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荞茶
经过脱壳、晾晒、烘干等工艺制作而成的代用粮食茶,不是传统的茶叶茶。
苦荞茶内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如:钙、磷、铁、镁、硒等氨基酸。据《本草纲目》记载“荞麦性味苦、平寒、有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降气宽肠键胃的作用”。长期饮用,可改善身体状况,降低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的发病率,能有效防治糖尿病,并且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是中老年人理想的保健食品。
苦荞起源于我国西南部,人们出于粮用目的习惯地把它归于禾谷类、麦类,归小宗粮豆作物,实际上苦荞是食药兼用的食物源。全世界惟独在中国西南部的云贵川红土高原和北方黄土高原高海拔山岳地区广为种植,是种植区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粮种和饲料,也是当今及未来人们重要的健康食物源。
我国学者依据全国综合区划和作物区划、荞麦种、品种和栽培特点以及当地耕作制度等将荞麦分为4个生态区:即北方春荞麦区、北方夏荞麦区、南方秋冬荞麦区和西南高原春秋荞麦区。西南高原春秋荞麦区和北方春荞麦区是苦荞主产区。中国苦荞80%集中种植在云贵川高原、青藏高原、甘肃甘南、鄂湘武陵山区丘陵山地和秦巴山区南麓,属低纬度、高海拔、穿插以丘陵,一年一作多春播,在一年两作的盆地和平坝地区、盆地沟川或坡地多秋播,传统习惯多作为产地人民的主要食粮和饲料。
北方春荞麦区的苦荞种植地约占中国苦荞的20%,隶属于中国优质小杂粮产业带区域,东起内蒙古通辽、赤峰,沿长城内外的河北张家口坝上、山西大同、陕西榆林、宁夏盐池、固原、甘肃定西等高纬度、高海拔、缓坡丘陵、穿插山峁地带,多一年一作,春播。近年来该生产区苦荞产业日渐发展,为保证安全、合格的苦荞原料,企业自主创建苦荞基地,发展快速。
我国是荞麦种植和出口大国。2010年的不完全统计,荞麦种植面积为73万公顷,苦荞种植面积为33万公顷,主要分布在云南(8万公顷)、四川(5.2万公顷)、贵州(4.6万公顷)、陕西(1、6万公顷)、山西(0.33万公顷)、重庆(0.3万公顷)各省市,产量约为50万吨。苦荞的种植效益,随着国家“三农”政策的落实,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在增加,但不同种植区的种植效益有差别。
在西南高原春秋荞麦区,因参加商品流通的苦荞不及总量的20%,大量苦荞处于自产自销的原粮“自我消化”过程,扣除流通商贩中间获利,种植苦荞的农民得益不多,种植劲头不大。北方春荞麦区种植的苦荞多作为食品原料加工,与企业签有种植合同,产品直接交付公司,减少中间环节,其种植效益比同类作物要高出许多,农民愿意种植。
估计中国国内参与流通的苦荞大约有8万~10万吨,或言10万吨左右。苦荞的出口,中国海关无单独立项。有关调查显示,历年出口日、韩等国约1万吨,其中日本太阳会社每年从中国四川进口5000吨苦荞原粮,余者从山西、云南进口制成品,如面粉、冷面、苦荞茶等,也有原粮。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70厘米,分枝,绿色或微逞紫色,有细纵棱,一侧具乳头状突起,叶宽三角形,长2-7厘米,两面沿叶脉具乳头状突起,下部叶具长叶柄,上部叶较小具短柄;托叶鞘偏斜,膜质,黄褐色,长约5毫米。花序总状,顶生或腋生,花排列稀疏;苞片卵形,长2-3毫米,每苞内具2-4花,花梗中部具关节;花被5深裂,白色或淡红色,花被片椭圆形,长约2毫米;雄蕊8,比花被短;花柱3短,柱头头状。瘦果长卵形,长5-6毫米,具3棱及3条纵沟,上部棱角锐利,下部圆钝有时具波状齿,黑褐色,无光泽,比宿存花被长。花期6-9月,果期8-10月。
苦荞性喜阴湿冷凉,多种植于高山地域,垂直分布为海拔1200~3500m。
(1)整地
