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N-二甲基亚硝胺

化学药品

中文名:N-二甲基亚硝胺 外文名: 别名:N-亚硝基二甲胺 化学式:C2H6N2O 分子量: CAS登录号: EINECS登录号: 熔点: 沸点: 水溶性: 密度: 外观:黄色液体 闪点: 应用: 安全性描述: 危险性符号: 危险性描述: UN危险货物编号: CN危险货物编号: 英文名:N-Nitrosodimethylamine 缩写:NDMA CAS号:62-75-9 摩尔质量:74.08 g/mol
N-二甲基亚硝胺介绍
N-二甲基亚硝胺(分子式C2H6N2O,结构简式(CH3)2NNO,分子量74.08,缩写为NDMA),黄色液体,可溶于水、乙醇、乙醚、二氯甲烷。可用于制造二甲基肼。由二甲胺与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反应而生成。在环境中广泛存在。生产和使用NDMA的车间空气中,如轮胎厂可达0.12-1.5μg/m3,皮革厂可达1.2-47μg/m3,火箭燃料厂为36μg/m3。在鱼、肉等动植食品中可达0.1-300μg/kg。在烟草、蔬菜、谷类中均可检出。属高毒。经消化道、呼吸道吸收迅速,经皮肤吸收缓慢。主要引起肝脏损害。NDMA对已试验的啮齿类等7种动物,经不同染毒途径,包括经口和吸入,已确定为动物致癌物,靶器官主要为肝和肾。NDMA有经胎盘致癌作用,多种短期致突变试验出现阳性结果。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协会(ACGIH)将NDMA列为人类可疑化学致癌物。

理化性质

黄色液体,呈中性,有弱臭味,粘滞度低。分子量74.08。密度1.015g/cm (20℃)。沸点151~153℃。闪点61℃。溶于水、乙醇、乙醚、二氯甲烷。在生理条件下和强碱中稳定,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

生产方法

将245g盐酸二甲胺和盐酸搅拌加热至70-75℃,加入235g亚硝酸钠在150ml水中的浆状液,同时添加盐酸使反应物恰呈酸性。加毕,加热2h,然后蒸馏至近干,加水再蒸干,将馏出物合并用300g碳酸钾使之饱和,取上层减压分馏,得近200gN-亚硝基二甲胺,收率近90%。

产品应用

有机合成中间体。用于火箭燃料、抗氧剂等制造。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的刺激作用。摄入、吸入或经皮肤吸收可能致死,接触可引起肝、肾损害。

毒理学资料

毒性:属高毒类。

急性毒性:LD5058mg/kg(大鼠经口);LC5078ppm4小时(大鼠吸入);小鼠吸入120mg/m×4小时,1/10死亡(1日);大鼠吸入460mg/m×4小时10/,10死亡(2~4日)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兔经口20ppm×10周,而后30ppm×4周,进而50ppm×8周,出现肝损害,11周和12周发生死亡。

致突变性:Ames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阳性。基因突变,哺乳动物小鼠淋巴肉瘤细胞阳性;果蝇隐性伴性致死阳性。

致畸性:体外细胞遗传损伤,中国仓鼠细胞染色体畸变阳性;体内细胞遗传损伤,啮齿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阳性。

致癌性:IARC列为对实验动物有足够证据致癌物。小鼠吸入最小中毒浓度200μg/m(26周,连续)致癌阳性;小鼠经口最小中毒剂量370mg/kg(56周,连续)致癌阳性。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易燃。与强氧化剂可发生反应。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监测方法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热能分析法(食品)《仪器卫生理化检验标准手册》中国标准出版社

实验室监测方法

色谱/质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

色谱/质谱法(GB/T5009.26-1996,食品)

石油化工废水及污灌蔬菜中N-亚硝基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许后效等,《化工环保》,5,296,(1985)

环境标准

中国(GB2758-81)食品卫生标准3μg/L(啤酒、熏肉)(N-亚硝胺)

临床表现

国外报道,擦干洒在地板上的大量本品约1个月后,1例出现头痛、腹部痉挛痛、恶心、厌食、虚弱、思睡、眩晕等。其他实验室人员也有相似症状,其中2例有黄疸、腹水。1例尸解见肝小叶中央变性坏死。

应急处置

泄漏应急处理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雾状水,减少蒸发。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彻底清洗。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洗胃。就医。

投毒事件

2013年4月1日,复旦大学医学院2010级在读研究生黄某出现身体不适,并被送入中山医院就医。入院后,该生病情加重,先后出现昏迷和肝功能衰竭等症状。医院组织了多次全市专家会诊,并经医学检查未发现病因。学校要求医院全力救治,并请警方介入调查。

4月16日,该生不治身亡,据报道导致复旦研究生黄洋中毒的物质初步确定为N-二甲基亚硝胺。该物质毒性强,常用于医药及食品分析研究,可在实验动物中人为制造肝损伤的模型。较小剂量的长期暴露也可能增加肝癌风险。普通医院并无库存,一般由课题组购买。

亚硝胺类化合物对人体危害还体现在一些食品摄取中。解放军150医院消化内科郭先科教授指出,食品中天然存在的亚硝胺类化合物的含量极微,但其前体亚硝酸盐及胺类物质则广泛存在,在适宜的条件下两者就可以化合成亚硝胺类物质。目前发现某些特殊加工的食品,比如咸鱼、腊肠等,亚硝胺含量特别高。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