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片子原为贬义,推广普通话后,变为中性,常指北京方言。
京片子的特点是古汉语中的入声完全消失(满人没有学会),出现大量儿化。
京片子基本是北方普通话,但儿化音重,说起来像含着热豆腐,如"时候"说的像"熟"(shou)。
有一些本地土话,片儿汤话。过去在城圈子里头胡同里住着的人多说北京话,俗称胡同串子的,北京这些年胡同大多拆了,这些人也散到各处,估计以后也没京片子了,代之以新北京人,说普通话。
指北京人。以前管北京无业游民叫京花子,管北京话叫京齿儿,管北京城区叫京门子,管北京官僚叫京僚子。《邻女语》第一回:“有箇人在船头上,挺著腰桿子,打著京撇子。”吴福辉《现代病态知识社会的机智讽刺》:“﹝老舍﹞用地道、纯净的‘京片子’写旧中国社会的灰暗画面,却闪出深切温厚的笑意。”
北京土话有400年历史
北京土话是现代北京话的一部分,历史比北京城短,只有400年,从清朝开始。之前的辽、金、元时期,北京人以讲中原话为主,从元曲就可以看出,元曲四大家关、白、马、郑,有三个都是北京人,但他们说的是河北地方话。
元朝时北京人以河北口音为主,元代北京成了都城,但官方场合所用仍是中原口音,只是与本地方言有所结合,形成了大都话,河北移入人口较多,所以北京民间方言以河北口音为主。朱元璋灭元后,各地移民大量入京,大都话渐渐式微。明代前期,安徽移民大批涌入,江淮官话等也对北京方言产生了一定影响。
北京土话由哪些成分构成?
清入关后,前期和中期上朝都用满洲话,汉臣必须学习满语,但民间出现了旗下话、土话、官话三者杂糅的趋势,北京土话是这三者结合的产物,北京话音调高,就是受东北话影响,很多方言词汇也来自东北土话。清代北京话分文读、白读两种,文读是旧的标准音,读书人多用,到了清后期,基本失传,只剩下了白读,指老百姓间比较口语化的表达。
北京土话中哪些是受到满语影响的?
土语里很多轻声来自满语,比如萨其马,这是一个很典型的满语词汇,南方人说这三个字的时候跟新闻联播里说的一样,很规矩。而北京话里把“萨”的音加重,“其”和“马”都是轻声。再如扒拉、划拉、了特、咯吱、央格等等,都是满语,“央”就是满族话。
例子1:说你一大老爷们儿家,一大清早儿的就站在当院满嘴跑火车,半点儿不着调。我隔着窗户纸这都运一脑门子气了,您这是唱的哪出儿啊?对,没错,就说你呢。
例子2:你还别跟我揣着明白装糊涂。原本一老实巴交的人,学会耍猫儿腻了,成天介当街晃荡打油飞,时不时的整出点汤儿事,再不就是胡吃闷睡。你自个儿照照镜子去,好嘛,活的越大越抽儿抽儿,整个一嘎杂子琉璃球。成天逮谁跟谁扯皮不说吧,办事儿也没个准谱儿,交代你屁大点儿的事儿,你说你放了我几回鹰了?
合着我那点儿吐沫星子全打了水漂儿了!你瞧你平时那个德行,样儿大了你!装的人五人六儿的,还挺象那么回事的。实际上满肚子的么蛾子,除了整天游手好闲,要嘛就是鼓捣点儿嘎七马八的事儿出来。要是结识了个有点儿来头的,好嘛,你拉多晚儿也得老着脸死命的巴结上。
实在闲的发慌,也是跟那帮小混子起哄架秧子,打联联。走在街上看见个半老徐娘你都不错眼珠儿的盯着人家看。哪天遇上个概儿不吝的,给你一板儿砖,你就知道什么是肝儿颤了。你说你们家老爷子也怪不容易的,千倾地一根苗,还巴望着你能出息,平地扣饼呢。你不但一点长进没有,还成天让老爷子吃挂落儿,给老爷子折腾的五脊六兽的,跟着你转磨磨。一数落你几句,你就蹬鼻子上脸,长行市了你,嫌老爷子絮叨儿,车轱辘话来回说。踏实了吧?那点儿家底儿全让你攘秃噜了吧?蹦子儿没有看你还能鼓捣出什么花花肠子来。就欠让你成天介吃棒子面糊儿糊儿,顶多白饶你一碗凉白开遛遛缝儿。
还甭跟我耍哩格儿楞。敢情你也有脚底下拌蒜,掰不开镊子的时候儿,平时那大嘴叉子一张不挺能白活的吗?麻利儿着呀,怎么变没嘴儿葫芦儿了?费了半天的吐沫,我也不跟你嚼舌头了,借光儿,我找个豁亮的地儿焖得儿蜜去了。
例子3:我待见你,甭介,挨墙靠壁儿,挨牌儿,插车,自己gě儿,话碴儿,上赶着,敢情,落忍,邪乎,邪性,较劲儿……你姥姥的,你丫找抽呐(北京土话),麻利儿,颠儿了,屁颠儿屁颠儿,逗闷子,撂挑子,捅篓子,俩人门得儿蜜,看哈乐奔去,穿汗沓儿,踏拉板儿,水舀子,热水窜儿,把儿缸子,大肚儿累塞,哈拉八西的,归置归置,饽饽匣子,娄一眼,怯不溜丢的。哎呦喂!就手儿,gái搂,lá la。