苦荞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强,但适宜在有机质丰富,结构良好,养分充足,保水力强,通气性良好,酸度为pH6~7的土壤上生长。荞麦根系弱,子叶大,顶土能力差,适宜的土壤及正确的耕作对苦荞的发芽出苗和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苦养整地,应于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深耕。通过深耕增加熟土层,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蓄水保墒和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减轻病、虫对苦养的危害。
(2)播种
①种子处理。种子处理是苦养栽培中的重要技术措施,有利于提高苦养种子质量、保证全苗壮苗。苦荞种子处理主要有晒种、选种、浸种和拌种几种方法。A.晒种宣选择播种前7~lO天的晴朗天气.烙莱砉秭子菠菹抑搬存向阳千熳的龇而或席早卜.存10时至16时连续晒2~3天。B.选种的目的是剔出空粒、秕粒、破粒、草籽和杂质,选用大而饱满一致的种子,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其方法有风选、水选、筛选、机选和粒选等。C.温水浸种也有提高种子发芽力的作用。用35"C温水浸15分钟效果良好。D.播种前用0.1%~0.5%的硼酸溶液或5%-10%的草木灰浸出液浸种,或药剂拌种能获得良好的增产效果。
②播种期。苦养性喜冷凉稍湿润的气候,苗期宜在温暖气候中生长,而开花结实期宜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凉爽天气中进行,生育期间高温干燥天气均不利于荞麦生长发育。由于各地的气候特点和种植制度不同,因此,各地播种期不能要求一致,其原则是:A、在终霜期前后4~5天,即冷尾暖头播种,早霜到来之前收获,B、开花结实期,处于当地阴雨天较多,空气相对湿度在80%~900/,以内,温度在18"C~22"(2的阶段,有利于养麦的开花结实。养麦的播种方只要有条播,点播和撒播三种。
③合理密植。构成苦荞产量的主要因素是单位面积株数、株粒数和千粒重。只有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使单位面积株数、株粒数和千粒重协调发展,才能保证理想的产量。合理密植是实现苦养合理群体结构的基础。苦荞留苗密度的适宜范围,应根据各地自然条件、土壤肥力、品种特点和栽培技术水平来确定。在中等肥力的土壤下,每亩留苗密度以12万株为宜。据有关试验,苦养每亩留苗在6万~12万株密度范围内,增加密度,光合强度逐渐减弱,有效分枝和千粒重下降,但光合物质向籽粒的分配比值增大,单株粒数和粒重增加,进而增加产量,留苗密度每亩超过127j'株时,则由于经济性状变差而使产量大大下降。一般苦养每0.5公斤种子出苗1.5万株左右。因此,苦荞每亩播种量控制在4公斤~7公斤为宜。
(1)施肥技术。
苦养生育期短,生长迅速,因此施肥应掌握以基肥为主,种肥为辅,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看苗追肥,增施磷、钾肥的原则。①重施基肥:基肥是荞麦的主要营养来源,一般应占总施肥量的50%~60%左右。苦荞多种植在高寒山区和旱薄地上,有机肥一般满足不了苦养基肥的需要。若结合一些无机肥作基肥,对提高苦荞产量大有好处。通常是农家肥配用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磷酸二铵、硝铵和尿素等,在播种前深耕时施入。④适施种肥。种肥的施用能满足苦养生长初期对养分的需要,对促进苦养根系发育、提高产量有重要作用。一般每亩用尿素5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作种肥。用尿素作种肥时不能与种子接触,以免烧苗。③看苗追肥。通过适期追肥,弥补苦荞基肥和种肥的不足,满足苦养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追肥一般宜用尿素等速效化肥,用量一般以每亩用尿素5公斤为宜。氮肥不宜施得过多、过晚,以避免延迟开花结实造成后期倒伏。④增施磷、钾肥。苦养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磷、钾元素较多,施磷、钾肥可使植株生长健壮,促进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和转运,使籽粒饱满。磷、钾肥既可作基肥,也可作种肥或根外追肥。
