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隼形目鸟类

中文名:隼 拼音:sǔn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目:隼形目 科:隼科 界:动物界 纲:鸟纲 属:隼属
隼介绍
隼,国家重点保护鸟类。隼食肉,在鸟类食物链中处顶端。隼形目(Falconiformes)包括鸮形目以外的所有猛禽,是白天活动的猛禽。隼形目多为单独活动,飞翔能力极强,也是视力最好的动物之一。隼形目与其它鸟类不同,雌鸟往往比雄鸟体型更大。隼形目有4-5科,我国有2-3科。我国的所有隼形目鸟类都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隼形目的鸟在鸟类中处于食物链的顶端,且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很多隼形目的鸟类也被人们认为具有勇猛刚毅等优良品格,所以有不少国家的国鸟是隼形目的鸟类。

概述

sǔn,鸟类的一科,翅膀窄而尖,上嘴呈钩曲状,背青黑色,尾尖白色,腹部黄色。饲养驯熟后,可以帮助打猎。亦称“鹘”。

隼形目(Falconiformes)包括鸮形目以外的所有猛禽,是白天活动的猛禽。隼形目多为单独活动,飞翔能力极强,也是视力最好的动物之一。隼形目与其它鸟类不同,雌鸟往往比雄鸟体型更大。隼形目有4-5科,我国有2-3科。我国的所有隼形目鸟类都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隼形目的鸟在鸟类中处于食物链的顶端,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很多隼形目的鸟类也被人们认为具有勇猛刚毅等优良品格,所以有不少国家的国鸟是隼形目的鸟类。

(1)鹘hú

(2)鸷鸟名。即隼[falcon]。部分隼属动物的旧称;山上栖鹘。――宋·苏轼《石钟山记》;俊鹘抟水禽。――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山中栖鹘。

(3)又如:鹘雕(即斑鸠);鹘人(饲养猎鹰的人)。

隼栖息于开阔的低山丘陵、山脚平原、森林平原、海岸和森林苔原地带,特别是林缘、林中空地、山岩和有稀疏树木的开阔地方,冬季和迁徒季节也见于荒山河谷、平原旷野、草原灌丛和开阔的农田草坡地区。常单独活动,叫声尖锐。多在低空飞翔,在快速的鼓翼飞翔之后,偶尔又进行短暂的滑翔,发现食物则立即俯冲下来捕食。休息时在地面上或树上。主要以小型鸟类、鼠类和昆虫等为食,也吃蜥蜴、蛙和小型蛇类。主要在空中飞行捕食,常追捕鸽子,所以俗称为“鸽子鹰”,有时也在地面上捕食。

繁殖

繁殖期为5一7月份,通常营巢于树上或悬崖岩石上,偶尔也在地上。特别喜欢占用乌鸦、喜鹊和其他鸟类的旧巢,有时自己也营巢。如果紧殖成功,巢还可以继续利用。巢的结构较为简陋,主要由枯枝构成,形状为浅盘状。每窝通常产卵3一4枚,偶尔多至5一6枚,有时也有多至7枚和少至2枚的。卵的颜色为砖红色,被有暗红褐色斑点。由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为28一32天。雏鸟为晚成性,孵出后由亲鸟轮流抚养25一30天后离巢。长大一些的幼鸟常常高兴地飞到空中去追逐飘舞的羽毛或者蒲公英的花序,并且向这些东西发动模拟进攻,这也是它们为了将来的捕猎生涯作准备。

