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经历
世宗陵陵墓
洪武三十年四月十日(1397年5月7日),李祹出生于汉城的太宗潜邸,是朝鲜太宗与元敬王后闵氏的第三个儿子。永乐六年(1408年)封忠宁君,和沈氏(后来的昭宪王后)结婚。四年后(永乐十一年)进封忠宁大君。其实朝鲜的世子是太宗的嫡长子李禔,李祹似乎与王位无缘。[1]
永乐十六年(1418年),朝鲜宫中发生变化。李祹才华横溢,很受太宗喜爱。相反李祹的两位兄长却毫无王者风范,并粗鲁阻挠太宗传位给李祹。两人后来被逐出宫。太宗长子让宁大君流浪深山,二子则作了和尚。世子被废为让宁大君,而忠宁大君李祹则被太宗册封为王世子。
永乐十六年八月八日(1418年9月),身心疲惫的太宗将王位禅让给世子李祹,李祹于景福宫勤政殿登基,是为世宗大王。退位的太宗在宫内仍保留一定权力,并掌握军事大权直到1422年后他去世。[1]
己亥东征
一万韩元上李祹头像
永乐十七年(1419年5月),忠清道、全罗道传来警报,倭船数十艘集结海岸,袭击朝鲜兵船。同月,黄海道海面也有倭寇出没,入寇海州等地......李祹在当时还掌权的太宗提议下,任命长川君李从茂为三军都体察使,柳廷显为三道都统使,禹博、李叔亩、黄象为中军副节制使,朴础、朴实为左军节制使,李之实为右军节制使,率领诸道军船200余艘,诸色军士17000余人,于当年五月二十五日出发,向对马岛进发。史称“己亥东征”(或应永外寇)。上王太宗亲自拜将授钺,李祹亲临汉江亭北饯行。此次东征朝鲜打死700名、俘虏110名倭寇,并释放了至少140名被倭寇抓走的中国人。朝鲜方面则有180人阵亡。九月,对马海峡倭寇首领被捉获,并押到朝鲜王宫。
宣德八年(1433年),李祹派金宗瑞击败女真兀狄哈部落,巩固了对朝鲜半岛东北部咸镜道等地方的统治。目前朝鲜半岛的领土基本上与李祹时期相符。[1]
癸亥条约
正统八年(1443年),李祹向日本人开放三个港口以利贸易。签订《癸亥条约》,对马海峡倭寇首领接受朝鲜王朝对对马岛的宗主地位。朝鲜方面让对马海峡倭寇首领控制对马海峡的非法海盗活动,给予其贸易优先权代理朝鲜统制日本各地的朝鲜贸易;对马海峡倭寇按协议接受朝鲜官职并向朝鲜朝贡。
然而,东征和条约都未能也不可能彻底消除倭寇的侵扰,此后二百年间,日本依旧时时威胁朝鲜。[2]
因病去世
在位后期健康状况不佳,欲禅位世子,但遭群臣反对,故采取折中办法,于正统十年(1445年)五月令王世子李珦摄政。正统十一年(1446年),昭宪王后去世,其后李祹变得特别崇信佛教。李祹身体虚弱,因患有风疾从三十岁起就饱受肩膀酸痛的苦楚,又因患皮肤病经常泡温泉治疗。
景泰元年二月十七日(1450年4月8日),李祹在汉城永膺大君府邸内去世,享年五十四岁。明朝赐谥“庄宪”,庙号“世宗”。初葬广州献陵,明成化四年(1468年)移葬骊州城山英陵。[1]
政治
李祹以精通儒学而著称,除了将儒学价值观念作为治国之策的根本以外,还能够自如地对付两班学者。李祹建立了集贤殿,以促进体制传统和政治经济方面的研究。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六曹直启制”和“议政府署事制”,并让世子协助处理庶务。朝鲜王朝初期政治制度不完善的现象在李祹年间得到了改善。
经济
李裪(世宗)铜像
李祹进行了土地税改革、限制佛教势力、注意赈济灾民、编纂多部农书,促进了农业生产,减轻了农民负担。李祹对当时朝鲜的农民生活表现出巨大关注,为了减轻农民贡税负担,设置贡法详定所,由其制定了田分六等法、年分九等法、结负法,按照田地等级和年份丰瘠征收不同水平的赋税,并且在发生水旱灾害时提供救济。[3]