(2)中耕除草。
中耕在苦养第一片真叶出现后进行。中耕除草次数和时间根据地区、土壤、苗情及杂草多少而定。~般春荞2~3次,夏、秋荞l~2次。春、秋荞麦区气温低,湿度大,田间杂草多,中耕一方面可提高土壤温度,另一方面是铲除田间杂草和疏苗。一般在苗高7厘米~10厘米时进行第一次中耕,结合间菌,疏去较密的细弱幼苗。第二次中耕除草可结合培土,促进植株不定根的充分发育。
苦荞的常见病害有轮纹病、褐斑病、霜霉病、立枯病等。
中国西南地区的云、贵、川、藏是荞麦的起源中心。荞麦在中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分布非常广泛,全国各地都有种植。从平原到山区,亚热带到温带寒冷地区都有荞麦的踪迹,特别是山区、高寒冷凉地区,不能种植水稻、小麦等高产作物的地区更是荞麦的高产区。荞麦的栽培种有两个,一个是苦荞(tartary buckwheat),另一个是普通荞(common buckwheat),两个栽培种的生物学特征及栽培适宜区域均有所不同。我国华北山西高寒山区以苦荞为主,甜荞种植仅次于苦荞,山西是荞麦的主产地。东北、西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以种甜荞为主。而苦荞的主要产区分布在山西、云南、四川、西藏、贵州、青海等省、自治区。这些地区的苦荞资源占到荞麦资源总数的45%以上,有300多个栽培品种,常年种植面积为40万~60万hm2,在亚洲、欧洲及美洲的一些国家的山区也有栽培。甜荞种植最早是由中国西南向外辐射传播遍布全球,苦荞则仍以中国为主。中国栽培苦荞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
我国栽培苦荞麦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苦荞麦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苦荞性喜阴湿冷凉,多种植于高山地域,垂直分布为海拔1200~3500m。
苦荞起源于我国西南部,人们出于粮用目的习惯地把它归于禾谷类、麦类,归小宗粮豆作物,实际上苦荞是食药兼用的食物源。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苦荞是五谷杂粮中的奇葩,有很高食用价值和医疗保健作用,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功能性食品原料。食用苦荞直观显示效果是利尿通便。检测数据显示,苦荞具有降血糖、降血脂、降尿糖、疗胃疾和改善便秘的“三降一疗两通”的食疗营养功能。
市场上很多销售的苦荞多做成苦荞茶,不过大多苦荞茶经过膨化处理,或者是粉碎后再加工,虽然卖相较好,但是会破坏苦荞的有效成分。另外,生的苦荞需要经过适当的烘培加工后才可做茶饮用,但是苦荞的烘培工艺要求较高,很容易炒过炒糊,或者炒的火候不到,破坏苦荞的有效成份,影响口感以及芦丁的渗出率。苦荞的蛋白质、脂肪都高于小麦面粉和大米,蛋白质高于玉米面粉。维生素B2高于小麦面粉、大米,是玉米面粉的4~24倍。矿质营养元素也都不同程度高于其他粮种。苦荞还含有米、面及其他谷物没有的营养活性因子:苦荞黄酮:含芦丁、槲皮素、双色素、莰菲醇等酚类物质,有软化血管,改善微循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降血糖、尿糖、血脂,加强胰岛素外周作用。
