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王松先

王松先

  • 国籍:中国
  • 性别:男
  • 民族汉族中文名:王松先
  • 毕业院校:青大师院
  • 职业:教师
  • 主要成就:城阳区十大杰出青年
  • 王松先介绍
    ,山东省优秀教师、城阳区人民教师、城阳一中教师。

    人物简介

    1991年从青大师院数学系毕业,进入城阳一中任教至今。十几年来,一直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践行“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教育理念,不断摸索研究,“关爱每一位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用爱心和汗水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一名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

    人物事迹

    备战高考

    备战高考,用奉献收获成功

    从教17年,16年担任班主任,9年送高考。特别是近几年,连续5年担任高三班主任,常年坚持早来晚走,全力跟靠,早自习,第三节晚自习,平时的自习课,大部分时间留在课堂里,献给了的学生,与学生同吃同住、同甘共苦,因为深知:只有心里装着学生,想着高考,才能对得起学生,才能问心无愧。坚持每周住校不少于五天,早晨迎来第一个学生,晚上送走最后一个学生,事业的忙碌使无暇顾及自己的家庭。2005年5月26日,正是备考的关键时刻,密切关注着班级的发展情况,一刻也不放松。家里考虑良久之后,才决定给打来了一个电话,父亲因癌症晚期住院。顿时,他惊呆了,此时正处于高考的冲刺阶段——一头是多年来因工作繁忙一直没有好好孝顺的父亲;另一头是五十多名背负着沉甸甸的希望即将踏上高考考场的学生,怎么办?权衡再三,难以抉择。因为知道,父亲是一辈子的榜样和偶像,他早年参加革命,在战斗中负伤,是一位残疾军人,1991年前后,他的双目逐渐失明,照顾老人的担子一直压在家人身上,自己一直心存内疚之情。父亲,就是眼前的一座大山,现在,这座大山眼看就要倒塌。事业和工作不能两全,最后,毅然决定把主要精力放在学生身上,因为无法拒绝讲台之下那五十多双对知识如饥似渴的眼睛,那五十多颗希望实现人生理想的跳动的心。在课堂里站好高考前的最后一班岗,扶马送学生高中生涯的最后一程。只好打电话给哥哥,家人也给予了和学生很大的帮助,他们体谅学生的不易,让安心教学,不要分心。白天时间,只到过医院两次,一次是给父亲送住院费,一次是父亲最后动手术。6月2日,父亲就要动手术,查完早自习后,打车匆匆赶到青医附院,父亲已经被推进了手术室,父亲是结肠癌晚期,大夫说存活期至多有半年左右。10月6日,老父亲旧病复发。被送到青岛市肿瘤医院。在父亲去世前的47天里,就在白天上课、备课,在夜里陪床,在陪床的空里备课、批改作业,直到父亲去世,从没有给学生耽误过一节课。今天,父亲早已离远去,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常在眼前浮现,他的谆谆教诲依然时常在耳边回响,在松懈时警醒,在落后时鼓励,成为今生今世的指明灯。2006年五一长假期间,高三年级休息一天,看爱子之后,匆匆赶回学校。5月7日,回家的时候,看见活泼可爱的儿子躺在母亲的床上,腿上打上了厚厚的石膏,老人看到说,儿子外出的时候不慎跌断了腿。老人怕埋怨,没有告诉。面对儿子,又一次感到心中的愧疚,但是,儿子十分懂事,他说“爸爸会克服病痛的,没事,您安心工作就行了。”心灵深处又一次激起波澜。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对于父亲和儿子,他的孝心和爱心经受住了考验,尽管面对他们,称不上是一个好儿子、好父亲,但将这些爱给了亲爱的学生,收获了另一种沉甸甸的爱。

    古人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的付出和执著也感动了的学生,他们把当作自己努力奋斗的榜样,甚至是继续前进的力量之源。经常收到考入全国各地大学的学生的来信和短信,有的说:王老师,您是们的骄傲,永远是们前进的标杆;有的同学在来信中说:王老师,庆幸在高三那一年中遇见了你,也庆幸在人生中有一段时光在您的带领下走过,您的热情和坚强无私会是一生的力量。

    不断提高

    不断提高,用开拓去超越自我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随着教育形势的不断发展,深知要想在三尺讲台上有立足之地,不被淘汰,必须适应当今教育教学形势的发展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要做一名出色的数学教师,就必须不断补充新鲜的理念和知识,用广博的学识去赢得学生的信赖,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带领他们打开知识的大门。十几年来,始终以一种如履薄冰的姿态,认真阅读了《给教师的建议》等教育著作,学习、领会、借鉴中外名家们的教育思想、授课艺术和他们高尚的人格追求,还订阅了《数学教学》等刊物,汲取其中高超的教学艺术。寒暑假期间,多次参加了市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2006年,撰写的《多媒体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获全国一等奖,自己也被评为“城阳区教学能手”。与此同时,认真钻研《教学大纲》、《考试说明》和历年的高考题,到处查阅资料,与办公室的老师们一起集备,共同探讨疑难,增加学科知识,提高自己的授课技巧,深知团队的力量才是最大的,也是们今天的事业能够保持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组有不少年轻的教师,他们是学校发展重要的后备力量,为了让这些青年教师更快更好地成长,做好“传帮带”的示范作用,手把手地与青年教师结成对子,手把手地将自己的教学心得传授给这些年轻教师,给他们上“观摩课”、“示范课”,在的影响下,有几名教师已经脱颖而出,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

    给学生的一杯水中,凝结着老师的智慧和心血,但学生是否能够有效的接收需要们认真的研究学情,所以在上课之前,都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水平,做到有针对性。在课堂上,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并依鉴“对话教学”、“活动教学”等先进的授课理念和授课模式,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去分析,去总结,真正让他们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解决疑点、突破难点,一步一个台阶,扎扎实实地掌握知识。