北京话属于北京官话,流传于北京城区。有人把北京话、北京话口音浓重的普通话称为“京片子”。
汉语标准语(普通话、国语等)以北京话为基础。尽管如此,北京话和普通话还有一定的区别,华北官话的内蒙古方言、东北官话的哈尔滨话要比北京话更接近普通话。北京话的儿化音现象比普通话强得多,语言绵软,曾受到满式汉语的一定影响。而且还有相当一批地方性词汇,在下层居民中保留更多,常被上层北京人贬称为“胡同儿的话”。也经常有人,包括北京人自己,用“痞”来形容北京话。
值得注意的是,当代的北京话已经不同于20世纪初期的北京话,(如老舍、爱新觉罗溥仪等人的录音),但是在京剧念白中的北京话,仍然使用近似清宫廷中的满式汉语,音韵与当代北京话相比显得更轻快。
通常指的北京话是指北京市区的口音,不包括北京郊县的方言。
“酒糟鼻子赤红脸儿,光着膀子大裤衩儿。脚下一双趿拉板儿,茉莉花茶来一碗儿。灯下残局还有缓儿,动动脑筋不偷懒儿。黑白对弈真出彩儿,赢了半盒小烟卷儿。你问神仙都住哪儿,胡同儿里边儿四合院儿。虽然只剩铺盖卷儿,不愿费心钻钱眼儿。南腔北调几个胆儿,几个老外几个色儿。北京方言北京范儿,不卷舌头儿不露脸儿。”这是一个北京哥们儿编的顺口溜儿,从中不难看出北京话的特点。
北京是千年古都,融合了多民族的文化、习俗和语言。久而久之,便产生出了极富有本地特色的京腔京韵北京话。北京人说话爱加儿化音;闲谈中总会蹦出几句密码一样的北京土语。
这带儿化音的北京话最起码在一百年前咱们老祖宗就这么说,老北京话里的儿化音真是门儿学问,说话哪儿带“儿”,哪儿不带“儿”,没准谱儿!这绝不能乱加,例如北京的地名,西便门儿就要加,前门,天安门就一定不能加,如果乱加说错了,让挑理儿的人听见回头一准儿说您怯勺。
药方儿、片儿汤话、闷得儿蜜、猫儿腻、肝儿颤、坦儿哄、烟儿煤、点儿背、碗儿糕……儿,还是不儿,这对刚来北京的外地人来说,都是个问题。
北京话确实很好玩儿,有句话说“渴不死东城,饿不死西城”,说的是北京打招呼的方式,东城人见面儿第一句话是“喝了么您呢”(北京人有早上喝茶的习惯);西城人则会说“吃了么您呢”。论起来,要真说北京土话,您都不见得明白人家说什么呢,打个比方,有人冲您说,“瓷器(器轻声),这哪儿去呀?”听懂了吗?人家是跟你说,朋友(这可不是一般的朋友,那是好朋友的意思),这是要去什么地方呀?
除了爱说些密码式的土语,北京人还有说俏皮话的传统,一张嘴,这俏皮话可就跟着来了,两口子吵架,这进来劝架的先来一句,“呦,这怎么话说的,您这可真是饭馆的菜,老炒(吵)着呀!”就这一句,许吵架的两位就都能逗乐了。
要说老北京嘴上的密码,真是三天三宿也说不完,要是您真想破解北京话的密码,还是找个北京人坐下来沏壶茶和他神侃一会儿比什么都管用。
丫----这个词在北京话中可谓是比较戏剧化的,丫原指女子,在老北京有骂人的话叫做“丫头养的”意为某人是女子未婚而生的孩子,丫头指未婚的女子。在老北京骂人如果有这句话则事态就相当激烈了,很有可能被骂的人会拔刀相向。
近几十年演变为“丫挺的”丫还是指未婚女子,后面的“挺的”两个字跟“狗日的小日本子”其中的“日的”意思近似,但远远没有“日的”一词流行的广泛。虽然还是侮辱骂人的话,但已经不是非常激烈的言语,在关系密切的朋友或发小儿之间已经可以使用,开始向口语中带有侮辱性人称代词转变。
(例1:我跟你说,昨天我打这丫挺的来着。)我跟你说,昨天我打某人来着。对被打的人带有侮辱性的称呼。
(例2:你丫挺的不能这么办事儿吧。)在关系非常密切或发小儿关系的两人之间的称呼中用。
再后几十年现代简化为一个字“丫”,且侮辱性的含义越来越低,这也是受到社会开放化的影响,毕竟现代未婚妈妈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所以“丫”也变成了北京话里一般性的人称代词,甚至非常多的年轻人都不知道这个词原来的含义了,但是老北京人尤其是老人,听到这个词还是非常反感的,千万不可乱用,或当着老人的面儿用这个词。
(例1:你丫怎么才来呀。)(例2:昨天球赛我们赢了,他们丫都不是对手。)
鸡贼----小气,吝啬,暗藏私心。指心眼儿多的人,(例:你丫那么鸡贼呀。)
砸窑儿----为了不与大家分享偷偷藏起来,现代延伸另一含义为,在一个关系密切的小群体内出尔反尔(例:咱们说好的今天一起去,你这不砸窑儿吗?)