苦荞糖醇可在人体肠道微生物的作用下降解D—手性肌醇,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降低动物和人体的血糖、血脂水平。2,4—二羟基顺式肉桂酸:含有抑制皮肤生成黑色素物质,可预防老年斑和雀斑。蛋白质阻碍酶:有阻碍白血病细胞的增殖作用。抗(慢)消化淀粉有阻止血糖快升和减肥的作用。对850名彝民调查表明,每天食用100克苦荞麦面粉可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62名汉人Ⅱ型糖尿病患者每天冲喝6克苦荞降糖茶,18个月后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效果明显,显效和有效合计占90.32%。便秘患者和普通人食用苦荞茶7-10天,轻松如厕。
苦荞是集“营养、保健、医疗”于一体的天然功能食品。我国古籍中关于苦荞麦防病治病的记载。《齐民要术》有“头风畏冷者,以面汤和粉为饼,更令罨出汗,虽数十年亦愈”。《图经本草》有“实肠胃,益气力”的记载。《本草纲木》有“降气宽肠磨积滞,消热肿风痛,除白浊血滞,脾积泄泻”的论述。记载苦荞麦性味苦、平、寒,有益气力、续精神、利耳目、降气宽肠健胃的作用。《植物名实图考》称荞麦“性能消积,俗呼净肠草”。苦荞能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又称“三降”食品。
降血糖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一项调查表明,主食荞麦地区的人群,其血糖水平和糖尿病患病率明显低于不食用荞麦地区的人群。其中,主食荞麦的居民高血糖水平(即高于正常值的血糖水平)的检出率为1.6%;而非主食荞麦的人群,高血糖的检出率为7.33%,后者高于前者近4倍。主食荞麦和不食用荞麦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也相差约1倍,前者为1.88%,后者为3.84%。这一结论提示,荞麦作为有效降低糖尿病发生的杂粮作物,应该更多地出现在老百姓的餐桌上。
降血脂
动物实验表明,苦荞类黄酮可以使高血脂小鼠的甘油三酯水平和高血脂大鼠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明显降低;但是它不降低二者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因此苦荞类黄酮具有降血脂作用。另外生的苦荞需要经过适当的烘培加工后才可做茶饮用,但是苦荞的烘培工艺要求较高,很容易炒过炒糊,或者炒的火候不到,破坏苦荞的有效成份,影响口感以及芦丁的渗出率。这是因为苦荞生物类黄酮中所富含的槲皮素等能降低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对心肌的作用
苦荞麦中富含的生物类黄酮主要成分是芦丁,又名VP,其主要功效是软化血管,改善微循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拔毒生肌、益气提神,有降血糖和尿糖的作用。荷兰米切尔·赫托格牡博士对805名老年男性膳食中生物类黄酮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每天摄入生物类黄酮的量不小于30mg的组,比每天摄入生物类黄酮量不大于19mg的组,死于冠心病的危险性降低了50%。镁对心肌活动有良好调节作用,可使心脏节律及心奋传导减缓,增加心肌供血量,有利心脏舒张和休息。苦荞麦中的镁含量是小麦粉的11倍以上。
对血管的作用
苦荞生物类黄酮具有多方面的生理功能,其中的槲皮素和桑色素等能够改善机体血管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芦丁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能维持毛细血管的抵抗力,降低其通透性及脆性,促进细胞增生和防止血细胞的凝集,还有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冠状动脉血流量等作用。荞麦粉中所含丰富的维生素有降低人体血脂和胆固醇的作用,是治疗高血压和心血管病的重要辅助食(药)物。荞麦粉中含有的一些微量元素(如镁、铁、铜、钾等)对于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
