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膨鱼鳃

鱼类鳃部

中文名:膨鱼鳃 外文名: 别名: 界:动物界 分布区域:沿海地区 中文学名:蝠鲼鳃
膨鱼鳃介绍
膨鱼鳃又称角鱼鳃或畚斗鱼鳃,产于沿海地区,分布于我国黄海、东海和南海水域,其原动物为日本蝠鲼、无刺蝠鲼、双吻前口蝠鲼。[1]膨鱼鳃鳃丝呈扁条形,一般宽5~8厘米,长度不一,大者长30厘米以上,宽8.5厘米以上。具有清热解毒,透发痘疹,催乳的功效。用于麻痘后热毒未清、烦躁、咳嗽不止,乳汁稀少,疮疖肿毒。

原动物

1.日本蝠鲼

体盘菱形,体盘宽为体盘长的2.3倍。头颅宽大,略突起,前缘扁薄平切。头鳍中大而侧扁,长大于宽;前端圆钝,作角状突出于眼前,能自由摇动,又能从下向外转卷,呈“S”形。眼大,侧位,眼间隔很宽。喷水孔中等大,呈三角形。鼻孔亚前位,适在上颌隅角前方。口下位,平宽,近前端。上、下颌各具细牙横带,几伸达口隅,每条横带约由150波曲的纵牙列组成。鳃孔宽大,两侧各5个。尾细长,几乎为体长的3倍;尾刺1个,短小。背面粗糙,尾的两侧具白色小鳞。雄鱼有鳍脚。

本种的背面青褐色;头鳍里侧青褐色,外侧白色,腹面白色。

我国分布于南海、台湾海峡、东海海域,以我省及海南、广西、福建等省区分布较广。

2.无刺蝠鲼

体盘近菱形,体盘宽约为体盘长的2.4倍。喷水孔很小,三角形。鼻孔近前位,适在上颌前方。上、下颌各具细牙横带,上牙带约由100纵列组成,下牙带约有125纵列。尾细,尾长比体盘长稍大,无尾刺。背面粗糙,尾的两侧无白色小鳞。

本种的背面黑褐色,头鳍里侧黑褐色,外侧白色。

分布于我省及南海其他水域。

3.双吻前口蝠鲼

体盘近菱形,体盘宽为体盘长的2.2~2.4倍。头鳍侧扁,大而长方形,长比宽大2倍多,前端圆形。眼大,侧位。眼间隔很宽。喷水孔小,横椭圆形,宽比长约大2倍,露出于背面上。口前位,很宽大,下颌突出。上颌无牙,下颌具细狭牙带,未伸达口隅,牙细小、粒状,约100余纵列。鳃孔很宽。尾细而短。尾刺1个,短宽,三角形,包于皮下。胎儿完全光滑,大者具星状鳞片。

本种的背面浅青灰色,头前部及头鳍里面上、下缘为黑褐色,胸鳍外缘灰褐色,尾的后部黑褐色,腹部中区具不规则灰黑色斑点8~9个。大个体背面深青褐色,头侧至肩区具袜状灰白大斑1对。

分布于我国黄海、东海和南海水域,以我省及海南、广西、福建、浙江等省区分布较广。

使用范围

【药材】

产地我省产于沿海地区,以宝安、海丰、陆丰、汕头、潮阳、中山、珠海等市县出产较多。

采收加工全年可收集,以夏、秋季较多。将鳃从鱼体取出,用淡水洗净,晒干;然后将每一块鳃丝分割开来。

性状鳃丝呈扁条形,一般宽5~8厘米,长度不一,大者长30厘米以上,宽8.5厘米以上。表面灰黑色,内面浅黄白色。全体由众多的横列的鳃小板组成,略呈“人”字形成覆瓦状排列,相互交叉连贯。每片鳃小板长约5毫米,宽1~2毫米,上缘具睫状细齿。鳃丝两侧边缘宽约5毫米,为薄膜组织。质轻而韧。气微腥,味微咸。

质量要求以成条状、淡身干爽者为佳。

包装贮藏用木箱或麻袋装载,存放于阴凉干燥处,防霉,防蛀。

【医疗用途】

性味咸,寒。

归经归脾、肺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透发痘疹,催乳。用于麻痘后热毒未清、烦躁、咳嗽不止,乳汁稀少,疮疖肿毒。

用法与用量6~9克,水煎服。

【科学依据】

目前尚未有任何科学依据这证明膨鱼鳃具有药效。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