宣德四年(1429年)在李祹监督下写成的《农事直说》是朝鲜第一部农书,是朝鲜农业的经典著作,记录了种植、收获、播种和土壤处理等农业技术。此外还修订了《农桑辑要》、《四时纂要》、《本国经验方》等农事书籍。李祹下令让人整理朝鲜半岛各地的农耕技术,并编定成书,以帮助农民提高农业产量。[4]
李祹还根据朝鲜的经济状况,调节农税。使农民可以用心耕作,不用担心农民税。宫廷储粮有盈余时,李祹还会将余粮发放给穷人。[3]
军事
李裪即位图
朝鲜早在高丽王朝末年就开始遭受倭寇骚扰。朝鲜太祖李成桂建立朝鲜王朝后,对倭寇征抚并用,但始终没有完全解决倭寇侵扰的问题。在北部边疆,李祹下令修建了四郡六镇以加强边防。李祹还制定了诸多巩固国防的法规并倡导新武器的发明和发展。在李祹和明国科学家吴尧的带领下,朝鲜研制出了许多火箭及火炮,如对神机箭的改造。[3]
在对北方女真部落的关系上,朝鲜初期的政策是怀柔与武力并举:一方面,接纳归顺的女真人,授予官职、开放贸易、进行民族同化,不断扩大对女真部落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又利用明朝对女真部落不够重视和以及上国心态,使用武力蚕食女真部落的土地、扩展北部疆土。李祹时期,随着女真部落侵犯的日益频繁,他对当时朝鲜东北的女真部落采取强硬措施,攻占了东北边疆地区的属于明朝女真部落的土地。大将金宗瑞在明宣德九年(1434年)平定东北女真部落之后,侵占明朝在女真地区的建制建州左卫,在那里建立了会宁、稳城、钟城、庆源、庆兴和茂山六镇。明正统八年(1443年),李祹在北部边境设置了闾延、慈城、茂昌、虞芮四郡。[3]
文化
《训民正音》
李祹以精通儒学而著称。除了将儒学价值观念作为治国之策的根本以外,还能够自如地对付两班学者。在十五世纪中叶他统治期间,在国家管理、语音学、民族文字、经济学、科学、音乐、医学和人文学研究方面都表现出进步思想。[3]创造谚文
李祹在位期间最著名的成就就是召集郑麟趾、成三问、申叔舟等人创制了朝鲜字母。在此之前,朝鲜民族有自己语言而没有自己的文字,使用汉字表记,官方文书一律用汉文书写;文、言分离。古代唯士大夫可习汉文,于此平民多为文盲。因而李祹出于实用和民族自尊的使命感决心创制朝鲜文解决这一问题。
但是李祹的苦心却不能被当时的儒臣所广泛认同、接受。自创立朝鲜文提议提出之日起,反对之声就不绝于耳。儒家学者们担心有了朝鲜文后会影响儒学学习和自身利益,指责李祹创制朝鲜文是“以夷变夏”、甘于与落后民族为伍的错误行为。李祹不顾反对、力排众议设立谚文局,召用郑麟趾、成三问、申叔周、朴彭年、崔恒、李善老等人创制“谚文”(朝鲜文字母)。并于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正式颁布了《训民正音》。李祹主持创制的朝鲜文字母由11个元音和28个辅音组成,具有简单和精确的特点,没有受过教育的人都能在几小时内学会。
不过李祹身为时代的产物,不免有所局限。作为朝鲜文字母的创制者,李祹本身也不将之视作正统文字(谚文,即非正式文字),仅仅作为庶民使用、方便进行精神统治的一种工具。加上儒臣的普遍不支持、后代的不重视(暴君燕山因为大臣用朝鲜文写作攻击他而禁止使用朝鲜文、烧毁朝鲜文书籍),使得朝鲜文字母在相当漫长的时间里没能充当主流文字。虽然如此,李祹创造朝鲜文字母对朝鲜民族来说的确是一项具深远意义的举措,他极大地推动了朝鲜半岛文化的发展。
学习汉文化
训民正音颁布图