抗菌、抗病毒作用
研究证实,苦荞生物类黄酮所富含的槲皮素、桑色素、莰非醇有抑菌和抗病毒作用。临床应用该黄酮,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溃疡有祛腐生肌、消炎镇痛的奇特疗效。
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自由基(freeradical)是引起癌症、衰老、心脑血管退变性疾病的罪恶之源。因为苦荞类黄酮物质易被氧化,才使其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能。苦荞生物类黄酮组成的分子结构符合有效酚羟基理论,具有极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它们具有5个羟基,可以充足地作为供氢体,使自由基还原,从而起到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达到防衰、抗癌,抗心脑血管病的目的。护肝作用苦荞生物类黄酮对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以及因半乳糖胺和CCl4等引起的中毒性肝损伤均有一定的疗效。研究表明,苦荞生物类黄酮对CCl4所致肝脏丙二醛(MDA肝脂质过氧化终产物)含量的增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减轻肝损伤对谷光甘肽(GSH)的消耗;能够保护细胞结构的完整性,防止肝细胞中的转氨酶等可溶性酶因从细胞中漏出而活性升高。苦荞生物类黄酮的护肝机制最终在于它的抗氧化和抗自由基的作用。
荞麦味甘、性凉,有清热解毒、益气宽肠之功效,然而荞麦性凉,一次不宜多吃,胃寒者不宜,以防止消化不良;荞麦不宜久食,对脾胃虚寒者忌食,更不可与白矾同食。
一、黄酮类化合物
在叶、花、麸皮中含量最高,比面粉中高8倍多。主要为芦丁、槲皮素、桑色素、坎菲醇、金丝桃苷、牡荆素、儿茶素、白藜芦醇。苦荞黄酮主要有以下几种功能:
1.预防、治疗心血管疾病;
2.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作用;
3.增强免疫力;
4.抗氧化作用;
5.抑菌杀菌、防止脑细胞老化,用作抗癌药剂;
6.保护胃黏膜、修复脑损伤、抗抑郁;
7.促进胰岛素分泌,提高胰岛素受体的亲和力。对醛糖还原酶有抑制作用,有利于糖尿病型白内障的治疗;
8.对脑缺血及肾脏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
二、酚类化合物.
原花青素(苦荞麸皮含量最高可达5.03%)、没食子酸、原儿茶酸、香草酸、丁香酸、阿魏酸。
苦荞多酚的生理功能:
1.具有抗炎症、抗变态反应、抗病毒和抗癌症特性。
2.具有吞噬自由基的能力,是抗氧化物的重要来源。
3.可减少脂类氧化和形成抗心脏病的保护。
4.可以抑制白血病细胞的生长。
三、D-手性肌醇。
对防治糖尿病有积极意义,对多囊性卵巢症有治疗作用。
四、弱碱性淀粉。
苦荞淀粉可延缓餐后血糖的生成水平,降低血浆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保护胃黏膜。
五、活性蛋白。
苦荞蛋白有1/3是清理蛋白,可清理体内的毒素和异物、可提高SOD的含量、抑制脂肪蓄积、改善便秘、抑制大肠癌和胆结石的发生、抑制有害物质的吸收等独特功效。
功能作用
健康因素
世界卫生组织经研究揭示影响个人健康和寿命有四大因素:生物学基础(遗传和心理)占15%、环境因素占17%、医疗占8%和生活方式占60%。
良好的生活方式取决于一个人的健康素养。健康素养就是“个人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每100个人中不到7个人具备健康素养。”有统计表明,中国人一生在健康方面的投入,60%—80%都花在临死前一个月的治疗上;
在我国,每100万元医疗费中,有99%用于治疗,只有1%用于预防;而在发达国家,其比例为7比3。
