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神、全球科技创新领域最知名记者,罗伯特·斯考伯:“技术越了解你,就会为你提供越多好处!”
互联网的炒作点一个一个不停出现,大数据、D打印、OO等,无不宣扬要颠覆商业模式。但是,互联网进入移动时代,接下来到底会发生什么?移动互联网时代真正带来哪些改变?这具体会怎样影响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商业真的会被颠覆?目前为止没有一本书给出答案。
《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不是就一个炒作点大加谈论。作者抽取场景时代的五种技术力量:大数据、移动设备、社交媒体、传感器和定位系统,关注他们的联动效应,并展示了未来年互联网将进入的新时代——场景时代。
在这个新时代里,作者以图景的方式将每一种可能的改变一一呈现在读者眼前,让每一个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他告诉了我们:商业会怎样,大大小小的企业要如何应对改变;每个人的生活面临什么变化,作为消费者、患者、观众或旅行者,你都会面临哪些改变。
在未来年,场景时代即将到来。
科技新趋势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本书所写场景时代,揭示未来年,影响每个人商业生活的科技趋势。
本书内容为最新趋势。大数据时代后,下一个科技趋势就是场景时代!科幻小说中的场景,逐渐成为现实!
互联网争夺的是流量和入口,而移动互联网时代争夺的是场景,未来竞争的核心是场景!了解场景,就站在了风口上!谁能占据场景,就能赢得未来!
(微信+嘀嘀打车)VS(支付宝+快的打车),马化腾、马云争抢用户支付场景
腾讯收购大众点评网:进入生活消费场景
腾讯入股京东:携手进入移动场景
浏览器大战,争夺的还是场景!
本书构建了用户场景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核心,产品经理、项目经理做产品研发、产品营销的出发点,都是场景。他们需要这样的一本书。
结合移动设备、社交网络、数据处理、传感器、与定位
系统这五个方向,许多创意就会接地气,不再天马行空,并渐渐发现一些实用的创意。
专业人士高度评价,诚恳推荐
王求乐,赛富投资基金执行董事
徐钊,速酒店集团(中国)高级副总裁
蔡学镛,中国平安集团首席互联网架构师
沈强,微软创投驻企CTO
陈继东,支付宝资深数据专家
孙宇熙,EMC中国研究院总监
场景时代的大门已经开启,未来每个产业都会受到场景时代的影响……许多创意就会接地气,不再天马行空,并渐渐发现一些使用的创意
——中国平安集团首席互联网架构师蔡学镛
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比罗伯特·斯考伯和谢尔·伊斯雷尔更有资格来解释“场景”会如何彻底改变我们对技术和社交媒体的认识。
——盖伊·川崎原苹果首席宣传官、摩托罗拉特别顾问
如果你认为电影《少数派报告》讲述的是未来世界,那就等着看会发生些什么吧。正如他们对社交媒体的预测一样,斯考伯和伊斯雷尔了解场景——这一技术新浪潮的动力。你需要处在这一浪潮的顶端来从中获得利益最大化,并缓解固有的隐私权问题。本书可以使你处在技术浪潮的前沿。
——蒂姆·费里斯天使投资人、The-HourWorkweek作者
在这个永远在线的社会里,场景为王……伊斯雷尔和斯考伯通过对技术界最具颠覆性潮流的大量场景化分析,使我们对未来图景和我们的角色有所了解。
——布雷恩·索利斯What’stheFutureofBusiness作者
我们已经走出了“唾手可得的信息时代”。在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你甚至可以不使用手指来进行操作。软件知道你的需求以及何时你会有这样的需求。电脑运算不再是一项功能,而是成为了有价值的人类助手,能够预测你的需求并做好准备。伊斯雷尔和斯考伯对这一新世界的前期发展描述得很到位。
——维克·冈多特拉谷歌高级副总裁
