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峪是冀东抗日根据地之一。正因为这样,潘家峪也就成了日军“扫荡” 的重点地区。从1938年夏季到1940年底,敌人围攻潘家峪就有130多次。
1941年1月,日本驻唐山部队指挥官,召集丰润日本顾问佐佐木二郎以及遵化、玉田、滦县、迁安、卢龙、抚宁等县日本军官和伪丰润县公署、警备大队、警察所等日伪人员,勾结地方反动地主,策划了血洗潘家峪的阴谋。
1941年1月25日晚(农历1940年腊月28日),驻唐山、丰润、滦县等16个据点的3000多名日军、1000多名伪军,在日指挥官佐佐木的率领下,从四面八方悄悄地开到潘家峪。他们进村后便逼着全村1500多人先到村边西大坑集中,逼问八路军的去向。敌人又把群众驱赶到村中的潘家大院(地主潘会林的住宅),把大院封锁起来,用步枪、机枪向赤手空拳的群众疯狂扫射,并放起了大火。
大屠杀一直延续到次日下午7点钟。全村有1230人被杀害,1941年1月25日,3000多名侵华日军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潘家峪惨案。日军仅在潘家峪惨案中就屠杀了1298名无辜的中国人,放火烧毁房屋1235间,其中有儿童妇女658名,有23户人家被杀绝。
潘家峪村地处燕山山脉深处的,有着“小吐鲁番”的美誉。86岁高龄的潘守利,是“潘家峪惨案”的幸存者之一。当年他躲在角落里被人压在下面,才得以幸免于难。
1941年1月25日,农历腊月二十八,潘家峪的村民们正在筹备过年,不料日军从四面八方将潘家峪围堵,3000多日军和2000多伪军挨家挨户用枪托、刺刀将村民全部驱赶到位于村中心的西大坑。众多村民逃跑,日军随后又将大家逼进了潘家大院内。
惨案的另一名幸存者潘善增,当年6岁。他记得,村民们进入大院后,门就关了,日本兵开始往院里开枪,扔手榴弹,屠杀从中午一直持续到傍晚,日本侵略者走了,留下了一片焦土的潘家峪,全村1700多口人被杀掉1230人,33户被杀绝,96人受伤,全部财物被抢劫一空,1235间房屋全被烧毁。大院里面,穿堂跨院,房前房后,屋里屋外,有许多亲人立着卧着被烧死。许多亲人被烧成骨灰,有的被烧成一堆焦炭。在安葬亲人时,就有800多人被烧得无法辨认。全村幸存者只有300多人。
惨案发生的第二天,我冀东军分区党政领导率领十二团的官兵来到潘家峪,带来大批粮食、衣服、药品,挨家挨户地慰问、安抚,当时就有12名幸存的潘家峪青年参加了八路军,跨入复仇的行列。
周围22个村庄的乡亲挥泪赶来,捐献出大批苇席和其他物资,帮助潘家峪人埋葬死去的同胞。
唐山市的铁路工人和开滦煤矿的工人也纷纷捐钱捐物,救济受难同胞。
2月5日,抗日民主政府组织四邻村庄的乡亲去清理尸首,由丰滦迁联合县政府主持公葬。从潘家大院扒出的尸体无法辨别姓名年龄,只能在辨认出的男尸身上写个“男”字,女尸身上写个“女”字,童尸身上写个“童”字。其中有的男女也无法辨认,只能把那些尸骨集中起来,一堆四肢焦肉、肚肠,一堆骨殖,一堆人头。然后,以炕席为棺木,一领席里包一至两个尸体。
公葬是在初春的寒夜里进行的,送葬的队伍由街里走上山麓,把尸体安葬在松柏常青的南山脚下。没有挽歌,没有鲜花和供果,有的是悲愤的长风,沸腾的热血。血债必须用血来偿还,幸存的潘家峪人庄严宣誓:“一定要向敌人讨还血债,为死难亲人报仇。”
惨案后,日本侵略者把潘家峪周围50里划为“无人区”,拆毁房屋,填平水井,驱散居民,多次“清乡”、“扫荡”,潘家峪一带笼罩着白色恐怖。但是潘家峪人民不屈不挠,抗日的烽火扑不灭。潘家峪人民更加斗志昂扬,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坚持了“无人区”的斗争。
3月初,这个村子的20多名青年自动组织起3个“抗日复仇小分队”,积极配合八路军打击日本侵略者,附近村庄的子弟纷纷参加,迅速发展到120多人。