研究表明,荞麦特别是苦荞麦,其营养价值居所有粮食作物之首,并且含有其他粮食作物所缺乏的特种微量元素及药用成分,对现代“文明病”及几乎所有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均有预防和治疗功能。
食疗作用
1.抗氧化,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预防和治疗肿瘤、癌症;
2.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对动脉硬化、冠心病、心肌梗塞、脑梗塞、脑出血、中风有效;
3.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
4.辅助治疗糖尿病,是糖尿病患者主粮的最佳选择;
5.促进眼部血液微循环,增进视力,对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有效;
6.开胃健脾、通便润肠、治疗慢性泄泻、疗胃炎,对胃酸过多有抑制作用,适合有胃溃疡史的患者食用;“莰菲醇”,有抑制幽门螺杆菌(一种能引起胃溃疡的细菌)的作用;
7.消炎、止咳、祛痰、平喘;桑色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和伤寒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桑色素50ug/ml有抗疱疹病毒的作用,
8.治疗烧伤、创伤;
9.治疗牙龈出血、口腔溃疡;
10.治疗胆结石;
11.治疗贫血;
12.可安神、活气血、清热肿风痛,《齐民要术》记载:“头风畏冷者,以面汤和粉为饼,更令罨出汗,虽数十年亦愈。”
13.具有减肥美容、排毒养颜的功效;
“上医医未病之病,谓之养生;中医医欲病之病,谓之保健;下医医已病之病,谓之医疗。”
苦荞兼具“养生、保健、食疗”三重功效。老少皆宜。胃寒患者用苦荞米和大米1:2(即苦荞1份大米2份),对促进胃部的血液循环有好处。苦荞虽为寒性,但它能强心健脑,保护血管,促进血液微循环,对人体属于辩证治疗。苦荞的内部结构图就像太极图案一样,如今科学家还无法解释这一神奇的自然现象。
⊙老年人
生物类黄酮能保护血管,促进微循环,抗血栓,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每100克苦荞中含有43微克硒---抗癌之王,硒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重要的抗衰老元素。
⊙年轻人
自由基导致DNA、脂质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氧化性损伤,从而引起细胞的破坏老化和功能障碍,是人类衰老的最主要原因。苦荞富含生物类黄酮、硒、维生素C、维生素E四类抗氧化元素,能有效的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
国家谷物研究所研究表明,荞麦特别是苦荞麦,其营养价值居所有粮食作物之首,并且含有其他粮食作物所缺乏的特种微量元素及药用成分(生物类黄酮、硒、铬、锰),对现代“文明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及几乎所有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均有预防和治疗功能。
⊙儿童
苦荞的营养成分配比被国际营养学会称为“天然黄金搭档”,有“五谷之王”的美称。长期食用可增强免疫力,提高智力,促进生长发育。
⊙妊娠期的女士
补充微量元素,特别是2,4-二羟基顺式肉桂酸,排毒美白、预防雀斑以及老年斑。
⊙患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疾病的人士
富含生物类黄酮、亚油酸、铬元素。苦荞黄酮不但可以有效的活血化瘀、抗栓塞、降血脂、降血压、降低胆固醇、降低血糖,使血液的成份得到净化,而且还可以改善微循环、降低毛细血管的脆性,降低其通透性,能够修复受损的血管壁。苦荞被现代人称为“三降丹”。
⊙患有糖尿病的人士