李祹钦慕汉文化,对于中国的经典著作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平日里手不释卷,他的青少年时代大概都是在书堆中度过的。在《朝鲜王朝实录》中的《世宗庄宪大王实录》里还记载过关于李祹少年时代书虫生活的故事。所以博学多闻的李祹,无论在天文、音韵、历法、军事上都有所建树,而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应该得益于于他对于汉文化精髓的继承与吸收。[3]礼乐
李祹时期模仿中国制订了“五礼”(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和士庶“四礼”(冠礼、婚礼、丧礼、祭礼)。[3]
李祹本人对于音乐颇有研究,尤其是对中国音乐有浓厚的兴趣,他命人修订朝鲜音乐的记谱法十二律,创作了朝会雅乐、会礼雅乐、祭礼雅乐,以及《定大业》、《保太平》、《发祥》、《凤来仪》等朝乐大曲,以及《凤凰吟》、《满殿春》、《与民乐》等曲目。[3]
科技
蒋英实为世宗研制的浑天仪和日晷
在科技方面,李祹时代的朝鲜在天文、医学、农学、印刷、武器等方面都取得不俗成就,各个领域百花齐放,由此朝鲜进入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3]天文
1433年,在李祹主持下以明朝大统历算法为基础,创制出《七政算内篇》,又根据回回历,创制出《七政算外篇》,这是朝鲜自主编写历法的开始。[3]
1437年,发明天球仪、日时计、水时计、自击漏、浑像仪、正方案、圭表等天文仪器,绘制了天文图和七个星球的图集。还在汉城惠政桥安装了供公众核对时间的计时仪器。李祹还下令改革历法,将朝鲜历法纬度从北京改为汉城。新的历法使朝鲜天文学家更加准确预定日食和月食的时间。[3]
蒋英实为世宗研制的水钟模型
李祹时期朝鲜有一位有名的发明家蒋英实。蒋英实天资聪明但出身低微。李祹的父亲太宗发现蒋英实的才华后立即将其叫到宫中授予官职,并命其进行发明。太宗此举受到宫内大臣的抗议,认为像蒋英实出身这么低微的人是不可以给与此地位的。但李祹却对蒋英实充满信心。在李祹的支持下,蒋英实参考中国和阿拉伯典籍研制出朝鲜王朝自己的水钟、浑天仪和日晷。[3]气象
明正统七年(1442年),李祹下令试制雨量计,并把复制品分发给汉城的钦天监和地方行政长官,以纪录降水量。这个发明早西方的铜制测雨器产生两百年,是世界上第一个测雨器。[3]
医药
测雨图
李祹时期,朝鲜传统医学也得到很大发展。明正统七年(1442年),李祹下令编纂医书,表明他对人民健康的关注。收集古今药方的《医方类聚》编成,这是当时世界上第一部医科辞书,也是东亚医学的总结性书籍。受中医影响的朝鲜“东医”也在此时产生。之后完成了共有85章的《乡药集成方》,包括959条疾病诊断,10706个处方和1477个针灸疗法。还用朝鲜文出版了一部关于如何采集本地药材的书籍《乡药采集月令》。《医方类聚》和《乡药集成方》的发表被一些历史学者认为是朝鲜传统医学与中医的分水岭。印刷
印刷技术方面,在青铜活字印刷术的基础上,1434年改良的甲寅字印刷术产生,使得朝鲜的印刷术达到相当发达的水平。[3]
兄弟
称号 | 人物 | 生卒年 | 享年 | 与李祹的关系 |
让宁大君 | 李褆 | 1394年-1462年 | 68岁 | 兄 |
孝宁大君 | 李补 | 1396年-1486年 | 90岁 | 兄 |
诚宁大君 | 李褈 | 1405年-1418年 | 13岁 | 弟 |
姐妹
称号 | 生卒年 | 享年 | 与李祹的关系 |
贞顺公主 | 1385年-1460年 | 75岁 | 姐 |
庆贞公主 | 1387年-1455年 | 68岁 | 姐 |
