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1.5万次播放04:45
1984年科幻穿越电影《终结者》,阿诺·施瓦辛格成名之作。科幻片
剧情简介
17万次播放01:28
《终结者》幕后:为等男主延迟9个月,施瓦辛格没卸妆吓哭女儿!
幕后花絮
9982次播放02:09
一部只有640万美元投资的科幻大片,视觉效果太棒,非常精彩
更多视频
魔鬼终结者系列电影
共6个词条889阅读
终结者
1984年上映的美国科幻电影
终结者2:审判日
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电影
终结者3
阿诺德·施瓦辛格等主演的电影
查看更多
历届土星奖最佳科幻电影
共45个词条4089阅读
头号玩家
2018年西蒙·佩吉主演的电影
银翼杀手2049
丹尼斯·维伦纽瓦执导的科幻片
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
2016年迭戈·鲁纳主演的电影
查看更多
历届土星奖最佳剧本奖获奖电影
共37个词条1077阅读
星球大战:原力觉醒
J·J·艾布拉姆斯执导的电影
星际穿越
2014年安妮·海瑟薇主演的电影
她
2013年斯派克·琼斯执导的电影
查看更多
演员表
阿诺德·施瓦辛格 饰 终结者
配音 乔榛(上译版)
迈克尔·比恩 饰 凯尔·里斯
配音 王玮
琳达·汉密尔顿 饰 萨拉·康纳
配音 丁建华
兰斯·亨利克森 饰 Detective Hal Vukovich
比尔·帕克斯顿 饰 Punk Leader
保罗·温菲尔德 饰 艾德·特拉克斯勒警督
展开全部
职员表
导演 | 詹姆斯·卡梅隆 |
副导演 | Thomas A. Irvine,Betsy Magruder,Jean-Paul Ouellette,Rod Koda,斯坦·温斯顿、Stanzi Stokes【选角导演】 |
制片人 | 盖尔·安妮·赫德、约翰•戴利等 |
制作人 | 约翰·戴利 John Daly - executive producer、盖尔·安妮·赫德 Gale Anne Hurd - producer、Derek Gibson - executive producer |
编剧 | 詹姆斯·卡梅隆、盖尔·安妮·赫德等 |
美术设计 | George Costello、Maria Rebman Caso |
展开表格
1.5万次播放04:45
1984年科幻穿越电影《终结者》,阿诺·施瓦辛格成名之作。科幻片
终结者
21世纪的一次核战争后,地球被机器人所统治,幸存的人类集聚到一起,反抗机器人的残暴统治。为除掉人类反机器统治斗争的领袖,机器人统治者派出了一个杀手——这个杀手是个半机械半血肉的生物,但在外貌上却与人类无异——回到20世纪,前去刺杀人类抵抗运动领袖的母亲,即一个叫莎拉·康纳的女人。而未来世界的人类领袖也派出了一个叫凯尔·里斯的人去保护莎拉。凯尔·里斯同杀手一道回到了1984年的美国洛杉矶,当时洛杉矶有三个叫莎拉·康纳的女人,其中的两个已被害身亡,第三个是个大学生。
一天晚上,莎拉在回家时遇到了杀手,多亏凯尔及时赶到,两人开着汽车上了高速公路,杀手在后面穷追不舍。凯尔将一切都告诉了莎拉。在患难中,凯尔和莎拉相爱了。杀手又一次追来,追杀中杀手的汽车失事,燃起了大火,杀手没有被烧死:他的皮肉都被烧掉了,露出了可怕的钢筋铁架。为救莎拉,凯尔同只剩下骨架的杀手同归于尽。不久,萨拉发现自己怀上了凯尔的孩子,这就是未来人类抵抗运动的领袖。[6]
101号终结者(T-800)
演员阿诺·施瓦辛格
配音
一个从2029年返回1984年试图杀死莎拉·康纳的赛博格杀手,半机械半血肉的生物,外貌上与人类无异。
莎拉·康纳
演员琳达·汉密尔顿
配音
终结者的目标,被终结者追杀。
凯尔·里斯
演员迈克尔·比恩
配音
人类抵抗军战士,从2029年返回1984年来保护莎拉,在患难中与莎拉·康纳相爱,成为人类抵抗军领袖之父。
序号 | 曲目名称 |
01 | The Terminators Arrival |
02 | Reese Chased |
03 | Sarah On Her Motorbike |
04 | Gun Shop |
05 | Sarah In The Bar |
展开表格
幕后花絮
17万次播放01:28
《终结者》幕后:为等男主延迟9个月,施瓦辛格没卸妆吓哭女儿!