间壁儿----老北京土语,读音jiè biě er 读音类似界别儿,指旁边非常近的,原指隔壁的房间,仅一墙之隔。(例1:胡同口儿商店的间壁儿新开了一个茶馆。)
不插门儿----老北京土语,指差不多了,(例1:都9点多了,不插门儿你赶紧回家吧。)
颠儿----老北京土语,形容词,形容走的非常快,或走路人的心情(例1:时间太晚了,我先颠儿家了啊。)
(例2:你看他那个德行,乐得屁颠儿屁颠儿的。)
嘬瘪子----源自天津话,指自己把自己弄到尴尬无法下台的意思,是一句流传广泛的俏皮话的浓缩版:老太太吃柿子嘬瘪子了。(例1:嘬瘪子了吧,看你怎么办。)
二把刀----读音为er不能读成两把刀,指经验不足,不熟练。(例1:你敢把车给他开,他开车就是一个二把刀。)
哩咯儿咙----读音lī gè er lēng,老北京话,意为耍花招儿,或让人觉得是骗人的话,(例1:你跟我说实话,少跟我弄这个哩咯儿咙。)
局器----仗义,大方,豪爽,遵守江湖道义正直的人。
土鳖----形容没见过世面不开眼的人。
小力笨儿----在店铺或车站码头做粗活、杂活的学徒。
翻车----北京土话,即翻脸的意思。
练家子----北京土话,会武术的人。
瞎了----北京土话,即倒霉了、完了的意思,或者乱了。(例1:挺好的一个事儿让你弄瞎了。)
(例2:帮我解开吧,一卷儿线都让我弄瞎了。)
念央儿----北京土话,跟人说自己的意思,但又故意让旁边的人听见。
摔咧子----北京土话,发脾气的意思。
拉了胯----北京土话,服软的意思。
大拿----北京土话,能作主管事的人。
火筷子----老北京人捅火炉子的铁棍,也叫通条。
末末了儿----北京土话,最后、最终的意思,有时也简化为“末了儿”。
概不论(论,音“吝”)----京城新土语,一概不管的意思。
颠儿了----撒腿跑了,也作“颠菜”。
横----北京土话“横是”的简化音读音与“哼”相同,“横是”是“横竖”的变读,有大概、反正、也许的意思。
唏溜儿----北京土话,说话用鼻子吸气,即不利落的意思。也可写作吸溜儿。
点儿背----北京土话,“点儿”,指遭遇、运气,背指倒霉,“点儿背”的意思是运气不好,倒霉。
遭践----北京土话,践读轻音,埋没、糟踏的意思,自各儿把自各儿给遭践了,即自杀的含义。
猫着----北京土话,闲呆着的意思,也有躲藏的含义。
替----也叫“T”,即人民币,属于道儿上的黑话。
打漂儿----即无职无业,在社会上闲逛。北京土话。
雁么虎----蝙蝠。北京方言。
雷子----黑话,即便衣警察。
底儿掉----北京土话,指老底,底细。(例:昨儿个夜里回家,路上遇见个雷子,上来就盘问我,把我问了个底儿掉。)
扫听----北京土话,四处探听,扫听与打听不同,“扫”带有更为主动的意思,一般口语还是用打听,(例:劳驾,跟您打听一下XXXXX。)扫听更多用在说别人打听的行为,且有逢人就问的含义,(例:那个人扫听什么呢?)
逗牙签子----北京土语,开玩笑的意思,与“逗咳嗽”、“逗闷子”、“逗哈哈儿”等类似。
消停----北京土语“停”读轻音,踏实的意思。
玩蝎了虎子----北京土话,蝎了虎子就是壁虎,爬得轻快,人不易抓住。“玩蝎了虎子”的意思是让人摸不着,形容人比较滑头。
撒癔症----北京土话“症”读轻音,夜间到处乱逛,癔症本是一种病症,此话是引申过来的。
把不住----北京方言。把,是动词,管束不住自己的意思。
发小儿----北京方言“发”读头发的发,从小一块长大的。
老家儿----北京土话,指父母。“老家儿”读快了就成了“老尖”,北京人常用语。
掉腰子----北京土话,耍花招。(例:让你赶紧去,还不快点儿,别在这掉腰子了。)
念秧儿----北京土话,没话找话,聊天,说话的意思。
哪一出儿----北京土话,什么事儿的意思,是一出戏的简化。指错误,或不是一回事儿。(例:让你弄个房屋买卖合同,你弄的这是哪一出儿呀,这里面怎么还有租金?)