在过去的七年时间里,我们试着理解什么是数字、移动和社交世界以及我们改如何应对。但直到现在,只有伊斯雷尔和斯考伯能够解释这一切的原因。或许内容为王,但场景才是王国。
——斯科特·蒙蒂福特汽车全球数字通信负责人"
第1章:场景的五大技术力量
原力是由所有生物产生的一种能量场。
无处不在的原力将银河系联为一体。
——《星球大战》欧比旺·克诺比
构成场景的五种技术力量(原力)无处不在,我们称之为场景五力。当你触碰屏幕时,它们就在你的指尖。当你手持智能手机时,它们知晓你的位置以及前进方向。当你驾车距离某物体过近时它们便会发出警报。它们同样存在于交通信号灯、商店甚至药丸之中。
五种原力正在改变你作为消费者、患者、观众或在线旅行者的体验。它们同样改变着大大小小的企业。
这五种原力——移动设备、社交媒体、大数据、传感器和定位系统——恰逢经济上的黄金时代,并处于良性循环之中。它们的快速普及降低了价格,降价反过来又促成了更高的普及率,从而进一步促进了价格的下降。
这意味着每天都有越来越多的人掌握这五种原力,同时几乎所有的企业都会调整发展路线将场景纳入其策略。这正如他们面对其他能够产生巨变的原力(如个人电脑或互联网)时所做的一样。
有远见的商业领袖和技术传播者们已经开始利用这些原力来促进发展,同时为顾客和粉丝带来愉悦的感受。此外,技术人员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推出新的场景工具、玩具以及相关服务。
在《引言》部分我们已经简单介绍了这五种原力,你对它们已经有所了解,下面让我们进一步探讨这五种原力以便你理解它们的重要性。
早在2012年,全球手机数量就已超过世界人口总数。到2012年底,全球平板电脑的数量已达1.2亿台。高德纳市场分析公司预测,2016年这一数字将达到6.65亿。
对这些数字的预测准确与否并不重要,关键在于移动设备的数量肯定会不断增长。通过简单的计算即可得知,在任何给定的时间内,移动设备在发达国家的人均拥有量将会超过一台。
移动设备的外形同样日新月异。谷歌眼镜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了,除此之外还有多款可穿戴移动设备。无论这些产品看起来有多新奇或与众不同,都会以惊人的速度被人们所接受。
朱尼普研究公司预测,2013年可穿戴电脑所创造的收入将达8亿美元,2014年这一数字会增至15亿美元。可穿戴设备的年销量将由2013年的1500万台增加到2017年的7000万台。就我们而言,这些预测数字显得过于保守,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可穿戴设备已被应用于诸多领域,包括娱乐、个人和商务应用、社交、改善安全、健身与健康等方面。我们认为,可穿戴设备将被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其中一些领域是目前所想象不到的。
目前,笔记本电脑作为一款移动设备通常被人们所忽视。正是笔记本电脑使人们尝到了移动设备的甜头,并激发了对移动设备的渴望,将我们从台式机中解放出来。然而笔记本电脑本身并非真正的场景设备,因为它既不具备传感器,也不具备对于场景设备来说必不可少的能够运行移动应用程序的操作系统。与现在的其他移动设备相比,笔记本电脑显得不太灵便。事实上,笔记本电脑变成了新一代的台式机,大多被闲置在家里或办公室,人们外出时会选择更加便携的场景设备。
此外,相关设备的成本也在不断下降,这主要是缘于庞大的市场竞争。由于受到来自新贵企业(如Macheen和ItsOn)以及行业巨头(如T-Mobile和Sprint)的挑战,即便是由昂贵数据计划所造成的壁垒也有所松动。
对多数人来说,智能手机目前仍是主要的移动设备,大多数时候人们都依赖于它。当然,这都要归功于能够将个人电脑数据转移至云存储的数据大迁移。此外,对场景应用程序的兼容也稳固了智能手机的地位。
我们认为,与下一代笔记本电脑的创新能力和能够解放双手的可穿戴设备的惊人性能相比,在未来的五到十年里,大多数人依旧会选择智能手机作为无线移动设备。
我们同时认为,对手机和平板电脑来说,消费者不再像以前那样在意品牌和操作系统。不同厂商的硬件外观变得相类似,所运行的功能也大同小异。这对于制造商来说可能不妙,但对于用户来说却是件好事。
当它们成为廉价商品后,人们会更多地使用这些设备。这意味着用于上传的数据流以及所消费的内容流量将会呈指数级增长。
