔道,再用泥封住虫孔。还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0.3g裹上棉球从虫孔塞入,外用棉花塞住。

    主要天敌

    常用药剂:杀螟松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