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崖爬藤

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

  • 中文名:崖爬藤
  • 拉丁学名:Tetrastigma obtectum (Wall.) Planch
  • 别名:三叶青毒葡萄三脚虎三叶葡萄Barsiada(排湾)
  • 命名者及年代:(Wall.) Planch.,1887
  • 分布区域:中国云南、甘肃、湖南、福建、台湾、广西、四川、贵州
  • 崖爬藤介绍
    崖爬藤(学名:Tetrastigma obtectum (Wall.) Planch.)是葡萄科、崖爬藤属草质藤本植物。小枝圆柱形,无毛或被疏柔毛。叶为掌状小叶,小叶菱状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顶端渐尖、急尖或钝,基部楔形,外侧小叶基部不对称,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两面均无毛;网脉不明显;托叶褐色,膜质,卵圆形,常宿存。花序比叶柄短、近等长或较叶柄长,多数花集生成单伞形;花蕾椭圆形或卵椭圆形,花瓣长椭圆形,顶端有短角,外面无毛;花丝丝状,花药黄色,卵圆形,花盘明显,子房锥形,花柱短,柱头扩大呈碟形,边缘不规则分裂。果实球形,种子椭圆形,顶端圆形,4-6月开花,8-11月结果。

    形态特征

    草质藤本。小枝圆柱形,无毛或被疏柔毛。卷须4-7呈伞 状集生,相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叶为掌状5小叶,小叶菱状椭圆形或椭圆披针形,长1-4厘米,宽0.5-2厘米,顶端渐尖、急尖或钝,基部楔形,外侧小叶基部不对称,边缘每侧有3-8个锯齿或细牙齿,上面绿色,下面浅绿色,两面均无毛;侧脉4-5对,网脉不明显;叶柄长1-4厘米,小叶柄极短或几无柄,无毛或被疏柔毛;托叶褐色,膜质,卵圆形,常宿存。花序长1.5-4厘米,比叶柄短、近等长或较叶柄长,顶生或假顶生于具有1-2片叶的短枝上,多数花集生成单伞形;花序梗长1-4厘米,无毛或被稀疏柔毛;花蕾椭圆形或卵椭圆形,高1.5-3毫米,顶端近截形或近圆形;萼浅碟形,边缘呈波状浅裂,外面无毛或稀疏柔毛;花瓣4,长椭圆形,高1.3-2.7毫米,顶端有短角,外面无毛;雄蕊4,花丝丝状,花药黄色,卵圆形,长宽近相等,在雌花内雄蕊显著短而败育;花盘明显,4浅裂,在雌花中不发达;子房锥形,花柱短,柱头扩大呈碟形,边缘不规则分裂。果实球形,直径0.5-1厘米,有种子1颗;种子椭圆形,顶端圆形,基部有短喙,种脐在种子背面下部1/3处呈长卵形,两侧有棱纹和凹陷,腹部中棱脊突出,两侧洼穴呈沟状向上斜展达种子顶端1/4处。花期4-6月,果期8-11月。[1]

    生长环境

    喜温暖湿润气候,喜阴,在较强散射光下亦能生长,有一定耐旱能力。

    分布范围

    产甘肃、湖南、福建、台湾、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生山坡岩石或林下石壁上,海拔250-2400米。[1]

    崖爬藤

    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湖南等地,常于林中阴处攀附于树干或岩石上。

    繁殖方法

    播种、压条繁殖

    主要价值

    园林

    爬山虎相比,岩爬藤叶小,茎纤细,枝叶覆盖性也不及爬山虎,但用于装饰性绿化,崖爬藤则显得小巧玲珑,姿态秀丽,可用于墙垣,篱栏、山石、树干等的装饰性绿化或试用作室内庭园的垂直绿化材料。

    药用

    全草入药,有风湿的功效。[1]

    发现记录

    2022年12月消息,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盐田管理局对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和三洲田森林公园部分区域开展了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经中山大学植物学研究团队鉴定,崖爬藤(Tetrastigma obtectum)是深圳市新纪录物种。[2]

    参考资料

    [1] 崖爬藤[引用日期2016-11-11]

    [2] 深圳植物家族再壮大!四种新纪录植物现身盐田 · 今日头条[引用日期2022-12-09]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