庆安公主 | 1393年-1415年 | 22岁 | 姐 |
贞善公主 | 1404年-1424年 | 20岁 | 妹 |
王妃
称号 | 生卒年 | 本贯 | 父母 | 备注 |
昭宪王后沈氏 | 1395年-1446年 | 青松 | 靑川府院君沈温 | 诞八男二女。 |
后宫
称号 | 生卒年 | 本贯 | 父母 | 备注 |
慎嫔金氏 | 1406年-1464年 | 淸州 | 金元 朔宁高氏 | 内资寺奴婢出身,后来成为昭宪王后的宫女,颇受其信任。 |
愍贞嫔杨氏 (惠嫔杨氏) | ?-1455年 | 淸州 | 杨景 李氏 | 曾抚养端宗,世祖元年遭处以绞刑,并没收家产。 |
令嫔姜氏 | ?-? | 晋州 | ||
贵人朴氏 | ?-? | 密阳 | 朴刚生 坡平尹氏 | 初封庄懿宫主,后改封贵人。 |
贵人崔氏 | ?-? | 全州 | 崔士仪 顺天朴氏 | 初封明懿宫主,后改封贵人。 |
展开表格
儿子
称号 | 名 | 生年 | 卒年 | 生母 | 配偶 | 备注 |
文宗大王 | 珦 | 1414年 | 1452年 | 昭宪王后 | 显德王后安东权氏 | 朝鲜第五代君主。 |
世祖大王 | 瑈 | 1417年 | 1468年 | 贞熹王后坡平尹氏 | 朝鲜第七代君主。 | |
安平大君 | 瑢 | 1418年 | 1453年 | 府夫人迎日郑氏 (?-1453年) | 字淸之,号匪懈堂、琅玕居士。世祖元年赐死,英祖年间复官,谥章昭。正祖时配享于庄陵忠臣坛。 | |
临瀛大君 | 璆 | 1420年 | 1469年 | 宜宁南氏 齐安府夫人全州崔氏 | 字献之,谥贞简。外孙女是燕山君之妻废妃慎氏,外曾孙女是中宗元妃端敬王后。 | |
广平大君 | 玙 | 1425年 | 1444年 | 永嘉府夫人平山申氏 (1426年-1498年) | ①字焕之,号明诚堂,谥章懿。 ②过继给叔公抚安大君李芳蕃(太祖之子,早夭)为嗣。 |
展开表格
女儿
称号 | 生年 | 卒年 | 生母 | 配偶 | 备注 |
贞昭公主 | 1412年 | 1424年 | 昭宪王后 | 无 | 早卒追赠公主。 |
贞懿公主 | ? | 1477年 | 延昌尉安孟聃 (1415年-1462年) | ||
贞显翁主 | 1425年 | 1480年 | 尚寝宋氏 | 铃川君尹师路 (1423年-1463年) | |
翁主 | 1430年 | 1431年 | 司记车氏 | 无 | 早夭,无封号。 |
贞安翁主 | ? | 1461年 | 淑媛李氏 | 靑城尉沈安义 (1438年-1476年) |
勤奋好学
在《朝鲜王朝实录》中的《世宗庄宪大王实录》里,记载了一个关于李祹少年时代书虫生活的故事。李祹年少时十分酷爱读书,以至于废寝忘食的地步。李祹的父亲太宗李芳远看见孱弱的儿子终日抱着书卷,心里心疼得不得了,他只好暗中吩咐宫人悄悄把儿子的书都藏起来,好让书呆子稍微休息一下。宫人们趁李祹不注意的时候,将书都收藏起来。
李祹发现书都不见了,心里感觉十分郁闷。正在这个时候,他发现地板上还有一本没有来得及收走的书。李祹十分高兴,他奔跑过去捡了起来,又坐到一边津津有味地读起来。太宗看见这个情形,摇着头对左右说:“好学不倦,看来真是天性所致的了。”所以博学多闻的李祹,无论在天文、音韵、历法、军事上都有所建树,而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应该得益于于他对于汉文化精髓的继承与吸收。
健康状况