    春风化雨

    春风化雨,用爱心去引领希望

    长年的高三冲刺,难免让人疲惫,但总是兢兢业业、一往无前。他深知:高三的学生学习压力都较大,而频繁的考试,复习、排名,都对他们的心理、身体等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作为班主任,始终用“爱心”去管理班级,关心每一个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心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赏识他们,鼓励他们,给他们充分的自信,让他们感受到在高考的征途中时刻有老师在他们需要温暖的时候及时为他们送来鼓励、鼓舞和信心,与他们同甘共苦、携手奋进。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班主任作为这个班级的领头羊,必须树立“家和万事兴”的思路,教师要有权威,但更要发扬民主平等关系,师生之间是互助、合作、休戚与共,特别是如果学生真正感觉到你对他们好,他们就会为你真心的付出而感动,才会真正听你的话,才会跟着你去迎接生活和学习上的每一个挑战!

    “一枝独放不是春,满园春色才是春。”高考的成功需要整个班级的同学树立团队精神,百花盛开,人人争先恐后、争当优秀,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这个班级才有希望;同时整个班级协调组要有团队精神,各个学科统筹兼顾,形成教育合力。注意联合各学科的教师,搞好班级的协调工作。每到开学初,就着手进行各任课教师的协调工作,商讨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独立练习、巩固、反思。实行分层次教学,把尖子生、目标生、弱科生和边缘生分包各老师主抓,形成一个纲目有序的班级协管模式。同时,还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让他们反思学法,多总结规律。经常与各科教师进行碰头交流,让老师们都注意帮助学生构建积极科学的思维方式,指导学生及时进行知识体系的阶段性整合,让学生做到学过就学透、问题及时清。

    在心理辅导方面,利用班会集中给学生进行整体面上的心理辅导,提高他们的应试技能;利用各种测试、考试成绩,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交流,帮助部分学生建立正确的应考状态,消除考试前的浮躁、紧张情绪,做到万无一失。

    2005年班里的吕文峰同学,分班时在班级列第18名,前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市一模列班级37名。与他的交谈中,了解到他是越想考好越紧张,反而考得不理想,于是便教育他要降低起点,降低期望值。在二模中,他考到班级14名,并且信心越来越足,最后考入理想的大学。2006年,班里学生张水莲学习优秀,但高考第一天数学考得很差,后来知道只考了89分,情绪低落,对这场人生的较量完全放弃了。知道后,从下了考场就开始做工作,告诉她高考考的是综合实力,不取决于哪一门课程;考的不仅是知识,也是对一个人精神与意志的考验。整整一个夜晚,直到张水莲重新树立信心,答应重返考场。而当年,这名学生金榜题名。拿到本科录取通知书,她找到。只哽咽地说出了两个字:“谢谢……”便泪流满面。今年班里的李娜同学从小失去父亲,姐姐残疾。春节后不久,母亲患上癌症住院。李娜同学在此期间给母亲陪床,所以利用课余时间,安排各科老师为她补课,让她不因此落下功课。考虑到她的家庭经济困难,就自己为她交上高考报名费。高考结束后,她考上了青岛大学,待到发通知书后,给她发短信,询问她的状况怎么样,她说自己不想上大学了,家里实在拿不出钱来了,母亲化疗的六千块钱还没有着落,自己上大学的学费一年三千多更没法办了。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及时与校取得联系,学校伸出援助之手,并上报区慈善总会,一同捐款给她解决了后顾之忧,她对上级、对学校和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为了学生,为了高考,他全身心投入,奋力拼搏。近几年高考,所在班级在高考中大丰收。04、05、06、07年所带班级连续4年全区本科达线人数第一。特别是在05年高考中,所带班级文化课本科达线32人,其中一本达线9人,二本达线23人,另有艺术生达线5人,其中李乙鑫被中国音乐学院录取。因此被评为“城阳一种高考工作突出贡献先进个人”,学校奖励一台笔记本电脑。2006年,班里考上本科28人,赵建平、赵琳等同学被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名校录取,特别是担任班班长的方旭东同学进入北京体育大学后,担任北体的学生会主席,并成为08年奥运会官方特别助理。07年,所带的两个理科复习班实现文化课二批达线62人的优异成绩,不少同学被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大学等名校录取,向家长、向学校、向社会交送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单。

    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连年送高考的优异成绩,产生了“马太效应”,2006—2007学年,听说任复习班班主任,很多学生便慕名而来,使班额爆满。但不少学生家长托关系,找熟人,还非要学生进入班,学校最后只有让同时兼任了两个班的班主任。同时通过竞争上岗,又担任了高三级部主任。这时,肩上的担子进一步加重,但依然不辱使命,将学校分配的工作全力地做好、做实、做精。

    他总是谦虚的说,成绩的取得并不是说自己有什么绝技,只能说明努力践行了一名合格教师的职责。他始终认为:教育是一种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一种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一门艺术,其生命力在于创新。教育更是一种来自生命深处的忠贞与热爱。十七年的教师生涯,十七年的默默奉献,对教育事业仍然痴心不改,他决心要在三尺讲台尽情舞动着生命的激情,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懈的探索开拓,创造新的业绩,回报上级领导、学校和的家人。

    获得荣誉

    王松先先后被评为“城阳一中优秀教师”、“城阳一中高考工作突出贡献先进个人”、“城阳区优秀教师”、“城阳区优秀班主任”、“城阳区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工作者”、“青岛市德育优秀班主任”等称号,今年,又被评为“城阳区十大杰出青年”、“青岛市优秀教师”、“城阳区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