卡梅隆承认他是受到了60年代电视科幻剧《The Outer Limits》(外星界限)中的两集故事《士兵》(Soldier)和《玻璃手的魔鬼》(Demon With a Glass Hand)启发而创作《终结者》的,这两个故事的原作者、科幻作家Harlan Ellison后来起诉该片,要求获得应有的名分和酬劳,制片方Hemdale公司和发行方Orion Pictures公司最后满足了他的要求,所以此后《终结者》都在影片字幕中加上了Harlan Ellison的名字。终结者
制作该片只花了640万美元。
OJ·辛普森曾是扮演终结者的人选,但制片方认为他过于“俊朗”,不适合扮演冷血杀手。
迈克尔·比恩在本片和其他两部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影片《异形2》和《深渊》中扮演的角色都曾被咬伤。
终结者穿透汽车挡风玻璃的场景是用液压活塞拍摄的,该装置就放在施瓦辛格旁边,甚至还被穿上了衣袖,在《终结者2》中,终结者与T-1000的打斗中再次出现了同样镜头。
兰斯·亨利克森(Lance Henriksen)曾是扮演终结者的最初人选,编导詹姆斯·卡梅隆早期设计的终结者草图就与亨利克森很相似,因为最初的设计理念是终结者的形象很平常,在人群中一点不扎眼。后来亨利克森在片中扮演了瓦科维奇警官。
阿诺·施瓦辛格在片中只有17句台词。
科幻作家哈兰·埃里森(Harlan Ellison)曾指控卡梅隆剽窃了他为1963年的电视剧《The Outer Limits》编写的剧本,而且片中的“天网”出自埃里森的短篇小说《I Have No Mouth and I Must Scream》。后来诉讼在庭外和解,影片的较新版本中也出现了鸣谢埃里森的字样。
影片剧本的初稿被以1美元的价格卖给卡梅隆的妻子Gale Anne Hurd。
詹姆斯·卡梅隆在欧洲拍摄另外一部影片时产生了拍摄本片的想法,他的构想是一副金属骨骼出现在火焰中,剧本的大部分内容在倒叙以前的故事,即从未来回到现在。
迈克尔·比恩因正在出演舞台剧《热铁皮屋顶上的猫》而操着南方口音,这口音让他险些与凯尔·里斯的角色失之交臂。
在影片开始不久,莎拉的电话留言机中传出的声音出自导演卡梅隆。
全片只有一个迈克尔·比恩和施瓦辛格同时出现的画面中的镜头。
里斯在夜总会枪战中解救莎拉时说:“如果想活命就跟着我。”在《终结者2》中,终结者曾向莎拉说出同样的话。
虽然1984年已经出现了立体声,但本片仍是用单声道拍摄的,因为当年影片的拍摄经费相当有限。后来,Hemdale公司重新制作了立体声版本,直到2001年,本片的5.1声道特别版才得以面世。
在一次拍摄休息期间,阿诺·施瓦辛格到洛衫矶市区的餐馆进餐,等他发觉时已经为时已晚,因为他当时是终结者的打扮:少了只眼睛,颚骨露了出来,皮肤也被烧焦了。
大多追车场景是按正常车速拍摄的,然后加入少许快进的效果。
在影片开拍前,施瓦辛格接受了数周枪械训练,后来《雇佣兵》杂志对他在影片中准确、专业的使用枪械大加赞赏,而以往,《雇佣兵》杂志一向乐于讽刺各种影片中出现的武器疏失。
片中经典的铿锵有力的伴奏声音是用铸铁锅敲击麦克风产生的。
终结者戴的是Gargoyles牌太阳镜。
片中经典台词“I'll be back”在美国电影学院评选的“百佳电影台词”排行榜中名列第37位,而在2007年《首映》杂志评选的相同榜单中名列第95位。
里斯在片中从未开灯驾车。
梅尔·吉布森曾拒绝扮演终结者。
《终结者》原本计划1983年初开机,因为施瓦辛格当时正在拍摄《毁灭者柯南》,影片的开拍被推迟了9个月。
穿帮镜头
在血洗警局的场景中,终结者用霰弹枪射杀第四个警察,而枪声却是机枪的声音。
片尾爆炸的卡车明显是模型。
可以发现牵引油罐车的绳索。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美国 | 1984年10月26日 |
澳大利亚 | 1984年12月20日 |
韩国 | 1984年12月22日 |
美国 | 1985年1月(阿沃里亚兹奇幻电影节) |
英国、意大利 | 1985年1月11日 |
展开表格
影片票房
影片在北美1,112家影院上映,全球票房累计$78,371,200,其中美国本土$38,371,200,占比49.0%;海外$40,000,000,占比51.0%。
年份 | 名称 | 奖项 | 获奖者 | 类型 |
1985年 | 第12届美国电影电视土星奖 | 最佳编剧 | 詹姆斯·卡梅隆 James Cameron、盖尔·安妮·赫德 Gale Anne Hurd | 获奖 |
最佳科幻电影 | 《终结者》 | |||
