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矮脚苦蒿

桔梗目、菊科、假蓬属植物

中文名:矮脚苦蒿 拉丁学名: 别名: 界:植物界 亚界: 总门: 门:被子植物门 亚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超目: 目:桔梗目 亚目: 科:菊科 亚科: 族: 亚族: 属:假蓬属 亚属: 组: 亚组: 种:熊胆草 亚种: 变种: 品种: 分布区域:甘肃、云南、四川、贵州 命名者及年代: 保护级别:
矮脚苦蒿介绍
矮脚苦蒿,别名:鱼胆草、苦艾、劲直假蓬、金龙胆草、金蒿枝、刘寄奴、细苦蒿、毛苦蒿、油蒿、龙胆草。具有清热解毒,泻火止血的功效。主治慢性气管炎,扁桃体炎,咽喉炎,口腔炎,肾炎,黄疸型肝炎,眼结膜炎,中耳炎,疮疡,牙痛,鼻衄,便血,崩漏,外伤出血。[1]

概述

苦蒿:一年生草本,高约60厘米,全体密被柔毛。直根长柱形,黄褐色,其上有纤细须根。茎直立,圆柱形,密被柔毛,上部多分枝。单叶互生,长圆形,长4~6厘米,宽2.5~3厘米,羽状深裂,裂片宽3~4毫米,两面密被柔毛。头状花序径约6毫米,排成圆锥花序,花黄色,外围的花雌性,丝状,内面的花两性,管状,瘦果极小,有1列冠毛。花期夏季。

药品简述

功能:清热解毒;泻火止血。

主治:慢性气管炎;扁桃体炎;咽喉炎;口腔炎;肾炎;黄疸型肝炎;眼结晶膜炎;中耳炎;疮疡;牙痛;鼻衄;便血;崩漏;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或捣汁。外用:适量,冷开水浸泡,内服。

生态环境:生于山野草坡、路旁干燥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四川、贵州及云南等地。

药材基源:菊科假蓬属植物小苦蒿ConyzabliniiLevl.,以全草入药。

采收储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中药化学成分

全草含生物碱、皂甙、酚性物质、酸性物质及微量的挥发油等。

药理作用

1、祛痰作用:小鼠口服煎剂、水浸膏、酵浸膏及分离出的皂甙粗品均有明显祛痰作用(酚红法)。麻醉兔服水浸膏后对气管纤毛运送粘液速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皂甙粗品也有同样作用,但较慢、稍弱。

2、平喘作用:豚鼠应用煎剂及粗提物(煎剂浓缩加乙醇除去沉淀者)有一定的平喘作用(组织胺喷雾法)。在离体豚鼠气管试验中,粗提物、水浸膏及醇浸膏均能对抗组织胺引起的气管平滑肌收缩作用,水浸膏的作用较醇浸膏强。粗提物对乙酚胆碱或氯化钡引起的离体兔肠痉挛有明显的解痉作用。水煎剂对小鼠无止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

3、抑菌作用:体外试验煎剂对呼吸道常见致病菌有些抑制作用。

药(毒)理学

小鼠口服煎剂、水浸膏及醇浸膏之毒性均很小。兔每日灌服水浸膏或醇浸膏3g/kg或5g/kg,连续30天,对其活动、食欲、排泄、体重均无明显变化,处死后解剖,亦未发现重要变化。

临床运用

1、治疗慢性气管炎:将金龙胆草除去老茎及根部,碾粉,水泛为丸,上滑石衣。每次lg,日服3次,饭后服。治疗565例,近控109例(19.3%),显效187例(33.1%),好转207例(36.6%),无效62例(10.9%)。 

2、副作用:发生率占24.4%。表现为腹胀,恶心,呕吐,腹泻,口干,头昏等。一般发生夜服药后1-2天内,程度轻微,可自行消失,不妨碍继续服药。此药味极苦,应在饭后服。病人在服药后普遍反应食欲增加,睡眠、精神均转好。 

3、抑菌作用:较明显的消炎、祛痰、平喘及止咳作用。实验证明金龙胆草煎液对甲型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杆菌、白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等7种细菌均有抑菌作用。

选方

1、治中耳炎:苦蒿鲜枝叶汁,加青鱼胆滴耳内。(性味以下出《云南中草药选》)

2、治外伤出血:矮脚苦蒿三钱,乌贼骨二钱,见血飞二钱。共研末外用。(《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上部多分枝,长30-150cm,直径2-6mm,表面橘黄色或黄绿色,有纵棱槽,其上有众多的色长柔毛,长3-4mm;质较坚脆,易折断。单叶互生,黄绿色,两面均有众多的白色长柔毛,皱缩扭曲,易破碎,展平后,下部叶具柄,上部叶几无柄,叶片羽状深裂至全裂,裂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全缘或浅裂。头关花序直径不足1cm,集于顶端呈圆锥状;花黄白色;成熟果实极易脱落飞扬,瘦果浅黄色,扁色,长约1mm,有冠毛1列,长5-6mm。气微,味极苦。

