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

道家琴曲

汪铎演唱歌曲

  • 歌手:汪铎
  • 道家琴曲介绍
    道家琴曲,是汪铎演唱的歌曲。其中包括富有浓厚道家思想色彩的琴曲,如《庄周梦蝶》、《逍遥游》等。

    简介

    西麓堂琴统》所载道家琴曲(包括富有浓厚道家思想色彩的琴曲)相当多,如《崆峒问道》、《庄周梦蝶》、《列子御风》、《逍遥游》、《神化引》、《蝶梦吟》、《蝶梦游》、《采真游》、《八极游》、《鸥鹭忘机》、《凤翔千》(亦名《凤云游》)、《远游》、《凌云吟》、《处泰吟》、《达观吟》、《山居吟》、《遁世操》、《骑气》(亦名《神游六合》)、《在鸟舞洞天》、《鹤鸣九皋》、《瑶天笙鹤》、《猿鹤双清》、《仙山月》、《仙佩迎风》等。这些琴曲大都是明代以前流传的古曲:可以想见,在汉、唐乃至更久远的年代里,道家琴曲曾经十分流行。

    内容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嵇康的这首诗将琴 与道 的关 系形容得 淋漓尽致。琴,今 称“古琴” ,又谓 七弦琴,是 中国最 古老 的弹拨乐器,也是最具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民族精神与道德风范的传统乐器。“八音之 中,惟丝为最,而琴为之首” ,作为“载道之器” ,享有“众器之 中,琴德 最优”及“琴棋书画,四艺之首”美誉 的古琴,亦有着悠久的历史。伏羲、神农、黄帝时代 即开始有“削桐为琴,束丝为弦”的传说。 《 史记 · 乐书》 日:“昔 者舜 作 五 弦之 琴,以歌 南风。”虞舜时代,约为公元前二千二百年,如果说古琴 的创制晚推至虞舜时代的话,那也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了。

    春秋战 国,诸 子迭 出,百家争鸣,各家思想空前活跃 繁荣,儒道墨法犹见其盛。迨始皇重用刑法,书坑儒,二世而亡。汉初文景二帝,崇 尚黄老,无为而治,休养生息,民富而国强。至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学兴盛。然儒道互补自古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先秦以来,儒家一直颇为重视古琴修德明道、移风易俗的乐教功能。正如《 苟子》 所言: “故乐行 而志清,礼修而行成。耳 目聪 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刘籍《 琴议篇》 日: “琴者,禁也,禁邪归正,以和人心。雅而能畅,乐而不淫,扶正 国风,翼赞王化。 ”刘向《 说苑》 日: “乐之可密者,琴最宜焉,君子 以其 可修 德,故 近之。”同时儒家亦突 出了古琴 的吟心言志与修身养性功能。《 史记》 日: “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 苟子》 日: “君子以钟鼓道志,以琴瑟乐心”。扬雄《 琴清英》日: “昔者神农造琴,以定 神、禁淫、去邪欲,返其真者也。”

    “圣人治 世之音,君子修养之物” ,自古琴走下庙 堂,来到民间,就与士人有着“高 山流水”般的不解之缘,所谓“士无故不撤琴瑟” , “君子之座,必左琴右书”。无论是“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儒士隐者,寄情山水的文人墨客,还是游心冲虚、和光同尘的山人高士,潜心修炼的僧道居士,其中都有那么一部分知音将古琴视作真爱。对社会而言,古琴有着移风化俗 的乐教功能,对个人而言,古琴有其吟心道志的 自娱功能及修身养性的回归功能。相对儒家而言,道家则更倾心于琴的自娱功能与回归功能,正如魏晋名士嵇康诗云: “琴诗自乐,远游可珍。含道独往,弃智遗身。寂乎无累,何求于人? 长寄灵岳,怡志养神。”西晋魏华存夫人所得景林真人 《 黄庭 内景经 》 亦 曰: “琴 心三叠舞胎仙,九气映明出霄问。”