最佳化妆 | 斯坦·温斯顿 Stan Winston | |||
1985年 | 第12届美国电影电视土星奖 | 最佳男主角 | 阿诺·施瓦辛格 Arnold Schwarzenegger | 提名 |
最佳女主角 | 琳达·汉密尔顿 Linda Hamilton |
展开表格
终结者
影片《终结者》被《时代》周刊评为1984年十部最佳影片之一,同时在票房记录上排名第二,仅次于《第一滴血》。这些空前的成功,都无异归功于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天才般的想象力和紧张激烈的情节场面设计,而这些成功也就此奠定了詹姆斯·卡梅隆日后的辉煌之路。同时,身材魁梧、曾先后7次获得世界健美先生称号的阿诺·施瓦辛格也因该片而一炮走红,虽然在本片中他的演技尚未成熟,但是由他去演绎一位主要以动作为主、半人半机器的冷酷杀手却是最佳选择。影片中那个无坚不摧、穷凶极恶的魔鬼终结者T-800,令所有的观众都过目难忘,它不但来自卡梅隆的梦中,更是通过好莱坞特技造型大师斯坦·温斯顿的妙手呈现了出来,在他的精心设计下,一个同时有着血肉外壳和金属骨骼,令人望而生畏的全新机器人形象从此矗立影坛,同时也确立了温斯顿作为卓越造型师在好莱坞中的地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影片《终结者》没有这样的造型来支撑,整个《终结者》影片在观众心中的影响力将大打折扣。T-800令人毛骨悚然的造型不但为影片惊悚效果的营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更是使得他的扮演者阿诺·施瓦辛格一夜成名,成为了魔鬼终结者的代名词,也使他成为了好莱坞动作影片中的佼佼者。[5]
国内媒体
影片为科幻片经典之作。影片的动作戏、置景、情节节奏等俱佳,将卡梅龙和阿诺的事业推向新的台阶。阿诺给人的印象就是一台真正的机器人,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让人感觉没有任何事物能够阻止他,使影片气氛从头到底都一直笼罩在“绝望”之中,散发着一种令人心底发毛的恐惧感。而康纳的母亲,由一名本来脆弱的女性到坚强的转变,则体现了女权主义。《终结者》以快节奏和紧凑的情节成为一部长盛不衰的卖座片。片中的特技镜头反映了影片的未来色彩,预示着此后科幻电影的发展方向,予人印象深刻,与众不同的手法在科幻片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时光网评)
影片所展现出的特质,是如今大多数商业影片都难以与之相比的。虽然看起来,那是一部制作粗陋的科幻影片,但依然是激动人心的。没有研究过阿诺的发迹史,想来这是他最早的成功影片之一。在卡麦隆的精心加工之下,阿诺仿佛全身散发着金属味道,棱角分明的面部只能用“cool”来形容,至于横冲直撞的霸道气概,也是工业时代审美情趣和社会意识的体现。(网易娱乐评)
1984年《终结者》问世,匪夷所思又能自圆其说的设想,完美而浪漫的情节设定,近乎乱真的化妆,突破性的机器人设计理念,就当时而言最激烈而富个性的动作场面,使《终结者》一时风头无俩。其中最出风头的还是阿诺扮演的终结者,他皮衣墨镜,一手9毫米冲锋枪,一手12号全自动霰弹枪,面无表情地杀人,包括那句经典的“I'll be back”,组成了一个不朽的形象。这使得第二集里,阿诺顺理成章地成了主角。(《信息时报》评)
国外媒体
近几十年来最优秀的科幻片之一。(BBC评)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和制片盖尔·安妮·赫德证实了他们讲故事的技巧。(《奥斯汀纪事》评)
一个使人神经绷紧的,巧妙的动作惊悚片。这部紧张的惊悚片第一次让奥地利健美运动员阿诺·施瓦辛格博得了世人的关注。(《帝国》杂志评)
大量的黑科技精明的让异教徒和动作片粉丝满意。(《时代》杂志评)
一个有天赋的B级片。(《纽约每日新闻》评)
[1] 终结者 剧情 – Mtime时光网 · 时光网[引用日期2020-01-02]
[2] 演职人员 · Mtime时光网[引用日期2020-01-02]
[3] 幕后花絮/制作[引用日期2020-01-02]
[4] 制作发行机构 · Mtime时光网[引用日期2020-01-02]
[5] 转:《终结者》:烈火中的脱衣舞和液态金属的七十二变 · Mtime时光网[引用日期2020-01-02]
展开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