完菜----北京新流行语,完蛋的意思。此语是由“歇菜”、“瞎菜”等引申而来,“菜”作为后缀词语,并没有实际意义,如北京话中的“戏”作为后缀一样。指事情到了或强调无法收拾的地步。(例:这事儿完菜了,我是没辙了。)
晕菜----北京新流行语,晕了的意思,“晕菜”与“瞎菜”,“完菜”等也与东北话“虎”类似,指某人犯傻,不理解,做错了事,也可以用在自己身上。(例2:让他把我说的都晕菜了。)
炸庙儿----北京土话或炸了庙儿了,瞎咋唬的意思,含有唬人的意味。源自俏皮话:老和尚搬炸弹,炸了庙儿了。炸庙儿一般为语出惊人,或众人吃惊且议论纷纷的意思,(例1:他那么一说就炸庙儿了。大家说什么的都有。)
(例2:住嘴,别说了,你没事儿炸什么庙儿,大家别听他的,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
灯泡儿----北京土话,被人当晃子利用的人的谑称。含义为关了灯说悄悄话,两口子的床头话,灯泡儿意为不让他们说,更多指妨碍别人说话的人,最常用在妨碍恋爱阶段男女说悄悄话的人。(例:还不赶紧走,让人家两人说说,你在这儿当什么电灯泡儿。)
上赶着----北京土话,主动的意思。实际上在事态中是被动了,有巴结的意思。(例:老话儿不是常说嘛,上赶着不是买卖。)意为做买卖要两个人都有意愿才行,一方不愿意,另一方巴结着也不容易成。
姥姥的(的读“逮”)----北京土话,感叹词语,作惊讶状时用。
走了眼----即把东西看错了,北京土话,用在这里是引申,即分析问题不正确。老北京古玩行儿常用的词儿。
撂高儿打远儿----北京土话,朝远处看。
麻利儿----北京土话,赶快,快点的意思。此语必须加儿化韵,“利儿”读轻声。
嘿儿喽着----让小孩骑在自己的脖子上。
忤窝子----北京土话,生性怯懦,腼腆,胆儿小的意思。泛指经常在家不外出,用于形容今天的宅男宅女正合适。
闪----北京新流行语,闪开,躲避,舍弃的意思。最多用在于离开,逃跑。
(例1:好吧,那就这样了,我先闪了,明天见。)(例2:警察来了还不快闪。)
张八样儿----北京土话,不稳重的意思。
错来----北京土话,其实的意思。
老着脸----北京土话,舍脸的意思。
见天儿----北京土话,天天的意思。
轴----北京方言,指脾气执拗,一根筋。(例:这事儿你别范轴,换个角度想想不就没事儿了吗。)
甩片汤话----甩闲话。
A-Z
A
碍事儿:不方便
暗门子:暗娼
熬鹰:也做熬大鹰,不得已而彻夜不能睡眠。主要跟当时人喜欢玩鹰有关,因为鹰习性凶猛,刚捉回来后不让鹰睡觉,一连几天,鹰的野性被消磨
B
拔塞子:指放屁
白斋:白吃白喝的意思
不开面儿:不给人留情面
迸磁儿:闹别扭
棒棰:外行
半熟脸儿:有些面熟
把得紧:控制的紧。“谁的钱都把得特紧”
不老少:表示多“还真不老少”
倍儿:特别、非常的意思。“那楼倍儿高”
办:解决
甭(介):不用
棒棰:外行
闭了眼:死亡
拔谱儿:挺胸,扬眉吐气的样子,也可表示强硬蛮横的态度
扳杠:话语固执己见,纠缠不清
拌蒜:因累或多饮,行走艰难
变着方儿/法儿:想尽各种办法“变着方儿给我找事”
不得劲儿:不是滋味。得,dêi,三声“这些天老觉着不得劲儿”
拔份儿:高人一筹
掰:断交“那人是个二百五,我早就跟他掰了”
板儿爷:骑三轮车的人
傍:依*“傍大款”
暴:过量“昨天有人请客,暴搓一顿”
不吝:不在乎“这人什么都不吝”
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疏远“我跟他八竿子打不着”
白霍:说话不着边际“没事尽瞎白霍”
C
菜了:完了。“死菜了”
慈悲:心地善良
搓火儿:生气、憋气。例:“今儿这事儿,真让人搓火儿。”
成心:存心,故意。“你不是成心吗”
吃挂落儿:错误地受到牵连。“我也知道设若我不肯笑,她也得吃挂落”
处窝子:见人不敢说话
彩儿:精彩“语言上得有彩儿”
残:残废“手都写残了”
操蛋:没有起色、出息,没有良心
cei(左卒右瓦):打败;碎了“还是不是让人给cei了”
蹭:不花钱的享受“蹭饭、蹭吃蹭喝”
插(cha二声):交通混乱堵塞“路都插上了”
抄:碰巧“你可算抄上了”
趁:拥有“别看他不起眼,趁好几百万”
攒:编写“刚攒了个本子”
撮:吃饭“今天去撮海鲜”
车轱辘话:总是说重复的话“你怎么老说车轱辘话”
吃心:多心“人家说别的事儿,你吃什么心啊”
抽儿抽儿:缩短及收缩变小“我的这件衣服已经洗得抽抽不能再穿了”
出溜:滑动,动作迅速“这小孩真讨,跟地出溜似的”
呲儿人:斥责别人,而被别人训斥叫挨呲
迟累:负担
D
段子:一段故事或笑话的简称
大邑儿:太阳
大拿:某方面的专家
大马金刀:言其举止大方,不羞怯,不畏缩
打奔儿:奔儿是吻的意思,打奔儿指结吻
底儿掉:非常彻底
点儿背:运气不好的意思
点个卯:到那儿报到或看一眼,打个照面儿的意思。
逗闷子:寻开心
逗秧子:斗嘴
捯(音dáo)气儿:微弱的呼吸“躺在那捯气儿”
打嗑呗儿:优柔寡断或说话含糊
颠儿:走跑。“吃饱了,颠儿吧!”
断了念想儿:别再想了
大概齐:差不多
逗闷子:开玩笑。“没事儿别在这儿逗闷子。”
抖搂:“搂”读轻声,一般此词叠用。(1)摆弄、抖动之意。例:“那几件皮衣服在箱子里放了好长时间了,拿出来抖搂抖搂吧,见见风。”(2)说一说,亮出来之意。“他那点儿事儿,给他抖搂抖搂。”
兜圈子:有话不直说,顾左右而言他,兜起圈子来
打这儿:从此之后“打这儿起,他是他我是我”
打住:到此为止,别再说了。
抖机灵儿:显示自己,特指轻浮表现,含贬意。“你别在我这儿抖机灵了”
蹲班:留级
灯泡儿:借某人来当陪衬或作幌子,以达到某种目的。被借用的人就是“灯泡儿
多新鲜呢:没什么可奇怪的
递牙签子:没话逗话
大老爷们儿:大男人。“你一个大老爷们儿,怎么这么小气呀!”