    汉唐 以来,乐理琴 学 的研究,琴曲琴论的创作,琴谱琴书的编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老庄道家思想的影 响。琴赋琴论方面,如魏晋时代嵇康的 《 琴赋》 、 《 声无哀乐论》 ;唐代高道司马承祯的《 素琴传》 ,薛易简的《 琴诀》 ;宋代成玉涧的《 琴论》 ;元末明初高道冷谦的《 琴声十六法》 ;明末清初琴家徐青山的《 溪山琴况》 ;清初庄臻凤 《 蝶庵琴声十六法》(同冷谦《 琴声十六法》 );清代苏碌的《 鼓琴八则》 ,祝桐君的《 与古斋琴谱》 ,等等。琴 曲方面,如明初袁钧哲所辑 《 太音大全集》上所 录六 十多首琴 曲 曲名 中就有 《 逍遥游》 、 《 广寒游》 、 《 谷 口引》 、 《 鹤鸣九皋》 、 《 猿鹤双清》 、《 忘机》 、 《 骑气》 、 《 广寒秋》 、 《 云竹偈》 等二十多首含有道家主题的琴曲。许多明清琴谱编辑者,亦可谓深具道家情怀。如: 《 神奇秘谱》 编者朱 权 自号为“腥 仙” ;《 浙音释字琴谱》 编者 自号为“希仙” ; 《 五声琴谱》 编者 自号为“懒仙” ; 《 徽言秘旨》编者尹尔韬晚号“芝仙” ; 《 天闻阁琴谱》 编者唐彝铭又称“松仙” ; 《 大还阁琴谱》作者徐青山,晚年入吴地穹窿山学道; 《 琴学心声谐谱》 作者庄臻凤,通剑术, “精探黄庭内景之秘,调 篱养元,泊焉 无 累弦指 之外”。《 松风阁琴谱》 编者程雄,在其填词改编的 《 九还操》 “自传”中写道: “老冉冉其将至兮,炼龙虎 以养颜。抽坎 中一 阳兮,补离虚 以还乾。养胎息育婴儿兮,鼎烹大丹。” 《 琴学入门》 编者张鹤为上海玉 清观道 士⋯⋯明代 的传世琴谱 中,仅 《 西堂琴统》(1549 年 ) 一书中就录有不少深受 道家思想影 响且具 道家风格的琴曲,如: 《 栩歌》 (即《 蝶梦吟》 )、 《 庄 周 梦蝶 》 、 《 凌 虚 吟 》 、《 列子御风》 、 《 逍遥吟》 、 《 逍遥游》 、 《 达观吟》 、 《 广寒游》 、 《 鸣凤吟》 、 《 凤翔千仞》 (一名 《 风云游》 )、 《 崆峒引》 、 《 崆峒 问道》 、《 凌云吟》 、 《 八极游》 、 《 处泰吟》 、《 远游》 、 《 天风环佩》 、 《 骑气》 (亦名 《 神游 六合》 )、 《 鹤 舞洞天 》 、《 佩兰》 、 《 采真游》 、 《 鸥鹭忘机》 、《 鹤鸣九皋》 、 《 瑶天笙鹤》 、 《 猿鹤双清》 、 《 仙佩迎风》 、 《 仙山月》 、《 谷 口引》 、 《 山居吟》 、 《 樵歌》 、《 静极吟》 、 《 渔歌》 、 《 飞呜吟》 、《 秋鸿》 、 《 歇乃》 、 《 遁世操 》 、 《 春江》 、 《 春江晚眺》 、 《 忘忧》 、 《 桃园春晓》 、 《 瀛洲》 、 《 流觞》 、 《 子访戴》 、 《 玉树临风》 、 《 醉鱼唱晚》 、《 龙归晚洞》 、 《 桥进履》 、 《 客窗夜话》 ⋯⋯这些琴曲中,有借景抒情者,有托物 言志者,更有许多充满道家哲思与老庄玄理者。其 中一些 琴 曲无论从 曲名还是曲意来看,都具有浓厚 的道家色彩。且《 西麓堂琴统》 中的“道家主题”琴曲,风格颇为古朴恬淡,保持或接 近于作 品原创时 的风格,较清代琴谱中的“道家主题”琴曲精神性更强,意境也更高,其中有些仅见于《 西麓 堂》 ,不少甚至为唐宋时期的远年遗响。相比而言,典型 的“儒家主题”琴 曲要少得多,典型的“佛家主题”琴曲在《 西麓堂》 中几乎没有(仅有一曲《 定慧引》 ,曲名似佛家语,亦名《 弃瓢引》 ,排于《 遁世操》 之前,盖为《 遁世操》 之引)。故有“曲多道家所作,律多儒家所正”之说。

