弋阳腔戏曲电影艺术片,改编自汤显祖《牡丹亭》传奇,196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
南宋年间,南安太守杜宝想把女儿丽娘培养成严守封建礼教的妇女,请来老儒生陈最良教女儿读书,但丽娘不受束缚,渴望自由幸福。
一日,她和丫环春香到花园游玩,回房后,在花神的帮助下,梦见与书生柳梦梅相会,醒后忧郁成疾,决定自画芳容流传人间。
丽娘死后,杜宝迁往别地,柳梦梅进京赶考,路过南安,身染重病,幸为陈最良所救。一天,他去牡丹亭散步,在太湖石畔发现一幅画轴,打开一看,正是梦里所见的姑娘,于是焚香叩拜,在丽娘画前诉衷情。
当晚,丽娘魂前来见他,彼此表达了始终不渝的爱情。丽娘嘱梦梅去花园掘墓相会。翌日,梦梅掘开丽娘墓,杜丽娘在花神的帮助下,苏醒过来,与梦梅结为夫妻。
潘凤霞、董庆祁、乐一生、杨桂仙、邹莉莉。
越剧《还魂记》,根据明代戏剧家汤显祖所着的《牡丹亭》改编。
1982年由静安越剧团演出,改编红枫、李卓云,作曲贺孝忠。由戚派名旦周雅琴领衔主演饰杜丽娘,毕派小生杨文蔚饰演柳梦梅。
在排演时周雅琴曾多次向昆曲传字辈老师学习、请教,故而在原有的唱腔特色中还融入了昆曲、沪剧的某些元素,使唱腔更趋饱满。汤显祖着有《还魂记》、《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世称《临川四梦》。其中《还魂记》,尤为众所周知。
杜丽娘、柳梦梅等栩栩如生的认为形象,想象大胆,富有传奇色彩,它用积极的浪漫主义手法,情景交融,描绘深刻,尤其那优美动人的语言。不知打动了多少人的心灵。
据记载有个娄江女字俞二娘读了《还魂记》断肠而死;又有个杭州女伶商小伶,因演出《还魂记》伤心而死,可见它的魅力了。《还魂记》流传极为深广,解放后,仍有不少剧种在演着。
梅兰芳的"游园惊梦”早已脍炙人口;昆剧的《惊梦》、《拾画》、《叫画》;江西的赣剧戈阳腔;安徽的黄梅戏;据说日、美、英、法等国均有译本,足见这本古典名着,早享盛名于世。
"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者,皆非情之至也。”这是作者在《题辞》中自述写《还魂记》的宗旨。也就是千古感人的精华之处。
越剧本力图抓住杜丽娘以生死追求美好理想这条主线。通过她与柳梦梅的爱情描写,突出没有爱,生不如死,有了情,则死可复生。
以死来摆脱封建礼教的束缚,以爱情赢得婚姻自由的幸福。删除了与这一主题无关的枝节和人物。人们认为杜丽娘与柳梦梅这种敢于向封建道德礼教的至死不渝地斗争精神,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