打联联:在一起瞎混“你可少和吴先生在一块儿打联联”
打油飞:无目的的游荡
打水飘儿:行动没有回报的
底儿掉:彻底“家里被翻了个底儿掉”
跌份:丢面子“这都不知道,真跌份”
逗咳嗽:耍贫嘴“没事少跟我这儿逗咳嗽”
捯饬:打扮,修饰“都几点了,还捯饬”
大发儿:过分,过度。“这次钱可花大发了”
嘚啵:唠叨个没完“少嘚啵嘚啵的”
垫补:吃些零碎食品“饭没好,先点补点”
掉金豆子:小孩儿哭
顶缸:代人受过
打喜儿:给对方好处费。一般是暗中相送,带有一定回扣的性质
打卦:正琢磨这事儿的意思
打小鼓儿:的老北京沿街敲着小鼓吆喝,收购旧货的人
打狼:许多人积聚而行
E
二把刀:技术不过关,不熟练,北京话与之相对的是二把刷子
二百五:说话不当,行为不符合常规的人
二五眼:人的识别能力差
F
发小儿:也叫“发孩儿”,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
放鹰:钱财全部丧失
放话儿:声称,说明
犯牛脖子:犯牛脾气,使性子的意思
G
葛色:怪癖,不好相处
该干吗干吗去:对比较讨厌的人,想说滚蛋,语气稍轻
硌你脚了,耽误你脚落(lao)地了:别人无意踩着你而没有表示歉意,讽刺的说法
跟:在,多用在“哪儿”“那儿”之前。“你跟哪儿发财呢?”
哥们儿:朋友亲近的称呼
得:行了,好了的意思。有时也做语气重词。“这菜做得了。”
“得!你看这事儿怎么弄的。”
挎chi,喀chi:括的意思。“用小勺挎chi玻璃,让人钻心的难受”
概搂:聚敛东西“什么都往家里概搂”
骨(gu)碌儿:一节儿,一段的意思。“这杠子上添了一骨碌儿红颜色。”
过:过分“这事儿,你可有点过了”
敢情:当然或原来如此“敢情你还在呵”
搁着:处在某人的地位“这事儿搁着我这儿,准没问题”
隔三差五:断断续续“他总是隔三差五地送点东西”
硌应:厌恶、厌烦“这人真让人硌应”
够瞧的:有威风或指脾气大“这回可够瞧的”
过节儿:小的矛盾
裹乱:添乱,从中插入干扰的意思
H
花子:乞丐
汗摊:贴身小褂儿,一般不带袖子。
哈喇味:一般指受潮发霉的干果。
喝儿搂着:一般指让小孩骑在自己肩膀上。
盒儿钱:盒儿指骨灰盒,这个词的意思是养老送终的费用,犹如过去的一句土话:棺材板钱
回头:以后,有机会。例:回头我帮你理理发
齁(一声):用于吃到嘴里的时的味道。很的意思,有时也指过甜或过咸的腻。“这糖齁甜”
话密:话多
候着:等
毁:污蔑,损坏“你就毁我吧”
海:音hǎi,多“人多得海了去了”
忽音hú捋:拂去尘土
坏醋:也作坏菜,事情结局不好。北京还有句歇后语“老西儿《山西》跳脚----坏了醋了”
J
局子北京土话,公安局
今儿,明儿,后儿,昨儿,前儿:指今天,明天,后天,昨天,前天,有时也在后面加一“个”字。
挤兑:排挤,排斥,逼迫,有时叫“挤得”
见天儿:天天。
进去;进局子:进公安局,即蹲大狱
嚼谷:吃喝的意思
将将儿:刚才
叫板:挑战“跟我叫板是吧?”
急赤白脸:心急而脸色改变
假招子:虚情假意“净来这假招子”
筋道:东西有咬劲“这面真筋道”
京片子:指北京人。以前管北京无业游民叫京花子,管北京话叫京齿儿,管北京城区叫京门子,管北京官僚叫京僚子
京油子:京籍油滑的人
街上的舅舅:北京人过去常爱说的一名骂人的话,颇能代表北京人骂人不带脏字的语言“艺术”,它实际上包含:“我你舅舅”的意思
假科里:假模假式,虚伪的意思
K
抠门儿:小气,吝啬。例:“这人可抠门儿呢,跟他可借不出什么东西。”
裉节儿:ken四声关键时刻
块儿:身上的肌肉
侃,侃爷:吹牛。能吹牛的人,能说的人。例:(1)“你去跟他聊聊,他可能侃呢。”(2)“那主儿整个一个侃爷,没几句真的。”
溜溜儿:从始至终。“我溜溜儿等了一下午”
开涮:开耍、戏弄、玩弄“没事老拿我开涮”
侃大山:高谈阔论无所不谈
苦不英儿:略带苦味“别看苦瓜,吃惯了,苦不英儿的还真好吃”
L
姥姥:相当于哼、胡说、你敢等“就你也管我的事儿,姥姥”
老赶:对外地人的蔑视。但有时也含有诙谐的成份
遛弯儿:散步“您老哪遛弯儿去”
露怯:露读音为漏,北京话漏出就是露出来的意思,丢脸的意思。“得,露怯了吧”
老:总或很得意思,如同南方人说“好”代替“很”。总,“老干这个也有烦的时候”很,“他老早就起来 了。”
隋隋:看看。“你那本书看完了,让咱也隋隋”。
遛儿早儿:早晨起来散步。“遛早儿去呀?”
