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

法律基础知识

2009年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书籍

书名:法律基础知识 别名: 作者:王富君 类别:法律 原作品: 译者: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页数: 定价:19.00元 开本:16 装帧:平装 ISBN:9787564022877
法律基础知识介绍
法律基础知识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试行)》中的《法律基础知识教学大纲(试行)》组织专家学者编写了本教材。全书共分为绪论、宪法、刑法、行政法、民法、诉讼法和劳动法等章节。突出了能力培养的教学目的,每章一练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书中配有知识库和小锦囊等,形式新颖,生动活泼,具有实用性和指导性的特点。本书不仅适合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德育课教学使用,也可以作为学生家长、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以及关心青少年法制教育人士的参考书。

内容详解

本书严格依照教育部2001年2月颁布的《法律基础知识教学大纲(试行)》的要求进行编写,在内容组织上注意面向中等职业学生的特点,采取案例引入,法条说明和解释的编写结构,突出实用性、生动性和思考性。本书可以作为三年制和四年制中等职业学校教材和辅导用书。

为了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教学工作,教育部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试行)》。本书是严格根据该教学大纲中的《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教学大纲(试行)》编写而成的。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教材,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坚持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具有明确的德育功能。本书旨在通过对学生进行经济基础知识的教育,使学生明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基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了解我国进行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能够初步分析和说明常见的社会经济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能够自觉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去;通过对学生进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使学生明确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了解我国民族、宗教、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能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的能力;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民主意识,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图书目录

第一章宪法

第一节宪法概述

一、宪法的概念和特征

1.宪法的概念

宪法是确立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与政策,调整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基本关系的国家根本法。宪法在国家统一的法律体系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和前提,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宪法的特征

第一,内容上,宪法规定的是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最基本的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等根本问题。

第二,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或法律效力。

第三,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二、宪法的社会作用

第二节国家基本制度和机构

一、国家性质

即国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体现一定阶级的专政。

一般地说,在经济领域中居于主导地位的阶级总是控制或掌握着国家政权,处于统治地位。

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由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组织形式。其性质不属于国家机构,但也不同于一般的人民团体。

二、国家形式

三、我国的选举制度

四、国家机构

第三节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宪法的概念和特征

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1)平等权: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政治权利和自由:指公民管理国家事务、参与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

(3)人身自由权: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4)宗教信仰自由:有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5)社会经济权利:劳动权、休息权、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利、获得物质帮助权。

(6)文化教育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和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7)特定人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婚姻、家庭、老人、儿童受国家保护;保护华侨和侨眷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

三、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机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的义务。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的义务。

(5)依法纳税的义务。

第四节依法治国

一、依法治国概述

二、依法治国的意义

本章小节

练习与思考

第二章民法

第一节民法概述

一、民法的概念和调整的对象

二、民法的基本原则

三、民事法律关系

第二节民事主体

一、公民(自然人)

二、法人

第三节民事权利和义务

一、财产所有权

二、债权

三、人身权

四、知识产权

笫四节民事责任

一、民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

二、民事责任的分类

三、承担民事责任的原则和形式

四、诉讼时效

本章小节

练习与思考

第三章行政法

第一节行政法概述

一、行政法的概念

二、行政法的特点

第二节行政主体

一、行政主体概述

二、行政机关

三、实施行政职能的非政府组织

四、国家公务员

第三节行政行为

一、行政行为概述

二、行政立法

三、行政许可

四、行政给付

五、行政处罚

第四节行政监督与行政救济

一、行政监督

二、行政救济

三、行政复议

四、行政诉讼

五、行政赔偿

本章小节

练习与思考

第四章经济法

第一节经济法概述

一、经济法的概念

二、经济法的体系

第二节市场主体法

一、企业法

二、公司法

第三节市场管理法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

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三、产品质量法

第四节宏观调控法

一、价格法

二、税法

第五节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一、劳动法

二、社会保障法

第六节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法

一、环境法

二、环境污染防治法

本章小节

练习与思考

第五章刑法

第一节刑法概述

一、刑法的概念和性质

二、刑法的任务

三、刑法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犯罪与刑罚

一、犯罪及其构成要件

二、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三、犯罪的停止形态

四、共同犯罪

五、刑罚的含义及其种类

第三节几种犯罪与刑罚

一、放火罪

二、交通肇事罪

三、故意杀人罪

四、故意伤害罪

五、强奸罪

六、抢劫罪

七、盗窃罪

八、诈骗罪

九、贪污罪

本章小节

练习与思考

第六章诉讼法

第一节诉讼法概述

一、诉讼法的概念和种类

二、诉讼证据及举证责任

三、诉讼管辖

第二节刑事诉讼法

一、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法的概念

二、刑事诉讼参与人

三、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

四、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五、刑事诉讼程序

第三节民事诉讼法

一、民事诉讼法的概念

二、民事诉讼参加人

三、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

四、民事诉讼程序

第四节行政诉讼法

一、行政诉讼法的概念

二、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三、行政诉讼参加人

四、行政诉讼程序

第五节仲裁

一、仲裁的概念

二、仲裁范围

三、仲裁法的基本制度

四、仲裁协议的概念

本章小节

练习与思考

1理论法学

即:从总的方面探求法学研究对象的各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基本规律的法学分支学科的总称。

注:理论法学主要不是从认识论的角度划分出来的结果,而是依据法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划分出来的。那些研究对象比较抽象、研究方法偏重于理论分析的分支学科基本都可列为理论法学,其主要代表是法理学。如果一国法学体系中不设综合法学这个大的部类,那诸如立法学、法社会学、法解释学、比较法学等也可视为理论法学。法学边缘学科中侧重于理论研究的也可列为理论法学。

2应用法学

即:旨在直接服务法律实际生活、帮助解决法律实际问题的法学分支学科的总称。

注:应用法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法律实际生活中的经验材料,其比之理论法学更具有实践性,它是理论法学的具体化,也是理论法学的资料渊源。但应用法学并非没有理论,其产生的理论不是用来起跨学科的普遍指导作用,而是为解决本应用学科的实际问题服务的。应用法学的代表性学科是各种部门法学,如宪法学、民商法学、刑法学、程序法学等等,有关法律实务的分支学科,法学边缘学科中侧重于解决实践问题的分支学科也可列入应用法学。

3历史法学

即:专门研究法、法的现象以及与法相关问题中的历史问题的法学分支学科的总称。

注:历史法学之所以作为法学体系中的一个专门的类别,主要因为它既包括理论内容(即论从史出),也包括应用内容(即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历史法学主要研究历史上不同国家、不同历史类型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研究研究这些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的实质、内容、形式、特点及其产生、发展、消亡的规律等。它主要包括中外法律制度史学、中外法律思想史学、法学史学。

4综合法学

即:具有相当大的跨越性的法学分支学科的总称。

注:综合法学有两个显着特征:其一,它的研究对象跨越多种甚至各种法学分支学科;其二,理论、应用和历史不是各有侧重,而是三者兼容并包。法学总论或概论之类是典型的综合法学。同时也包括立法学、法社会学、法解释学、比较法学、国际法学等。

相关资讯
内容声明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

Copyright © 趣爱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