显微鉴别

叶及茎表皮的表面观:有较多的腺毛和非腺毛,腺毛头部2-8个细胞,柄部4-10个细胞,排列成1-2列,长130-360μm,基部直径30-70μm,上部略细,腺头直径与基部略相等,有的可见油滴:非腺毛由4-13个细腺组成,基部直径约100μm,下部数个细胞略成方形、长方形,中部和上部细胞渐长变细,顶端尖,多已折断,完整者可达4000μm,细胞相接处略膨大似竹节状,有的细胞中有直径4-15μm的草酸钙簇晶。茎表皮细胞呈长方形,类方形,具角质纹理;叶表皮细胞波状,气孔不定式,副卫细胞4-5个。

理化鉴别

取本品粗粉2g,加水40ml,置水浴中浸10min,滤过,滤液供以下试验。

1、取滤液10ml,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适量乙醇,搅拌,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冰醋酸0.5ml,待溶解后,移置试管中,加醋酐0.5ml,混匀,沿管壁加硫酸1-2滴,即显红色,迅即变为紫红色。(检查三匝皂甙)

2、取滤液10ml,置带塞试管中,振摇1min,产生持续性泡沫,15min内不消失。)

药用植物栽培

生物学特征

直根圆柱形,黄褐色,主根根颈短而粗壮,侧根发育旺盛。人工栽培的矮脚苦蒿根系遍布于耕作层,长达60cm以上。茎直立,圆柱形,上部多分枝。人工栽培的矮脚苦蒿经过“摘顶”后,株形呈现多枝的丛状。茎的颜色随木质化进程,由绿色转变为褐色。单叶互生,叶片为长圆形,长6~14cm,宽3~7cm。幼苗期叶片小,全缘,成长后叶片出现4~5对缺刻,深达叶主脉边缘,呈羽裂状。叶片的两面都密被白色柔毛。

花为头状花序,花径约6~10mm,在主茎和侧茎的先端排列成圆锥形;初花期为黄色,花后期冠毛伸出,呈白色絮状;花序的外层为雌性丝状,中部为雌雄两性管状。果实为瘦果,极小,每个头状花序上有160~650粒果实,果实为黄褐色,纺锤形,侧扁,长约0.7mm,宽约0.3mm,果的顶端有一束冠毛,冠毛长度约为果实的7~10倍。瘦果无果肉,果实就是种子。

田间管理

矮脚苦蒿从野生改家种的技术难点在于小苗的培育。7,8月份播种,种子极小,幼苗小而娇嫩,生长缓慢,在小苗期间,烈日、暴雨、风砂、杂草、小虫子以及土壤含水量不当,都可导致苗株死亡,这一时期需要极为精细的管理。成苗后10,11月份移栽,此时植株已经长大,抵抗力增强,田间管理可以粗放一些。

病虫害防治

立枯病是矮脚苦蒿栽培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各个生长阶段均可发生,主要危害主茎、侧根基部或地下根部,病斑绕茎一周后,茎叶干枯。防治中提倡与小麦轮作,避免与豆科、十字花科、茄科、葫芦科蔬菜轮作,发病时可喷射20%甲基立枯磷乳油1100~1200倍液或绿亨二号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防治,隔7d1次,连续防治2~3次。虫害主要有大豆螟,其幼虫咬食金龙胆草叶片,一年四季都有发生。防治方法,可在田间架设黑光灯诱杀;或用绿浪1000~1500倍液、敌百虫600~800倍液、20%三唑磷乳油700倍液喷射杀灭。

采种与收割

矮脚苦蒿花期是从植株顶端的花序开始,自上而下开花,花后在花序上伸出冠毛,形成一团白色的絮状物,种子成熟后即脱离花序,随风传播。絮状物刚伸出时,正是采种时期,应分期分批一朵朵地用手指掰下冠毛团,种子就在冠毛下面,装入纸袋,在庭院内通风向阳处晾晒。每公斤带冠毛的种子约有800~1000万粒。

待有1/3至1/2的花开放时,选择晴天上午,割取地上部分的全草,除去杂草和茎基部的泥土,平铺于地里晾晒1d,捆成小把,每把重量约为0.5kg,继续晾晒或挂于晾棚内风干。贮藏于干燥通风处,等待交售药厂。

在晾晒过程中,尽量减少枝叶的损耗,不能受潮和霉变。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