撂挑子:扔下事情不管了。“你又给我撂挑子”
老公母俩:夫妻俩
抡:神侃,胡说八道“又在这胡抡呢吧”
拉和儿:拉关系
老家儿:老辈的人,多指父母“老家儿挺好的吧?”
拉幌绳:借一些事由神说海说,然后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有点儿像虚晃一枪的词意
M
门儿清:麻将术语演变而来,意为明白,清楚。“这事我可门儿清。”
末了儿:最后。例:“末了儿,还挨了一顿批评。”
门脸儿:门脸有两种说法:一是商店的门窗等外貌。二是指人的脸面,如五官等,此处是后一种说法
嘛:干什么,用在句前“嘛呢?”“嘛去?”
满世界(轻声):到处。“他一天到晚满世界瞎跑,不知他忙什么呢。”
念央儿:有求于人又不直接说出,一边自言自语让人听见
抹腻:细致
抹挲(音mǎ sǎ):轻轻拂衣服
(菜)码儿:多是指放在面条上的素菜“这炸酱面不光面筋道,面码儿也多”
猫儿腻:隐私,私情“就你们俩儿那点儿猫儿腻”
没溜儿:不着边际,没正经。
闷得儿密:保密不声张或背着人做事“那一对在公园里闷得儿密”
面软:脸皮薄的意思
茅房:厕所,官茅房就是公共厕所
抹不丢的:形容不好意思的样子
明镜儿:心里很明白,例:小p是什么人,他心里跟明镜儿似的。
N
牛:非常厉害的意思,带有贬意。“你小子,别牛”
蔫儿坏:表面上没什么,心里特别坏
蔫有准:心里有数不说出来
蔫不唧:人不爱说话或精神不振
蔫土匪:不爱说话而心里有数的人
能个儿:厉害,长本事。
那(nei)主儿:指那个人,含贬意。例:“那主儿脾气可大呢,少招惹他。”
弄蹭了:引起误会的话,导致双方不和
你们家人叫你呢:对比较讨厌的人,想说滚蛋,语气稍轻。
念秧儿:求别人,但又不直说,而是在闲聊时总提及某事,给人暗示。“他那是跟你念秧儿呢,想让你帮帮他。”
拧股:颠倒,相反
拿:要挟“关键时候,就拿我一把”
拿搪:推脱刁难
腻味:厌烦、烦躁“天天吃盒饭,早腻味了”
P
贫嘴:油嘴滑舌
批:声音嘶哑“都唱批了”
屁颠儿屁颠儿:高兴得来回奔跑的样子“听就这么点事儿,就美得屁颠儿屁颠儿的”
盘儿靓原来是北京小流氓的黑话,盘儿即脸,靓,即漂亮,盘儿靓,就是长得漂亮。后来这个词儿成了北京人的流行语
Q
且:长时间,很长时间。“这事,你且等吧”
起腻:男女之间亲热的样子。“你们俩甭在这儿起腻”。
怯勺:不懂事理,露怯
圈子:女流氓
勤行:指餐饮行业
R
肉:木讷、迟钝、慢性子,办事不利落
二忽:犹豫不决的意思,
弱了弦子:对半身不遂者的谑称
软底子:不光彩的经历
S
涮:骗,耍的意思。“你小子,又涮我”
水喉:水龙头
上了发条:形容说话的劲儿冲,不留情面
死旮旯儿:旮旯,角落。
死心眼儿:实心,老实。“死心眼儿不是”
顺:偷
事儿:麻烦,啰嗦的意思。“嘿,你可真事儿”
说难听点儿,……:从坏的方面看此事,给个铺垫
死心眼儿:思维不灵活“死心眼儿不是”
谁跟谁呀:表示关系特别好。“咱俩谁跟谁呀,不用这么客气。”
丧梆:说话不和气,脾气不好,带有怒气
傻冒儿:傻,也代指傻子。“你别傻冒儿了”
折(念shě;):事情坏了“让他办事,准折”
撒鸭子:放开脚步跑“一听这话,他撒鸭子就跑”
臊:害臊“你说这话,我都替你臊得慌”
上脸:越说越不听“你这孩子老是登鼻子上脸”
渗:休息一段时间,“渗渗他,看他自己急不急”
瘆得慌:吓人。
事儿:爱挑剔,麻烦事情多。“让你拿你就拿着,别那么多事儿”
顺毛儿驴:喜欢听人赞美,不喜欢听批评的人
顺竿儿爬:迎合别人的话
四棱子:做事不灵活
酸不唧儿:有点酸,但不让人讨厌“酸不唧儿的,味道正合适”
碎嘴子:话多。
碎催:指伺候人、为人奔走的人,带有贬意。
生簧:生事,惹是生非的意思
刷夜:即有家不回,夜里在外闲荡
撒癔症:夜间到处乱逛
T
塔儿哄:北京土话,混事儿的意思,塔儿读轻音
听蛐蛐儿:叫北京土话,死的意思
添堵:北京土话,找麻烦,让对方腻歪的意思
套瓷:拉近乎,搞好关系。例:“别跟我套瓷,没用。”
挑眼了:挑理,怨别人办事不合规矩
套磁:套近乎。
塔儿哄北京土话,混事儿的意思,塔儿读轻音
挑眼了:挑理,怨别人办事不合规矩
塌了秧儿倒闭,关张,事情不成功
听蛐蛐儿叫:死的意思
W
味儿:臭味道大。“真味儿。”
X
歇:休息,完。“你给我歇了吧”
鞋倍(轻声)儿:鞋子的意思。
瞎,抓瞎,没戏:不行。“抓瞎了吧?”