    《 琴史》 日: “夫琴者,闲邪复性,乐道忘忧之器” ,古琴在其发展过程 中,内涵亦 由琴 器、琴艺升华至琴学、琴道。正如清代琴家程允基所言: “琴为圣乐,君子涵养中和之气,借以修身理性,当以道言,非以艺言也。”故古来多数琴士不 仅重视琴器 的弹奏技巧与艺术功力,更重视个人 的知识素养与智 慧修 为,所谓“左手吟绰注,右手轻重疾徐。更有一般难说,其人须是读书”。道家尊道而贵德,琴亦如是。桓谭日: “八音广博,琴德最优。”嵇康亦日: “情情琴德,不可测兮,体态心远,邈难极兮。”德乃道之体现,亦是进道之阶,所谓“正人心” 、 “御邪辟,修身理性,返其天真” 、“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惟有据德悟道,方能通琴乐之玄妙。[1]

    琴既可以存思寓乐、写忧 书悲;又可以吟风诵月,咏志畅怀;更可以调心理气,养性全神。所以琴是很受各类士人 的喜爱的,不管是在朝还是栖岩者,出仕还是远放者,乡居还是 山隐者。中国道家历来讲 究“天人 合一” 、“返朴归真” ,而琴道 即为主要媒体之一,所谓“琴为道器” ,借之可以通达大道、复返 自然。正 因为琴道兼有忘忧虑、致静虚,养精气、全性命,驭精神、凌 云气,齐万 物、一 死 生,和天地、通 神明,明玄德、返道原的深层功效,所以备受山林隐者、抱朴之士、修真之流之钟爱。明初武当高道张三丰真人,其《 云水集》 中即有诗 日: “云木苍苍满翠微,道人闲眺立岩扉。明朝佩剑携琴去,手持长弓逐鸟飞。”

    虽说传统 文化在南北朝后儒 释道思想三足鼎立,而古琴曲中却以反映道家哲理、体现道家风范的琴曲居多。正如苗建华先生在《 琴与士同在》 一文 中所言: “尽管儒家在古 琴美学领 域 中占主 流地位,但在实践中却恰恰 相反,道家思 想在古琴创 作 中居 主导地位。所以反映文人退隐等道家思想 的琴 曲远远多于儒家人世、宣教等内容的作 品。”

    道家琴 曲笼统地 可分 为两类:一类 是借景抒情、托物 言志的作 品,如《 渔歌》 、 《 樵歌》 、 《 歇乃》 、 《 秋鸿》 、 《 平沙落雁》 、 《 沧海龙吟》 、 《 鸥鹭忘机》 (明末清初作品)、 《 双鹤 听泉》 、 《 渔 樵 问答 》 、《 醉渔唱晚》 、 《 桃园春晓》等;另一类是具有 较强哲思 与玄理 的作品,如 《 采真游》 、 《 挟仙游》 、《 神化引》 、 《 庄周梦蝶》 、 《 列子御风》 、 《 忘机》 (亦名 《 鸥鹭忘机》 ,南宋作品)、 《 玄默》 (一名 《 坐忘》 )、 《 神游六合》 (一名 《 骑气》 )、 《 崆峒问道》 等。[1]

    《 琴学丛谈》 的作者郭平先生将传统琴曲分为三类:一类是反映社会现实内容 的琴 曲,代表者有《 秋塞吟》 、 《 思贤操》 、 《 长门怨》 、 《 离骚》 、 《 胡笳十八拍》 、 《 广陵散》 、 《 潇湘水云》 等;一类是表现 山水 自然的琴 曲,代表者 有《 秋鸿》 、 《 鸥鹭忘机》 、 《 渔歌》 、《 樵歌》 、 《 歙乃》 、 《 梅花三弄》 等;还有一类相 对于前 两类琴 曲似乎并不多见,但它们却很能代表中国古琴艺术 的精神深度,以玄远 的精神询 问为题材,代表作 品是《 玄默》 、 《 忘机》 、 《 神游六合》。

    笔者颇 为赞 同郭平先 生对传统琴曲的这种分类方法, 《 玄默》 、 《 忘机》 、 《 神游六合》 这类作品也正是 以玄远的精神 询问为题材,颇能代表 中国古琴艺术 的精神深度。然对于《 神游六合》 的曲意分析,他是这样说的: “当一首琴 曲的涵义过于高深,又没有可供启发 的物象,就难免玄虚,一般人很难理解。目前,弹奏此曲的琴家几乎没有。这总让人有一种莫名的怀疑,以为该 曲的艺术性并不高。音乐作品,描述功能弱,精神性强,原本较为抽象,但不 至于令 演奏者望 而却指 不愿弹奏。精神的清虚玄远,只有与一定的情绪情感倾 向相联系,或取兴于一定的 自然物,才可 能给人进 一步领 略形而 上意味 的条件。如果一种高蹈的境界是以无滋无 味来表现 的,那它很 可能会因为淡乎寡昧而不美。音乐毕竟是艺术而不是抽象的哲学,即便是超蹈玄远的境界,也需要通过美来实现,一味地追求虚淡,则反而会 丧失艺 术创造所 必须的激情。中国古代艺术追求平淡,其 实是需要更 深在、纯 洁 的激情的,如果把平淡推向了极端,则艺术也会失去动力,成为枯槁之物。”[1]

