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斑舌兰

木兰纲天门冬目树兰族植物

  • 中文名:斑舌兰
  • 拼音:bān shé lán
  • 拉丁学名:Cymbidium tigrinum E. C. Parish ex Hooker
  • 命名者及年代:Parish ex Hook.
  • 分布区域:云南
  • 斑舌兰介绍
    斑舌兰,中国植物物种。

    植物信息

    种中文名:斑舌兰

    种拉丁名:Cymbidium tigrinum Parish ex Hook

    国内分布:产云南西部。生境不详。

    国外分布:印度东北部与缅甸也有分布。

    命名来源:[curtis’s. bot .mag 90: 5457. 1864]

    中国植物志:18:212

    组中文名:斑舌兰组

    组拉丁名:Sect.Parishiella(Schltr.)P,F.Hunt

    亚属中文名:大花亚属

    亚属拉丁名:Subgen.Cyperorchis (Bl.)Seth et Cribb

    属中文名:兰属

    属拉丁名:Cymbidium

    亚族中文名:萼足兰亚族

    亚族拉丁名:Subtrib.Cyrtopodiinae Benth.

    族中文名:树兰族

    族拉丁名:Trib.Epidendreae Humb,Bonpl.et Kunth

    亚科中文名:兰亚科

    亚科拉丁名:Subfam.Orchidoideae

    科中文名:兰科

    科拉丁名:Orchidaceae

    纲中文名:单子叶植物纲

    纲拉丁名:MONOCOTYLEDONEA

    门中文名:被子植物门

    门拉丁名:ORCHIDACEAE形态特征斑舌兰

    附生植物假鳞茎近球形或卵球形,强烈压扁,呈双凸镜状,长3--5厘米,宽3—3.5厘米,裸露,不为叶鞘所包。叶通常2--4枚,生于假鳞茎项端,狭椭圆形,长15--20厘米,宽约3.5厘米,基部收狭成柄,先端长渐尖,关节位于距基部1--1.5厘米处。花葶发自假鳞茎基部,长10--20厘米,斜展;总状花序具2—5朵花;花苞片三角形,长4—9毫米;花稍有香气;萼片与花瓣黄绿色,略有红褐色晕,基部有紫褐色斑点,唇瓣白色,授粉后变为粉红色,侧裂片紫褐色,中裂片上有红紫色斑点与短横 纹,褶片白色而有紫点,蕊柱绿色,顶端红褐色,下部有紫纹;萼片狭椭圆状披针形,长3.5--4厘米,宽8—12毫米;花瓣略短于萼片;唇瓣近倒卵形,3裂,基部与蕊柱合 生约2--3毫米;侧裂片上有小乳突;中裂片外弯,亦有类似乳突,边缘波状;唇盘上 2条纵褶片自基部延伸至中裂片基部,无毛;蕊柱长2.5--3厘米;花粉团2个。花期 3--7月。

    产地分布

    产云南西部。生境不详。印度东北部与缅甸也有分布。[1]

    参考资料

    [1] 植物通,斑舌兰[引用日期2010-09-07]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