生物类黄酮、硒能清除体内自由基、修复受损的胰岛β细胞,加强细胞组织的自我修复能力,提高细胞、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达到对糖尿病的双向调节作用,即能使高的血糖降低,低的血糖升高,正常的血糖不变。真正达到绿色、安全地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是天然的植物胰岛素。
⊙习惯性便秘者
含有大量膳食纤维,清火、润肠通便。民间又称苦荞为“净肠草”。
⊙有牙龈出血,口腔溃疡者
生物类黄酮能加强维生素C的吸收以及维生素C在人体组织中的稳定性,防止维生素C被氧化而受到破坏,芦丁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有胃炎和胃溃疡病史的人士
加热后的直链淀粉呈弱碱性,对胃酸过多有抑制作用,对病灶可起到缓解和屏障保护作用。
⊙肥胖者
膳食纤维产生饱腹感,减少肠道热能的摄入;精氨酸可降低脂肪组织的比例。
⊙经常坐或者驾驶汽车的人士,经常精神紧张的脑力劳动者
改善心脑微循环/促进眼部血液循环/清除体内垃圾/缓解身体疲劳/恢复能量。
⊙饮酒过量人士
生物类黄酮解除醇中毒、保肝护肝,养胃,抗氧化增强人体免疫机能。
相传在古晋朝时,国君育有九子,分域而治。有年,瘟疫流传甚广,病者四肢乏力,高烧不止,吃药也无济于事。短短十日,死伤无数。顿时,军民人人自危。且说八太子殊,治国有方,素有贤名。目睹百姓食不果腹、病魔缠身,心如刀割。每日必焚香求神佑民。殊遂上书为民请命避祸,随后携民众三千,入雁门地带。每有民众生病,殊总问病在侧,重泪相伴。食粮将罄,瘟风正盛,殊与民采野果、野菜度日。这天,掌管天庭司药的神农氏采药归,化作乞儿,混在民众中,欲掌控病情,解民倒悬。殊待如宾。神农感其诚恳悯农,将疫情上奏玉帝,久无帝讯。而瘟风日盛。神农情急,遂冒死盗来玉帝雁门苦荞仙麦,撒向雁门大地。翌日,遍野雁门苦荞麦。殊率民众采收麦粒。军民不忌其苦,唯求果腹不饥。数日,瘟疾不治而愈,百姓得以安康。
追溯雁门苦荞的历史,早在宋朝就已有了“救皇粮”的故事。众所周知,杨家将为中国历代所推崇,有着清正高尚的民族气节。一次,宋太宗及杨家将被辽军围于雁门关,几近断粮。太宗饥饿难忍,全身无力。士兵也大多体力消耗殆尽,伤病满营,但缺医少药而无法救治,战斗力大减。此时,百姓拿出当地名产雁门苦荞支援将士。饥饿多日的宋军,终于吃了顿饱饭,太宗更是赞叹苦荞的香醇美味。连食数日后,太宗体力充盈,将士们的病况更是不治自愈,军队战斗力得到恢复。众人无不称奇,但不知奥妙何在,认为这是上
天在保佑大宋,就将雁门苦荞称为“救皇粮”。细心的杨家将询问当地百姓,才知道当地百姓有人感觉身体不爽时,很少有人吃药,而是连吃几顿雁门苦荞饭,病即自愈。后经几番苦战,杨家将终于突破包围,击退辽军。得胜回朝后,太宗仍念念不忘此事,御书“中国第一荞”赠送当地百姓,表达对雁门苦荞救皇有功的感激之意,并下令当地官员将雁门苦荞作为“贡品”连年上贡。正因为雁门苦荞的特殊疗效和神奇色彩,它在雁门当地才有“土四环素”的称谓。
彝族对苦荞麦有深厚的感情,他是维持彝民族生命、繁衍的主要食品,凡红白喜事,均不能没有苦荞麦,在各种粮食作物中,苦荞麦的地位最高,被视为粮中至宝。在凉山彝区,数千年以来,流传着家喻户晓的苦荞歌,娓娓道来的是对苦荞麦这种农作物那说不完、道不尽的好处:“撒下苦荞种,幼苗绿油油,嫩叶似斗笠,花开如白雪,结子沉甸甸,荞子堆成山,老人吃了还了童,少年吃了红润润,姑娘吃了双眼明如镜,乌发放光泽,十指嫩如笋,腰细如柳枝,容貌好似油菜花,迷醉多少男人心,马驹吃了乐津津,牛儿喂了胀鼓鼓,猪仔喂了肥胖胖,小鸡吃了鸣彻彻,瘦羊吃了蹦又跳……”
苦荞米的吃法很简单,只是将它掺在米里一起煮,可做成饭亦可做成粥。它粘性弱,直链淀粉含量偏高,最适合与东北大米、日本米一起煮食。将米淘洗干净后,撒上少许苦荞米(具体比例按个人口味而定),搅拌均匀,放超过米面2厘米的水,通电前浸泡10~20分钟,米饭焖好,加热键跳闸后再焖5~10分钟即可。打开电饭煲,会闻到一股清淡的香味扑鼻而来,饭会呈浅黄偏绿的颜色。
苦荞还可以炒制后做成茶饮,每日饮用对三高患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