    郭平先生文学功底很深,加上 自身对琴学琴艺的专研实践,故《 琴学丛谈》 一书字里行间充满文采及睿智,将古琴文化艺术描绘得十分生动透彻,令人读后爱不释手。只是郭先生上述对琴曲《 神游六合》 的分析略带微词,笔者不能完全苟同。老子曾经说过: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虽说 大道“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但 如果我们尝试着去体合 自然、心契至虚,那么或许我们不难体会 到老子所说 的“大音”及庄 子所 说的“天乐” ,于“淡乎其无 味”中品尝到至味,从 而“用之不足既”而受用终生、意义无穷。对 于一些 颇为玄 虚抽象 的典型道 家琴曲的认识和欣赏,亦是如此。

    数月来,笔者先后尝试着对《 忘机 》 (《 西麓 堂 · 鸥鹭忘 机》 )、《 神游六合》 (《 西麓堂 · 骑气》 )、《 玄默》 (《 风宣玄品· 玄默》 ) 三曲进行打谱,今已将三曲初步打出。[1]

    《 忘机》 (一名《 鸥鹭忘机》 ),《 神奇秘谱》 解题 日: “腥仙 日,是曲也,宋天 台刘公志方所制也,或谓按《 列子》 海翁忘机,鸥鸟不飞之意。以指下取之,大概与《 坐忘》 意趣同体。” 《 鸥鹭忘机》 又名《 忘机》 、 《 忘机引》 、 《 鸥鹭》 、 《 海鸥忘机》 ,相传为南宋著名琴家刘志方(郭楚望弟子 )所作。曲名最早见 录于 明初 袁均哲 所辑 的《 太音大全集》 (14 13 年前 ) 卷五“古琴 曲调名——商意”上,作《 忘机》 ;而曲谱则最早见录于《 神奇秘谱》 (1425 年 )。《 神奇秘谱》一系商调《 忘机》 仅有《 神奇》 、 《 风宣》 (1539 年)、 《 西麓》 (1549 年)、《 重修真传》 (1585 年) 四家琴谱辑录(简称早期《 忘机》 )。之后始自 齐堂琴谱》 (1620 年 )的另一系宫音《 忘机 》 则 又有三 十八 家琴谱辑录(简称晚期《 忘机》 ),如今流行 的“鸥鹭忘机”为《 五知斋 》 (1722 年 )及《自远堂》 (1802年 )谱。两系《 忘机》 曲调风格迥异,实属同名异 曲。如果说《 自远堂》 “鸥鹭忘机” (谱同《 五知斋》 )着重描绘 出一派海鸥 自由翔集,与人相安无拘 的美好 和谐画面,那么《 西麓堂》 “鸥鹭忘机”则着重体现了一种放弃机巧、返 本归真的 自在祥和心境。

    早期《 忘机》 比较精短,重视对内心思想、意境 的刻画。初 弹初听,其思想 内容及意境颇 为费解,如坠云 里雾 里;等到 弹得纯熟之后,且 心静气 闲之 时,方能有 所感悟,并渐 人佳境;若 能做到凝神绝虑,则更能悟其 玄妙,见其真如,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 门”。至此境界,忘机息虑,自当“虚室生 白,吉祥止止”。该 曲亦如黄帝《 阴符经》 所言: “天性,人也;人心,机 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若能捐弃机巧之心,天性(大道 )自然能呈现于吾身,从而做到人天合一,与道合真,即所谓“宇宙在 乎手,万 化生乎身”。此曲曲高和寡、玄远难识,故自明代后期 《 重修真传琴谱》(1585 年)以后,即不见任何琴谱转抄著录。 “众人皆有余,我独若遗” ,虽然如此,琴曲《 忘机》 不失为一首见素抱朴、明心见性 的好曲子。若言操幔感受,则莫切于《 尚书· 大禹》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 中”十六字心传。曲虽短小,回味无穷,道家所说的“至味无味”在这首琴 曲中可谓得到了很好体现,非大方之家难以形容于此。