虾米了:傻了眼。弄明白了怎么回事儿,而束手无策
下套儿:下圈套的意思。
行头:衣服,装束,打扮的意思
下巴颏儿底下打滴溜儿:意有所仰求于某人
小妹妹儿的:老北京人的一句骂人话,即“小妹妹养的”简略。“小妹妹养的”也就是*子养的
消停:踏实、安静
Y
油儿:滑头。含贬意。例:“嘿,他可油儿着呢,你可斗不过他。”
玩么蛾子:耍花招儿的意思,例:你少给我~。
一绷子北京土话,很长时间的意思。如同“一晃儿”,但比“一晃儿”的含义要时间和长
洋落儿:吃剩下或用剩下的东西。落,读烙。最初洋落儿指洋货,后来通用
眼毒:过去买卖人的术语,即独具慧眼的意思。别人没年来的东西,他能识别。毒眼,就是眼毒。也称作“眼独”
痒痒筋儿:也做痒痒肉儿,爱好的事情。“听说书是她的痒痒筋儿”
悠着:适当地“干活悠着点儿”
要菜:摆谱、摆架子“别在这儿跟我要菜啦”
Z
找抽:找打
挣脸:争气,争光
轴脾气:执拗、固执
嘴皮子:说话的功夫。“磨嘴皮子”“耍嘴皮子”
走嘴:本来不想说,没留神说出来了。“说走了嘴了,赶紧转舵。”
再说吧:指不了了之吧。“咱们的事儿再说吧。”
这当儿:这时候,这个节骨
张儿:由一张“大团结”这个词引申来的。大团结即十元人民币,一张是十元。由此又引申到人的年龄,一张为十岁
支着儿:给人出主意“没辙了,快给我支点着儿”
嘬瘪子:有苦说不出
说话要走:说话,就是马上,很快的意思,这是北京人常用的一个口语。
西:这事真“西”,大概就是邪门的意思。
圈子:妓女的称呼
挑费:日常生活的消费
支棱:竖立着
京片子与民族自信心
--------------------------------------------------------------------------------
作者:王小波
我生在北京西郊大学区里。长大以后,到美国留学,想要恭维港台来的同学,就说:你国语讲得不坏!他们也很识趣,马上恭维回来:不能和你比呀。北京乃是文化古都,历朝历代人文荟萃,语音也是所有中国话里最高尚的一种,海外华人佩服之至。
我曾在美国华文报纸上读到一篇华裔教授的大陆游记,说到他遭服务小姐数落的情形:只听得一串京片子,又急又快,字字清楚,就想起了《老残游记》里大明湖上黑妞说书,不禁目瞪口呆,连人家说什么都没有去想——我们北京人的语音就有如此的魅力。当然,教授愣完了,开始想那些话,就臊得老脸通红。过去,我们北京的某些小姐(尤其是售票员)在粗话的词汇量方面,确实不亚于门头沟的老矿工——这不要紧,语音还是我们高贵。
但是,这已是昨日黄花。今天你打开收音机或者电视机,就会听到一串“嗯嗯啊啊”的港台腔调。港台人把国语讲成这样也会害臊,大陆的广播员却不知道害臊。有一句鬼话,叫作“那么呢”,那么来那么去,显得很低智,但人人都说。我不知这是从哪儿学来的,但觉得该算到港台的帐上。再发展下去,就要学台湾小朋友,说出“好可爱好高兴噢”这样的鬼话。台湾人造的新词新话,和他们的口音有关。国语口音纯正的人学起来很难听。
除了广播员,说话港台化最为厉害的,当数一些女歌星。李敖先生骂老K(国民党),说他们“手淫台湾,意淫大陆”,这个比方太过粗俗,但很有表现力。我们的一些时髦小姐糟塌自己的语音,肯定是在意淫港币和新台币——这两个地方除了货币,再没什么格外让人动心的东西。港台人说国语,经常一顿一顿,你知道是为什么吗?他们在想这话汉语该怎么说啊。他们英语讲得太多,常把中国话忘了,所以是可以原谅的。
我的亲侄子在美国上小学,回来讲汉语就犯这毛病。犯了我就打他屁股,打一下就好。中国的歌星又不讲英文,再犯这种毛病,显得活像是大头傻子。电台请歌星做节目,播音室里该预备几个乒乓球拍子。乒乒球拍子不管用,就用擀面杖。这样一级一级往上升,我估计用不到狼牙棒,就能把这种病治好。治好了广播员,治好了歌星,就可以治其它小姐的病。如今在饭店里,听见鼻腔里哼出一句港味的“先生”,我就起鸡皮疙瘩。北京的女孩子,干嘛要用鼻甲来说话!
