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BlogHer

BlogHer

BlogHer介绍
BlogHer网站是一个面向成年女性和她们朋友的网站。

网站介绍

BlogHer网站不以形式提供医学的、法律的、专业的或个人的任何专业建议、诊断或处理方法。你阅读到本站点的观点来自BlogHer社区的成员们,并不代表BlogHer的立场。

我们只有两项规定:我们抱着接受不同意见的争论的态度,我们也拒绝发布不受欢迎的内容。详述如下: 1.BlogHer允许不同意见的争论。

三位创始人

作为一个致力为全部女性博主和她们的朋友们创造一个机会去寻找更好的方向、教育和交流平台的网站,我们包容各种意见,无论是多强烈的赞同观点还是反对意见,唯一的条件是你的言论不得超过人们不能接受的界限。(参见第二条)

2. BlogHer 拒绝发布(受众)不能接受的内容。

您发布在我们网站上的所有东西都受本条的约束:你的帖子,评论,站内讯息,站内投票,音频,视频,文本,图像,你的命名方式。我们接受意见和价值观的差异性(参见第一条),但我们坚持认为您发布的内容中不能包含受众无法接受的东西。

·我们将包含有以下内容或链接定义为不适当的内容:

·涉及对他人的虐待、骚扰或威胁的内容;

·涉及对他人诽谤的、容易引人误解的或歪曲事实的内容;

·侵害第三方合法版权、商标权、商业秘密或专利权的内容(用户引用或摘录别人的内容,将负有提供原作者正当授权证明的义务,对正当授权和合理使用的定义参见电子前沿基金会制定的《博客行为守则》);

·任何违反保密义务的内容;

·侵害第三方隐私、声名、道德品质或其他权利的内容;

·受第三方委托或有偿(无论以现金或是实物的方式)的社论,包含付费广告的网页链接,垃圾邮件等。BlogHer把SPAM定义为:在博客中或者论坛中的与讨论不相干的废话,这种废话的常见形式有简单地张贴广告或电子商务的链接,也有更加阴险的形式。

BlogHer的创立者对"不能接受的内容"的定义和判断是基于实例的,所以我们对此的定义不限于上述条文。我们保留不经通告随时更改这些标准的权利。我们也保留随时清除任何链接的权利。

挖贝网5月14日消息 美国女性博客网站BlogHer近日宣布获得700万美元的第三轮风险投资。本来投资机构主要是洛克菲勒旗下投资机构Venrock 和NBC旗下的Peacock Equity公司,以及新的投资者Azure Capital (一家纽约证券交易所基金)。

BlogHer

BlogHer的共同创始人兼首席运营官Elisa Camahort 在其博客上表示,新的资本将用于扩展BlogHer的社交网络技术与广告基础设施。

据挖贝网了解,自2005年2月创立以来,该网站先后共募集1550万美元的资金,网站由于迎合女性,备受投资者和广告商青睐。根据互联网监测机构Quantcast的统计,BlogHer每月访问量已超过1200万。

BlogHer是一家以女性博客为基础的网络,成立于2005年,由三位女性博主共同创立,网络涉及的20多个话题不仅仅局限于美容、时尚等传统的女性话题,也囊括了商业、技术和政经等长期被视为男性话题的主题。

在BlogHe的网站上,读者不仅能链接到超过15000个独立博客,同时也能浏览由30多位作者编辑的各类女性所感兴趣的新闻以及潮流趋势,当然读者也能自由地进入论坛进行相关话题地讨论,网站的主页上还能方便地申请由广告商所赞助的免费礼物。

BlogHer 的CEO Stone相信,她们将在2010年实现盈利。

两位生活在美国的华裔家庭主妇为了在相夫教子的同时给自己找点乐子,在丈夫的建议下一起开了博客,彼此交流对时尚尤其是手袋的看法。由于她们各自都有多年收藏香奈尔(Chanel)和普拉达(Prada)手袋的经历,对各大品牌的手袋情有独钟,便给博客取了"手袋达人"(Bagsnob)这个名字。她们独到的见解与中肯的建议在开博一年后引起了英国版《时尚》编辑的注意,并在杂志上予以了相关报道。随后这篇文章经翻译后出现在了多个国家的《时尚》杂志上,其他女性刊物也争相报道。

打响知名度后的,不仅一如既往地保留着赖以成名的"各大品牌新款手袋的编辑点评",从设计、材质、携带方式以及性价比等各方面为女性提供中肯的评价,同时已经成为"城中名人"的两位创立人更是成为了各大品牌发布会、时装表演和电影首映礼的座上宾,并借此为博客读者提供最新的时尚信息以及设计师专访。手袋之后,两位创始人又相继开辟了"美容达人"(Beautysnob)、 "儿童达人"(Totsnob)、"珠宝达人"(Jewelsnob)和"服饰达人"(Conturesnob)四个细分版块,为带来了更多的访问量和相应的广告商。不久前,网站又与"创意艺术家机构"(Creative Artists Agency)签约,将采访设计师的视频制作成短片在网站上播放,进一步丰富了网站的内容。