    《 神游六合》 (一名骑气 ),商调, 《 神奇秘谱》 解题 日: “是曲之来也,尚矣。然其曲弥高而和弥寡。是 以鼓之者少,而听之者稀,非餐霞服 日者,不能形容于此。昔霞洞 以其秘而不传,守斋老翁临逝嘱其子,改其 字谱,将亦 泯示 后学也。岂意雪祖 生 曾授受之,故有所传。盖 曲之趣也,御六合之气,上朝 于九天,控志 于碧落之虚,弄影 于银 河之湾,振衣于金阙之上。睥睨江汉,何其大哉! 欲知其趣者,惟控鹤乘鸾者欤。” 《 西麓堂· 骑气》 则解题日:“昔黄帝受至道于崆峒子,悟性忘形,恍若驭气神游太虚之表。疑后人仿而作此。” 《 神游六合》 ,又名《 骑气》 ,相传为晋代谢涓子所作,或 日宋代雪祖生所作。该曲正 如宁王朱权 所言,曲高和寡,鼓之者少,而听之者稀,故 明清诸谱载录商调 《 神游六合》 者仅有 《 神奇秘谱 》 、 《 新刊发 明琴谱》 (1530 年)、 《 风宣玄品》 、 《 西麓 堂 》 、 《 琴苑 心传 全 编 》 (1670年 )、 《 天 闻阁》 (1876 年, “琴苑谱” )六谱。

    《 神游六合 》 一 曲,虽说长期以来 曲高和寡,弹少 听稀,近现代琴 家 中仅 知汪先生 弹过此曲。然此 曲并非平淡寡味,而是放达旷逸,气势不凡,弹至静 虚,潇洒之至,一片神行。聆听是曲,一开始即渐人其境,精神亦随之驭气 而行,神游 冲虚之表,挥八 之外,小天地而隘六合,藐银汉而傲 金阙,同造 化而合大道,何其大哉!腥仙的解题亦可谓得其神焉。汪铎先生对该曲内涵的诠释为: “曲调古朴澹泊、气势不凡,表述 了黄帝得至道之妙,悟性通达,气息流 畅,而后可驾驭元气,神游六合。”。“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而“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 庄子《 逍遥游》 中的这段话正是对 《 神游六合》 意境的最好 阐述,亦如老所谓:“得 至美而游乎至乐,游心于物之初。 ” (《 庄子· 田子方》 )噫! 若非得道悟真之士,则难 以创作 出如,此玄达优秀之琴曲也。

    《 玄默》 ,一名《 坐忘》 , 《 神奇秘谱 》 解题 日: “是 曲也,或谓师旷之所作也,又云嵇康,莫知孰是。盖古 曲也,自周春秋之世有之。其之曲趣也,小天地而隘六合,与造 化竞奔,游神 于冲虚之外,使物我两忘,与道 同化,有不能形容之趣焉,达者得之。”是 曲仅见 《 神奇秘谱》 、 《 风宣玄品》 、《 重修真传》 、 《 琴苑心传》 (作《 坐忘》 )四谱载录。 《 玄默》 最早见于《 神奇秘谱》 “太古神品” ,无论从字谱指法 还是 曲调风格来看,皆颇具古风。若言师旷所作,盖为托古,若 日中散之作,则甚有可能。且嵇 中散有诗 日: “绝 智弃学,游心于玄默。”唐代司马承亦曾创作琴曲《 坐忘引》 ,惜未传世,不知是否与《 玄默》 有关。窃以为《 玄默》 是曲或为魏晋之曲,当不晚于唐代。

    《 玄默》 与《 忘机》 及《 骑气》的曲风及意境又有所不同。其曲调清新 自然,泛音 晶莹剔透,直抚 心弦,具 疏心灵,澡雪精 神之奇效。该 曲且多有高低音乐段的重复,使人闻之忧愁顿消、宠辱偕忘。听 者无需过 于凝 神专注、费心体会,自会乘其清音,直人佳境,如闻无为妙法,绝学弃智,忘机止息,游心于玄默,从而人与天齐, “伦与物忘”。亦如《 庄子 · 大宗师》 所言: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近闻一位朋友将琴箫合奏《 玄默》 的听后感 描述 如下: “初听时,象在禅 院吃斋,淡然寡味;再听之,如云离月,渐行渐远⋯⋯最终轻烟淡淡,心也枯槁。”

