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脾脏血管瘤

脾脏血管瘤

脾脏血管瘤介绍
脾血管瘤是生长在脾脏的血管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原发性脾肿瘤以海绵状血管瘤最为常见。脾血管瘤多因脾脏血管先天发育异常所致。脾血管瘤可以多发也可以单发,好发年龄是二十到五十岁,男性常见。脾血管瘤生长缓慢,一般无临床症状,较大者可触及左上腹包块,伴有消化道压迫症状,甚至肠梗阻,出现腹痛、腹胀、嗳气等不适。脾血管瘤较小者可密切观察,定期复查超声等。巨大脾血管瘤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脾血管瘤可侵及整个脾脏,受到外力较正常脾脏更易破裂出血,巨大脾血管瘤有自发性破裂的风险。

就诊科室

  • 普通外科

病因

  • 脾血管瘤多为原发性。

  • 脾血管瘤形成基础为血管组织胚胎时期发育异常。

症状

  • 较小脾血管瘤一般无症状,通常在体检或其他检查时意外发现。随着肿瘤的逐渐生长,一部分患者出现左上腹肿块,伴有左上腹胀痛不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 巨大脾血管瘤可出现左上腹包块,伴有腹痛腹胀等不适。

  • 脾血管瘤患者可因局部血管内凝血而表现有血小板或白细胞下降,可合并有轻度贫血,脾功能亢进。

  • 部分脾血管瘤患者可发生自发破裂出血,脾血管瘤直径大于4 厘米时就比较容易自发破裂,或是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破裂,可能导致致命的出血。

  • 较大或多发的脾血管瘤还可能会引起血小板和红细胞的减少,或出现消耗性凝血功能障等。

检查

  • 彩超:是初诊脾血管瘤的首选,多为单发病灶,体积较小,边界多较清晰,内部回声常呈“筛窦样”,类似肝血管瘤的超声表现。当瘤体增大,或瘤体内血窦形成,出现出血坏死、囊性变,超声可表现为不均质低回声、混合回声,甚至无回声,普通超声检查常难以准确诊断。

  • 脾血管瘤的超声造影:早期较大结节者周边环状增强,造影剂逐渐向病灶中心充填,而较小病灶呈现整体增强,至增强晚期所有病灶均呈高增强,增强强度高于脾实质。

  • CT:CT平扫仅能提供较少的疾病信息,通常需要增强CT扫描肿瘤边缘多呈斑片结节状强化,静脉期和延迟期强化范围逐渐扩大、向中心充填,与正常脾脏密度一致,具有特征性,当肿瘤中心有血栓形成或瘢痕存在时,中心可有始终不强化区域。

诊断

  • 目前临床上脾血管瘤的诊断仍比较困难,许多脾血管瘤的诊断仍然依靠术后病理学依据,尤其对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小肿瘤。此外有实性成分的脾血管瘤常常与错构瘤、血管肉瘤、恶性肿瘤脾转移、淋巴瘤或白血病脾受累等有类似征象,影像学上难以辨别明确良恶性。

鉴别诊断

  • 脾脏淋巴瘤: 与本病表现相似,术前诊断困难,但一部分淋巴瘤病人会有发热。

  • 血管肉瘤:全身症状较重,易合并瘤内出血、发生远处转移尤其是肝转移等。淋巴瘤常见腹部淋巴结肿大。

  • 脾脏转移瘤: 发生率很低,大多来自黑色素瘤、乳腺癌、肺癌、消化道肿瘤及卵巢癌,部分病例可见腹膜和肝脏转移灶,结合原发肿瘤史,转移瘤较易。

治疗

  • 手术切除是治疗脾血管瘤的主要方式。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脾脏切除、脾脏部分切除以及脾血管瘤介入栓塞治疗等。

  • 脾血管瘤手术指征及手术时机争议较大。对有症状、有自发破裂倾向和良恶性难辨者的血管瘤患者需行手术治疗。

  • 当肿瘤直径大于4厘米,脾血管瘤自发性破裂的发生率高达25%,可能会引发致命的出血,对于大于厘米脾血管瘤手术切除为是唯一的治疗方式。对不能分辨良恶性的病人,应尽早行脾切除,因脾脏血管肉瘤是罕见的间充质恶性肿瘤和高度侵袭性的肿瘤,易极早期发生转移,预后差。

  • 对于无症状的较小的脾脏血管瘤可给予定期随访和临床观察,尤其对于直径小于3厘米的无症状脾血管瘤主张观察为主。

危害

  • 脾血管瘤可侵及整个脾脏,受到外力较正常脾脏更易破裂出血,巨大脾血管瘤有自发性破裂、梗死、钙化等风险。

预后

  • 脾切除技术成熟,效果肯定。现如今,微创手术(腹腔镜脾切除术)已成为首选,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较多优点。

  • 部分脾切除保留了脾脏免疫功能,但有术后再出血、二次切脾的可能。

  • 介入栓塞治疗使用较少。

预防

  • 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 补充饮食蛋白质、维生素。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