常见的几种隼

红隼

红隼sǔn(学名:Falco tinnunculus)是隼科的小型猛禽之一,分布于非洲、古北界、印度及中国等,我国将其列入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以猎食时有翱翔习性而著名。吃大型昆虫、鸟和小哺乳动物。呈现两性色型差异,这在鹰中是罕见的;雄鸟的颜色更鲜豔。红隼产于旧大陆,仅一种——美洲隼(F. sparverius,美国叫雀鹰)在南北美洲很普遍。美洲隼体长约30公分(12吋);下体白色或淡黄色,上体红褐色和石板灰色相间,头部有颜色斑普通红隼(F. tinnunculus)分布于旧大陆大部分地方。有时叫作旧大陆红隼、欧亚红隼或欧洲红隼。它比美洲隼稍大,但颜色不那麼鲜豔,是英国仅有的红隼。顶著风寻觅地面猎物时有翱翔习性。澳大利亚红隼(F. cenchroides)亦称雀鹰。 

燕隼

隼属(Falco)数种猛禽,主要是F. subbuteo的俗称。大小和体力介于灰背隼和游隼之间。F. subbuteo体长约33公分(13吋)。上体深蓝褐色,下体白色,具暗色条纹。腿羽淡红色。繁殖於欧洲、西北非、除阿拉伯外的中东,以及整个亚极圈和温带亚州。栖息于接近林地的开阔原野。捕食小鸟和大型昆虫。近似种有非洲燕隼(F. cuvierii)、东非的烟隼(F. concolor)、东南亚和南太平洋的东方燕隼(F. severus, 即猛隼)。 

白隼

学名矛隼(Falco rusticolus),英文名gyrfalcon,隼形目隼科隼属中型猛禽,因起体形较大故又有“巨隼”之称.体长为56一61厘米,体重1310—2100克。羽色变化较大,有暗色型、白色型和灰色型,冰岛的国鸟。暗色型的头部为白色,头顶具有粗著的暗色纵纹,与游隼及猎隼的区别在色彩较浅,上体灰褐色到暗石板褐色,具有白色横斑和斑点,尾羽白色,具褐色或石板色横斑,飞羽石板褐色,具断裂的白色横斑,下体白色,具暗色横斑,但比阿尔泰隼的斑纹较为稀疏。白色型的体羽主要为白色,背部和翅膀上具褐色斑点。灰色型的羽色则介于上述两类色型之间。虹膜淡褐色,嘴铅灰色,蜡膜黄褐色,跗跖和趾为暗黄褐色,爪黑色。第二枚初级飞羽最长,第一与第三枚飞羽几等长,叫声:告警叫声为带鼻音的责骂声gehe-gehe-gehe...比游隼叫声更加拖长。 

北极的隼科

(Falconidae)猛禽,世界上最大的隼(falcon),学名Falco rusticolus。体长达60公分(2呎)。除中亚高原的孤立种群外,只在极地繁殖。冬季缺乏食物时可飞到低纬度地方。羽色从纯白缀以黑色条纹到暗灰色具横斑。腿上长满羽毛。白隼靠近地面飞翔,以猎食苔原和海滨的野兔等齧齿类和鸟类。唯一的天敌是游隼。在传统的鹰猎中白隼是鸟中之王。

马岛隼

身长30厘米,雄鸟及雌鸟的翼展分别阔18-19.5厘米及18.8-20.3厘米。阿尔达布拉群岛的亚种F. n. aldabranus则较为细小,雄鸟及雌鸟的翼展分别只有17-18.3厘米及17.7-18.6厘米。雄鸟重112-118克,雌鸟则重达128克。雄鸟的头部及颈部呈红灰色,有深色斑纹。在喙下有一道深色的斑纹伸延至喉咙两侧。上身及翼底都是栗褐色,有黑色斑点。尾上是灰色的,有黑色斑点。初级飞羽是黑褐色,内侧有白色及栗褐色的斑点。下身白色。次级飞羽呈栗褐色及有深色斑纹。胸部、腹部及翼底都有黑色斑点。尾巴呈灰色,有6-7条黑色幼纹。所有羽毛端都是白色的。另外有一个较红的形态,头部及颈部都是差不多黑色的,身体及翼底呈深栗褐色,有黑色斑纹及斑点。喉咙淡白色。雌鸟的头部及颈部呈栗褐色,上身较多斑点,尾巴呈褐色及有黑间。雄鸟及雌鸟的喙都呈灰色,尖端黑色。蜡膜是黄色的。脚呈黄色或鲜橙色。雏鸟外观像雌鸟。 