    《 玄默》 、 《 忘机》 及《 骑气》 三曲,长期 以来盖因曲高和寡,故明清诸谱转载的不多,仅及《 梅花》 、 《 潇湘》 、 《 平沙》诸流行曲目之什一。又因弹少听稀之故,明代以来三曲的发展变异亦不大,在很大程 度上还保 留着原谱 的风貌。这三首道家琴曲,虽不及《 梅花》 、 《 阳关》 、 《 潇湘》 、 《 平沙》 、 《 渔樵》诸 曲变异之巨大与发展之完善,然其古朴恬虚之声韵、玄妙会心之意境亦为他谱所不及。

    以上仅 是笔者 对 《 玄默 》 、《 忘机》 及《 骑气》 三曲的一点管窥之见。道家琴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也是古琴 曲目中有待开掘的无价宝藏。当代著名琴家吴门汪铎先生,师承吴兆基先生,继承了吴老冲和淡雅、清静逸远的琴风与生动流畅、清虚 自然的气韵,并于近年来致力于《 西麓堂》 等琴谱中道家琴曲的发掘打谱工作,成绩斐然,已有《 道 家琴曲一》 、 《 道家琴曲二》 、 《 溪山清韵》 、 《 吴声清婉》 、 《 丝桐讲习》 等CD 音像面世。其先后打出了《 洞天春晓》 (《 大还 阁》 )、 《 溪 山秋月》 (《 大还阁》 )、 《 羽化 登仙》(《 五知斋》 )、 《 秋水》 (《 徽言秘旨》 )、 《 沧江夜雨》 (《 徽言秘旨》 )和《 西 麓堂 琴统 》 中 的《 崆 峒 问道 》 、 《 庄周 梦蝶》 、 《 列 子御风 》 、《 远游》 、 《 采真游》 、 《 逍遥游》 、《 遁 世操 》 、 《 山居 吟 》 、 《 鹤 鸣九皋》 、 《 骑气》 、 《 仙山月》 等典型的道家琴曲。汪铎先生将上述道家琴 曲所表 现 的文化 与哲理 初步分为 以下几方面: 1.清理身心的道家养生之道,代 表琴 曲为《 崆峒问道》 、 《 骑气》 ;2. 道家讲究自身修炼,追求精神 升华,代表 琴曲为 《 逍遥游》 、 《 列子御风》 ;3.道法 自然,返朴归真 的哲理,代表琴曲为 《 采真游》 、 《 庄周梦蝶》 、 《 洞天春晓》 、 《 羽化登仙》等。汪铎先生在谈到打谱道家琴曲的感受 时说: “对道家 琴 曲打谱 的过程第 一个感 受是 精神上获得与古人 交流,进入前所未有的一种境界。犹同古代之修道求真之士相遇在崇 山幽谷 中,携手在修身理性、返其 天真 的途 中行进,共 同回归到原始 自然 中去。⋯⋯相对儒家的文人琴 曲来说,道家的琴 曲是一个新天地,更 富有山林风气。”笔者有幸聆其 录音,其 中《 采真游》 、 《 庄周梦蝶》 、《 列子御风》 、 《 骑气》 、 《 崆峒问道》 、 《 桃源春 晓》 、 《 羽化 登仙》 、《 仙山月》 等琴曲很有特色。对道家文化及修 身养性 感兴趣 的琴友不 妨可 以尝试着从 中感悟 一下那种“提挈天地、把握阴阳”与回归 自然的至乐。

    古琴是一种乐器,有其怡情吟心之 效;古 琴还是 一种“神器” ,有其移风易俗之功;古琴更是一种“道器” ,有其修真悟性之得。道家琴 曲即是传世琴曲中的一块瑰宝,亟待发掘整理与发扬光大。它不该为少数“山人” 、 “处士”所独享,而应 该更好地 服务于大众 与社 会。一 曲“无 为之曲” ,晨练舞拳击剑,助其放松入静、炼精化气;家居读书休 眠,助其 消除杂念、神游华胥;康疗基地,调六淫七情,扶正邪,修身养性;操漫之士,手挥七弦,更是“俯仰 自得,游心太玄”。古琴,是道家天人合一境界 的传媒,亦是尚德之士心 中的大音。人类 的生命来 自于大 自然,离开 自然,无异于无源之水,总会干涸。只有尊道贵德,不忘 回归,才有机会体悟生命 的真谛,生生而不息。愿我们乘着一曲曲天籁之音,拥抱 自然,得至美而游乎至乐[1]

    参考资料

    [1] 道家琴曲略论 · 知网[引用日期2015-10-06]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