2008年5月的电影版《欲望都市》全球首映礼上,两位创始人应邀与四位电影主角一起出席,足以印证其影响力。如今,每个月拥有5到10个广告商,像萨克斯第五大道精品百货公司(Saks Fifth Avenue)、Nordstrom奢侈品百货公司、奢侈品网上商城之类的广告商均每月向支付一定金额的广告费,当流量超过一定量时,还能获取额外的提成。每月接近28万的点击量(全球独立访问量约为7.8万/月)为带来了每年数十万美元的收入。那位因为听烦了妻子成天和朋友在电话上聊手袋而提议建博客的软件工程师丈夫现在也成了的全职CFO。

女性博主

活动

更擅"经营"

的成功绝非偶然。尽管博客的盈利模式仍未成熟,但已经有为数不少的女性正在把博客从打发闲暇时光、发表个人意见的平台变成一份带来稳定收入的全职工作,不仅把兴趣和职业完美结合,同时赚钱和顾家两不误。

博客诞生之初,男性博主在数量上占有绝对的优势。近年来,随着女性网民数量的迅速增加,不管是女性博主,还是热衷阅读博客的女性数量都在显着提高。仅美国一地,2007年每周就约有3620万女性撰写或者阅读博客,这其中1500万女性本身就是博主。

知名的博客搜索引擎Technorati推出的年度调查显示,虽然目前全球34%的博主为女性,美国国内的女性博主比例稍高为43%,但女性博主在博客商业化方面不仅更为主动,成功率也更高。16%的女性博主加入了专门的广告网络,以借此来提高博客的收入,而相应的男性博主比例却仅占到了7%。此外,有41%的女性博主积极通过在自己的博客上建立广告链接或者加入联合的博客平台来增加收入,32%的男性博主采取了类似的作法。建立在上述基础之上,调查的结果最终指出,高达36%的女性博主成功地把自己的博客发展成一门用心经营的生意,比成功实现博客商业化的男性博主比例高出9个百分点。

集中软性题材,线上配合线下

博客最大的价值在于它能吸引特定客户,并建立很好的忠诚度,从而获得广告收入。女性是靠分享趣闻轶事而活的一群人,她们不仅关注自身的一切,而且乐于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和各种经验教训,因此女性博客的题材也多集中在时尚、美容、健身、情感、育婴以及明星八卦等软性题材,以期最大可能地吸引同性读者,并与她们之间建立起一定的黏性。对博客读者的黏性越高也就意味着对相应广告商的吸引力越大。

以手袋起家,话题扩展至美容、服装等多个方面,均属传统的女性话题。与其类似的据说不仅是最早的时尚博客同时也是最会挣钱的博客。博主显然由于钟爱马诺洛·布兰尼克(Manolo Blahnik)的高跟鞋而自称为马诺洛,她在博客中谈论包括鞋子八卦在内的有关鞋的一切。通过创立Sho,不仅博主本人当上了《华盛顿邮报》的专栏作家,而且她的博客也自然成了鞋子广告的最佳选择之一。而另一家以诙谐口吻谈论为母之道的博客的主页上则分别刊登着连锁百货公司、家具零售商、照片冲洗服务以及连锁酒店的各式广告,出色的盈利能力让博主和她丈夫双双辞去了原本的工作,专职经营起自家的博客。据估计,2007年的营业收入为前一年的7倍。

这些围绕女性自身而展开的软性话题无疑都经过了女性杂志长期的反复检验,也正是吸引针对女性消费者的广告商的主要原因。更何况,eMarketer的跟踪数据显示,有半数的女性承认博客上的评论影响了她们的相关购买决定,一个能吸引众多女性读者的博客自然也成为了广告商们所追逐的对象。

除了广为使用的广告链接盈收模式之外,博客有时也成了博主们廉价却行之有效的公关平台。早年从事于广告业的斯坦芬妮·克莱恩(Stephanie Klein)2004年在网上开了名为"希腊悲剧"(Greek Tragedy)的博客,记载自己的生活,并因此获得出版商的赏识,赢得了逾十万美元的出版合同。而因为钟情手袋而在国内知名的博客平台上开博的"靓包小姐",如今同时拥有了自己的网店和实体店,利用身在美国的优势向国内的顾客出售美国独立设计师设计的手袋,开始了自己的事业。依靠早前博客积累起来的人气,并且博客和店面两相辅助,网店开设不到10个月的时间里就售出了近400个均价在3000-4000元之间的钱夹、手袋。