真正关于移动设备的新闻并不在移动设备本身,而在于软件的变化。十几年前,软件主要是以光盘形式被安装到台式电脑上。每位用户的花费通常在100美元以上,偶尔会超过1000美元。
现今的软件体积小巧、售价低廉,有些软件甚至可以免费使用。只需30秒便可使用一款移动应用软件。此外,普通用户的下载量也很大。
《纽约时报》曾预测,到2011年底,全球超过10万个移动应用软件发布者将会提供超过120万个移动应用程序。来自高德纳公司的数据则显示,到2012年底,移动应用程序的下载次数将超过450亿——相当于全球人均下载6次以上。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增长。
移动设备聚合了其他四种原力。移动设备是获取互联网力量的关键,也是体验场景超级风暴的载体。
2005年,当我们还在创作《财富博客》一书时,博客、维基百科以及播客的用户数量还不足400万。“社交媒体”“社交网络”等术语尚未出现。尽管当时已经有了Facebook,但我们误以为它只是一款供常春藤盟校兄弟会成员约会的小众服务软件。此外,Twitter那时也还没有问世。
时间快进至2013年初,每48小时到72小时间的Twitter发布量便可达到10亿条,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如今,全球有近15亿用户使用社交网络。几乎所有成功的现代企业都会运用社交网络来进行战略部署。此外,本书中所提及的移动应用程序中也几乎都含有社交媒体组件。
当相关组织能够审慎地使用社交媒体时,便可以拉近公司与客户间的距离。员工和用户通常会相互合作从而改善产品和服务。
虽然大多数人尚未感受到现代企业的热情,但社交媒体已经赋予一些实体巨头更具人性化的面孔。我们已经可以看出在品牌标志的帷幕背后,真正的员工总是在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而努力。
明智的公司已经逐渐意识到社交媒体可以帮助他们削减成本并在销售、产品研发、招募人才、通信和支持等诸多方面进行改善。
然而,社交媒体同样会被滥用和误用。一些公司使用社交媒体不是为了吸引客户和潜在顾客,而是要用它来大量发布销售信息。这种做法在短期内看似有效,但从长远来看这样做通常会是个错误。社交媒体是个双向通道,如果仅仅用它来发送信息,就和打电话时只说不听没什么两样。
《财富博客》问世已有7年,在这期间社交网络已发生了改变。它不再是一种制造混乱的力量。相反,它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业务组件,从不被接受到融入商业领域的每个环节。
社交媒体对于场景时代是必不可少的。正是通过在线交谈,我们明确了自己的喜好、所处的位置以及我们所寻求的目标。随着社交媒体与移动设备、大数据、传感器以及定位系统等技术的结合,它将成为极富个性化内容的源泉。这些内容使得技术可以理解有关你是谁、你正在做什么以及你接下来可能做什么等场景。"
罗伯特·斯考伯
科技大神、全球科技创新领域最知名记者、美国最多人阅读的企业博客作者。采访过几千名技术公司的高管,在社交媒体上有几百万的粉丝。
前微软的布道师,之前在微软的时候是全球最知名的博客作者之一。在年开始利用新兴的博客的趋势。他对微软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说,他要给微软戴上一个“人脸”,鲍尔默采纳了他的意见。微软允许他自由发表对微软的看法。他的博客对于改善微软的形象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谢尔·伊斯雷尔
资深技术顾问。目前是财富,道琼斯,商业周刊等的专栏作家。
1、本网站为开放性注册平台,以上所有展示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均由发布会员负责,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2、网站信息如涉嫌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或侵权,请发邮件至599385753@qq.com删除。