5月9日,冀东抗日斗争领导人李运昌、周文彬、刘诚光、高敬之来到潘家峪,为了悼念死难亲人,在火石营村召开了由各村群众参加的追悼大会。在大会上,冀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刘诚光庄严宣布潘家峪抗日复仇小分队正式合并组织起来,成立“潘家峪复仇团”。
1942年7月18日,复仇团与八路军冀东军分区十二团战士在迁安县甘河槽设伏,与敌激战5个小时,全歼150名日本侵略者,俘虏100余名伪军,潘家峪惨案的直接策划者——驻丰润日军指挥官佐佐木二郎也被潘家峪复仇团的战士亲手击毙。
1992年组成对日索赔团维权
为了让后辈们记住先辈们经历的苦难,潘家峪村民用各种方式来纪念先辈们的英勇,他们始终觉得应该向日本政府索赔给1230名无辜死难者讨回一个公道。
1992年,潘家峪村民自发组成对日索赔团。
1999年,潘家峪惨案纪念馆建成,潘家峪村也被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4年7月13日,潘家峪村以全村的名义,委托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向日本提起索赔诉讼,索赔金额为60亿元。
2007年,日本最高法院首次回应对日索赔诉讼案,认为根据《中日联合声明》第五条,中国人的个人索赔权已然放弃,在法律层面上,原告没有理由提出诉讼请求。
2007年,当时的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也指出:‘日本最高法院就《声明》做出的解释是非法的、无效的’。”
事实上,潘瑞燊曾向当地各级法院提起过诉讼,但始终没有立案。
2014年年3月18日,二战掳日中国劳工及遗属状告日本企业一案已经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正式立案,这也是中国法院首次受理掳日劳工诉日企案。在童增看来,这是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路上的重要转折点。
2014年7月21日,河北省丰润县“潘家峪民间对日索赔团”和“潘家峪村民委员会”在北京签署委托授权书,委托“中国民间对日索赔联合会”全权代理潘家峪惨案受害者全体遗属,在中国法院起诉日本政府。诉讼要求日本政府向受害者谢罪,并索赔60亿元人民币。如果顺利立案,这将是中国的二战大屠杀受害者首次通过国内法院集体控诉日本政府。
潘家峪惨案纪念馆始建于1971年,1999年新馆竣工开放。陈列面积630万平方米,通过原始照片、实物和影像资料,向世人展示了惨案发生的历史背景、事件经过以及潘家峪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惨案留下了西大坑、老槐树、小铁门、南岩子、杀人场潘家大院、殉难同胞的葬墓等遗址,是日本侵略者侵华罪恶的铁证,时刻警示后人“警钟长鸣,勿忘国耻”。
地方政府和潘家峪村民自1952年起,先后重修遇难者坟墓,树立墓碑、纪念碑和纪念塔,并修建了一座祠堂和一座纪念馆。1995年,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将潘家峪惨案遗址列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8年11月30日,新建的潘家峪惨案纪念馆完工。2006年,中国国务院公布潘家峪惨案遗址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潘家峪惨案纪念馆始建于1971年,1999年新馆竣工开放。陈列面积630万平方米,通过原始照片、实物和影像资料,向世人展示了惨案发生的历史背景、事件经过以及潘家峪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惨案留下了西大坑、老槐树、小铁门、南岩子、杀人场潘家大院、殉难同胞的葬墓等遗址,是日本侵略者侵华罪恶的铁证,时刻警示后人“警钟长鸣,勿忘国耻”。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