集结与升级

在女性博客数量的与日聚增的同时,以个人博客为基础搭建而成的女性网络平台也不断涌现,并且引起了多家风投的兴趣。这些以女性为主要目标的网络把众多不同题材的女性博客集结在一起,并在此基础上增加更多的内容,衍生出更多的服务,从而形成更大的女性读者复盖面,一方面帮助女性博主凝聚更为广泛的曝光率,而另一方面,也方便了众多的广告商定位寻找符合自己产品特性的博客平台,颇似一场双赢的组合。

成立于2005年2月的就是其中的典型。这个由三位女性博主共同创立的网站,如今所涉及的20多个话题不仅仅局限于美容、时尚等传统的女性话题,也囊括了商业、技术和政经等长期被视为男性话题的主题。在的网站上,读者不仅能链接到超过15000个独立博客,同时也能浏览由60多位作者编辑的各类女性所感兴趣的新闻以及潮流趋势。市场研究公司尼尔森的调查显示,截至2008年7月底,的独立访问量突破800万/月,2200多个博客经过申请和审核加入了其广告体系。出于对女性博客前景以及模式的看好,今年年中NBC Universal、通用电气及风投公司Venrock的合作伙伴 Peacock Equity联手注资500万美元。随后,与NBC Universal的全美第二大女性网站iVillage合作,iVillage旗下的多个网站将刊登上的部分内容,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2007年,知名美国女性博客联播平台BlogHer,传出已被知名硅谷创投Venrock投资,细节不详。这笔资金让BlogHer正式加入PopSugar、PaidContent、B5 Media、Huffington Post 、GigaOm,从此以后,有创投资金在后面的「博客媒体公司」(blog media company)又多了一间。而从以前的案例来看,这笔资金应该是在100~500万美元的范围,估值最多不超过1500万美元,比一般网站公司还少。但经营这么一间「博客媒体公司」,就算做到像Weblogs, Inc、Gawker Media一样拚命扩张,其实成本也不高,这笔资金已可以达成其使命,让这个博客系统达到最高效率的营运规模。

Blogher

这篇文章最教人兴奋的一点,就是BlogHer投资案的负责人,乃曾投资Yahoo!的老投资人David Siminoff,甫加入该创投公司的他,据说新工作就是找寻「新媒体公司」投资标的。新媒体啊,多令人兴奋的名词!网络、博客,都是新媒体的呈现;女性专属的博客,更是新媒体的清新意境。BlogHer也真的很努力的在营造这个新媒体,请了60位专栏作家固定供稿,题目应该很丰富,并且有9000个外部博客加入联播的行列…。既然David Siminoff这个大名人准备投资新媒体,至少还会投个五、六间吧。下一个幸运的博客,会是谁呢?

想当下一个新媒体,我们要问问自己,真的抓到了「新媒体」含意了吗?

目前全球对「新媒体」的定义皆大同小异,从维基百科对「New Media」的定义来看,大家公认,所谓的「新媒体」就是散发着两个特质:第一,从个人独自发出的独特新闻可以被同步对全球观众播出。第二,所有的内容提供者(包括个人)对内容的掌控权完全同等。这样的定义听起很伟大,但到现在似乎只是有听到没做到,愈来愈像「媒体革命」的味道。从没人去问,「读者喜欢这样吗?」之前这篇TagStory文章提过,以WikiNews为首的公民媒体至今的市占率仍不高,便是一响警钟,「公民」这两个字似也成了隐晦讽刺。

而我们放眼目前全球人气最旺的博客,如3C型的Engadget在iPhone日以实况转播创下一天1000万个浏览页次的记录,但若将平常的时候比较,我们在这边将3C类、网络类、投资类、政治类四大博客的每日浏览页数直接与做比较,仍会发现非常大的落差,就算美国前十大博客加起来应仍达不到一家主流媒体的到达率。放大三年来看,这个落差并没有缩小的态势,而这些数字告诉我们,在大众的心中,「博客」尚未取代电子媒体。当然博客肯定可以在自己的分众中自创机会,将这机会称之为「新媒体」是OK的,不过或许不能太过指望,这新媒体可以用现在这种方式,完全的干掉旧媒体。

不过,BlogHer这笔投资案,却告诉创业家一些很难得的「线索」。让我们来看看BlogHer的Alexa排名,哗,更惨,只排到全球第34,517名,这个名次有多低,只要看看本站昨天也有33,740名,台湾许多网站都排名BlogHer前面就知道了。就如上次听某位成功网络创业家说过,「Alexa可以做高,不能做低。」也没人会想做低。所以我们可以推论,BlogHer这个网站根本就没有多少人来看。对照一下,另一个竞争的女性休闲网络媒体Glam也只排到第7943名,更是呼应了这点。

如果坚持新媒体一定要长得「一堆博客在上面写作」,可能会走入死胡同。BlogHer已经有这么多勤写作的博客,在这么广大的英语市场,她们加起来的流量却不如一个。打算在博客做出新媒体的可能要三思,假如BlogHer已经这么棒了,开了三年在那边了,都没人观赏,那我们凭什么开一间博客可能可以把传统的媒体干掉?或是用博客的方式来帮助平面媒体来补强那逐渐减少的平面广告收入?