李祹长期为各种疾病所困扰。他年轻时身材肥胖,并且不喜欢打猎这一类的户外活动,到正统四年(1439年)时,李祹自称其十多年来被焦渴、背浮肿、淋疾及眼病所困扰,其后到了左眼几乎失明的地步,从症状来看他可能已患上糖尿病及其引发的白内障。李祹通过温泉疗养来减缓病症,取得一定疗效,但无法根治。晚年又苦于风疾(风症),最终在五十四岁时去世。
人物画像
据实录记载,李祹的御真在正统九年(1444年)被绘制出来,但在壬辰倭乱时被烧毁,他的容貌早已无迹可寻。但是,现代韩国尊崇李祹(世宗大王),不能没有他的画像,所以1973年画家金基昶(1913年—2001年,因在二战期间为日本创作大量宣传画而在2009年被韩国政府列入亲日反民族行为者名单中)依据想象绘制了李祹的画像,如今韩国的李祹的形象基本都是以金基昶的作品为蓝本的。
韩国发行的一万韩元正面,图案即为李祹头像。在韩国,有“世宗文化中心”、“世宗路”等,韩国的南极科学考察站也被命名为“世宗王站”。韩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KDX驱逐舰的首舰也被命名为“世宗大王号”。
2007年,韩国决定在忠清南道大田广域市修建世宗特别自治市,并定位为韩国未来行政首都。[1]
正面评价
李祹死后,明朝赐谥“庄宪”:严敬临民曰庄;行善可纪曰宪。被朝鲜人民誉为“海东禹舜”、“圣君世宗”。
在朝鲜历史上,李舜臣是军事方面的民族英雄,而李祹则被奉为文化方面民族英雄,受到极度的推崇。当代,在公共场所中他与李舜臣的塑像常常是左右相对,被视为朝鲜民族自主意识的象征,现在南、北朝鲜对他都评价甚高,所以通常都尊称他为“世宗大王”。
负面评价
李祹因晚年崇信佛教而颇为儒生所诟病。
影视形象
年份 | 电影、电视剧 | 饰演者 |
2016年 | 《蒋英实》 | 金相庆 |
2015年 | 《扑通扑通LOVE》 | 尹斗俊 |
2012年 | 《我是王》 | 朱智勋 |
2011年 | 《树大根深》 | 韩石圭、宋仲基 |
2008年 | 《神机箭》 | 安圣基 |
展开表格
影视剧中的形象
[1] 韩国新行政首都叫“世宗” 寓意“世界之最”(图) · 新浪新闻[引用日期2016-06-07]
[2] 1592·明朝的朝鲜战争 · 新京报网[引用日期2016-06-10]
[3] 李朝史小记 · 历史网[引用日期2016-06-07]
[4] 朝鲜时代农业的特性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探析 · 中国经济史网[引用日期2016-06-07]
[5] “衣冠文物悉同中国”,这就是韩服的历史真相。 · 今日头条[引用日期2021-4-26]
李芳远
父亲
元敬王后
母亲
昭宪王后
妻子
广平大君
儿子
永膺大君
儿子
李瑈
儿子
李瑢
儿子
锦城大君
儿子
李珦
儿子
临瀛大君
儿子
朝鲜时期的太宗王子
共4个词条107阅读
李祹
朝鲜王朝国王
孝宁大君
孝宁大君(????;1396年-1486年),姓李名补(?),字善叔(??),谥号靖孝(??),是朝鲜太宗与元敬王后闵氏所生的嫡次子。
查看更多
饰演过世宗大王李裪的演员
共9个词条804阅读
金相庆
韩国影视演员
尹斗俊
韩国男歌手
朱智勋
韩国男演员
查看更多
韩国纸币上的人物
共4个词条491阅读
李滉
朝鲜李朝唯心主义哲学家
李珥
朝鲜李朝儒学家
李祹
朝鲜王朝国王
查看更多
李氏朝鲜的历任君主
共28个词条1.9w阅读
李成桂
朝鲜王朝君主
李芳果
朝鲜太祖李成桂次子
李芳远
朝鲜王朝第三代君主
查看更多
全部
1511次播放01:07
李祹——李氏朝鲜的“世宗大王”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