灰隼

体小(30厘米)而结构紧凑的隼。无髭纹。雄鸟头顶及上体蓝灰,略带黑色纵纹;尾蓝灰,具黑色次端斑,端白;下体黄褐并多具黑色纵纹,颈背棕色;眉纹白。雌鸟及亚成鸟上体灰褐,腰灰,眉纹及喉白色,下体偏白而胸及腹部多深褐色斑纹,尾具近白色横斑。飞行侧影如微缩的游隼。亚种pallidus较其他亚种色浅。虹膜-褐色;嘴-灰色,蜡膜黄色;脚-黄色。 

美洲隼

体形小、且飞得很快、栖息时尾羽不停地上下摆动。它们常常在空中盘旋,并垂直扑向猎物,偶尔也在栖木上等候。美洲隼夏天以昆虫为主食,冬天则大量捕食鼠类和小鸟。它们常将巢建于洞穴和裂缝里,有时也利用其他大型鸟建在树上的旧巢。 

灰背隼

隼科(Falconidae)的一种小型蓝灰色的隼。学名为Falco columbarius。尾有窄白色条纹。分布于整个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从美国西部南至科罗拉多;在欧洲,由英国西部到斯堪的那维亚。有黑色的种群繁殖于温哥华附近和冰岛。大多数迁徙到繁殖区南边的地方,有些种类则可远到南美洲北部。栖息于潮湿开阔的原野或针叶林和桦木林中。常产卵于灌丛中的地面上,但有时也占用秃鼻鸦和鹊在树上筑的巢。 

游隼

中型猛禽。全长约40~48厘米。头顶和后颈暗石板蓝灰色到黑色,有的缀有棕色;背、肩蓝灰色,具黑褐色羽干纹和横斑,腰和尾上覆羽亦为蓝灰色,但稍浅,黑褐色横斑亦较窄;尾暗蓝灰色,具黑褐色横斑和淡色尖端;翅上覆羽淡蓝灰色,具黑褐色羽干纹和横斑;飞羽黑褐色,具污白色端斑和微缀棕色斑纹,内翈具灰白色横斑;脸颊部和宽阔而下垂的髭纹黑褐色。

喉和髭纹前后白色,其余下体白色或皮黄白色,上胸和颈侧具细的黑褐色羽干纹,其余下体具黑褐色横斑,翼下覆羽,腋羽和覆腿羽亦为白色,具密集的黑褐色横斑。幼鸟上体暗褐色或灰褐色,具皮黄色或棕色羽缘。下体淡黄褐色或皮黄白色,具粗著的黑褐色纵纹。尾蓝灰色,具肉桂色或棕色横斑。 虹膜暗褐色,眼睑和蜡膜黄色,嘴铅蓝灰色,嘴基部黄色,嘴尖黑色,脚和趾橙黄色,爪黄色。 叫声:繁殖期发出尖厉的kek-kek-kek-kek叫声。游隼——世界上短距离冲刺速度最快的鸟类。

疾病防治

疾病时的特异表现,并依此有判断疾病称为症状。症状是可以被观察到的病理过程现象。诊断疾病的任务就是要发现患病鸟类的症状。诊断也是一个对疾病的认为过程。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及鸟的正常行为常识后,才能观察到鸟的真实情况,发现鸟的疾病症状。观察鸟时,应遵循先远后近,先静后动的原则。