BlogHer就只告诉我们这条烂线索吗?不,它被投资了,而且被一个网络高手投资。投资人不是笨蛋,他肯定是看到了什么事。我们研究一下,哦,原来,自2005年起,BlogHer开始做了一件事。

2005年,她开始举办「BlogHer年度大会」(annual conference)。想想「女性博客大会」,这样的字眼在任何一个地方都会是非常大的活动。果然,2005年大成功,700张票一下子就完全售罄。2006年大会再次于硅谷的圣荷西一连举行两天,也是近一千张票一下子就售光光。今年七月BlogHer则要到芝加哥连开三天,看看这次的卡司都是一时之选,而且清一色皆为女性,这些活动也另外被GM、Dove、Google、Yahoo!等公司慨然赞助,如果BlogHer现在改为一季一次,并且在美国几个大城市巡回呢?可预见其营收应该是相当难以估计。

我们阖首放松,原来,新媒体在这里。

网络技术成熟,要做到上面的「新媒体两大特质」很容易,但却「不好玩」。网络已经造就一些旧媒体所得不到的好处,我们总是在谈老学究的「新媒体两大特质」,不如来谈谈「新媒体的两点趣味」。我认为新媒体的趣味点为,第一,更专业的人可以直接在上面表达意见,不必透过中介(记者、节目、正式版位),超快、超直接、超过瘾!第二,群众可以直接在上面以有情绪的方式表达意见,使得它成为一个真正互动的平台,直接一点的说,就是变成「有感情」的媒体。「公民媒体」听来不错,但让大家都作记者真的好难啊,可是,假如做一个简简单单的「让我上传自己和艺人的合照」的网站,还真的人人都有好几张可以上传哩!应该能在不违反肖像权之下做出一个真正的「公民媒体」。

而BlogHer教我们的就是,这两点为何只能在互怜网上面?为何不能搬到实体?

以办活动来说,为何这个「BlogHer年度会议」会比它的网站还有趣?因为网络自由,我们可以读到好多位人士的肺腑心声。只要跑来这场大会,就可以看到一百多位我常读的作家的真实面目,我可以秀一秀我这边的支持。要听正式的音乐会,大家还是买票听蔡琴,不会去听隔壁的王太太。王太太虽然永远打不过蔡琴,但,蔡琴也永远比不过我们和王太太、李太太、赵太太的三五成群唱唱歌的疯狂滋味。这种滋味现在疯狂的在网络上的博客环境发生了,现在,就等着创业家将它成功的将移回实体的世界。

上周五,中时电子报的首版刚好刊到我对记者提出的博客四大赚钱方法,将所有的靠看的或靠点的计费的「广告类」全部归在第一种,然后将CPA的伙伴计划通通归在第二种,接着我还再提了两种,一种是「办实体活动」,一种是「被投资然后卖掉出场」。后两点或许叫人听了不太习惯,但我就是喜欢讲这些。博客的机会不是眼前的这些,就算今天再没人气的博客,但只要有50人听过,或许就可以用某种实体的方式来实现你的价值。既然大家都这么有创意的设计自己的页首、想一个别开生面的名称、每天还要思考新的题目,也可以把这股创意与冲劲,拿来想想「可以办什么活动?」除了吃吃喝喝的「网聚」,除了呵欠连连的「研讨会」,还有什么节目就像博客社群的感觉一样,像王太太、李太太、赵太太一起疯狂的感觉一样。博客已经免费够了,实体活动收费不必心软。上次参加台北上海论坛,到了现场才被柜台索取2000元入场费,我很想参加,所以也只能摸摸鼻子付了。假设门票就是2000元,有5000人前来参加,就有1000万元的营收,扣除场地出租、工读生聘用等成本后或许有30%以上的利润,则可净赚300万元。这还只是最基本的办法。假如开放摊位出租,再加上厂商广告赞助,连商务旅行都抽一手,这是一门博客可预见的超获利事业。

新媒体就像它的定义,它是属于群众,而不属于新闻系教授的论文。新媒体也不应是网络人的专属,但我可以确定,充满创意的网络创业家,可以用网络做出更不一样的新媒体平台,这平台一定要有实体在背后,然后就会有实际的银子,与实际的未来。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