这篇文章一直在谈语音语调,但语音又不是我真正关心的问题。我关心的是,港台文化正在侵入内地。尤其是那些狗屎不如的电视连续剧,正在电视台上一集集地演着,演得中国人连中国话都说不好了。香港和台湾的确是富裕,但没有文化。咱们这里看上去没啥,但人家还是仰慕的。所谓文化,乃是历朝历代的积累。你把城墙拆了,把四合院扒了,它还在人身上保留着。除了语音,还有别的——就拿笔者来说,不过普普通通一个北方人,稍稍有点急公好义,仗义疏财,有那么一丁点燕赵古风,台湾来的教授见了就说:你们大陆同学,气概了不得……
我在海外的报刊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有个前国军上校,和我们打了多年的内战;枪林弹雨都没把他打死。这一方面说明我们的火力还不够厉害,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个老东西确实有两下子。改革开放之初,他巴巴地从美国跑了回来,在北京的饭店里被小姐骂了一顿,一口气上不来,脑子里崩了血筋,当场毙命。就是这样可怕的故事也挡不住他们回来,他们还觉得被正庄京片子给骂死,也算是死得其所。
我认识几位华裔教授,常回大陆,再回到美利坚,说起大陆服务态度之坏,就扼腕叹息道:再也不回去了。隔了半年,又见他打点行装。问起来时,他却说:骂人的京片子也是很好听的呀!他们还说:骂人的小姐虽然粗鲁,人却不坏,既诚实又正直,不会看人下菜碟,专拍有钱人马屁——这倒不是谬奖。八十年代初的北京小姐,就是洛克菲勒冒犯到她,也是照骂不误:“别以为有几个臭钱就能在我这儿起腻,惹急了我他妈的拿大嘴巴子贴你!”断断不会见了港客就骨髓发酥非要嫁他不可——除非是领导上交待了任务,要把他争取过来。
粗鲁虽然不好,民族自尊心却是好的,小姐遇上起腻者,用大嘴巴子去“贴”他,也算合理;总比用脸去贴好罢。这些事说起来也有十几年了。如今北京多了很多合资饭店,里面的小姐不骂人,这几位教授却不来了。我估计是听说这里满街的鸟语,觉着回来没意思。他们不来也不要紧,但我们总该留点东西,好让别人仰慕啊。
你是京片子吗?测测试吧!
共20道选择题,每题5分,合计100分。100分——京油子90-100分——京片子60—85分——北京人家属60分以下——听口音不是本地人
1.“你丫有病啊?”是以下那种含义?
a.你的女儿生病了吗?
b.你的丫环生病了吗?
c.你的脑子有病了吗?
d.你的脚丫有病了吗?
2.“多少钱一个崩儿”?问:上述问话最有可能发生在哪里?
a.电话站
b.杂货店
c.游戏厅
d.裁缝店
3.“您怎么尽整那妖娥子”?问:这个人是埋怨对方经常怎么了?
a.寻我开心
b.耍鬼主意
c.寻花问柳
d.半途而废
4.“快点儿醢(hai一声)丫那”!问:这时同伴的手中最可能拿着什么东西?
a.片儿刀
b.板儿砖
c.啤酒瓶
d.鲜花
5.“我得赶紧找个盆去”。问:是什么意思?
a.你说的太令人恶心了
b.我准备睡觉了
c.我现在马上要洗菜了
d.我要洗脸了
6.下列人名哪一个最不适合加儿化音?
a.谢霆锋
b.葛优
c.王志文
d.蔡明
7、北京话骂人时经常说“孙子”,请选择“子”的正确读音
a.zǐ
b.za
c.zèi
d.zè
8、北京口语“蝴蝶”的最佳正确读音
a.hǘdié
b.hùtiě
c.húdié(r)
d.hūdiě
9、北京土语“老杆”是指:
a.蝴蝶的一种
b.蜻蜓的一种
c.蚂蚁的一种
d.蚊子的一种
10、“废物点心”是指:
a.一种食品
b.一个老字号
c.一种人身攻击
d.废品收购点
11.下列括号中的变音明显不属于北京话的是?
a.别(摒2声)介!
b.您也忒(推)厉害了!
c.您别跟我来这(zhei)个(哥)那个(哥)的!
d.我想吃包(报)子!
12、“你怎么掰不开镊子了啊?!”中“掰不开镊子”是指:
a.镊子太紧了不好掰开
b.埋怨对方手太没有劲了
c.埋怨对方缺太轴了
d.埋怨对方忙不过来了
13、“你吃蜜蜂屎啦?”是指:
a.你怎么这么脏啊?
b.你怎么这么高兴啊?
c.你嘴怎么这么甜啊?
d.你怎么这么缺心眼儿啊?
14、“你妈叫你回家呢”是想对对方说:
a.你们家晚饭做好了
b.你不受欢迎
c.你怎么还单身啊
d.你们家着火了
15、北京口语“我自己”的最佳正确发音是:
a.wǒzìjǐ
b.wǒzìgě(r)
c.wǒyìyě
d.wǒzìjǐ(r)
16.打篮球前如果用“手心手背”的方式决定如何分队时,猜拳的口令是以下的哪一个?
a.涸(her三声)蜜!
b.Cei(四声)--丁--咳!
c.单人儿我倒霉
d.单人儿我吃蜜
17.“他呀,谁也不吝”!问:这是形容那个人?
a.不管是谁都不放在眼里
b.对谁都很大方
c.谁都不认识
d.是个“自来熟儿”。
18.你这人怎么那么怂(song二声)啊”!问:是什么意思?
a.你太傻了!
b.你太尿(sui一声)了!
c.你太冲动了!
d.你太坏了!
19.“哎呀,我侯(一声)着了”!问:这个人刚才可能怎么了?
a.吃了很酸东西
b.吃了很甜的东西
c.吃了很油腻的东西
d.吃了很烫的东西
20.“硌您脚了,耽误您脚涝地了”!问:这个人讲话的意图是?
a.打篮球争抢篮板球时和队友相撞时表示歉意
b.讽刺别人无意踩着自己而没有表示歉意
c.买鞋时由于尺码不合对顾客造成了不便
d.清洁工擦地时不慎将他人的脚打湿
关于北京话测试的正确答案:CCBBAACCBCDCCBBAABBB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