1、采食和饮水:养鸟人应每天记录鸟的饲料量和饮水量。一般情况下,气温高时,鸟的采食量就有所减少,饮水量增加;气温低时,采食量增加。在鸟患病时,一般都会出现彩食量减少的现象。食欲下降常见于一般性疾病及热性病;食欲不定多为慢性消化器官疾病;食欲废绝多见于各种重症疾病。但有时也会现现食欲亢进的现象,如鸟在疾病恢复期,或患有物质代谢间碍疾病及肠寄生虫病时,就会有较长时间的食欲亢进。而当机体内缺乏某种维生素、微量元素或患有寄生虫病时,会发生异嗜现象,如鸟食羽症就与全内缺少硫有关。饮水除与气温变化有关外,还与运动及饲料含水量多少有关。吃干饲料饮水量会增多;当鸟发生下痢、胃肠炎、顺盐中毒和热性病时,饮欲增加;当鸟发生舌炎、口腔炎时,饮食欲都减少。

2、体格检查:体格发育良好的鸟,羽毛丰满、色泽艳丽、皮肤健康、眼睛有神,给人以坚实有力、体态均匀对称的感觉。患病的鸟,给人以体格瘦弱、羽毛蓬乱、无精神等病态。

3、营养检查:营养良好的鸟,轮廓浑圆,胸部丰满、匹肤富有弹性,羽毛光泽,喙油润,眼睛炯炯有神。营养不良的鸟,胸骨路出,皮肤干燥、缺乏弹性,羽毛松乱,色彩不艳丽等。营养不良常是由于饲料不足;或饲料搭配不当;或消化不良,吸收障碍,长期下痢或寄生虫病及其它疾病。各种疾病都能表现出营养的改变。

4、姿势:鸟的姿势有正常的生理姿势和不正常的疾病姿势,因此,常常将鸟姿势的变化和栖息的特点作为诊断的依据。例如,鸽子患鼠伤寒沙门氏菌病的一个特征性姿势是,一条腿支持身体站立,另一条腿呈吊起状,偏头歪劲,并且头向后仰或转圈;而鸟患维生素B1缺乏症时呈观星状;维生素B2缺乏时脚趾呈向内弯曲状;叶酸缺乏时呈伸劲的姿势;马立克氏病时呈一条腿向前,另一条腿向后的劈姿势。这些典型姿势,就是鸟病的一个特征性症状,对隼鸟病的诊段十分重要。

驯养方法

15年左右,驯鹰要买出生刚三四个月,已学会捕食的鹰来驯,太小或太大都不行。鹰野性较大,火气十足,驯鹰的第一步就是要制服它,俗话叫“熬鹰”。

老人拿着一个用麻绳拧成的物件对记者说,这叫“麻轴”,是驯鹰中最重要的一种工具。鹰心火大,肠内的油又多,这个麻轴就是为鹰祛火除油的。撬开鹰觜,把麻轴塞进喉咙(一次要塞两个),在鹰的肠胃里上下蠕动,麻轴又硬又糙,把肠子内的油刮掉。一般一晚上过后,鹰就抵受不住,就自己把麻轴吐出。如此反复,要强行塞进麻轴30多次,才能彻底祛掉其肠油和心火,鹰就变得驯服和主动觅食了。下一步就是和鹰建立感情,为其梳理羽毛、喂食,让鹰听从口令和指挥。驯鹰一刻也不能间断,当中就算间断2小时,就有可能前功尽弃。大约一个月左右,一只鹰就基本训练成功了,可以抓野兔,抓蛇等。

“看我的手上、脸上全是伤疤,这些都是在驯鹰时被抓伤的,有时非常危险。”周宝顺老人伸出伤痕累累的手对记者说。老人说,鹰爪很有力,能一下把人的手腕抓透,在驯鹰时不知被抓过多少次了,驯鹰时都戴上了皮手套,就是防止被抓伤。

老人说,尽管驯鹰很辛苦,但看到驯成功后的苍鹰,随着口令,一会搏击长空,一会俯冲捕杀的雄姿,一切都忘掉了。“我以前在老家,驯成功的鹰一天能抓到10多只野兔,吃不完还送人呢。”老人自豪地说。

主要品类

国内隼

猎隼、游隼、燕隼、灰背隼、红脚隼、黄爪隼

国外隼

红隼、燕隼、白隼、马岛隼、灰隼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